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继续,而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一条重要途径。无数事实证明,家庭的影响对孩子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家庭的教育作用不可或缺,作为班主任除了精心准备,开好每一次家长会外,平时,还要通过家访、打电话、使用家校联系卡等途径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反馈学生在校的情况,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最佳途径,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一、 用真诚架设起沟通的桥梁 教师和家长联系,并不是为了告状,而是要多方面地了解学生,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所以教师首先要做一名真诚的聆听者,聆听家长心目中孩子的可爱形象,聆听家长心目中对孩子的美好憧憬,更要真诚地聆听家长的冲动和偏激,将家长对孩子的爱和期待慢慢地渗透到自己的心中,渗透到自己的骨子里。教师还要做一名真诚的慰问者。哪个孩子今天没来上学,教师别忘了打个电话真诚地问候一声;如果学生已经几天没来学校了,教师一定要抽空真诚地探望一回。因为教师一句暖人的话语,一个温馨的举动会温暖一个家庭很久很久。 二、多种方式与家长联系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老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 电话联系。开学初学校统一制表统计好每个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以便与家长联系。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告诉家长,听取家长的教育良策,不失为一种绝妙之策。 2、写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这是全班性的,写完之后打印,人手一份。主要是向家长介绍一些教育方法,比如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网上与家长聊天。当今是信息化社会,随着电脑的普及,与家长沟通轻而易举。我建立了班级QQ交流群,这种联系方式既方便又快捷。我每天晚上都要坚持上网半小时,主要和家长交流孩子一天在校的表现,以及完成作业情况等 4、召开家长会。一学期最少一次家长会,我除了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外,更多的是与家长交流该段时间内的思想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学生思想行为偏差,积极引导学生向健康向上的品质方向发展。 5、不定期对学生进行家访。家访对象主要是班上调皮学生和由于工作繁忙,没时间管理孩子,忽视孩子成长的家长。从而针对不同学生的家庭情况,合理为孩子创造条件,使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健康成长。 通过家校联系制度, 家长与老师通力合作,互帮互助,共同打破与学生隔着的那层纱,使学生敞开心扉,向我们倾诉心声,展现他们内心真实的一面。从而对症下药,针对学生不合理的想法予以纠正,帮助他们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去开创属于他们自己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