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名师3c196 于 2015-6-25 16:00 编辑
此次“春之雨名师培训”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在领略名师风采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我为自己身边拥有这么多业务精、工作能力强、有远见卓识的同行而自豪。我深深地感悟到在21世纪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尤其是要做一名优秀的老师,这段路还很漫长。 下面我对英语教学有效预习方面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拙见。 随着教材的不断更新,知识难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初中英语,现在人教社的新教材Go for it!的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话题广泛,内容非常新颖,语言知识丰富,涉及的词汇量大。如果这些都由老师一点一点教给学生,不但不现实,而且也不可能,因为终身教育更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而课前预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解决基本的一些问题。通过预习,老师教学时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抓紧教学进程,正确处理新教材与英语教学中的矛盾,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也能体会到一些学习英语的乐趣。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我从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十六年来,虽然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和方法,但是我深深体会到一节成功的英语课离不开引导,帮助,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只有引导学生有效预习,学生才能知道重难点是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哪里,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听课才容易消化,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预习还可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学生在预习时,对知识已经做了独立思考,听课时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这样就比单纯依靠听课仅靠上课时获得知识记忆效果要好。 二.课前预习内容: 课前预习包括预习单词,预习对话,预习语法。 首先,让学生对新单词进行预习。 因为Go for it 新教材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词汇量特大,生词长并且难读。这就要求学生多听录音,根据音标读单词,划分音节来掌握生词的读音。对于难理解或不会用的单词或词组,不必过分“纠缠”,可到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解,解决了单词这一关,学生学习英语就轻松容易了,学习积极性也自然提高了。 其次,让学生对对话进行预习。 我们新教材的对话比以前的要长,对话内容也要丰富许多,并且也比较贴近现实生活,这样光靠我们老师上课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里要去把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全都要兼顾到,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越来越难的教材,许多学生不知所措。有的学生连基础的读都不会,谈何去听,去说,去写呢?所以我认为,让学生带着对新课的好奇心去事先有准备的把对话内容先看一遍,通过简单的预习能发现问题,并试图去学会自己独立的解决问题。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在对话中画出重难点,准备上课时向老师请教,再者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听课的效果会更好,预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心中有数,积极参与,长此以往,一定会构建事半功倍的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体验英语学习成就感,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再次,让学生对语法知识进行预习。 语法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很多学生语法规则背的滚瓜烂熟,而真正运用时不知所措,因此,在预习语法知识的时候,应让学生先看每单元的Grammar Focus 中的句子,然后自己动脑筋找规律,作总结,达到活用语法的效果。 三.课前预习的方法。 预习,并不是让学生去简单的把所学内容看一下。我认为好的课前预习,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预习法。 首先,预习时要手到,口到,也就是要求学生朗读。英语就是一门语言型的学科,同时也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以前的应试教育学生做题还好,但许多是哑巴英语,遇到交流时就会出现障碍,尤其是上了高中或大学,很多学生感觉在表达时难以启齿,觉得很没面子。 众所周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名言强调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有充足的准备。在英语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课前预习”。预习这一环节抓得好,就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再者,在目前新课改的形式下,我们英语老师不能总是抱怨教材难,学生如何的难教,教师应该尽快的适应新的教材,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把预习工作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让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变被动为主动,让教师在外语教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