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地人从这里读懂商河(历史文化很悠久啊)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6 08:52: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sdhdzx207 于 2012-4-6 08:52 编辑

三)名特土产
1、糖酥火烧 由精粉、白糖、香油、花生油、青红丝、花生米、葡萄干、核桃仁制作,由吊炉烤制而成。首创于清光绪年间,产品获山东省和济南市个体产品金质奖。
2、马蹄烧饼 形似马蹄,由精粉、酥、白糖、芝麻做成,用谷糠或锯末炉烤而成。据传,东汉皇帝刘秀当年被王莽追杀。逃至商河龙桑寺人困马乏,腹中饥饿,见烧饼出炉,食之香酥可口,御封马蹄烧饼,现东关有百年烧饼老店。
3、炉底篦子 油条的一种,状似炉底,有6—8条腿,香酥可口,当地人早餐喜食。
4、老豆腐 系传统名吃,有千年历史。选优质黄豆,经过脱皮、磨汁、过筛、熬浆、点卤等工序制成,配以香油、麻汁、辣椒油、酱油等10多种调料,色香味俱佳,获山东省风味小吃银奖。
5、熏枣 也叫黑枣、乌枣,精选优质枣,经过水洗、蒸煮、摊晾,火炕熏制而成,似黑似红,肉质鲜嫩,风味独特。熏枣含有大量维生素A、维生素B1、B2、铁、磷、苯丙酸、糖、蛋白质等多种微量元素,经常食用,有益血健脑、强筋健体之功效。
三、乡土文化
(一)风俗民情
1、春节 民间有家祭先祖、供门神的习俗。大年三十吃团圆饭,晚饭食饼,寓意翻身。傍晚,男女老少拥上街头,挂彩灯、放鞭炮,入夜“守岁”。初一黎明前吃饺子,晚辈给长辈拜年,下午到墓地烧纸钱、放鞭炮送祖先。初二开始走亲拜年,直至元宵节。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传统习惯吃年糕,寓意步步登高。娱乐活动丰富多彩,闹秧歌、踩高跷、划旱船、舞狮子,异彩纷呈,盛况空前。以鼓子秧歌为主,男女老少齐参与,村村办秧歌,人人闹元宵。近年来,商河县委、县政府为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元宵节除组织秧歌汇演外,还举办灯会和烟花晚会,可谓张灯结彩闹元宵,火树银花不夜天。
填仓日 正月二十五日,农家用草木灰在院子里打囤,置少许五谷杂粮于圈中,以祈丰年,现在不少农家仍有此俗。
青龙节 “二月二龙抬头”,旧时农家打囤、放鞭炮,用木棍敲击炕沿,以示唤醒青龙布雨。
寒食(清明) 旧时是日禁火寒食,扫墓祭祖,有野外踏青、荡秋千的习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食粽子、贴钟馗像,院中洒酒驱五毒,儿童佩长命锁除灾,现在仍有食粽子的习俗。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民间十分重视,仅次于春节。是日家人团聚庆秋收,庭中饮酒赏月食月饼。有亲友乡邻互赠月饼、瓜果的习俗。
十月一 是为秋祭,旧时以纸做冥衣,坟前祭祖焚烧,俗称“送寒衣”,今祭祖习俗尚存,但不再送寒衣。
腊八 旧时用五谷杂粮和红枣熬制“腊八粥”,祭祀百神。今仍有吃腊八粥、淹腊八蒜的习俗。
小年 旧时腊月二十三日,农家将干草、大豆放在灶旁,以示为灶王喂马,用麦芽糖、粘糕等供奉灶王,以示粘住灶王的嘴,防其在玉帝面前说坏话,晚上焚化灶王像与纸马,送灶王上西天。现送灶王事绝,但仍有食粘糕之习。
解放后,国家法定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元旦为人们所重视,春节、中秋节依然隆重,其他传统节日已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2、习俗
(1)人生礼俗 是为纪念人生几个重要时刻而形成的风俗,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重视,并严肃认真地遵循着。
(2)生子 婴儿落地,主人向亲属族人散发红蛋报喜。十二天亲友均携礼贺喜,俗称“揍十二日”,临近一个月时,产妇去娘家住“满月”,由舅舅剃落胎发,多留“八十毛”,意指长命。百日戴“长命锁”、穿“百家衣”。周岁生日有“抓周”的习俗,试其志向。
(3)取名。商河人称起名,乳名叫小名,一般十二日起名,多由爷爷奶奶、姥娘姥爷起,且认为越粗俗越长命。传统的小名内容包罗万象,男孩多以季节、属相,女孩多以花、妮起名;至六七岁入学时由教书先生起学名,称之谓大名。现在多用一些美好的词汇起名,寄寓了长辈的情感或愿望,折射出现代精神文明。
3、礼仪
祝寿 商河人举行祝寿仪式多在60岁以后,称为“过生日”,其中以66岁、80岁寿辰为重。富家寿庆仪式隆重,院中张灯结彩,中堂设香案,受礼人着新衣端坐案前,接收晚辈及亲友叩拜,仪毕设寿宴待客,以寿面为主食。贫困人家寿庆简单,备简单酒菜或吃顿寿面了事。建国后,祝寿之俗略为淡薄,晚辈备酒菜邀亲朋欢聚一餐,有的为父母添置衣物等,以示孝敬。
3、婚嫁 旧时的婚姻皆由父母包办,形式有十数种,除一般男娶女嫁外,尚有招女婿,亲上亲、换亲、转亲、娃娃亲、坐山招夫、续弦、改嫁、填房、纳妾、阴亲等,这些旧婚姻形式,在新社会制度下多被禁止。婚嫁程序遵循先秦时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出嫁时母亲要向轿前泼水,兄长送嫁保驾护航,到门口新娘被扶下轿,跳火盆、踩粘糕、拜天地、入洞房。新娘炕上盘腿而坐,叫做“坐芦帐”,新郎用秤杆挑去盖头,叫 “称心如意”。小伙们簇拥着新郎向岳母“穿馃子”,试探岳母是否疼女婿,这是商河最为独特的习俗。闹洞房名目繁多,“新婚三日无大小”,无论长幼随意打闹说笑,直到夜深方罢。娘家的长辈两天接、三天送,叫做“今天去、明天来”。现在城里婚姻多遵循恋爱、定婚、结婚三步曲,民间新旧结合,娶亲由坐轿、骑马、骑自行车皆变为坐汽车。
4、丧葬 商河古为土葬,因有“入土为安”之说。解放后逐步实行火葬,但火化后仍埋坟立墓。古时送葬有“复、哭、殓、殡、葬”五个礼仪。人死后先“躺灵床”,灵前点“长命灯”,白天“动哭声”,晚上 “送盘缠”,半夜“烧门幡”。葬期多为三天,第三天下午鸣炮起灵,长子摔瓦,长媳兜罐,女婿、外甥拜奠。解放后革陈规陋习,树文明新风,机关丧葬开追悼会,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民间各村都成立红白理事会,亲人戴黑纱悼念,友人送花圈吊唁。
各班主任老师今天放学时告知学生回家先理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1-29 01:49 , Processed in 0.11521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