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主任如何做好安全教育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3:53: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安全教育

1、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目前,中学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a.工作不到位。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的工作,可以说它涉及到学校的每一项工作,因而需要全校每一个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但由于学校的主要工作和任务是教学工作,一部分领导和教师因此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重视不够,有的甚至出现疏忽的现象,因此时有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b.职责不明确。由于学校安全工作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去管理,但有时又是事事无人管理。因而出现问题时,常互相推诿责任,这是职责不明确的表现。
  c.重视程度不够。个别教师和家长认为,只要学生学习好就行,其它方面都是次要的。因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生安全知识比较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差。为此,我校通过各种渠道和措施,加大对师生员工安全教育工作的力度,大力宣传学校安全工作法律法规,加强师生自防自救教育,如我校利用每年的安全教育日及校会、班会、教师会议的机会,采用黑板报、墙报、国旗下讲话、广播、讲座,充分利用活动课、学科教学渗透等形式,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差异,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课间,通过行政、师生值勤,督促、检查安全纪律落实措施。及时小结,定期检查有无隐患,每学期学校至少要对安全教育及安全隐患做4次检查,加大执行力度,解决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如对舞台顶层竹排用铁线加固,教室用电设施全部更换更新,尽量让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并针对附近河流多的特点,特别做好学生溺水的防范工作,结合曾发生学生溺水伤亡事件案例,教育学生不要私自下河游泳玩水,强调游泳要注意的几点:1.泳前征得父母同意才可下水。2.泳前做好准备活动。3.不准到水流湍急、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将这些作为学生一项行为规范和纪律来要求,进行严格的约束和管理,同时取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支持、配合,严密关注学生在节、假日和学生放学离校期间私自下河游泳戏水的情况,共同做好学生的游泳安全与管理工作,以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2.加强联系,共同管理

学生的安全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校园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离开校园的生活中也能够受到安全教育的影响。班主任在这方面应该主动与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的其他老师加强联系,让家长和学校领导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初中学生在这一个年龄阶段会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很容易做出一些影响自身安全的行为,因此从各方面同时对其进行监督和防范是非常必要的。

3.利用班级活动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定期的班级活动,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藏族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常常会出现许多安全事故,可以让出现过安全事故的学生进行现身说法,让学生亲身体会自身安全的重要性,同时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讲解如何防止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并发现存在于自身周围的安全隐患,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身边的不安全因素何在,以及如何去防止这些安全隐患所带来的危险。还可以带领学生熟悉校园内的环境,对其告知在校园中容易形成安全事故的行为,在实地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还可以开展如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安全演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如何防范自然灾害和在灾害发生时应该采取的自救措施。同样的,开展人工呼吸、烫伤救护等内容的训练活动,让学生掌握处理紧急状况的技能,初中学生在这一阶段心智尚未成熟,在处理紧急事故时常常会慌乱,因此班主任应该悉心指导,教育学生在出现突发状况时保持冷静选择合理的做法。

4.引导学生自主管理

班主任不能随时都陪伴在学生的身边,因此让学生自觉地相互监督是十分必要的。从这方面来看,可以成立起小组,让学生自主地制定出班级的安全守则,督促学生自觉遵守这些守则。同时选举出班级安全的负责人,轮流对班级的安全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班主任进行汇报,定期对班级的日常情况进行总结,对班级的管理办法进行及时地改善。建立起学生的自我评价体系,定期召开班会,让学生对自己出现的行为进行自主的评价,寻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对其进行督促教育,以消除安全隐患。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要进行及时地表扬,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安全意识的积极性,对存在不安全行为的学生也要进行严肃的批评并及时矫正。只有学生形成了自我管理的意识,才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安全教育,保证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加强。

5.将安全教育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初中学生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往往会认为一些小事不会对自身安全产生太大的影响。而班主任应该注意教育学生“安全无小事”的道理,将安全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意识到安全防范就在自己身边的道理。注意随时随地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安全知识,告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安全隐患,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安全知识讲座和观看安全教育的相关的资料。班主任应该保持耐心,除了在教学活动中以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保证自身安全不受到威胁,许多的安全事故都是发生在课余时间,因此在课余时间的安全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校园以外,班主任还可以对学生的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并提醒学生注意自己在家庭生活中也要保持安全防范意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6、内外结合,寓教于乐
  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加强课堂教育的安全性极为重要,尤其需要特别重视体育课、劳动课、科技课的安全教育。对有一定危险的运动项目(如推铅球、跳高等),教师要事先带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防止发生扭伤、骨折等安全事故。对体力劳动,班主任应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还要进行禁毒、禁赌等教育。一般来讲,师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较少,缺少社会经验,抵制诱惑、欺诈、威胁的能力较差,自我保护的意识也较差。学校要提前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要创造条件加强安全预防训练,尽量让师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切实增强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俗话说:“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积极引导师生参加人身保险,意想不到的事情即使会发生,也能协调处理好。因为人身安全事故防不胜防,所以为了保障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减轻其遭受意外伤害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学校积极动员学生投保。开展课外活动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不能因为课外活动的安全系数较课内活动低,而减少或不开展课外活动,相反,应加强课外活动的管理,让学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其中尤其对各种课外活动的开展应严格报批,将安全防范工作贯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做到安全教育在先,防范措施可靠,并保证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二、总结

班主任在承担学生管理责任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加强与家长和其他任课老师的联系,同时多开展班级活动,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将安全教育结合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要想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就必须保持耐心和责任心,认真的监督和照顾学生的活动,除了在教室里对学生进行教育,在课余的生活中,也要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3 06:54 , Processed in 1.18917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