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视心理疏导促学生健康成长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09:06: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重视心理疏导促学生健康成长

平阴县玫瑰学校  张辉

聆听了林教授讲座之后,我受益匪浅,在认真学习和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班主任工作,积极进行一些实践性探索和总结,对中学生心理疏导的方法总结如下:

一、开展中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必要性。

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快节奏的日常生活,过重压力下的学业现状,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时常相遇的生活困难,扑朔迷离的青春骚动,难以如意的人际交往等各种各样的矛盾、困惑、疑虑、纳闷、压抑等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心理失衡。有的突然会一反常态,变得孤僻古怪,与群不合;有的脾气暴躁,常常顶撞父母和老师,甚至逃学拒读、离家出走,或出现暴力行为;有的焦虑抑郁,甚至产生悲观厌世和自杀意念等。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心理疾病患者约1600万,三分之一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发病。据估计,我国20%—30%的家庭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数是儿童和青少年。一项以全国12.7万中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的人有一定的心理障碍。轻则影响学习,重则导致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所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走出心理困境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当学生们出现心理障碍时,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不是批评、指责,而是理解、同情、帮助和温暖,是我们行之有效而富有艺术性的心理疏导。通过运用和谐民主的谈话气氛、倾听、疏导、暗示、转移等多种心理学方法,疏导学生宣泄情绪、减缓紧张、释放压抑、排除隐痛,引导学生钻出牛角尖、摆脱死心眼,帮助学生克服生活、学习中的困难,解决交往中的疑惑,正视社会、人生中的矛盾,养成正确的自我观和健全的人格,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协调人际关系,维护心理平衡。千万别小看了心理疏导,也许就是有了你丝丝入扣、循循善诱的心理疏导,有了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才又勇敢地抬起了头,直面人生。只有在良好的心态下,才能开始他们新的学习和生活。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学生心理疏导的前提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必须同对方保持同体的关系,也就是说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这一原则运用到心理疏导,则必须把学生看成是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师生的心理距离就很近,学生就容易接受各种教育影响。管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这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一项调查表明:师生关系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师生关系的好与不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和老师是学生所处的最主要环境,学生总是力求适应,被老师接受、喜欢和欣赏。当处于和教师良好的关系之中时,他们会感到对外部环境的胜任,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有足够的自尊和自信,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反之,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自卑、消极,无疑会降低学生的知识加工能力,造成学习成绩低下。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处于安全环境下,能够踏实地将注意力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而不良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总是提心吊胆于老师的出现,随时准备应对教师的“威胁”,注意力会分散,不能专心学习。

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始终把自己视为同学中的一员,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做好表率。同时,我始终对学生抱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尊重、理解、关心学生,把学生看作是可以互相交流、彼此沟通的知心朋友,什么心事都向我诉说,有什么烦恼都向我倾吐。师生间这种朋友似的关系为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三、掌握好和学生谈话的技巧是心理疏导的关键。

   1.听:疏导过程中我经常处于听的位置。切忌只顾自己说话,不顾对方的反应。以听为主,一方面使对方情感得到及时宣泄;另一方面,在听的过程中寻找反馈信息,由对方的言语表达可以判断其情感和思维模式,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和疏导方案。谈话中的倾听技术还包括对人类非语言信息,如语音、语调的判断能力,要善于应用自己的“第三只耳朵”才能获得大量的信息。因此,以听为主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技术,而是把握引导谈话主题的重要手段。

   2.言语引导的方法:言语诱导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开始,要和对方象朋友聊天一样,谈论不涉及主题的中性问题,如天气好坏、电视节目等。建立起和谐、轻松的气氛后,接着就要应用言语诱导的技巧转入实质性谈话。用开放性问题进行提问是最常用的诱导方法。如“为什么你要这样想?”“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等含有“什么”、“怎么”、“为什么”的句子,寻找问题的实质、时间发生的经过和原因等,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3.在谈话中适当重复对方重要的语句,插入“嗯……嗯”、“是这样”、“还有吗”的词语,表明自己的关怀、倾听之意,可以鼓励对方继续讲下去。谈话中还要及时对对方的感情进行反馈,可以用“我明白你的意思”、“可以想象出……”等。这些方法看起来都很简单,实质上所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4.谈话中的非语言交流的功用:非语言信息指通过表情、身体语言以及语音、语调等方面表达的信息。在疏导过程中始终离不开非语言交流。它传递着言语所无法表达的感情因素,比如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配合表情信息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非语言信息是感情的真实流露,无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观察对方内心的窗口,比如我的言语击中要害时,对方常低着头、声音缓慢、音调低沉等;如果对方表面上虽然赞同我的见解,却显出不屑一顾的表情,说明我的疏导失败。在进行心理疏导时,要合理应用非语言功能,面部表情传递着大量的非语言信息,其中特别是目光的交流,在对方说话时,直接注视着对方的眼睛,不仅可以观察对方的表情,而且对方也能从中体会到关切之意。但在教师本身说话时,视线不一定要经常集中在学生的身上,以免对方感到压抑。手势、坐姿等身体语言也起着不可多得的功用。作为教师,应该将身体语言融进疏导中,尽量注意表现的舒适自如和身体微向前倾的关注姿势。音质、音量、音调和言语节奏的变化包含着多种感情。疏导过程中要注意话语流畅、发音抑扬顿挫、变速和停顿,这样才使声音富有生气和感召力。

四、安慰也是心理疏导的一计良药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安慰别人或被别人安慰的时候。安慰,是感情的赠予,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医治心病的良药。有些学生长年住校,远离父母和亲人,他们都还是一些未成年的孩子,当他们出现一些心理疾病时,更需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体贴入微,从被安慰者心理出发,选择合适的安慰方式,是使安慰产生良好效果的必要条件。在过去的心理疏导工作中,我常采用以下几种安慰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书信式安慰:它比较适合于喜欢独自思考、喜好清静的同学。人在感情起伏过大的情形下通过书信有时比口头劝慰更有效,因为书信发生效力的时间长、引起深思的触点多。  

   2.礼物式安慰:它能使被安慰者见物思人,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当知己送来平日自己喜好的礼物时,安慰感便会油然而生,心境豁然开朗。  

   3.闲逛式安慰:它对需要放松心境、转移注意力、一吐为快的同学较为适用。有的同学一怒之下大发脾气,或者独自伤神,这时陪他(她)到外面走走,边走边叙,边逛边聊,可泄其激愤或郁闷的情绪,减轻心理负荷。  

4.无声式安慰:它对互相熟悉、互相需要抚慰的人有特定的作用。人是有感情的,在一定时候和特殊场合下,用动作、眼神表示安慰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起到独特的安慰效果。

五、呵护好学生的心理,务必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

对学生期望不要过高,自然就会心情舒畅了。许多人把希望寄托在学生身上,若学生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失望,有时会出现愤怒的情绪。当你勃然大怒时,很多蠢事都会干得出来,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自制,把愤怒平息下去。我觉得对学生偶尔也要屈服。要心胸开阔,做事从大处看,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小事则不必斤斤计较,以减少自己的烦恼。

综上所述,心理疏导没有统一的模式,需要老师在掌握分析学生心理动向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育技巧,充满爱心和耐心,才能起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作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2-1 18:25 , Processed in 0.02780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