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管理艺术 ——管理:在无为中大成 大连市金州区马家小学王庆明 激情四射,幽默诙谐是田老师的讲课特点!他的手臂不时挥舞,还会定格摆一个孙悟空的造型,惹得大家哄堂大笑。田老师,上了台竟然会如此神采飞扬,牢牢抓住几百双眼睛,死死牵住几百颗心,真是奇妙无比的事呀!看来,有些人就是为讲台而生的,他们的生命只有在讲台上才会闪烁出最耀眼的光芒。此时的田老师,用魅力四射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这节课,显露了田恒平老师对教育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对古典文学的深厚造诣和独特思考。他从人们最熟悉的人物入手,从管理的角度对人物关系、性格进行分析,令人大开眼界,打开对班级管理的新思路。 《西游记》谁没看过?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谁不知道?可是,你知道其中蕴含的班级管理艺术吗?且看田恒平老师创造性的诠释。 “唐僧师徒中,最没用的是唐僧,所以他当领导。他带的四个徒弟,相当于四个劳改犯。研究好这个团队,是当好班主任的必由之路。唐僧的绝招是目标定位:向西,向西,再向西!唐僧的管理诀窍是八个字:无知,做一个倾听者。无能,做一个欣赏者。无用,做一个指挥者。无欲,做一个扶植者。班级是学生的舞台,班主任要向后退,让学生尽情施展才能。唐僧一路上都很无知,看到山问,这是什么山,看到水问,这是什么河。但到了西天,看到菩提树,他突然不无知了,徒儿们问他,这是什么树。他说,这是菩提树。这说明什么呢?唐僧一路上都是在装无知,其实他心里什么都明白。做一个无知者其实是很难的……” 田恒平老师对于唐僧师徒的精彩分析,使会场的气氛达到高潮,笑声一浪接一浪,掌声一波接一波。笑声和掌声过后,田老师总结唐僧师徒关系中的管理原则:班主任要有信仰,任课老师要有信念,学生要有信心! 诸葛亮,谁不佩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是何等的潇洒大气!但在田恒平老师的解析下,我们发现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躬”!事必躬亲,鞠躬尽瘁!他“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不容许手下的人有任何思想,事事安排得妥妥当当,把那些原本智勇双全的大将一个个变成纯粹的武夫。而他自己呢,五十四岁,活活累死!所以班主任应该追求的是“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田老师建议班主任“选择性假寐”,因为“不聋不傻,不能当家”。还是应该让学生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性。” 自己的一点思考: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不应让教师占整个课堂,而应把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已淳淳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为主,使学生摆脱学习的被动性,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并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再次,就是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所谓学文可以明志,学文可以知今,只有真正的学好语文才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学习语文仅靠空洞的说教和乏味的背诵是很难奏效的。实践是知识的来源,没有实践的知识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陶先之先生:“行是知之始,多提新问题,这些都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空间,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挖掘潜力,从成功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体会到学习的轻松和愉悦,并以更加投入的身心去迎接新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