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如何教育“个别孩子”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09:31: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学期快结束了,新老师都会碰到一些缺点较多的孩子,他们经常会出现一些让人头痛的不良表现,如任性、固执、爱发脾气、说谎、捣乱、不守纪律、打人、骂人等。这些在性格上、行为上具有一些特殊不良表现的孩子,一般称为“个别孩子”。经过观察和分析,我发现这些孩子,主要是由于在家庭中所受的影响不同,接受的教育条件不同,在生活中经受的锻炼不同,所以他们除了具有本年龄阶段孩子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以外,在生理、心理方面也会出现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那么我们该怎样教育“个别孩子”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家长、教师要认真调查了解孩子不良性格及行为产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耐心细致地进行教育。
一、因材施教
俗话说:“一百个人一百个性格”,孩子更是如此,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家长要针对孩子的爱好和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及特点,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引导教育。比如我们班唐果这个孩子,刚接手教他的时候,是一个纪律非常散漫,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常常随意在教室里走动,老师上课的时候,我上我的,他玩他的,可真一点没把老师放在眼里,教育多次也不见改变,真的是令人头痛。但经过我细心的观察,我发现在我讲故事的时候,这个孩子可认真了,从头到尾都乖乖地睁大眼睛入迷地听,而且在我讲完故事后,还常常发表自己的看法。看到这种情况,我马上因利制势,常常利用课余的时候,和他一些阅读故事书,而且还常请他给小朋友们讲故事。慢慢地,他不但成了班上大受欢迎的的故事王,而且学习习惯也好了很多。
二、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亲其师,信其道,孩子只有喜欢你,才会乐意听从,接受你的教育。教师、家长要对孩子热爱、了解、同情、关心、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孩子的信赖,使他从心眼里愿意接受教育。对此我深有感受。今年我带的是学前班,班上有一个孩子叫谭创杰,他是园里一个非常“有名”的孩子,任性、固执、爱发脾气、捣乱、不守纪律、打人、骂人,这些就是他上任老师给我对他的介绍。刚开学时,他的行为确实如他老师所说的一样,但我没有在小朋友面前批评过他,因为我知道批评对他来说应该是家常便饭。我常利用空余的时间,把他拉到我跟前,握着他的小手,和他聊聊天,让他说说一些自己的事情。每次他都非常的开心,从我开始对他的一问一答,到现在,他已经非常乐意主动地和我聊关于他一切开心和不开心的事,连他家里的事也一大早回园就和我聊,生怕忘记了一样。慢慢地,我发现,这个孩子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脑子转得特别快,而且还很会关心人,是一个比较贴心的孩子。现在,他不但变得听话、懂事,而且做事也积极多了,连他的妈 妈都说他现在在家比以前进步了很多。看到他的转变,我确信,只要有爱,每个孩子都有可能会变成一粒会发光的金子。
三、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
作为孩子,,每一个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表扬的话,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激励。特别是那些被大家定格为不听话的孩子,更加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只怕是一个温柔的目光,都会让他们感动。然而,很多老师,常常会把焦点放在那些乖孩子身上,从而忽略那些“个别孩子”让他们备受冷落。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如有的孩子比较很好动、调皮,常常屁股不粘椅子,破坏班级纪律,然而他们的在动手能力方面却有着突出的表现。作为家长、教师,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孩子的优点,发掘孩子的长处,以长制短,依靠孩子的优点来克服缺点。有的家长和教师对“个别孩子”往往把焦点放在了孩子的短处上,很容易只看到缺点,常常恨铁不成钢,不分场合、不讲情由地训斥、挖苦、讽刺,还常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不要过多谈论孩子的缺点,因为这样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产生对立情绪,效果很不好。要不断发现、表扬孩子的长处和优点,调动其积极性。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相信他们会有进步。对孩子微小的进步要及时肯定和表扬,同时提出希望和要求,使孩子有信心改正缺点。
四、灵活运用教育方法
对于“个别孩子”,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教师要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教育,要机敏地、有原则又灵活地运用教育方法。例如,当孩子正在发脾气时,我们不要和他僵持下去也不要为了省事而满足他的无理要求,这时,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暂时离开现场,避免孩子的情绪继续发展下去,等孩子情绪平静后,再向他讲道理。这时,孩子的情绪安定了,家长或教师再去教育他,孩子就比较容易接受,也能容易意识到自己的不对。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看到好动、好奇、好发问正是体现着蓬勃的朝气,只要我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把注意力转移到正确的方面,则“淘气“孩子将会很快在各方面取得进步。教育专家周弘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父母。”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作为家长和老师,只要我们对这些“个别”孩子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我相信,孩子将会勾画出彩色的未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沙发
发表于 2016-12-6 16:48:30 |只看该作者
一句表扬就是一种激励。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板凳
发表于 2016-12-7 19:43:50 |只看该作者
个别孩子要个别对待,也不能个别对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地板
发表于 2016-12-7 19:54:21 |只看该作者
要因材施教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6 01:22 , Processed in 0.02687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