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理健康对小学生的重要性(李沟 崔姝玮)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31 16:30: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身、心两方面都得要到健康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小学生,旨在全面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包括良好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目的是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无庸置疑,在当下的社会背景和教育形势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对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
  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发展,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的影响作用。
  从家庭方面来看,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有重大的影响,更别说“单亲家庭”,“问题家庭”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学校方面来看,激烈的升学竞争、片面追求升学率,频繁的测验,学生的分数排位和教师不适当的教育行为等,都可能导致学生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中。
  从社会方面来看,社会上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色情、暴力以及非法电子游戏厅、不法网吧等,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刺激。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健康的心理去认识社会,自我调控,尤为重要。
  第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小学生适应学校的需要。
  儿童从幼儿园到学校,其主导活动由游戏变为有目的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对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是其生活经历中的一个全新的、根本性的变化,这在心理和行为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个适应的过程。心理辅导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唤起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感到自己长大了”,激发他们作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和义务感,帮助小学生尽快适应学校里有秩序的学习和生活,以利于身心健康地成长。
  第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个体开始从儿童进入青少年,其身心变化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首先是性的开始成熟,相当部分的学生开始出现性意识和性冲动。其次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和性的需要的开始形成,使学生产生了成人感,开始出现了独立性的需要。这就是学生的新需要与其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这时学生尤其需要心理健康的教育、疏导。
  第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引领小学生学习的需要。
  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小学生心理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乐于学习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学习心理辅导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考试心理辅导,目的在于引导小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讨,进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帮助小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坚定的学习信念和旺盛的进取精神。
  第五、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智能发展的需要。
  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未来的先决条件,也是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导因素和重要标志。人在出生以后,随着机体的发育、成长,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特别是大脑发育的逐渐完善,人们的活动范围和实践领域不断扩大,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也越来越广泛、丰富和深刻。在认识现实、改变现实、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人们的各种能力,包括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智能的培养和开发,一切都无从谈起,因而必须从儿童抓起。小学生智能辅导主要是智力因素的辅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辅导。
  第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情感意志发展的需要。
  如果人类没有了情绪情感,就没有对真理的追求,也没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意志是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现象,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没有意志,任何美好的理想、宏伟的计划和伟大的战略决策都不可能变为物质的现实,任何智慧和潜力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因而既不可能有个人的美好未来,也不可能有国家和民族的美好未来。可见帮助小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克服悲观、怯懦、抑郁、紧张等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经常保持舒畅、喜悦、乐观、自信等积极肯定的情绪情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保持生动活泼、蓬勃奋发的良好心态,对其身心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04:02 , Processed in 0.01711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