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名师3b152 于 2014-12-1 14:54 编辑
一位来自农村、家境贫寒的青年学生在第一次乘坐火车去上大学的途中,因口渴难耐破例买了一罐健力宝,但他却不知如何打开,在手中颠来倒去看了又看,捏了又捏,甚至拿出了水果刀希望能把拉环撬开,但试了几次因未敢用力而终未打开。这时他听见坐在对面的一位妇女说:“童童,快把健力宝给妈拿来。”小男孩说:“妈妈,你刚喝过水,怎么又渴了?”“快,听话。”小男孩便站在车座上把手伸进了车窗旁边挂着的塑料袋。妇女把健力宝拿在手中,眼睛盯在拉环上,余光看着男青年,只听“砰”的一声,健力宝打开了。随之,车厢里又传出“砰”的一声响,男青年的易拉罐也打开了。妇女微微笑了一下,喝了一口,就把健力宝放在了茶几上,显然,她并不渴。 我曾在多个刊物上读过这个故事,每每都会被主人公那份浓浓的人文情怀而感动。我是一位普通的农村教师,没什么惊天地的创举,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努力追求着这种充满人文情怀的教育。我多么想往如那位妇女一样,聪慧地给孩子以暗示,让他们在自悟自觉中走出困惑和无助的状态!这也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教育的最高境界。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是啊,教育需要无痕。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互动。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语文教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智慧的教育者,首先要使自己成为具有“人文情怀”的人。因为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人,才能够给他人以人文关怀。 朱永新教授说:“要想具有人文情怀,读书显得尤为重要。”尽管读书不是获得人文情怀的全部条件,但读书可以夯实做人的精神底蕴,为人文情怀的生根发芽提供肥沃的土壤。在这个急功近利、浮躁喧嚣的社会大环境中,捧出一颗宁静的心来,与书共舞,品咂文学大师的谆谆教语,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近日,我认真拜读了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程法龙老师编著的《教有妙招》一书,一位位在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用他们慈祥仁厚的爱心和高超的育人技巧创造了一个个神话……
书的开篇是《老师,我知道您“懒”》,介绍的是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到台湾访问上的一节关于古诗词的课。课上魏书生老师基本啥事没干,就是简单的问了学生几个问题,一节课就上完了。课上,学生既轻松、快乐又都学会了。课后学生、家长、老师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学生自己也说“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学生”。这样的一则小故事给我的触动很大。一位高明的老师总是在思考如何“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老师要授予学生“渔”,就要当好导演,让学生当演员。学生参加的演练的机会多了,自然就会掌握“渔”的本领。当学生掌握了“渔”本领后,就像拿到了打开知识金库的钥匙一样,有很多知识是可以自己去获取了。这样的小“妙招”不仅让老师“省心”,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最触及我心灵的是《我有十个“小老师”》。实际上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小组教学”。暴老师一改原来的管理办法,把全班分成了十个方块小组,选出十个小组长,负责小组的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磨练,小组长们在课堂上基本取代了包老师的位置。至于暴老师是怎样操作训练,把小组长培养成“小老师”的,有兴趣的老师可以看看这本书。在此,我就不再敖述了。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标准也提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而学生的能力能否得到锻炼、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尊重,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为标准的。就是要看全体学生是否都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组织得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课堂教学一言堂的彻底转变,同时这种方法解放了老师,有助于促进师生间的理解,使课堂教学有崭新的生命力,可谓是“一箭双雕”,我们老师何乐而不学呢? 《教有妙招》一书共收集有150个育人范例,教给我们六大妙招:上课要讲究艺术;身教胜于言教;因材施教;育人要有技巧;要关注学生心灵;前车之鉴,要我们引以为戒。本书的前言这样写道:“教师的美誉很多,辛勤的园丁、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但是,当教师难,当一个好教师更难,当一个备受学生喜欢的名师难乎其难。教师的工作是育人,育人是讲艺术的,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慈祥仁厚的爱心和高超的育人技巧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因此,追求育人的艺术方法应该是教师终身的追求。” 差异是教育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关注差异应该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我们应把差异看做一种财富并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健康且充分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因此,我们以一颗真诚的心、尊重的心、赞赏的心去对待学生,用心灵去碰撞,用真情去唤醒,只要我们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探究不同的艺术方法,就可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而这种平和的心态就是人文情怀,就是对学生的爱,一种既平常又不平常的爱。只要我们用这种爱来呵护、浇灌每一朵娇嫩的花,他们必定会绽放出最艳丽的色彩! 教师,特别是语文老师的心灵之门应该向每个学生敞开,纳天地之精华,吐日月之光芒。他(她)渊博而不浅薄,他(她)通俗而不庸俗。能深入又能浅出。这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我正向这个方向努力着,但我还没有也很难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因此在教学中思索,在思索中教学。学无止境,教同样无止境。我不断的向这个方向努力着,努力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