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在成长 我们在成长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5 14:05: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孩子在成长  我们在成长

             —对家校合育的几点思考

自从参加班主任培训以来,每一次的学习都会给我带来很多收获。本次主要是针对家校合育进行的专题培训。家校合育是我们当前的一大潮流工作,家校合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班主任经验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首先,回顾自己以前的家委会工作,我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在现在看来都是被动的,没有能够积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所以在有些活动开展起来显得有些困难。具体表现在:

1)思想认识存“差距”。以前在我们的意识里,总感觉家长们为我们的家委会工作做不了多少事情,总认为家长们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足以对我们的学校和班级产生影响。其实我们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把家长、老师和学生当作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学校就像孩子严格地父亲,家庭就像孩子的慈母,我们应该携手共同来管理我们的学生!

2)功能定位有“偏差”。设立家委会是解决教育责任缺位和在学生教育方面家校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我的班级家委会工作中,我感觉自己做的最不到位的地方就是没有让家长们明白自己的职责,所以家长们对自己没有正确的思想定位。在以前的家委会活动中,家长在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真是少之甚少。听完讲座后,我认识到在以后的活动中, 我会让家长成为活动的主体,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宰者,我仅仅作为活动的一个配角来协助家长们!

3)机构设置成“摆设”。家委会在运作机制方面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不少家委会委员非富即贵,并非家长们民主选举产生,而是我自己指定的,只是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的选择,没有真正去了解学生家长,造成班级家委会成员代表性不强。二是自己不敢放权,家委会成了学校的附属物,无法独立开展工作。

4)工作开展搞“形式”。参加班级活动、共同商讨班级工作、参与教师管理日常班级工作,这些都是家委会应有的权利,但是我们的家委会成员却没有落实到行动上,还没有将自己真正融入到我们的班级中来。

5)能力素质待“培育”。如今表现出来家委会成员素质参差不齐,需要下大气力进行培育提升。要想让我们的家委会成员具有良好的素质与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先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这样我们才能对自己的班级家委会工作起到组织与指导作用。

   通过本次培训,我对自己的班级家委会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在以后的家委会活动中,我准备放手交给家长,事先给家长交代清楚我们活动的目的与期望达到的活动效果,其余的活动策划与实施都交给我们的家委会成员来组织筹备,比如说带领学生走进田间劳作,探究洪范的泉等活动。我仅仅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与引导者,不想过多的去参与活动的筹备与组织过程。再者,我以后还会进一步增多和家长们的沟通,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将家委会成员当作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就像迟会长说的一切为了我们的孩子,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我们共同的努力。最后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迟会长这种奉献精神,有着自己的事业与家庭,还这么无私的为学校班级默默地奉献者,让我为之感动与佩服。我首先感到的就是自己的知识水平,专家老师们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绝对与平时的学习是分不开,这恰恰也是我自己所欠缺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好好进行课外阅读,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与自己工作有关的书籍,用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头脑。   

短短的几个讲座让我受益匪浅,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指明了今后家委会工作的方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对家委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会谨记专家老师带给我的每一点宝贵经验,希望利用别人的经验能对自己的家委会工作起到作用,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家委会工作中有所成就,期待我们的家委会工作能有所突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沙发
发表于 2016-7-16 09:35:09 |只看该作者
一切为了我们的孩子,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我们共同的努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板凳
发表于 2016-7-28 18:12:44 |只看该作者
在以后的家委会活动中,我准备放手交给家长,事先给家长交代清楚我们活动的目的与期望达到的活动效果,其余的活动策划与实施都交给我们的家委会成员来组织筹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地板
发表于 2016-7-28 23:00:16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一直行走在家校合育的路上,而且会一直走下去,加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6 00:18 , Processed in 0.55526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