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观看曲教授有关心理学的报告,我们知道:积极心理学是关注力量和幸福的学问。现在社会,升学和就业的压力是每一个人在成长中都必须面对的压力,然而,如何面对压力?曲教授提出,改变生活方式,培养一种积极的心态和力量去面对生活。 积极的心态包括很多,但尤为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自信。现在的孩子在拥有很多的同时,也缺少了很多,比如自信心。自己任教的班级里有很多孩子对自己表现出了很大的不自信,如即使会答的问题也不敢举手,怕说错了;每当我说“谁能把这篇课文读的更好?”有时,教室里就会静悄悄。而且,随着年级的上升,这种不自信的表现越来越强烈。缺乏自信的学生,是由于极少体验成功,感受不到老师的爱。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采用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传递我对学生的关爱、期望。我每天走进教室,总是微笑着,用热诚的目光看着每一位同学。对那些表现出极大不自信的同学,我更是亲近他们,我要使他们敢亲近我,喜欢我,从而喜欢学习。对学习用心的同学,我及时表扬。我告诉学生们每天走进校园都要挺起胸膛,以良好的心态,微笑着迎接新一天的学习生活,并时刻记住:我能行!我会学!我要学! 我对落后的学生从不轻易下结论,更不挖苦他们,而是尊重、鼓励、表扬。例如:在同学们把问题答来几遍之后,我找那些不敢发言的学生,这样他就可以模仿前面的同学,做出自己的答案,当他们说的对,说的好的时候,我就对他们给予肯定和表扬。有的学困生上课总是溜号,跟不上课堂节奏。我发现谁溜号,不是直接点他的名字,而是很随意的走到他身边,在其他同学不察觉的情况下,摸摸他的头,或拍拍他的肩膀,或按住他的小手。他们通常都是不好意的赶紧把眼睛盯在书本上。课堂上没有了批评,大家的心情都很愉悦。渐渐的,这样的学生开始接触我,课下和我说他们喜欢的事情。我们的关系近了,他们也变得越来越自信。他们相信自己在英语课堂上也能有“用武之地”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自信,产生自卑情绪总是和多次的失败经验相联系。而自信心则是成功的必然情感体验。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要创造机会,让他们品尝到过去不曾享受的成功的喜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如:文艺活动,体育活动,书法绘画等活动。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另外,课堂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的兴趣爱好自编节目,进行表演。例如我们课堂上经常进行的课本剧表演。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乐趣,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