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jspxsheq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受欢迎的教育方法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11#
发表于 2014-4-29 10:32:19 |只看该作者
    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孩子 (一)
    由于工作关系,斯宾塞的时间非常紧张,但还是尽量抽时间来陪孩子。他有个特别的记事本,每个星期天晚上,他就在上面记上下星期每人要办的事——上班、开会以及参加体育运动。他记完后,如果发现其中有一段时间有空,就在上面画个标志,表示那是留给孩子的时间。在记事本上标记出来,这就能保证有时间孩子共度美好的时光。
    在这个忙乱的世界中,有些父母没有安排好时间或没有认识到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往往把与孩子亲近的时间给挤掉了。他们认为该给孩子的都给了,已经满足了孩子的一切需要,只不过没有时间和孩子接触而已。这种情况如果是偶然的,那也无可非议,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父亲只顾忙于自己的事,不顾孩子和父母亲密接触的需要,长此以往,必定会从感情上疏远了孩子。
    父母只注意孩子的物质需要,而忽视了孩子的感情需要,这种爱是片面的、缺乏感情的。人都是需要感情的,对于孩子来说,更需要亲热的情感和父母的温暖。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更需要和父母进行亲密的接触。因为,孩子除了满足自己的感情需要外,还需要从和父母的接触中获得安全感。相反,如果孩子不能通过从亲子情感交流中满足情感的需要,那么对他的健康心理的形成将产生消极的影响。
    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心对孩子来说将意味着什么?
    当孩子需要父母关心、陪伴的请求被拒绝以后,他会非常失望,会导致孩子烦躁、脾气多变,甚至他会通过摔打自己的玩具发泄内心的不满,成人之后很难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父母不能很好地和孩子接触、不重视与孩子的交往,会导致孩子性格的孤僻、冷漠,产生攻击性和行为失控。
    所以,为人父母者不要认为把孩子进了幼儿园就可以放手不管,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在工作之余,务必要抽出一些时间,尽可能地多陪伴孩子,与他做一些游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因为工作忙,无法满足孩子的这点要求,请耐心向孩子作解释,以得到孩子的理解。   
    尽管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已经不像小婴儿那样需要父母更多的抚摸、拥抱等肌肤接触,但他们对父母情感上的需求却更多。做父母的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的孩子特别喜欢父母与他一起做游戏、一起看图书、希望父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他在一起,给他讲故事、解答他的问题,能得到父母的赞赏和鼓励是他最感快乐的事情。请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孩子,不是要你看着他玩,而是要你多和他一起做游戏,走进他的生活。
    家长与孩子的亲密关系的中心是父母和他们在一起休息、娱乐和交流的时光。可是父母能与孩子共享天伦之乐的时间总是不够。父母与孩子都渴望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在这方面,斯宾塞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与孩子一起共进晚餐
    吃饭的时候往往是家人可以进行有趣谈话的唯一时刻。连最忙碌的家庭,每个星期也至少可以安排一两个晚上大家一起轻松地用餐。晚餐是一家人建立感情的时间,一家人坐在一起享用食物可不是件随随便便的事。
    一起用餐可以增进彼此的沟通、鼓励、讨论、分享,也可以增进彼此的爱。一起享用晚餐也是更了解孩子生活的一个好方法。
    另一个增进家庭融洽的方法,是不时鼓励孩子请个朋友来吃饭,让每个孩子轮流选邀客人。这样可以帮助父母认识子女的朋友,也使子女感到自己在家里受尊重。          
    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孩子 (二)
    ——跟孩子约会
    魏斯迪,一位住在威斯康星州的父亲,说他想不出比带9岁大的女儿出去吃早餐或晚餐更好的方法了。“她知道我们出去吃饭的原因是为了方便谈话,”魏斯迪说:“面对面坐着聊天,彼此一问一答,跟爸爸约会,让我女儿知道,她对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长到八九岁时,是开始父子或父女 约会的最好时机,“不要等到他已经20岁,那已经太迟了。”魏斯迪说。单独跟孩子在一起可以使你们变得像朋友一样,等到真正的大问题 如恋爱、约会和性 出现的时候,你们之间已经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让孩子跟父母一起度假
    蓝帝是住在德州的一位农场主人,他和家人一起开车去度假,这样蓝帝才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在车上谈话。你一定不相信,这正是他要的 其中一个孩子跟父亲坐在前座,窗外的风景一直过去,父亲跟孩子也会有很多事可以谈。
    ——安排专门时间
    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并不是父母的错。在我们的社会里,父母的职能令人遗憾地被低估和误解了。大多数父母都期望能致力于小家庭中的温暖、亲密的关系,却发现自己承担的种种职责已足够占去三个人的全部时间。超负荷的工作使父母难得与孩子在一起。
    安排专门时间和孩子一起活动,可以很好地解决父母难得与孩子在一起的问题,可以较容易而又行之有效地密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对于那些沮丧的、经常责备自己不够称职的父母们也是一剂良药。当父母使用专门的时间致力于改善与子女的关系时,内心深处的对于爱和亲密关系的需求也会得到一定的满足,我们还会充分体验到身为父母的自豪感。由于安排专门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是以一种活泼的形式倾听孩子,孩子可以通过游戏向父母讲述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从一开始你就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这不是漫不经心地玩耍,也不是随意地交流。你要注意孩子的所有表现,包括讲话、表情、语调、姿势、动作等等。要运用你全部的感官去捕捉信息,权当你自己完全不了解孩子
    ——创造和孩子沟通的机会
    让孩子小时候养成早起晨跑的习惯,或者星期天就全家一起去爬山。孩子上初中以后,可以教他们打棒球、网球或桌球,也可以教他们下象棋和围棋。因为每天一起运动、玩耍,家长与孩子之间,当然就会有许多共通的话题。
    在日本不少家庭中,母亲往往会负责修剪孩子的头发等看似琐碎的工作,当然这样做并不仅仅是为了省钱,而是借此起到意想不到的亲子效果。想想看,母亲一面为孩子们剪头发,一面和他们谈谈学校发生的事、同学之间交往的情形,真是其乐融融啊
    多与孩子在一起,能给孩子提供向父母学习的机会,还会促进家庭成员的交流,增进父母和孩子的感情。
     斯宾塞建议,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那么,父母应该坚持每周几天有规律地与孩子一起玩耍,并保证遵守时间规定,持之以恒。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如果再规定严格的玩耍时间则是比较笨拙的做法,应该随时寻找机会参加适合他们的积极活动。   
    培养良好的习惯
    小斯宾塞还是小宝宝的时候,就已经被菲雪丝顿太太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他能清楚地知道午睡时间到了,因为菲雪丝顿太太像往常一样,唱了一首歌,然后把窗帘拉上;而当菲雪丝顿太太在花园里摆放下午茶具的时候,他就知道去洗手,并且洗完手就去端果汁和饼干。
    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能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提高孩子的效率,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孩子今后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脉相承的,一些学习习惯不良的孩子,往往在生活上也有许多不良习惯。因此,培养习惯应该从点滴生活小事做起。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呢?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儿童与家庭的关系更为密切与长久,因此,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也更多更大。父母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也就更为重要和有意义。在孩子幼儿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基本生活习惯,这一点对父母和孩子同样重要。否则等孩子们到了这个年龄,自我意识渐渐形成,父母过多的指令就会比较容易遭到孩子的逆反心理。
    作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应该积极为儿童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通过日积月累,让儿童的良好生活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詹姆斯夫妇有三个可爱的孩子,三个孩子都乖巧伶俐,学习很是自觉,詹姆斯夫妇因此深得邻居羡慕。
    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天生的,它与詹姆斯夫妇的用心教育是分不开的。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詹姆斯夫妇就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大儿子还很小的时候,詹姆斯夫妇就经常和儿子围坐在一张桌子上,教孩子画画儿和识字,养成一起愉快游戏并学习的习惯。
    第二个孩子出生以后,这个习惯仍然保持着,哥哥读书时,弟弟就在旁边学画画儿,爸爸妈妈一有空就围在桌边跟他们一起学习。
    不久,又一个小妹妹出生了,妹妹渐渐长大,也跟着哥哥们开始自觉地学习。当妹妹开始在桌上学画画时,大哥哥就到另一张桌子上去独自学习,毕竟同一张桌子坐三个太拥挤也太吵闹。
    弟弟妹妹们看到哥哥每天独自一人学习的样子,也跟样学样。没过多久,老二也自己找了一张自己专用的桌子,并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之后,最小的妹妹也在两个哥哥的榜样作用下,找了一张自己专用的桌子,开始独自学习起来。
    年幼时养成的这些生活习惯,都是很“顽固”的。家长如果能像詹姆斯夫妇一样,静下心来、多花费些时间和精力,和孩子们一起围坐在桌前娱乐一番。每天这样做,不久就会使孩子养成平心静气伏案学习的自觉性了。
    任何一种习惯的培养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渐变到突变的原则。因此,父母要明白,习惯要从小开始培养。
    习惯也分好坏。年幼时如果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也很顽固不易改掉,这样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健康。所以,父母要摒除恶习,鼓励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父母和孩子双方面的努力。
    首先,父母必要时要强制和约束自己的孩子。“强制出习惯”是个不折不扣的真理!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例如我们现在都说要饭前、便后洗手,这个好习惯是经过父母或他人的数次强制和纠正才得以养成。可见,在养成好习惯,去除坏习惯的初期必须靠父母的强制作用进行约束。
    此外,好习惯的养成要靠孩子自己的努力和决心。除了制度的约束、教育的陶冶外,孩子需要依靠自己的决心和勇气。而决心和勇气就要归结于家庭文化了,即一个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气氛是一种更为强大的自然整合力,超越了制度的强制力、超越了习惯的恋旧性,它强大得无需再强调或者强制,它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心理和精神,从而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群体意识。
    习惯的培养要使用恰当的批评和表扬。要想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使用恰当的批评和表扬用语。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习惯,教给他们自我保护的基本技巧,是我们表扬、批评孩子时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12#
发表于 2014-4-29 10:34:05 |只看该作者

M.S.斯特娜:自然教育法


    母亲主宰着人类的命运
    M.S.斯特娜于1914年写成了《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在书中,她结合自己教育女儿的经历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方法。
    斯特娜夫人,美国人,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语言学教授,毕业于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在著名的哲学家詹姆斯博士的影响下,阅读卡尔-威特的《卡尔-威特的教育》,深受影响,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
    斯特娜夫人有个女儿,名叫维尼夫雷特。在得到《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之后,她一边按照老威特的教育方法来培养自己的女儿,一边研究自己的育儿方法,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在母亲的训练下,女儿从3岁起就会写诗歌和散文,4岁时便能用世界语写剧本。她的诗歌和散文,从5岁起被刊载在各种报刊上并汇集成书,博得了广泛的好评。
    斯特娜夫人也不满足于仅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才,她也渴望让世人了解早期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于是在她女儿12岁那年1914年 写成了《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一书。在书中,她结合自己教育女儿的亲身经历,阐明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其中的许多方法可以同威特的教育方法相互印证,相得益彰,相信同样能给父母们有所启迪。
    在斯特娜教育思想中,母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她看来,所有的人都是母亲所生,并在母亲抚育下成长着,所以人类的命运操纵在母亲手中。
    许多母亲不知胎教的重要,尚未见到孩子时,他们认为对孩子的健康和幸福没什么责任。据生理学家说,母亲的食物对胎儿的健康很有影响。所以,做母亲的为了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应当加强对食物的研究。没有任何一个母亲给婴儿吃咸菜、虾和喝酒,但却有许多母亲给胎儿吃这些有害的东西。也就是说,有许多母亲在妊娠期间吃这些东西。
    母亲不仅要考虑胎儿的健康,同时也应为胎儿的品德形成和智力的发展负责。所以,妊娠的母亲应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快活,不应经常哭泣。因为哭泣易使未来的婴儿发育不良,而发育不良是形成社会上软弱无能者的原因之一。人生在世,会不断地遇到困难,为了使下一代有克服困难的能力,我们必须生育出健康的孩子。
    此外,应使孩子具有爱美、爱正义、爱真理、爱善行的精神。为此,在怀孕期间,应看好书、想好事情、听好的音乐、欣赏大自然的美和艺术作品,并且要做好事。
    根据生理学家的理论,恐怖会阻碍心脏的活动、抑制腺体的分泌、毒化乳汁、使头发变白、使人老化。因此,他们认为恐怖是恶魔,应杜绝它。而要铲除它,应当具有勇敢和快活的精神。
    女性不生孩子就不能体会到生活的幸福。但要记住,做母亲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凡是没有决心战胜这些困难的妇女,最好不要生孩子。母亲在埋头于教育孩子的同时,还要照顾好丈夫。对丈夫照料不好,丈夫可能会另有所欢,从而破坏家庭,所以,母亲的工作并不轻巧。
    多数母亲雇人教育孩子,这样的妇女不能称为母亲。母亲的工作不能由旁人代替,孩子的教育必须由母亲承担。把自己的孩子委托给他人,只有人类这样作,其他的动物决不会这样。罗马之所以灭亡,就是由于罗马的母亲们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委托给了别人。
    此外,斯特娜夫人还奉劝天下父母要慎用保姆。我们骑马,甚至也不雇用不称职的马夫,但是有的母亲却把孩子交给无任何学识的保姆。这样的保姆整天对孩子说,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因为她这样最省事。但这样一来,非但不能发展孩子的能力,反而使之萎缩。并且,孩子在这些保姆跟前,会形成各种不良习惯。当然,生活较富裕的母亲,对孩子的照料不一定全要自己动手,可以把部分任务交给保姆。
    然而,要尽可能地多花些钱,雇一位有教养的妇女做保姆。即使如此,孩子的教育不用说,吃饭、洗澡和穿脱衣服等,也都应由母亲自己承担。
    母亲和保姆的性格非常重要,甚至她们的表情对孩子都有影响。所以,保姆应选择性格开朗、喜笑颜开的妇女,母亲也尽可能使自己表现得快活。
    孩子的周围环境,应尽可能美观,令人感到愉快。日本人坚信周围环境美,孩子也会美。希腊有个习惯,妇女在怀孕期间要观看美丽的事物,这是为了使孩子也能成为美丽的人。因为美能使人精神愉快、感到幸福,而愉快和幸福能使人变得更加美丽。
    斯特娜夫人还建议给孩子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室内环境。孩子的房间应选择家中最好的屋子,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墙壁最好是暗绿色的,有利于孩子的眼睛。床是洁白的,被子要软而轻,毛毯也应是轻的,重的易使孩子疲劳。墙壁上要挂有各种名画的复制品,最好在壁炉和桌子上陈列一些著名的雕刻仿制品。当然,这些物品可以买便宜的。
    斯宾塞曾经说过,所有的人都应当是教育者,至少所有的母亲都应当是教育者。教育不应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孩子进入学校后,母亲和教师必须互相协作,共同对孩子进行教育。
    中国是最早开设学校的国家,尽管如此,我们却没有认识到妇女教育的必要。过去,中国人认为妇女不应受教育,因为,中国大多数妇女是文盲,也不进行家庭教育。受不到母亲教育的国民决不能成为伟大的国民。
    福禄培尔曾经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遗憾的是,真正理解这一意义的人却很少。堕落的母亲,正在把自己的子女送入监狱和教养院。                        
    从训练五官开始
    根据斯特娜夫人在《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中的记叙,她对维尼夫雷特的教育,是从训练五官耳、目、口、鼻、皮肤 开始的。在她看来,一切能力如果不利用与开发,就永远不会得到发展。因此,孩子的五官必须尽早开始训练。
    在五官中,首先要发展耳朵的听力。斯特娜夫人知道,母亲的悦耳歌声是极其重要的,可是,她不会歌唱,非常为难。好在她想出了另一个办法,即对婴儿轻轻地朗读威吉尔的诗《艾丽绩斯》,证明效果很好。当她对女儿轻轻地朗读这部诗时,女儿便能马上静下来并很快入睡。以后,斯特娜夫人又对其他的孩子做过类似的试验,效果一样。以她的经验,多数摇篮曲婴儿不是都爱听,但《艾丽绮斯》是一部最出色的叙事诗,同时也是一首极好的摇篮曲,因而孩子们都非常喜欢。
    在维尼夫雷特出生后6周,斯特娜夫人就对她朗读各种英文名诗。随着诗的语调的变化,孩子的反应也在变化。当朗读坦?尼森的《他的逝世》时,她就安静下来;当朗读马克利的《荷拉秋斯在桥上》时,她就兴奋起来。用上述方法进行教育,维尼满1周岁时就能背诵《艾丽绩斯》第一卷的前10行和《他的逝世》了。
    斯特娜夫人强调,让女儿背诗绝不都是强制性地硬灌,而是让她顺其自然地学会的。以《他的逝世》为例,由于维尼夫雷特非常喜欢,她每天晚上都像做祈祷似的背诵它,因而很快就能熟练背诵了。
    斯特娜夫人还让女儿每天听古今的名曲。为了使女儿形成音的观念,她还为女儿买来能发出乐谱7个音的小钟,分别拴上红、橙、黄、绿、青、蓝、紫色的发带。给它们分别起名叫红色钟、橙色钟、黄色钟等,每天敲这些钟让她听。女儿还不到6个月时,就能按她说的名称——青色钟、紫色钟等准确地敲了。斯特娜夫人认为,这是同时形成声音和颜色观念的有效方法。斯特娜夫人还经常让女儿看用三棱镜映在墙壁上的虹,孩子也很喜欢看。
    为了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斯特娜夫人在孩子房间的四周挂上了各种名画的摹本,及陈列大量著名的雕刻仿制品,通过丰富多彩的色彩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从女儿小时候起,斯特娜夫人就抱着孩子识别屋中的各种物品,如桌子、椅子等,并将这些物品的名称念给她听。同时,也将屋里所挂的名画和雕刻的名称念给她听。据她观察,孩子起初只注意画的颜色,后来,渐渐地也懂得了画中的含义了。
    孩子智能的开启中,画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能在善于绘画的母亲的培养下成长的孩子是非常幸福的。由于斯特娜认识到画的重要功能,在小维尼还不懂事的时候,她就准备了许多美丽的花草鸟兽的画儿给她看,还让她看有美丽图画的小人书,并读给她听。她总是能安静地听着,这表明孩子尽管什么都还不懂,但已经对母亲的声音和画的颜色开始感兴趣了。此外,斯特娜夫人还经常把同女儿谈话的内容绘成图画,用这种方法增长孩子的知识。
    为了发展女儿对色彩的感觉,斯特娜夫人还买来检查色盲用的“测验色系”来作为女儿的玩具。用这种玩具可以开展各种游戏,斯特娜夫人还特别向有男孩的母亲推荐过这种游戏,因为男孩与女孩相比,触觉灵敏而色感迟钝,因此,男孩若不从小就开始发展色彩感觉,那他们以后对色彩的感觉将会非常迟钝。
    她还给女儿买来了五颜六色的非常美丽的小球和木片,这些都是非常适宜于孩子的玩具,维尼夫雷特的各种布娃娃也都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利用这些玩具,努力发展维尼夫雷特的色彩感。
    蜡笔也是孩子的好玩具。斯特娜夫人经常利用它同女儿进行“颜色竞赛”游戏:
    预备好一张大纸,从某点开始,先由我用红色蜡笔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而后,女儿也用红色蜡笔画一条同样长度的平行线。接着,我在我画的红色线之后,用青色的蜡笔接上一条长短一样的线,女儿也得用同色的蜡笔在她画的红色线后边画一条同色的线,这样连续画下去。假若女儿使用的蜡笔与我所用的颜色不一样,这一游戏就不再继续,女儿就输了。
    维尼夫雷特刚一会走路,斯特娜夫人就经常带她去散步,并让她注意海水的颜色、树林的颜色、天空的颜色、原野的颜色、建筑物的颜色和人们服装的颜色等,这都是为了发展她的色彩感觉。
    为让孩子专心注意某些事物,以养成敏锐观察事物的习惯,斯特娜夫人还和女儿经常玩一种叫做“留神看”的游戏。每当路过商店门前时,她就问女儿这个商店的橱窗内陈列着哪些物品,并让她在记忆中搜列这些物品。孩子能说出的物品当然越多越好。如果女儿记住的物品还没有她能记住的多,就要挨批评。这一游戏对发展孩子的记忆力是十分有效的。由于坚持这样的训练,在维尼夫雷特仅5岁时,她就能在纽约州肖特卡大学的教授们面前,把《共和国战歌》美国有名的军歌 朗读一遍后一字不差地复述下来,这使教授们大吃一惊。
    斯特娜夫人这样做,是为了让女儿注意事物,养成敏锐地观察事物的习惯。还在女儿两岁时,斯特娜夫人曾带她到卖雕刻仿制品的商店去,她就对店员说:“你这里怎么没有《维纽斯?得米罗》和《维纽斯?得?麦得衣齐》?!”如此小的孩子居然知道这两幅名画,使店员大为吃惊。
    维尼的父母还通过鲜活物品教会孩子各种形容词。在维尼夫雷特出生后第六周,父亲曾给她买了些红色气球,把气球用短绳绑到她的手腕子上,气球便随着手的上下摆动而上下摇动。以后,又每周给她换一个其他颜色的气球。通过这一游戏,父亲便能轻而易举地教给她红的、绿的、圆的、轻的等形容词,而且她对这一学习方式非常乐意。
    在尝到这种学习的甜头后,斯特娜夫人还让女儿手拿贴有砂纸的木片和其他种种物品,教给她粗糙、光滑等形容词。当然,这种教育方式也有一些负面效果,如婴儿往往爱把手上拿的物品往口里放。不过,父母只要多加留心,孩子就不至于养成这种习惯。
    在谈到对女儿进行早期教育的目的时,斯特娜夫人作了如下的表白:
    我对女儿进行这样的教育时,决不强迫她去做什么。孩子是活物,自然要不断地发挥她的能量。我只是为了不让她的精力白白地浪费掉,才努力进行各种有效的引导。由于实行了这样的教育,使孩子总有事干,她也决不会因无事可做而去吃手指头,因无聊而沮丧、甚至哭泣了。          
    教孩子说话
    人的一生再没有比婴儿期更加重要的时期了。我们都意识到应千方百计地使孩子的身体发育好。可是,当提出采取措施发展孩子的头脑时,人们却感到惊异。所谓发展孩子头脑的手段,就是指尽早地开始教孩子语言。对于这一点,人们所持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语言是进行思维的工具,不尽早开始教孩子语言,孩子的头脑就不能很好地发展。我们若能在孩子6岁以前加紧教其准确的语言,那么这个孩子的发展就一定会很快,而且其速度是其他孩子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的。
    教孩子完整的语言可以事半功倍。做父母的,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婴儿从小时起就对人的声音和物品的响声非常敏感。
    这表明,早期开始教孩子语言是可行的。斯特娜夫人从女儿很小时起,就像对懂话的孩子讲话一样地对她讲话。但是,就如威特父亲所强调的,她在教女儿语言时,也决不用世间许多母亲常用的那种不完整的语言。在她看来,教孩子不完整的语言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如果孩子学这种语言,就得学会两套词汇,这不仅是一种浪费,而且等孩子长大之后还要经受不能正确发音的苦恼。而且要使孩子尽可能早地学更多的语汇,这种教不完整的话的方式也很不正确。
    据斯特娜夫人观察,社会上有不少人受过很好的教育,但发音不准,语法也不对,这是他们在幼年时代受不良教育的恶果。为此,斯特娜夫人对女儿语言的教育非常重视。下面是她在书中的记录:
    我从女儿出生时起,就尽可能地对她说准确而漂亮的英语,在向她灌输语言时,我认为俗语也很重要。因为有的意思,不用俗语就不能表达得很完美。我们的思想在发展着,新观念也在不断地产生着,表现这些新观念的俗语也必然增加,所以排斥俗语就会落后于时代。然而,我绝对不教给孩子不完整的话。这种完整的语言教育从一开始就起到了很明显的效果,正如巴尔博士所说的那样,对1岁的婴儿教拼音是很容易的,没有任何理由一定要教婴儿不完整的话。维尼夫雷特还不到1岁,有位朋友对她说:“维尼夫雷特,我想看看你的汪汪。”她纠正说:“这不是汪汪,是狗。”这位朋友对此大为惊讶。
    斯特娜夫人也按照威特父亲百年前的试验做了如下的测试,即从女儿尚不会说话时起,就抱着她在屋里走动,让她看屋里的东西,同时慢慢地清晰地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如:这是椅子,那是书橱等,结果非常理想。用这种方法进行教育后,小维尼刚满1岁时,她就什么话都会说了,人们见到了都很惊奇。斯特娜的丈夫也非常兴奋,当人们夸赞小维尼时,他就对别人说:“因为我妻子从女儿降生时就开始教她说话,所以她的语言发展到这种程度是很自然的。”
    斯特娜夫人之所以能坚持如此早地开启女儿的语言天赋,是因为她坚信,婴儿期的语言教育将决定她一生的语言发展,因此她非常注意用准确的发音、精选的词句和语法对女儿谈话。
    据斯特娜夫人传授的经验,在教孩子语言时,语法不是最重要的。她为此还举例说,哈巴特、斯宾塞到60岁时仍没有看过语法。这表明,语法实际上并不那么重要,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更是没有多大必要。因此,在女儿8岁前斯特娜夫人并未教过她语法。在她的教育方法中,她认为,教孩子语言,不应采用教语法的办法,而应当通过听和说来教。正如她所观察到的:
    孩子都喜欢说话,从小时起,他们就常常一个人把学到的单词反复地说着玩。我决心利用孩子的这种倾向,把孩子能理解的有趣的故事,用精选的词句组成短文,让女儿记住。我女儿不仅能很快地记住,并总是高兴地复述着。以后,我把这些短文翻译成各种外国语,让她记住,她也能很快地记住。根据我的经验,在人的一生中,1~5岁可能是最有语言才能的时期。
    在教孩子语言方面,斯特娜夫人决心让女儿尽可能早地打下一门主要外国语的基础。为了达到此目的,她先让女儿背诵《艾丽绩斯》。在女儿尚未很好地掌握英语之前,她不教女儿其他的外语。尽管有些语言学家认为,孩子能同时学会两三国语言,但根据她的经验,这可能会使孩子苦恼,而且弄得不好孩子哪一国语言也学不好。
    在维尼能流利地说英语之后,妈妈便不失时机地马上教她学西班牙语。为什么选教西班牙语呢?因为在欧洲各国的语言中,西班牙语是最简单的。妈妈教女儿西班牙语的方法也同教她英语一样,即仍然先从训练听力开始。
    从维尼的例子又一次证明,孩子的外语才能是很惊人的,当维尼5岁时,她实际上已能用8个国家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了。而且斯特娜夫人感到,假如她继续教的话,女儿可能会10个,甚至20个国家的语言。
    但在教会维尼几种语言后,她将教育女儿语言的重点转向了世界语。而且她还为自己教女儿学了那么多种外语有些后悔。她在书中写道:
    假若我再培育孩子的话,我打算首先教她英语,接下来就只教她世界语,不教其他的语言。世界语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语言,据说托尔斯泰只学了一个小时就会写信了。世界语,任何一个孩子在摇篮期就能学会。在妈妈的热心教育下,维尼4岁时,不仅能用世界语进行读写,而且能自由地运用它说话。我决心让女儿在这一年尝试用世界语写剧本。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在尤利亚?比阿巴娃女士的帮助下,我终于如愿,小维尼写的一个剧本在某一慈善会上上演了。据说这是在美国上演的第一部世界语剧。          
    用游戏训练头脑
    对早期教育的关注,除了威特父亲以外,还有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博士。他经常告诫父母:对孩子进行头脑的训练越早越好。他还建议这种训练必须用游戏的方法进行。
    游戏是动物的本能,所有动物都喜欢做游戏。小猫戏弄老猫的尾巴,小狗和老狗互相咬架,这是为什么呢?根据动物学家的研究,小猫戏弄老猫的尾巴,是为了发展它将来捕捉老鼠的能力,而小狗和老狗互咬也是为了发展它将来能咬死野兽的能力。
    孩子也是一样,为了发展他们将来用得着的能力,必须进行游戏,而且所做的游戏必须适合于发展他们将来能用得着的能力。当然,要提醒父母的是,对孩子的游戏不能放任不管,父母必须根据需要加以指导。这一点不难理解,就连猫狗都跟其子女一起做游戏,何况人呢!所以身为父母者,应高兴地跟孩子一块儿玩,以便通过游戏促进他们身体的发育和智力、品德的发展。下面看看斯特娜夫人与女儿的游戏方法:
    我对女儿的教育都是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的。首先,当她满6个月时,我就在她的房间四壁大约1米高的地方贴上厚厚的白纸,白纸上贴上用红纸剪下的文字和数字。在白纸的另一块地方,有秩序地贴上简单的单词,如猫、帽子、席子、耗子、沼泽、狗、肥猪、原木等。请注意,这些单词都是名词。在另一处并列贴上从1到10的10行数字,在某处画上乐谱图。
    因为婴儿的听觉比视觉发达,我决心对女儿从听觉入手教ABC,遗憾的是我不会唱歌,很不方便。幸亏保姆会唱歌,我指出ABC字母时,就请她像唱歌似的唱给女儿听。当然,因为维尼毕竟是6个月的婴儿,起初也只不过是耳旁风。但不要泄气,天天听、天天看是非常奏效的。不久,维尼就学会ABC了。
    接着,我在卡片形的小板上,做了许多写有大小不一的ABC的卡片,用它开始教拼音。教法是这样的:首先用画册等让她看猫的画儿,同时教CAT猫 这个词。然后指着墙壁上的CAT,反复发CAT的音给她听。接着从文字盒中选出所有的C,再选出所有的A和T,用这些字母拼写出CAT。当然,这些都是由我和女儿一道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在孩子学习时,我在边上给她以表扬和鼓励,而且要学会这些单词也让她适度地、循序渐进地反复练习了好几天。
    斯特娜夫人用这种方法教女儿,效果很好。维尼还不到1岁半就会看书了。由于她具备了阅读能力,以后的教育就比较顺利了。从这时开始,维尼就非常喜欢阅读各种书籍。
    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若毫无目的,既有害于精神,也会损伤身体。因此,斯特娜夫人让女儿养成有目的的读书习惯。她写《和仙女作圣诞节旅行》一书时,就看了100多种参考书,研究了各国圣诞节的风俗。她写《跟兔子作复活节旅行》这本书时,为了弄清各国复活节的风俗习惯,跑遍了匹兹堡的所有图书馆。在她写《我在动物园里的朋友》一书时,每天去动物园,而且想尽办法博览各种参考书。就这样,维尼在母亲的指导下,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让孩子书写
    斯特娜夫人在用ABC小木板的游戏方式教会女儿拼音后,又开始教她拼写。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了打字机是一种教孩子拼写的最好工具:
    有一天,我正使用打字机,维尼夫雷特走进来,让我教给她打法。当天因没有空,就答应明天教她。第二天我外出回来时,她给我看一张纸。我一看,在那张纸上她用打字机打上了某一儿歌书中的一页内容。当然,她还只是打上了字,既无大号字,也没有间距。尽管如此,这也不简单啊!我当即夸奖她打得很好。
    从此斯特娜夫人就开始教女儿打字。她非常高兴,天天打各种诗歌和故事。就这样,她不知不觉地便学会了拼写,以后又学会了写诗和写故事。这时,她还不到3周岁。以后,她天天用打字机打出古今一些名诗和著名文章,并在不知不觉之中背下了这些有名的诗篇和文章。
    当然,有了现代工具,也不能将钢笔这种传统书写工具给遗弃了。由于孩子什么都模仿母亲,所以当维尼夫雷特也模仿妈妈要用钢笔时,斯特娜夫人便抓住这一机会,教她写字。为此,斯特娜夫人努力教会女儿使用钢笔的方法。在她看来,只要父母耐心教,孩子是会很快学会的。
    维尼夫雷特第一次提出要用钢笔写字时,妈妈没给她钢笔,而是给的红铅笔,并鼓励她好好写自己的名字,她将名字写出后,让她爸爸看了大吃一惊。于是,她也非常高兴,拼命练习。这说明雄心壮志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力量。经过几天的努力,她终于漂亮地写出了自己的名字。这时她才1岁零5个月。在维尼两周岁时,有一次她们全家3口住旅馆,妈妈让她自己在登记簿上签名,这使旅馆掌柜吃了一惊。
    维尼夫雷特刚一会写简单的文章,斯特娜夫人就让她天天写日记。这样,小维尼从两岁开始就能写日记了。每当下雨刮风不能在室外玩时,她就拿出日记,回想幼年时代的情景,感到很有乐趣。斯特娜夫人提醒每位父母:这些幼年时代的日记,今后对孩子将更加有趣,并且也将是她的子女最有趣的读物。
    斯特娜夫人还建议母亲们:抚育孩子时,母亲自己更应当记日记,来记载孩子的进步和发育情况。这也是对子孙后代的贵重遗产,使他们在培育孩子时,能够从中得到教益。
    为了培养孩子写文章的兴趣,她还鼓励维尼给朋友写信。她认为,孩子对学校老师布置的作文不感兴趣,是因为她认为那是在做功课,如果写有实际内容的信,她就会认真地写。小维尼还给《圣?尼古拉斯》报的读者写应征作品,她年仅5岁时就已是该报的读者了,不久还获得了该报的金质和银质奖章。
    但在孩子的乐趣中,最重要的还是读书。不过应特别注意书的选择,一个人喜好什么书,往往决定于他第一次读的是什么书,而且幼年时期读的书往往能左右这个人的一生。          
    多给孩子讲故事
    教育孩子运用讲故事的方法是最有效的。故事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启发孩子的想像力并扩展他的知识。传授知识,死死板板地教,孩子不易记住。用讲故事的形式教,孩子就喜欢听,并且容易记住。
    在维尼夫雷特还不会说话时,妈妈就给她讲希腊、罗马、北欧各国的神话。等她会说话以后,母女俩人就表演这些神话。她还向女儿讲述圣经故事,有的还用戏剧的形式演出。斯特娜夫人对女儿讲神话,是为了使她对天文学产生兴趣,让她看雕刻艺术是为了使她能够理解雕刻作品的内容。
    为了使女儿牢记神话和圣经中的故事,她常常把有关内容编写在纸牌上。在教各国的历史时,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这一方法概括起来就是,起初用讲故事的方法教,而后把它们编成纸牌,采用游戏的方式教。有时她们还一起读一本有趣的书,并写出要点。
    维尼夫雷特很小时就把各种事情写成韵文来记忆,因为韵文比散文容易记住。她写的韵文很多,其中有部分曾以《叙事诗》的名义出版过。
    对历史事件的教育,斯特娜夫人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即在孩子读过之后再用戏剧形式演出,这样就容易记住。她还建议学校最好也采用这一方法。学校教的历史课,完全是照搬年代表,毫无趣味。学生厌恶它也是理所当然的。
    在维尼夫雷特8岁时,她父亲就曾用骸骨教她生理学。一次,她乘父亲外出旅行之机,就用韵文写下了已记住的骨、筋肉和内脏的名称。父亲回来时,大为惊奇。在学习生理学的同时维尼还学习卫生学,从而懂得了有关食物和疾病的种种道理。
    在向孩子灌输各种知识时,这些知识一定是孩子将来用得着的。世间有些人,虽然读书破万卷,知道许多事情,但是仅仅是“知道”而已,这些知识对自己、对社会却都没有用。斯特娜夫人当然不想让女儿成为这样的人,因此她努力向女儿灌输服务精神,决心把她培养成能为社会和人类谋福利的人。
      趣味数学
      斯特娜夫人在培养女儿的过程中感到,在所有的学科中,再也没有比数学更难于使孩子感兴趣的了。尽管她曾通过游戏法很容易地教会了女儿数数,并用做买卖的游戏很容易地教会了她钱的数法,然而,当她在教女儿乘法口诀时,却碰到了麻烦:女儿有生以来第一次厌弃学习。由此可见,就是已到5岁左右的孩子,也是不喜欢死记硬背的。尽管她把口诀编成了歌词供她唱,她还是不喜欢。
    斯特娜夫人真是有些担忧了。你想想,女儿5岁时,已能用8个国家的语言说话,还在报刊上刊登了许多诗歌和散文,在神话、历史和文学方面,已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平。然而,却连乘法口诀都不会。她是否在学业上有所偏向了呢?一个偏科生显然不符合斯特娜夫人培养孩子的理想,因为她的理想是使女儿均衡发展,在成才的同时真正感到幸福,片面发展就不能成为真正幸福的人。为此,她为女儿对数学不感兴趣而苦恼。尽管如此,她还是没有强制女儿死记硬背乘法口诀,这是由于她坚信强制是行不通的,并容易扭曲孩子的性格。斯特娜夫人的苦恼被与洪布鲁克教授的一次幸会而解开了。为了宣传世界语的优越性,她曾带女儿到纽约州的肖特卡去演讲,在那里幸好遇到了芝加哥的斯他雷特女子学校的数学教授——洪布鲁克女士,她的数学教学技巧相当高明。
    在听了斯特娜夫人的担心后,她一语道破了问题之所在:“尽管你女儿缺乏对数学的兴趣,但绝不是片面发展,这是你的教法不对头。因为你不能有趣味地教数学,所以她也就无兴趣去学它了。你自己喜好语言学、音乐、文学和历史,所以能有趣地教这些知识,女儿也能学得好。可是数学,由于你自己不喜欢它,因而就不能很有兴趣地教,女儿也就厌恶它。”接着,这位杰出的女士十分热情地教给她一套教数学的方法。她用这些方法教女儿数学后,效果果然很好。
    这位女士的建议首先是让孩子对数字产生兴趣。例如把豆子和纽扣等装入纸盒里,母女二人各抓出一把,数数看谁的多;或者在吃葡萄等水果时,数数它们的种子;或者在帮助女佣人剥豌豆时,一边剥一边数不同形状的豆荚中各有几粒。
    母女俩还经常做掷骰子的游戏,最初是用两个骰子玩。玩法是把两个骰子一起抛出,如果出现6和4,就把6和4加起来得7分。如果出现2和4、3和3,就得6分,这时就有再玩一次的权利。把这些分数分别记在纸上,玩6次或5次之后计算一下,决定胜负。
    维尼夫雷特非常喜欢这类游戏。当然,在女儿投入到这种游戏的乐趣之后,她仍按洪布鲁克女士的建议,每次玩游戏不超过一刻钟。理由是所有数学游戏都很费脑力,一次超过一刻钟后就会感到疲劳。在这一游戏玩了两三周以后。她们又把骰子改为6个、4个,最后达到了6个。
    接着,她们把豆和纽扣分成两个一组的两组或三组、三个一组的三组或四组,把它们排列起来,数数各是多少,并把结果写在纸上,然后把这些做成乘法口诀表挂在墙上。这样一来,维尼夫雷特就懂得了二二得四,三三得九的道理,而且非常高兴。更复杂的游戏可以依此类推地继续做下去。
    为了使女儿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做妈妈的还经常同她做模仿商店买卖情景的游戏。所卖的物品有用长短计算的,也有用数量计算的,还有用分量计算的。价格是按着实际的价格,钱也是真正的货币。妈妈常常到女儿开办的“商店”买各种物品,用货币支付,女儿也按价格表进行运算,并找给妈妈零钱。
    当维尼夫雷特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或帮助家里干活儿时,妈妈就付给她钱。她还不断地从杂志社和报社领取稿费。她把这些钱用自己的名字存入银行里,并计算利息。
    不久,维尼夫雷特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以后的教学就像流水一样,从算术开始一直到顺利地学会了代数和几何。          
      游戏与孩子身心发展
    当孩子哭时,为了不让她哭,多数母亲的做法是给奶吃或给糖果等。斯特娜夫人对于这些母亲的做法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认为这是错误的。在她看来,孩子的乐趣,决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只是吃喝。孩子除了味觉的乐趣之外,还有视觉和听觉的乐趣。因此,当维尼夫雷特哭时,为了不让她哭,斯特娜夫人就给她能发出响声的玩具、气球或是敲钟让她看。
    为了使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发展,斯特娜夫人也开设了与之相配套的游戏。她在孩子的房间的一个角落专门开设了维尼夫雷特运动场。那里有各种器具,有的可以用棒子敲打,有的可以悬垂,以促进她练就发达的肌肉。斯特娜夫人告诫父母:“孩子做的游戏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必须使他们在精神上、身体上、道德上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成长起来,不可白白浪费他们的精力。”
    孩子都喜欢做“模仿游戏”。这种游戏能有效地发展孩子的智力,应经常让她玩。尽管人们对电影有种种看法,但斯特娜夫人却认为,只要选好影片,电影对孩子还是很有教育价值的。为此,她经常带女儿去看好的儿童剧和电影。她们不光看,回去以后二人还模仿电影中的情景进行表演。角色不够时,就用玩偶和其他物品顶替。不仅对电影情节如此,对于读过的书中的故事,她们差不多也都表演过。
    做发展孩子在爱好方面的能力游戏,也十分必要,也容易开展,因为这是孩子的本能。她和女儿就常常做蒙眼睛的游戏。事实上,几乎所有孩子都喜好这一游戏。具体的玩法是把孩子的眼睛蒙上,给她各种物品让她猜是什么东西。另一种玩法是蒙上眼睛,在屋子里摸索,碰到一件东西让她猜是什么。这类游戏能有效地发展孩子的触觉。
    为了发展女儿的视觉,母女俩也做一些数数儿的游戏。把几颗棋子、豆等放在桌上,让小维尼看一下就说出数字。她们利用一切机会做这类游戏,例如:在饭后,见到盘子中的苹果,马上问:“这是几个?”或者走路时,见到路旁的东西,就问:“那是几个?”或者在另一间屋的桌子上放上各种物品,让她看一眼就说出是些什么东西。这一游戏可以使孩子视觉灵敏,并发展记忆力。
    在维尼夫雷特很小时,母亲就带她到各处走走。为了训练女儿的判断力,以后再去那里时,就让女儿在前头领着走。经过这种训练,小维尼从18个月时起,就能带着妈妈和保姆到各处去了。
    训练视觉的游戏很多。例如,当妈妈的心里想着室内的某一件东西时,告诉她这个物品是红色的,让她猜妈妈想的是什么。维尼夫雷特就猜是字典、吸墨纸、花瓶的花等等,猜上3次或5次,必须在规定的次数内猜对。若猜不着,就轮到她说妈妈猜了。
    此外,孩子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换言之,孩子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肌肉。在这方面,做“模仿铜像”的游戏是有效的。玩法是这样:某人摆出某种姿势,对方数数,如50,100,在规定的数字内不许动。这是希腊人经常做的游戏。据说他们的动作之所以那样优美,原因就在于此。
    用纸、布等材料制作物品等运用手指的游戏,也对发展孩子的能力十分有效。只要肯动脑筋,可做的东西种类是很多的,孩子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高兴地玩。妈妈和维尼夫雷特用纸做蝴蝶、船等,用剪好的布做娃娃,用卷烟盒做小马车和火车,用厚纸建造房屋和城市,建造桥梁和宝塔等。还用花生做娃娃,用香蕉做马,这些游戏,不仅使孩子高兴,而且能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
    从维尼夫雷特小时起,斯特娜夫人就教她做玩偶的衣服和简单的刺绣。在她4岁时,就已能把首次做成的刺绣成品赠送给婶母了。这是一个在白布上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绣成的头戴遮阳帽的少女。此外,斯特娜夫人还教女儿各种针织方法。女儿的手工艺品种类很多,都是从小逐渐积累的。下雨天不能在室外玩时,她总是十分高兴地把这些物品拿出来欣赏。
    斯特娜夫人认为,孩子的游戏、食物和游戏的伙伴等,以有变化为好。她不让维尼夫雷特总是和某一个小朋友玩。爱默生曾说:“如果世界上只出现两个人,不到一天功夫,其中必有一个成为主人,另一个成为奴仆。”孩子的游戏也是这样,只要是有两个人玩,不久,就会产生这样的关系,结果并不愉快。
    有人说男孩和女孩一块玩不好,而斯特娜夫人反而认为可以。男孩子和女孩子一块做游戏,可以取长补短。男孩可以从女孩身上学习亲切柔和等品德,女孩可以从男孩身上学习勇敢果断等品德。男孩富于理解力,而女孩则敏捷并富于想像力。他们一起玩,不仅对双方都有益,而且能热心地玩,提高得快。
    让孩子搞园艺,不仅可使孩子高兴,而且可以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和身体健康。维尼夫雷特刚会走路时,妈妈就马上给她买来铁锹和小铲等,在院子的一角开辟一个小园地,教她下种、栽花草、除杂草和浇水的方法。通过搞园艺,使她产生了新的兴趣并养成了忍耐精神。
    卡片游戏是从日本的纸牌游戏发展来的,这类游戏既能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又能使他们动作敏捷。斯特娜夫人则把所有的功课:历史、地理、数学、语言学等都编成卡片,和女儿一起做游戏。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也是孩子所必要的一种能力。应当鼓励他们组织开会等集体活动,当然,这类会议应是有益的、愉快的。维尼夫雷特就曾是“少年慰问团”的会员,这个组织的目的是把手工制的玩具和花束等送给有病的孩子。她还担任“美国少年和平同盟”会长的职务。不久,又参加并组成了“争取匹兹堡少年平等参政同盟”。
    下面讲述维尼担任“美国少年和平同盟”会长的事。该会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各国少年之间的友谊,克服各国人民之间的种族偏见,促进世界和平。该会会员有学习世界语并同一位以上的外国少年通信的义务。每月召开一次例会,相互朗读外国小朋友的来信。此外,每次会议他们都用幻灯片介绍外国的风俗和风景。同时,会员还和外国的少年交换带着图画的明信片、邮票、压花之类的各种珍贵礼物。维尼的这类礼物很多,堆积如山,这是她和世界各国的孩子们交换而来的。其中最珍贵的一份礼物是一位中国少年用5000句世界语写的中国历史,这是在一张大的漂亮的宣纸上写就的。在当时的美国,也有许多关于中国和日本历史的书,但大多数是美国人在中国和日本逗留三四个月后写成的。通过这类历史书,孩子们是不能真正了解中国和日本的。这位中国少年的礼物,让维尼了解了更为真实的中国历史。
    “美国少年和平同盟”的会员还从事世界语的宣传活动。一次,小维尼接触到一个因下肢残废而厌世的少年,为了帮助他,她就教他学习世界语。这个孩子很快便活泼起来,还用世界语同各国少年通信,并同这些外国朋友交换图画、明信片、植物标本等各种礼物。自那以后,这个少年每天都在忙碌着,一会儿整理这些物品,一会儿写信,过着非常充实的生活。维尼5岁时还花了很大心血将一些有趣的儿歌译成了世界语。因为她想:这些儿歌非常有趣,把它们译成世界语,世界上的许多孩子都会高兴的。这些儿歌不久由北美世界语协会出版成书。在她的努力和感召下,又产生了许多世界语的赞同者。斯坦福大学的加勒德博士曾对这本书予以非常高的评价:“这本歌集,只有语言学家兼诗人才能译得这样好。然而,听说译者是个仅仅5岁的小女孩,真令人震惊!”
    维尼后来成了匹兹堡最有名的年轻教师,她教的那个班是5岁至14岁的少年男女。她们用卡耐基研究所的教员室作教室,教学方法大都是利用游戏和唱歌,有时还到博物馆去进行实物教学。她在这个班教世界语时,使用了一种新方法,就是把世界语的文章用极常见的,谁都熟悉的歌曲的旋律谱成歌曲让学生唱。她母亲也曾把这一方法运用于匹兹堡大学的教学中,效果也很好。同时,她还用自编的世界语教科书教这班学生,这是一本经过她仔细推敲的非常便利的教科书。   
     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在培养孩子自尊和自信方面,斯特娜夫人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让孩子穿自己的衣服
    在孩子穿着方面,斯特娜夫人建议不应让孩子穿姐姐或哥哥穿过的衣服。即使家境不佳,最好也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会严重地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斯特娜夫人非常注意保护女儿的自尊心:
    让女儿和我们一起吃饭,把她和大人同样对待。吃饭时我们说的也是她能听懂的话题,平等地与她谈话。有的家庭,吃饭时不让孩子说话,有的甚至不吃饭时,孩子也必须畏畏缩缩,这样做,孩子就不会有任何自尊心了。
    ——信任你的孩子
    为了使孩子能自重,必须信任他们。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受到别人的信任就能自我尊重。管束孩子不许干这个,不许干那个,还不如信任他们,耐心地说服他们更为有效。我们如果把孩子当坏人对待,他就可能成为坏人。
    ——不要给孩子讲有损他们心灵的故事
    在美国有一种坏习惯,为了使孩子做好事就往他们的头脑里灌输各种的惩罚、地狱之火等故事。斯特娜夫人认为这种方法是非常错误的:
    用可怕的故事吓唬孩子,会使孩子变得歇斯底里或精神错乱。因为恐惧是人的天性,即使不吓唬,孩子也怕黑暗等等,因此不应当用可怕的故事吓唬孩子,应当使他们知道世上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孩子信任父母,父母说的话他们都信以为真。所以,只要父母注意引导,孩子就不会怕黑暗了。用恶魔和幽灵等吓唬孩子是非常有害的。由于有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使得世上有许多人终生怯懦、胆小怕事。
    ——不要试图让孩子怕自己
    社会上还有这样的父母,为了使孩子容易管教,故意让孩子怕自己,这也会使孩子变成懦夫。这样的父母,会把孩子造就成一个失败者。一个怯懦者想在这个社会里获得成功是非常困难的。
    ——不要让孩子常说一些懦夫用语
    还有一点要注意:不可让孩子说懦夫们常常用的词汇,如“不能做”。常说这句话的孩子决不会成为有出息的人。为了给孩子灌输进取、勇敢的精神,最好给他们讲述伟大人物善忍耐的故事。
    ——不要包办孩子的事情
    多数母亲把孩子视为玩物。认为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干,一切都包办代替。结果使多数孩子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维尼夫雷特从婴儿时期起,妈妈就耐心地站着让她给妈妈扣衣服上的纽扣。尽管她不会扣,很费时间,但是妈妈认为这是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所以还是耐心地让她扣。
    在斯特娜夫人内心,让女儿从小时给她扣衣服扣,除了练习手的动作外,还是为了培养女儿帮助他人的观念。为此,她还教孩子自己穿鞋、穿衣服。即便很忙,也要花点时间让女儿自己穿脱衣服,因为这是对孩子的教育。
    还有一种母亲,把孩子视为宝贝,怕跌倒摔伤不让孩子滑冰,怕溺水不让划船和游泳。这简直是把孩子用玻璃罩子罩了起来,这是非常错误的。这种教育方法只能使孩子成为废人。
    ——乐于回答孩子的问题
    孩子是有好奇心的,对他们经常提出的许多问题,父母都应予以回答。孩子提出各种问题,是令人发烦的,并且解答是很费事的。然而,做父母的决不可拒绝或者逃避孩子的提问。
    由于是孩子,所问的内容必定有不合逻辑的东西。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大人的知识其实也不外乎是些可笑的东西,所以不论孩子提出什么问题,决不应嘲笑。不但不嘲笑,而且应该亲切地予以回答。你一嘲笑他,他就会因害羞而不再提问了。
    提问是孩子获取知识的向导,应充分地利用它向孩子传授知识。若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问问别人,也可以经过研究之后再解答。
    ——绝对不应欺骗孩子
    欺骗孩子,被他们知道了,他们就不会再相信父母了。父母失掉了孩子的信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而且欺骗了孩子,孩子也学会欺骗他人。斯特娜夫人为此还举了一个例子:
    有个小孩的父亲曾自豪地说:“我的儿子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大政治家。”当问他为什么时,他说:“前天,我儿子把他母亲放在碗橱里的菜吃了,把剩下的抹到猫的嘴巴上。”
    这样的父亲,我认为是不可救药的。他儿子的欺骗行为肯定都是从他那里学来的。
    ——不可戏弄孩子
    孩子受到戏弄,就容易变成不知羞耻的人,变得粗暴、或是居心不良,甚至不把人当人看待。社会上由于小时候受到父母的戏弄,以后成为罪犯而入狱者大有人在。          
  
      给孩子建立一个“品行表”  
    人生在世,自己的所作所为必然会得到相应的报答。斯特娜夫人认为,让孩子懂得这一道理非常重要。她就是按着这一原则教育维尼夫雷特的:例如,如果孩子做了好事,第二天早起时,她就能在枕头旁边发现放着好吃的点心之类。我会告诉她,这是由于你昨天做了好事,仙女奖赏给你的。假若她做了坏事,第二天早上起来这些东西就不见了。这时我就告诉她,因为你昨天做了不好的事情,仙女没有来。
    她脱下衣服,自己不收拾时,就让它一直放到第二天,我也不收拾,并且决不拿出新衣服给她穿。如果她晚上把发带折叠好,“仙女”就时常给换成新的。如果不好好收拾,就只得戴旧发带。如果她把玩偶丢在床上不收拾好,“仙女”就把它藏起来,使她几天之内不能用这一玩具做游戏。
    有一天,维尼夫雷特把一个珍贵的娃娃丢在了草坪上,被小狗给咬坏了。因此,她哭叫着把它拿到妈妈那里。妈妈抱起她,并说真可怜。但是,妈妈决不说给她买新的,还教训她说:“把那么好的娃娃放到草坪上,这是多么残忍啊,假若我把你放到野外,被老虎和狮子吃掉的话,做妈妈的会该有多么心痛呀!”
    还有一次,小维尼要到朋友家去,问妈妈可以不可以。妈妈说,可以,并且要她必须在12点半以前回来。但是,那天不知为什么,她12点半没有准点回来,而是过了10分钟才回来。妈妈什么也没说,只是指了指手上的表让她看。孩子知道迟到不对了,道歉说:“是我不对!”吃完饭,她就赶紧换衣服,准备去看她们每到星期二就去看的好看的戏剧、电影等。妈妈让她再看看表,并说:“今天因时间太紧迫来不及了,戏是看不成了。”于是她流了眼泪。妈妈只对她说了句:“这真遗憾!”但并未采取别的手段。妈妈这样做是为了让她知道,妈妈说话是算数的,并且都是为她好。
    为了使维尼夫雷特养成良好的品行,妈妈还给她绘制了品行表,一周一张,内容有13项:服从、礼节、宽大、亲切、勇敢、忍耐、真实、快活、清洁、勤奋、克己、好学、善行。
    如果女儿做了与这些项目相符的行为,就在那天的一栏中贴上一颗金星,反之,则贴上一颗黑星。每星期六数一下,若金星多的话,下周内就可得到和金星数相等的书、发带、鲜果等,如果是黑星多,就不能得到这些物品了。
    这个品行表,在星期六统计之后也不准她将其扔掉,这样做是为了使女儿下决心,在下周消灭黑星。这样做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因为如果长期保留黑星,会使孩子感到沮丧。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
    世界上再没有比大自然更好的教师了,它能教给你无穷无尽的知识。可是非常遗憾,社会上大多数孩子未能好好利用它。
    斯特娜夫人也像威特的父亲教育威特那样教育维尼夫雷特。以大自然为主题,可以向孩子讲述的有趣故事是无穷无尽的。
    斯特娜夫人尽可能带着女儿到郊外去,利用实物向她讲述各种有趣的故事,涉及到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等几乎所有的科学领域。且看看她在书中的记载:
    我们经常到郊外去,摘下一朵花,拔下一棵草进行剖析,砸碎一块岩石进行观察,窥视小鸟的窝,观察小虫的生活状况等。维尼夫雷特喜欢用显微镜观察各种东西,同时,还写出了有关各种事物的极其有趣的散文。维尼夫雷特非常喜欢植物,采集的标本堆积如山。她还运用世界语,搜集世界各地的植物标本。还有压花册,这也是通过懂世界语的小朋友采集的生长在各地伟大人物和诗人墓地上的花以及古代战场上的花,经过压制而成的。其中最珍贵的是《奥雕邦花册》。众所周知,奥雕邦先生从事研究的地区是肯塔基州汉德森的附近树林。这个压花册就是维尼夫雷特亲自采集制成的,她在这个树林中获得了有关大自然的各种知识。
    开始时她非常害怕青虫,自从告诉她青虫会变成美丽的蝴蝶之后,就不害怕了。我还向她讲述蚂蚁和蜜蜂的生活规律,她对它们的集体生活很感兴趣。她还研究黄蜂和雄蜂的生活,写出了许多散文。
    维尼夫雷特现在正在研究甲虫,据她说甲虫有15万多种。而且她自己也要发现新的种类。她博览过有关甲虫的许多书。冬天在野外看不到甲虫时,就到卡内基研究所看着标本进行研究。
    卡内基研究所的博物馆对于我们来说确实便利。我带着维尼夫雷特每周去几次。我们在那里可以研究各处的动植物,并且在那里可以见到所有的人种的风俗、服装及用具,也可以看到从古至今的名画、雕刻和速写。
    许多母亲都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发愁。斯特娜夫人认为,孩子的不良行为是由于孩子不知精力往何处用而造成的,这是一种精力的浪费。因此,她建议把他们带到大自然中去,他们就无暇干坏事了,而且接触大自然能使孩子的心地高尚。自古以来和大自然感情融洽的人都是心地善良宽厚的人。
    同时,让孩子接触大自然,不仅可使他们的身体健壮,而且精神也会旺盛起来。城市的孩子因远离大自然,很少呼吸新鲜空气,因而心情不佳或性格乖张。为此,斯特娜夫人在当时就建议,应当从改造不良少年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钱把城市的孩子经常带到郊外去接触大自然,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不良少年的产生。这个建议对于当今大都市孩子的教育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伯班克博士曾主张在小学里开辟庭园,分派给每个学生,让他们在这里栽培花草。斯特娜夫人认为,让孩子搞园艺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她让女儿从小就开始搞园艺,栽培花草和马铃薯等。孩子非常喜欢做这些事,每天给它们浇水、除草,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感到非常高兴和有趣。
    每年夏天她还带女儿到山中过几天野营生活,让她在那里研究自然。并且经常带她到原野去,在草丛中观察野花和小虫。草丛中有歌德所说的《草中小世界》,即各种小虫组成的世界。
    小维尼还非常幸运地在森林附近住了几年。森林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教科书。每逢晴天,斯特娜夫人就带女儿和女佣人到树林中去玩,在这里教给她各种树木和小鸟的名称。并带去照相机,拍摄好看的景色和花草。照片洗好后,再上颜色,孩子对此感到其乐无穷。
    在树林中,妈妈还教给她诗人们歌颂自然的诗。在晴朗的天气中,呼吸着新鲜空气,立足于肃静的大地朗诵古人的诗,是非常愉快的事情。维尼夫雷特还在树林里绘画,以树木和鸟类为体裁写出各种散文。
    维尼夫雷特还养过小鸟。她有两个金丝雀,一个叫菊花,一个叫尼尼达。菊花是许多日本少女喜欢的美名,尼尼达是西班牙语,是婴儿的意思。小维尼教给金丝雀各种玩意儿,它们能随着小提琴歌唱,又能站在手掌上跳舞。维尼夫雷特弹钢琴,小鸟就站在她的肩上,叫它们闭上眼睛,就闭上双眼,读书时叫它们翻开下一页,它们就用小嘴翻到下一页。
    此外,她还饲养着小狗和小猫。饲养这些动物时,为了调食、喂水,孩子得高度注意,以培养她专注的精神,它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慈爱之心。有人认为饲养动物是危险的,因为动物是传染病的媒介,而斯特娜夫人则认为,只要让孩子注意,是没有什么危险的。
    由于饲养了金丝雀和狗,维尼对其他的鸟兽也发生了兴趣。她经常去动物园,研究各种鸟兽的生活状况。结果她首先写出了《我在动物园里的朋友》这本书,后来又写出了《和我在动物园里的朋友聊天》一书。
    为了使女儿对鱼类感兴趣,妈妈还在她的房间里养有金鱼和鲫鱼。美国国内的大水族馆,差不多都让她去看过。对于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等,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去教。
    为使她对天文学有兴趣,斯特娜夫人让她看神话书。同时带她去过许多天文台,并用望远镜观看天体。为此,她同许多天文学者交上了朋友。马温特?罗天文台的拉肯博士说,由于和维尼夫雷特交谈受到了鼓励,才写出了《在头脑混乱之中》一书。
    她们住在弗吉尼亚海岸,经常到海边去玩。要使孩子形成地理概念,海边是极其有利的。她们在那里拾贝壳,采集海藻,捕捉螃蟹,捡拾水母和海星等,对她讲述这些海产品的故事,并在沙滩上做各种游戏。以后,她们还把地球仪带到海边,告诉她大西洋就在这里,越过大西洋就到达欧洲和非洲了,然后逐步教她世界地理。还经常带她到各处旅行,扩展她的地理知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13#
发表于 2014-4-29 10:37:05 |只看该作者

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


    音乐才能教育的奇迹
    铃木镇一出生于1898年的日本名古屋,其父经营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小提琴工厂。22岁时铃木镇一赴德国学习音乐,回国后对如何通过拉小提琴去开发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满了坚定的信心。他抱着“每个孩子的能力成长,都有一种培养方法”的信念,立志于对孩子进行“天才”教育,培养出了大批的“天才”儿童。著有《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一书。
    你可曾看到过3000人同时进行小提琴演奏的情形吗?
    在日本,从全国汇集而来的学生,按照从500人到1000人、1500人、2000人的规模,逐渐递增,最后达到3000人的大演奏,把表演大会推向了最高潮。你又能相信这些演奏者多半是少儿,甚至很多是三四岁的幼儿,并且完全没有经过统一的训练吗?
    恐怕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宏伟的演奏会了。这些无法言喻的精彩演奏使与会的所有听众都深受感动,很多人都是边听边流泪——对如此众多年幼的孩子出色的演奏而惊讶,被那高超优美的音乐所感动。
    同样的情形也曾感染了著名的音乐大师们。
    1955年的某一个晚上,日本松本音乐学院等待着世界著名的维也纳艺术学院合唱团的到来。在一个合唱队员无法置信,甚至怀疑是否走错地方的家庭宿舍式的小楼里,30名幼儿和小学生用小提琴拉起了巴赫创作的《落第协奏曲》。
    刹那间,合唱团的所有成员都显露出了非常惊讶的神色,他们万万没想到,竟会从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操作的小提琴中发出巴赫创作的难演奏的曲子,而且声音如此优雅。
    惊奇突然变成了强烈的感动。接着,孩子们又合奏了两三个曲子。然后,合唱团的指挥者达皮特教授说:“奇迹!真是令人难以想像的事,这回我想听一听前排小孩子们的独奏。”
    被点的孩子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拉了巴赫创作的协奏曲《协奏曲第一号E短调》,拉得非常出色。
    接着又点了第二个人的名字,是其中最年幼的一个。她拉了维瓦特创作的《G?莫尔协奏曲》,同样精彩。
    合唱团的成员们对孩子们的演奏都感到无限的喜悦和激动。他们与指挥者都并排站在钢琴的旁边说:“让我们一起唱吧。”
    着装美丽的合唱队和优美的伴奏声使松本音乐学院的破旧大厅顿时变成了盛大的家庭音乐会。
    另一个场景。1961年4月16日,在东京文京公会堂的舞台上,400名5至12岁的孩子手持小提琴,整齐地排好了队。他们在等待着20世纪诞生的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大提琴演奏家卡扎斯先生的到来。卡扎斯先生刚一进入会堂,当看见舞台上排列着的400个孩子,他就激动地一面高高地挥着手,一面就座。与此同时,舞台上一齐奏起了《闪闪星星变奏曲》。
    “好!——好!”
    这位年迈的巨匠一面惊叹地睁大眼睛观看,一面连连不断地流露出赞叹之声。当孩子们演奏起波巴鲁德和巴赫的《两首小提琴协奏曲》时,他的激动之情达到了顶点。
    老先生被感动得哭了,眼里充满了泪水,话都说不出来了。演奏结束后,他给孩子们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称这是自己“亲眼见到的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激动的场面……”人数众多的、年幼孩子们的合奏,简直如同一人独奏的那样和谐。这些孩子既不是精选出来的尖子,也没有经过其他什么特殊的训练。究竟是谁创造了这个令全世界关注的奇迹呢?
    他就是日本著名教育家和音乐家铃木镇一先生。
从艺术中认识到人生的价值
    铃木镇一先生生于1898年的名古屋。其父铃木政吉,经营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小提琴的工厂,政吉为人诚实,不斤斤计较,对事物总是热心而不懈地钻研。在他86岁去世以前,一直从事新产品的研究,并获得21项专利。他这种对产品的追求和研究的热情以及努力的姿态对铃木镇一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铃木镇一是在小提琴工厂里成长起来的。小时候兄弟之间在打架时,常把小提琴作为打架的武器。小提琴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种玩具而已。
    他上中学进入了名古屋市立商业学校后,铃木开始利用暑假在父亲工厂里劳动。在劳动期间,他记住了小提琴从机械、手工、涂漆到最后完工的全部工艺过程,并深深感受到努力劳动的喜悦和幸福。但是,他依然还没有体会到小提琴发出的美妙动听的声音。
    他对音乐的感悟是在商业学校毕业前,恰好家里有一台装着把手、发条和喇叭的留声机。主要听的是艾尔曼演奏的休贝特作品《阿贝?玛丽亚》。铃木年轻的心完全为那种优美动听的声音所陶醉,为那种天鹅绒般的柔软曲调所震惊了。他没料到过去曾认为是玩具的小提琴竟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
    《阿贝?玛丽亚》的旋律,打开了铃木对音乐的憧憬之心。虽然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如此入迷,但那种美感能力却在不断提高。
    于是铃木从工厂取回一个小提琴,用艾尔曼的录音带反复听自己好似已能听懂的海顿的作品《小步舞曲》,并在发音上下了一番苦功。在没有乐谱的情况下,为拉好这首曲子,他每天操弓练习“摩擦”。不久,总算拉出声音来了。他为自己在拉小提琴上取得了一定成绩而感到欣慰,不仅对小提琴也更加爱好,而且对音乐也更加迷恋了。
    一次外出旅游,一位名叫德川的先生劝说铃木:“你与其在工厂劳动,不如正式搞音乐这一行……”但是父亲的目的却是想让他协助管理工厂,铃木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之中。
    在德川先生的劝说下,铃木的父亲同意让铃木学习音乐。从此以后,命运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第二年春天,铃木刚21岁就上东京接受幸田先生的妹妹安藤幸田的小提琴入门教育。他住在德川官邸的一间屋子里,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德川先生和许多来访者。如教物理的寺田寅彦先生,讲声学的现田琴次先生等,此外还有其他的学者和朋友。
    安藤幸田每周给铃木上一堂小提琴课。除此之外,还到弘田龙太郎先生家,请他教乐典或到田边尚雄先生的住宅,请他教音响学。
    就这样,铃木在东京生活了1年的时间。随后跟随德川先生乘上了开往马赛的名叫箱根龙的豪华船到世界各地旅行。并决定赴德国好好学习,当时铃木才22岁。
    在谈到这段人生经历时,铃木先生颇为动情:“这并非自己开拓的命运,我总觉得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我向前进。这种力量就是德川先生的巨大爱心。不管告于什么原因,我每天都为出国旅游、学习而奋斗。另外,总是教我成为淳朴人的托尔斯泰先生也开拓了我的命运,给我指明了前进的航程。”
    在柏林住旅馆的3个月期间,他每天晚上走着去参加音乐会。从著名的演奏家到初露头角的演奏家,他都会不加选择地一个一个地听他们演奏,并从中找到了自己的恩师——克林古拉先生。
    克林古拉先生有3岁左右,仪表堂堂,给人以亲切的感觉。他经常教铃木的不是技术,而是音乐的本质。以亨德尔的奏鸣曲为例,他不仅热心地给铃木讲解亨德尔是如何以崇高的宗教感编写这首曲子的,而且还亲自演奏一番给他听,对关于人与艺术间的关系问题也不厌其烦地进行指教。能受到这种具有高尚人格的先生的亲切指导令铃木感到无限的高兴。
    克林古拉先生的友人们也都是杰出人物,常常邀铃木去参加他们主办的家庭音乐会,这对铃木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铃木对自己的演奏才能不抱什么希望,他也并不想当一名演奏家,而是想懂得什么是艺术的问题。克林古拉先生在这方面帮了他的大忙,铃木从那里学到了艺术精神。
    在柏林生活期间,铃木有幸被朋友介绍给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先生,接触到世界第一流学者及其周围的杰出人物,并与他们建立了友好感情。后来,铃木毫不犹豫地把他的相对论作为推进才能教育的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而且是人人皆知的小提琴演奏家。无论他到哪里都拎着小提琴,真是爱不释手。不论是巴赫创造的《恰空舞曲》,还是自己擅长的曲子,他都拉得很出色。他的手指动作像流水般的轻飘,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又是那样的优雅、温柔。他如实地、无言地向铃木表明,学习音乐将对人类起到很多的作用。
    在柏林学习的8年间,铃木认为生活在这样的具有高度智慧和善良的人们中间是幸福的。以前,当艺术还未发展时,关于什么是艺术的问题,只能从音乐中去找答案。这种艺术使铃木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并给予了他工作的力量。          
    铃木发起的小提琴教育法革命
    铃木留学回国以后,在木曾福岛生活了近3个年头。这时在松本的文艺界中产生了想在松本创建音乐学院的想法。这种想法是以声乐学家森民树先生为主提出来并加以推广的。
    森民树先生派人到木曾福岛去找铃木,希望他帮助创办松本音乐学院。对此,铃木回答说:
    “我对办音乐学院不太感兴趣,我在东京一直从事的是帮助那些艺术界的人们纠正其存在的某些缺点和错误。我想干的是幼儿教育,即按我的新思想和方法去教育孩子们,而不是去培养天才。通过多年的反复研究,我对如何通过拉小提琴去开发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满了坚定的信心。因此,我打算今后致力于这方面的教育,如果赞成我的意见,我可以在这方面协助做些工作。”
    松本方面接受了铃木的条件,请铃木通力合作。开始阶段,铃木每周从木曾福岛去松本一次。不久便在朋友的热情帮助下搬到了松本。
    就这样,铃木开始以松本音乐学院为中心开展起了才能教育运动。并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才能教育支部。无论是总部、还是支部,全都是免试招生,接纳任何一个想学习的孩子。之所以免试招生,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才能不是天生的,任何一个孩子,只要经过不断努力都可以发展成才。
    铃木才能教育的方针是:“为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敏锐的感觉、优良的能力,而让孩子们学拉小提琴即通过小提琴来塑造人。”老师们都按这个方针,力图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把孩子培养成高尚的人。
    在铃木看来,实施才能教育的目标就是努力培养孩子的纯洁心灵。只有促进纯洁心灵的发展,才是提高孩子能力的最佳途径。
    铃木的才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在日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轰动了美国,1964年,铃木先生率领自己的学生一行19赴美国进行了3周的巡回演出,被美国媒体评价为:“铃木发起的小提琴教育法革命。”全美也掀起了才能教育运动,并且比日本开展得更广泛、更深入。
    在此以前,美国普遍认为,小提琴的学习必须到八九岁才行,否则是学不好的。在亲眼看到了包括2~5岁在内的日本孩子们竟能演奏出难度大的巴赫二部协奏曲的情景时,十分震惊。
    日本国内,在铃木等人的共同努力倡导下,才能教育也开始超越于音乐教育的范畴,向传统教育渗透了。
    抱着“每个孩子能力的成长,都有一种培养方法”的信念。从1948年开始,铃木先生在松本市郊区的小学尝试用“铃木教学法”,进行国语教育,对一年级一个班的40名学生进行了3年的实验教育。
    无论是国语还是算术,大家都在教室里反反复复地练习学过的东西,而且每天逐渐增加训练内容。通过每天的训练,在国语方面,当一册学完时,每个孩子都能合上书背诵如流,并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当然不考试,也不留作业,只是每天让孩子们记日记。
    做算术也是同样,每个孩子都能迅速准确无误地写出答案,通过充分的重复训练都能愉快地进行能力开发。
    在实验教育过程中,的确没有出现过一个孩子掉队,甚至连3个数都数不清的孩子,竟会变为发挥出色才能的孩子。但这个现实未受到重视,却因它不是传统的教育方法而被葬送。
    为了进一步发扬光大才能教育法,铃木先生写成了一本书——《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对才能教育进行了理论总结。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采用灵活的培养方法,任何孩子的能力都会提高;
    ——为所有孩子提供受最高水平教育的可能性;
    ——若在幼儿时期培养能力失败,那就无法挽救了;
    ——生命力是培养一切能力的原动力;
    ——教育越早实施,其效果就越好;
    ——在反复训练过程中能培养优越的能力;
    ——培养能力的好坏与大小是由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优劣决定的;
    ——教育培养能力,光教不能培养能力;
    ——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条件。          
    能力并非遗传
    有的父母常常这样一本正经地说:“我的孩子学习这样差,而人家的孩子却学习得那么好,那是因为人家的孩子家长都毕业于名牌学校,有好的遗传因素,而我只有认命啦!”
    铃木对这样的说法抱怀疑态度,并不断开展实验性的教育,从而增强了信心,由此得出如下结论:
    遗传有遗传法则,能力有能力法则。能力与遗传法则无关,能力是在不断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中获得的。
    所有孩子由于遗传造成生理上的千差万别,这是事实。但不管怎样,各种能力都是根据出生后的环境条件获得的。与遗传有关的只不过是像哭声有大有小那样对环境条件的感受程度和适应速度的不同而已。尽管这样,这些不同也会随着环境的影响而逐渐消失。
    这就是能力法则,该法则对所有孩子都是适用的。例如,生于大阪府的孩子们,由于每天受父母大阪口音的熏陶,他们都掌握了大阪语的抑扬顿挫和速度,能流利地说出大阪语。他们的大阪语言之所以运用到如此地步,是因为他们在最好的环境条件下培养的。在大阪的孩子们都具有掌握大阪语言的能力,但在自由运用的能力上是有差异的。这种能力上的差异与遗传毫无关系。这一点,我们应该注意。遗传这种观念会严重束缚孩子们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人们往往把能力归结为遗传的原因是由于能力法则尚未广泛应用的缘故。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的教育法不是根据能力法则来实施的,对孩子们开展的是与能力开发无关的教育。孩子受教育既然离不开环境,那么才能教育要早期实施,铃木先生认为,可能的话,最好从零岁开始。
    铃木自认为自己开发能力较晚。由于培养方法不当,在自己的能力提高上确实蒙受了重大损失。但他没有因此而失望,而是认为:不管年龄大小,以良好的方法进行训练,经过努力必然会提高能力。
    有人常向铃木提出这样的疑问:“我家的孩子已经上了高中了,对他们进行才能教育还有可能吗?”对此,他的回答是:“我是从17岁开始接受才能教育的。从我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是可以接受才能教育的。重要的是要从幼苗开始精心培养,直到开花结果。”
    针对有的人说“每个孩子都有倾向性的素质。”铃木曾苦口婆心地劝解:“在人的能力上根本不存在特定素质这东西。”他认为,有的人之所以把“倾向或不倾向于什么”也看成是本质性的东西,是因为他们把每个孩子的成长条件看成是一样的缘故。而实际上,即使人在几乎相同的条件下教育,也会出现相当大的差异。
    每个孩子除了身体条件有所不同外,他们所处的环境:家庭结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兄弟姐妹的关系、家族的阶层关系以及气候、风土、文化等也不同,因而对孩子的影响也绝不是一样的。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孩子们的能力也是千差万别的。
    由此,从幼儿开始就似乎出现了倾向或不倾向于什么这一特定素质的表面现象。实际上,当环境条件一改变,也会使其倾向性突然发生变化。在这种表象的迷惑下,有的父母就贸然断定了孩子的“素质”,说出“我的孩子在这方面不会有出息”的话来。
    对此,铃木很是担忧,在他看来,心灵、感觉和性格都是能力。这些能力是可以用一种教育方法去培养的。为了让人们明白这个道理,铃木几乎花了毕生的精力去探讨它,并且用音乐教育的实践向社会表明:“任何一个孩子都有通过音乐达到高水平演奏能力的可能。”因此,他希望人们不要脱离本质东西,而只忙于探索那些根本不存在的所谓“特定素质”。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在《早期教育和能力培养》一书中有这样一节内容:
    从遗传的角度来说,遗传学家肯定会说:“莫扎特是接受了优良遗传因子的人。”但是,正因为遗传因子的优良,我才断言说:“莫扎特可以变成一个十足的音盲。”而保证他成为好苗子的人们将会怎么说呢?
    下保证的人是在得知莫扎特在音乐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之后才下保证的,并不是在出生时就知道了遗传因子的优劣而下保证的。当看到结果后才判断“这是个好苗子”,如果这样做遗传保证的话,恐怕谁都会做吧。
    如果你担保莫扎特是个好苗子的话,那么我相信,是可以把莫扎特变成一个十足的音盲的。好苗子应是适合环境的灵敏度和速度都出色的人。正因如此,才能把莫扎特变成一个十足的音盲,我是这样认为的。
    无论怎么想要把他变成音盲,如果苗子不好,便不能迅速而敏感地适应环境。因此,要想按照预想的那样,将其变成世界一流的音盲,也要花相当大的气力。但是,由于莫扎特是个好苗子,我坚信要使他变成世界第一流的音盲,通过教育是能够办到的。
    也就是说,当莫扎特还是个婴儿时,每天当他哭泣时,就让他听跑调很厉害的唱片,如此教育的话,那么到五六岁时,就会将他培养成一个唱歌跑调很厉害的孩子了。由于遗传赐予不能迅速适应环境的先天条件,所以会产生出惊人的音盲状态。
    人们早就谈论素质的高低,但却不是通过对出生不久的幼儿进行测试而得出有没有素质的结论,而是等孩子长到四五岁甚至更大一些时,待看到他们身上具备的能力后,才能定其素质的高低。
    因而,当开始被称作神童的孩子长大后变成一个“平常人”时,人们就会说“他的素质本来就一般”。相反,当小时候不大起眼的孩子,日后发挥出很出色的能力时,人们则又会说“天才有各种类型,那个孩子是属于大器晚成型的天才”。
    这也就是说,就人的才能而言,人们往往只看成长的结果,将其与遗传联系起来,并据此判定先天的优劣。
    铃木认为,先天也好,遗传也好,说到底,这应该只指身体的生理条件而言。这方面的高低优劣,确实是人一出生就存在的,而文化方面能力的高低却是无法了解的。
    因为婴儿时文化方面的能力,父母既无法用语言去教,孩子也不能有意识地去学,同时,从孩子出生开始到两三岁这段极短时间里,能力培养的核心是要为其创造适应环境的条件,以便早期感知所处环境的一切。
    这就是铃木所说的能力培养法则,它对所有的孩子都适用。总之,莫扎特也好,贝多芬也好,巴赫也好,不论是谁都可以变成音盲。只要明白这一点,就可以断言,音乐素质不是天生的,也没有天生的天才。另外从反面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我们把几个无可救药的音盲家长所生的婴儿培养成了具有卓越音乐才能的人才。          
    能力是生命机能的别称
    什么是才能教育法?要弄清楚这一概念,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能力。在《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一书中,铃木先生表达了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能力是生命机能的别称。也就是说,人的生命力适应环境条件会发挥出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通过训练会产生能力。谁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否则就不能在社会上生存。从这点来看,能力得不到培养的原因有两条:存在着抑制旺盛生命力的环境条件;没有促进旺盛生命力得以训练和提高的环境。
    人的生命力即人的生命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单纯的本能的冲动,它只有通过锻炼,本来面貌才能得以体现,能力才会产生。
    许多人都认为,婴儿比其他刚出生的小动物显得软弱。婴儿一个人不能站立,也不能自己去吃奶。育儿时,需要更多的照料,因而有人得出了人的生命力软弱的结论,铃木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处于软弱状态的婴儿,反而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当妈妈一时忘记喂奶,婴儿就急得哭叫着要奶吃。仅就这一点可知,婴儿是想以旺盛的生命力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婴儿越是幼小,其生命力就越强。
    随着孩子不断长大,直接的生命力相应地就发挥不出来了,而只能靠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求得生存。与此同时,应该被开发出来的能力也不断受到社会环境的种种限制。因此,铃木认为,幼年时期的旺盛生命力决不能抑制,要通过锻炼不断提高能力,这一点显得越来越重要。但不能简单地说因身体虚弱而严格锻炼,若是这样,生命力就会受到抑制,只能产生“健壮”的机体。
    在铃木所教育的学生中,有一个双目失明的男孩子,父母希望通过音乐给这孩子带来一点光明。
    当时,铃木想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但不知怎么指导才好,所以没有立即表示同意。到了晚上,铃木突然觉得有了头绪:“对呀!不妨先使自己处于盲人一样的状态。”想到这里,他不由得从久坐的椅子上站起来,关上了电灯。
    顿时,屋里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在这黑暗中,孩子应以什么作为行动目标呢?怎样才能给他提供行动的线索呢?铃木边想边摸索着从箱子里取出小提琴和弓,轻轻地试拉起来。
    在拉琴过程中,他并不感到有什么不自由,在黑暗中,弓和弦及间隔位置都清楚“可见”。
    于是铃木确信,不用眼睛,只要把小提琴和身体融为一体,黑暗中的弓柄就会“看得见”,这就是孩子学会拉小提琴的重要条件。
    训练拉小提琴的计划开始了。孩子用手拿起弓柄,用弓顶住手指,使弓上下左右移动……仅“掌握”弓的训练就进行了好几十次。他在这十分艰苦的磨炼中,增强了对弓的感觉,终于“看见”了弓和弓柄。
    在此基础上,孩子开始学拉小提琴,一年之后,经过令人十分感动的努力,这个孩子与普通孩子一样,能拉各种各样的曲子了。
    因此,铃木得出这样的结论:正确观察或判断事物的能力,不是眼力,而是作为开发整个身体能力的内心感觉。眼力只不过是培养人的内心感觉的一部分而已。
    只要有生命,谁都有开发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即使身体及其他感觉器官有缺陷。但在孩子生命中还蕴藏着不断弥补其缺陷的各种能力的可能性,其可能性引发不出来,应该归咎于教育工作者的无能。  
    才能的作用
    铃木的才能教育运动始于1945年,开始是想在音乐方面证明“能力不是天生的”这一观点。铃木认为要教育孩子在音乐方面达到某种高深而优秀的程度,就要使孩子的大脑充分活跃起来,由此而获得的优秀能力,必定在其他方面也会反映出来。
    每年各种才能教育训练的毕业生共有1300名左右。其中,在小学生里演奏高等科所学曲目,即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和意大利协奏曲钢琴 的学生约500名。
    经过对这些在音乐上取得成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孩子的成绩同样相当不错,他们几乎都是班里的班长或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就是说,掌握了音乐技能的小学生们,在学业上也会发挥出出色的能力。
    另外,一项对幼儿园的才能教育训练班毕业幼儿6岁 进行的智力测验来看,结果令人吃惊的是,他们平均的IQ智商数 都是在160左右,而适龄智商应该是100。因此,铃木认为,能力和智商二者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他说:“能力就是本身所具备的才能,不论通过什么方法获得的,只要是实际的能力,不管做什么它都会作为生命的机能在起作用。”
    当对孩子问:“知道吗?”便回答“知道。”当问:“会吗?”的时候,则便回答:“不会。”像这种情况都不是能力,知道什么叫亲切,但是不能做到亲切待人时,也不能说是具备了这种能力。
    即使有很多知识,但是没有灵活运用的实践能力。这只是徒有虚名,而没有能力。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要单看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是不能判断“是否有能力”的。在这一点上,具有演奏小提琴和钢琴方面实际能力的孩子,学校的成绩确实可以说反映了“真正的能力”。
    因此,铃木指出,那种既从事音乐工作,却又说“并不特别想当音乐家”,只要拉得差不多就可以的想法是错误的。既然要从事音乐工作,如果不通过有效的方法愉快地培养出色的能力,那么音乐教育对智能也起不了多大影响。不论是谁,只要肯努力,已培养的能力都能够在其他领域发挥出来。        
  我的孩子能成才吗?
    在父母们中间,提倡培养孩子能力的人在逐渐增加。这确实是令人高兴的事。但是在培养能力方面也夹杂着一些十分错误的观点,其中有的观点竟令人大吃一惊。
    有一天,一名学生的母亲访问铃木。那个学生热衷于练习,他的音乐技术和感觉都掌握得很好。
    “老师,我家的孩子能成才吗?”铃木听他母亲这么一问,便笑着回答:“不,成不了才!”
    他母亲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回答,竟呆然若失,但经过铃木先生详细解释才明白过来了。
    “能成才吗?”这话里边包含着如果成不了才就算白费劲了的意思。这种观点在现在的许多父母头脑里已形成了一种思潮。如果抱着成才就让他试试看的打算是不可能正确培养孩子能力的。
    比这更令人担心的是,父母与孩子不能心连心地相处在一起。父母期望孩子成名成家和出人头地的心理,从坏处讲隐藏着“我家的孩子能顶用吗?”“有指望吗?”的意思。这种自私贪婪的心理是肯定会影响到孩子的。
    铃木对有这种心理的母亲说:
    “你的孩子不是要变成了不起的人物,而是应该成为高尚的人、心灵美的人。作为父母应在这方面多关心孩子就行了,若这样精心培养,就会使孩子前途无量。不然,就会使孩子误入歧途。”所以说,一心一意培养孩子的能力,正是父母和老师实施才能教育的基本态度。期望急功近利的教育绝不是才能教育。我们丝毫不应该有通过培养使孩子成名成家的那种思想。
    因此,当提到才能教育时,并不是打算把孩子送进英才教育机构。英才教育机构只不过是使跟不上学习的孩子纷纷掉队,只选出易教的孩子加以训练。英才教育的想法是“只培养特定的孩子”,而不是“让所有孩子都得到培养”。作为家长应尽量避免把孩子送到英才教育机构中去培养。          
    家庭是培养孩子能力的重要条件
    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在生命的作用下,将会不断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任何孩子的培养都离不开父母,零岁婴儿的教育自然是从父母创造出的环境中开始的。
    培养孩子的能力是地球上所有父母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父母所创造的环境——家庭,是培养孩子能力的最重要条件。除此之外,没有比家庭再好的条件了。
    孩子的身体在生命的作用下迅速发育。同样,孩子的所有能力也是在生命的作用下,在家庭成员的相互接触中不断提高的。
    婴儿在与家庭成员的日常接触中不断理解人的心情、增强感觉和掌握习性。他分不清善恶美丑,他只有通过家庭日常活动,才能使自己的分辨能力不断提高。
    为了尽量把孩子培养成为心地善良、感觉敏锐和能力强的人,家庭日常生活应该是欢乐的、充满爱心的,这是首要的条件。创造夫妻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良好家庭环境乃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出发点。
    铃木认为,孩子的能力是“天生的”或“固有素质”的说法都是毫无道理的。对此,大脑心理学这一新的学说也做了说明,认为刚出生的婴儿脑子里好像一张白纸一样,空空的,但在以后每天生活的刺激下,脑细胞逐渐联结起来,便形成了能力。
    所有孩子的能力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适应环境条件培养出来的。无论是出生于西方国家的,还是出生于东方国家的孩子;无论是出生于非洲国家的,还是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孩子,他们的能力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进行培养的。进而,在这些国家的各个地区又有不同类型的父母和家庭环境,他们培育着与这些环境相适应的千差万别的孩子。
    一切事物的发展有其因必有其果,孩子的培养也是如此。在良好的环境里会把孩子培养成为善良的、感觉敏锐的人;而在恶劣环境里会把孩子培养成为非善良的、感觉迟钝的人。
    这样一来,有人会说:“我们很难创造出那样的良好环境。”其实不然,只有愉快的、温暖的家庭才是培养孩子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最佳环境条件。否则就谈不上什么优越环境了。只是外表上装饰得漂漂亮亮的家庭不能算作是一个能培养好孩子的家庭。   
    从孤儿到世界一流的音乐家
    耕儿是铃木镇一先生的学生,他从一个孤儿成为世界一流的音乐家的故事,是铃木“才能教育法”最成功的实证之一。
    1962年,在德国柏林留学的耕儿给铃木先生写了一封令人惊喜的信:
    敬爱的老师:
    我终于来到了盼望已久的地方。您从前住在柏林的什么地方?这地方好像什么时候梦见过似的……来后觉得有一种亲切感。柏林大街上的建筑物新颖别致。来后虽感到有点孤寂,但也感到这里与别的地方不一样,这里的人们高尚而有礼貌。
    我昨天参加了考试,获得了柏林交响管弦乐团小提琴首席演奏家称号。乐团的指挥者是弗里克塞,在德国他是与卡拉杨、库贝利克并驾齐驱的人。
    现在我担心的是,我能否胜任这项工作呢?
    祝您健康               
    衷心爱您的耕儿
    1962年9月
    耕儿的来信使铃木先生又惊讶又高兴。自日本开始有西洋音乐以后,铃木做梦也没想到日本人能在欧洲获得如此殊荣。人们深知柏林交响管弦乐团的实力。要想获得此殊荣须具备如下条件:具有很高的音乐灵感;具备很高的演奏水平;具有很高尚的人格。三项条件缺一不可。人们公认刚过30岁的耕儿已具备了上述条件。正因为如此,他才战胜了欧洲众多的候选者而被中选。
    耕儿专心走的这条艺术之路,正是一条为所有优秀艺术家们所崇敬的道路。
    耕儿的父亲原来住在滨松,铃木在名古屋时曾指导他学拉小提琴。昭和初期,因铃木迁居到了东京,他们全家也搬到了东京,其目的是他们想让耕儿跟他学琴。
    耕儿3岁时,在铃木的学生们于东京日本青年馆举办的演奏会上,用小提琴进行了演奏。在这当中,3岁的耕儿拿着小提琴,在他父亲吉他的伴奏下,演奏了德沃夏克的《幽默曲》。
    演出后的第二天,某大报纸在社会版面上刊登了耕儿演出时的大幅照片,以《天才儿童出现了》为题,进行大肆报道。
    在耕儿尚不懂事时,拉小提琴可以说是他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当时他还谈不上对琴喜欢不喜欢。这如同日本孩子学日语那样,它与所谓喜欢不喜欢毫无关系。他是每天听着音乐唱片长大的。
    战争期间,耕儿的父母相继去世了,铃木先生一家收养了他。
    来到铃木家之前,耕儿在洪松生活了3年,此间他每天在叔叔的酒馆里帮忙干活,这3年的环境,大大改变了耕儿的成长方式,他常常会有些令人不满意的行为,家里有人开始抱怨他。面对这一情况,铃木与家人商量,认为不应抱怨他,而应该更加有礼貌,行为更加高尚,努力创造一种环境来影响他。相反,如果大家一味地抱怨和责备他,那么就会使他的人生误入歧途。
    就这样,过了一两年。此间,耕儿已和铃木家人融洽地生活在一起了,过去3年养成的不良习惯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完全成长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好孩子了。
    铃木先生从自己留学欧洲的切身体会中认识到,对年轻人来说,通过接触优秀人物会潜移默化地净化自己的灵魂,进而升华自己的感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人格的形成上,这是最根本的条件。
    出于这种想法,他为耕儿选择了老师,即他所敬重的关屋光彦先生夫妇。征得关屋先生同意后,铃木让耕儿去他家学习,并请他的夫人续子教他英语。当后来确定他留学法国后,又请关屋先生教他法语。就这样,耕儿得以长期接触到关屋夫妇美好高尚的人格。这对耕儿一生来说,也是最大的幸福。
    人的能力是什么?人的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一种东西,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耕儿与健次小林 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他们互称对方为“阿健”、“阿耕”。有一天铃木收到日本广播公司松本广播电台的邀请,希望去参加广播演出。
    这是一次好机会,铃木便考虑作为一种演奏能力测验,让他俩去演奏都未曾拉过的曲子——维瓦特的《E短调协奏曲》。铃木了解他们的能力,问题在于他们在那短短的时间内能不能记住曲子并掌握演奏的技巧。
    在经过短时间的练习后,他俩信心十足地坐上接他们的汽车,驶向了广播电台,并没有带走乐谱。在培养孩子记忆力的方法上,铃木倾注了最大的精力。乐谱只不过是为便于记忆而准备的参考材料,对自幼就在这种培养方法下长大的他俩来说,他们想都没想过把乐谱带到播音室去。
    不言而喻,耕儿和健次都不是经考试录取后培养的。铃木认为,这种惊人的能力并非只存在于特殊人的身上。实际上也并非如此。什么样的培养方法将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耕儿和健次只不过是这方面的一个例证。
    为了使耕儿的才能进一步发挥,在他19岁时,铃木先生决定送耕儿去国外留学,并拜著名的音乐家艾爱斯克先生为师。
    半年之后,巴黎音乐学院举行了毕业考试。耕儿仅半年就毕业了。对任何人来说,获得巴黎音乐学院毕业证书都是值得庆贺的。
    而后,耕儿在第一次拜望艾爱斯克先生半年之后,正式拜先生为师了。在这位大师去世前的两年间,耕儿一直得到他的指教。耕儿从这位艺术大师身上获得的宝贵教益之多是人们难以想像到的。
    两年以后,耕儿虽失去了艾爱斯克先生,但他已成为可以自己选择导师的青年了。他自己选择的导师是阿尔沃尔?格留米奥先生。这位导师是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校的教授,而且在举办演奏会和录制唱片方面,是当今欧洲公认水平最高的小提琴演奏家。耕儿深为格留米奥的高超演奏水平所倾倒,认定自己的导师非他莫属。
    格留米奥说自己有两个最优秀的弟子。这两个弟子都是日本人,而且都是小时候跟铃木学习过的。两个人中的一个就是丰田耕儿;另一个是在1963年慕尼黑国际音乐竞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志田登美子。     
    重视旺盛的生命力
    在铃木看来,才能教育既是对生命进行的教育,也是对旺盛的生命实施的教育法。在铃木众多的学生中,有一个患小儿麻痹的6岁女孩。她右半身活动不便,右眼斜视。拉第一首曲子时,每当拉到结尾,她右手都控制不住,弓子脱手飞出去。
    指导这个孩子的老师为此感到头痛,便对铃木讲了这个情况。当时铃木只回答了他一句话:“老师和家长要坚持下去,直到孩子改过来为止。”
    于是老师重新振作起来,坚持不懈地继续每天训练她拉这首曲子,母亲也不辞辛苦地为孩子捡弓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师和母亲的巨大爱心和孩子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这个孩子右手的活动慢慢发生了变化,再拉这首曲子时,弓子不再飞出去了。
    过了近半年之后,她就会拉《闪闪星星变奏曲》了。通过半年的每日训练,孩子的手有了力量,形成了能力。依靠孩子、孩子母亲和老师齐心协力的努力,原先看起来不可能的事,在坚持不断的练习中变成了可能。是肉眼看不见的一点一滴累积的努力帮助培养了新的能力,最后终于形成为一种强大的能力。
    当铃木对他们付出的艰辛表示慰问时,孩子的母亲说:“孩子希望能拉小提琴,哪怕只拉这一首曲子。由于老掉弓子,有时我把弓子紧紧绑在孩子手上……托您的福,这样坚持练下来,现在已能拉一首曲子了,孩子也很高兴……”
    令人兴奋的是,事情还不止于已能拉一首曲子。随着不断的练习,女孩右眼的斜视开始逐渐矫正过来了,而且原来活动不便的整个右半身,也逐渐能正常活动了。
    就这样,这个女孩的小儿麻痹彻底治好了,终于恢复了健康。为能拉一首曲子所付出的努力,拯救了一位少女。
    支配着人的一切的生命力一旦适应了环境条件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这个患小儿麻痹症的少女,通过拉小提琴促使了她的残疾身体的活动,通过对乐谱的记忆促使了她的大脑的活动——正是由于她有了这种必要的身心活动,才诱发出她的生命力,并使其发挥出巨大的力量。
    为使生命成活下去,就有了人的“物”肉体 。因此,尽管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运动身体,但对身体本身的呼唤是无济于事。只有对“生命”的呼唤才能使身体机能发生一些变化。
    与生命力发生共鸣的能力就是作为人生存的实际能力。只有培养出这种实际能力,才会使孩子在诸领域里都能发挥出卓越的力量。
    生命是在不断追求融洽和共性的。为此,就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和优秀的教师。否则,用不了多长时间,生命就会去追求与恶劣的环境、恶劣的教师的融洽和共性了。
    因此,铃木认为:“要十分重视旺盛生命力及其活动,从小就要开始不断努力把这种生命力转化为能力。这样一来,人的生活道路才不会中断。”          
    石器时代培养不出贝多芬
    有人问:“能力能培养到什么程度呢?”铃木认为能达到当时那个时代文化能力的制高点。他说:
    爱因斯坦、歌德、贝多芬这样的人物,若出生于石器时代的话,大概只能被培养成为具有石器时代文化能力的人。
    与此相反,若石器时代的幼儿由现在的我收养教育的话,大概不需要多长时间,那幼儿将会被培养成为能演奏贝多芬创作的小提琴奏鸣曲的青年。若把今天出生的孩子拿到5000年以后的社会里进行培养的话,那么就会变成5000年以后社会的人了。
    从广义上讲,时代的文化环境是所有人共有的。若从欧美或东方或从国家、地区、市县村和家庭方面来看,围绕个人的文化环境是各种各样的。不论任何人,只要努力都能获得良好的文化环境。说的极端点,现在的日本人即使居住在山区里也可得到那样的文化环境。
    人与大自然间的协调,不单纯是与自然间的交流。正如有石器时代的自然、古代的自然、农业的自然、工业的自然那样,对人类而言的自然环境也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的。
    我们都已知道,关于狼孩的故事,我们不得不惊吧人的孩子就是具有如此大的可塑性。因此,出生在西方各国的孩子、出生在东方各国的孩子以及出生在非洲各地的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分别适应各自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文化。铃木还坚信,即使在这些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里,由于每个孩子父母的情况千差万别,所处环境好坏不同,其成长结果也将千差万别。
    任何事情,没有因就没有果。人的形象的好坏、心灵的美丑、感觉的不同等,全都是生命力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
    铃木反复强调一点,就是不能根据孩子长大后的情况来谈论“这是先天因素造成的”,必须丢弃这种思想。要懂得一点,孩子被自然所赋予的是个未知数,他们身上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不论先天的优劣,都要精心培养他们。只有如此,才能给孩子带来真正的幸福,给人类带来明天的希望。
    当然,并不是说一切文化性的自然环境都好,其中有稀奇古怪的东西,也有公害、自然破坏之类的东西。重要的是社会上的那些英才们已从过去那种昏迷状态中清醒过来,为文化性的自然环境贡献了力量,增加了新的光彩。
    因此铃木先生劝告父母要尽量给孩子们接受现代最高文化水平的机会。
    环境影响能力
    从古时候起,日本就有使黄莺发出优美叫声的训练方法。这对铃木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启示。
    从野生的莺巢中捕捉幼莺回家,当幼莺会吃食后,让它练习啼叫。日本人的做法是将能发出美声的黄莺借来,放到被捉回的幼莺的旁边,用一个月的时间让幼莺听黄莺每天啼叫。并让幼莺模仿那个黄莺的叫法,尤其要注意不要让它听野马的叫声,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这是最初的训练,也是最重要的训练,是以后的训练中不可缺少的。
    在一个月之内,黄莺在幼莺的旁边每天叫,幼莺则默默地听着黄莺发出的优美的音色。幼莺在这样的顺应过程中,其生理上、机能上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幼儿顺应环境的能力强得惊人,顺应环境而产生的生理反应、生命机能反应乃是一切生物所具有的本能。因此,趁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大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其教育内容将会深深地铭刻在他的脑海中,终生难忘。
    通过黄莺的例子,我们看到了生物形成能力的规律,说明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依赖生命力发挥作用,使自己适应所处环境来逐渐形成并掌握的。
    人的孩子在狼群里被狼养育着,并在那儿长大,因而形成了狼的生态习性。这都应证了适应环境而生存的自然法则。
    这一事实,给我们以许多启示和教益,即地球上的所有孩子们,是如何保持并延续各自生命的,每个人是如何发展成长的。它深切地告诫我们:应该丢弃以往我们一直认为不管人的思想、灵感、智慧还是行为都是先天决定的这样一种观念。
    作为人来讲,形象确实至惨至悲。人们把由狼的生活世界回归人类社会的“狼孩”判定为白痴。这种认识是把她们与人类社会中的孩子相比较而言的。实际上,狼孩身为人类的孩子却适应了狼的生活,这从作为人的孩子的角度看,她们却又确实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很高的天赋。她们作为人要是处在文明社会的良好环境里,无疑会得到良好的发展成长。
    当然,这不过是个假定。但不管多么顽固不化的“天生论”者,他都不可能把狼孩四肢走路、用嘴叼东西、喜欢吃生肉、夜吠以及虽为女孩但其肩部、胸部却长着长毛的这些事实说成是天生的。
    现在,世界上的多数孩子并没有被扔进狼群。但从孩子们的能力并非是天生的,而是由所处环境造成的这种角度看,那么现在世界上的孩子或多或少的同被扔进狼群的孩子一样,生活成长上都受到了损害。而当人们看到他们这种受损害的形象后,却把它说成是天生的,这可谓是天大的错误。
    世上没有特定的素质,许多事实都证明,环境的好坏,严重影响着能力的高低。更何况,如果孩子长到五六岁以后,就更没办法去测量先天素质的高低了。
    把人的素质归结于先天的高低,这是非常荒谬的。从铃木多年来对众多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经验来看,世上不存在诸如音乐素质等的所谓特定素质。所谓人的先天素质就是既可以把人培养成音盲,也可以把人培养成狼。
    所有文化方面的能力,完全不是靠遗传因素从人体内部产生出来的,而是适应外部环境条件后,在人体内部培养起来的。如果说因遗传而造成人的素质优劣的话,那只是获得能力、形成能力水平的高低,即适应环境的水平和速度的快慢而已。          
    性格就是能力
    人们常常议论:这个孩子性格直爽、开朗,那个孩子性格孤僻、阴郁等等。铃木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性格就是能力。
    孩子一生下来,根本不存在什么直爽或孤僻的性格。所谓的性格,很明显是在孩子们的生命力顺应环境条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换句话说,性格是孩子的生命力作为生存能力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姿态。
    直爽性格和孤僻性格的人,在现实生活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直爽性格的人,易被他人所接受,社交活动范围广泛,有走向各种人生道路的可能性。若性格孤僻,社交活动范围就狭窄,做任何事情都不愿同别人直接配合处理,结果往往是半途而废,走向人生道路的可能性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由此看来,性格也是处理一切事情的能力。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有的孩子直爽,有的孩子孤僻的现象呢?这些不同的性格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孩子独创出来的。
    当孩子的生命力作为现实生活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时,孩子就会总觉得自己与现实生活相脱离,很难去适应。其结果就是孩子原有的那种直爽、乐观、开朗、温柔和刚强的性格得不到体现,反而出现了与原有性格不太一致的不良性格。
    所以说性格本身多少都会有些改变,而且会不断地改变。例如,生活环境一旦变化,你的性格也有可能变化。这种性格的变化是由于不能很好地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所造成的。
    一般说来,父母都指责孩子养成的坏习惯,并希望他改正。但如果不反复正确地加以引导,其坏习惯就不易改变。另外,当能力还未培养出来时,不管怎样告诫他也难以纠正过来。
    对与现实生活环境不相适应的孩子来说,应该采取使孩子心情舒畅,易于接受的办法来进行教育。如母亲对孩子说:“不妨再来试试看,多反复几次就会适应的呀!”这种办法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对孩子的优点要予以表扬,只有发扬优点才有利于克服缺点,使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有了此基础,其他事情当然也就好办多了。          
    从容易的事情开始
    铃木认为,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从简单的会做的事做起,不断反复训练,总有一天孩子会感到容易,这不仅是技能的训练,而且是自信心的培养。铃木把初级阶段的指导方法要点做了如下的归纳:
    ——从少量的、会做的内容开始;
    ——经过训练,内容达到运用自如;
    ——把运用自如的内容中不正确的部分纠正为正确的;
    ——注意不断培养能力;
    ——再增添少量同等程度的内容;
    ——完成的速度出现差异能力开始萌芽 ;
    ——要把前面学过的内容和新内容结合起来训练;
    ——要不停地训练,使前边的内容学得更好,新的内容得到纠正;
    ——前面的内容要学得更加熟练培养能力 ,新内容达到灵活运用;
    ——在实现的基础上,再增添新内容。
    通过上述指导方法反复训练,就会使孩子总感到一点儿也不难,随之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在训练过程中已经掌握的能力,进入新的阶段时,并不是说不需要了。例如,人的身体能自由操纵自己的手足,而手足则能进行更复杂、更微妙的动作。孩子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它与人的发育过程一样,是逐步提高的。父母和老师对此应该有充分的认识。一般孩子到五六岁时,都能熟练掌握4000左右的词汇及其语言自由表达的能力。这是因为在孩子记住的词汇上不断增加新词汇,并通过每天训练自然而然地掌握其全部内容。
    孩子的能力一旦提高,就必须增加新词汇,其速度也要逐渐加快,而且每天要讲述掌握的全部词汇内容。这就是所谓的训练,铃木把它命名为“加算式训练法”。这是提高孩子能力的最重要的方法。
    铃木在教育孩子学音乐时,不管是弹钢琴还是拉小提琴,都是让孩子每天在家里一边听已学过的5支曲子的标准录音,一边反复练习。因为都是已演奏过的曲子,所以孩子们都能看着优秀的曲本愉快地弹钢琴或拉小提琴,都能自然而然地掌握出色的演奏能力。在此基础上,再练习新曲子。
    与以上指导方法相呼应的,铃木提出了能力训练方法:
    ——给他们几次同样难度的内容,用处理的速度和完成的好坏程度来判断孩子能力发展状况;
    ——若能力掌握熟练的话,再增加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
    ——能出色地完成已学过的内容后,要为培养其他才能、提高应用能力及下一步处理能力做好准备;
    ——教育者若以推进教学计划为目的,那必然会失败。换句话说,只有在注意培养能力的基础上,才能推进教学进度;
    ——若有更好的训练方法来培养应用能力的话,那么必然会产生能力的飞跃,指导者的作用就在于是否注意到这种飞跃,是否推进了与这种飞跃相适应的教材改革。
    这些培养能力的要点不光是技术,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否则人的更大能力就得不到发挥。这是铃木毕生所获得的能力开发的核心所在。
    总之,无论什么样的才能教育,首要的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对他取得的成绩经常予以表扬,同时不断增加新内容,以促进孩子的上进心。          
    孩子失去兴趣的原因
    有许多人说:“现在努力干事的孩子很少。”这话难以置信。铃木认为:“没有培养好孩子的大人首先不要发牢骚,应该分析一下没有培养好孩子的原因。”
    从孩子“失去兴趣”这一角度认真分析就可明白其原因。这并不是孩子们不努力,而是对假装积极的那套表面做法失去了兴趣,你能说他们怪癖吗?相反,孩子们比起那些表面积极的人们要强得多。
    当今时代,任何一件事情,大人都是从表面上进行评价。孩子们失去兴趣的背后隐藏着他们对表面评价的无意识的反抗。
    另一个要考虑的是,孩子们干事“想干得轻松愉快”,而那种表面的紧张状态并不表明轻松愉快,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一种紧张得令人窒息的感觉。
    孩子们对只从表面进行评价的培养方法是抵触的。父母应注意改正仅从表面评价的方式,否则容易助长孩子们的反抗心理。孩子们这种反抗心理的具体表现是:不活泼、不积极主动、干事吊儿郎当等等。换句话说,大人总是从表面进行评价,这是导致孩子失去兴趣的根本原因。
    通过分数、偏差值等表面数字评价孩子好坏的倾向越严重,孩子的败兴心理就越强,到最后将变成一个做什么事情都无干劲的孩子。
    因为如此,才使我们痛感到加强培养孩子心灵的才能教育该是何等的重要!          
    “玩”学习
    小孩都喜欢玩游戏,选择孩子喜欢的游戏,通过反复让孩子练习来增长其能力,是才能教育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游戏似乎与“教育”这个词没有多大联系。一说教育往往认为是让孩子做些不太喜欢的事。真正的教育的核心内容不是让孩子做不喜欢的事,而是以“喜欢的游戏”来培养孩子的能力。这种教育方法绝不是“光玩不培养能力”。
    幼儿教育就是让孩子始于游戏的欢乐中,以此引向正确的方向。铃木在《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个孩子,3岁时父母就让他每天坚持练3个小时的小提琴。有的人认为:这么大运动量的训练,有点太过分吧。而实际上完全不是什么过分,因为对他来说只是游戏,通过这种游戏获得欢乐。每天玩3个小时小提琴,怎么算过分呢?
    孩子的母亲让他练小提琴代替了玩木偶人,还让他像听情调音乐那样,多听几次刚学过的曲子的录音。他整天把小提琴作为玩具独立演练。
    如果父母总摆出一副严肃的“教育”架势,孩子心里紧张就不可避免。如果能激发孩子对接受教育的兴趣,孩子的能力就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铃木才能教育学校开始并不让收留的幼儿拉小提琴,而是先对其母亲进行指导,以便她做到也能拉小提琴。然后,在家里让孩子先听将要练习的小提琴曲子的录音。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即使母亲想让孩子练习,孩子也不完全都有愿拉小提琴的心情。
    为了让孩子不知不觉地养成自己也想练的心情,就要让孩子在家里听录音,在教室里旁听其他孩子演奏的曲子。并且,孩子的母亲无论在家里、还是在教室里都要拉适合自己孩子练习的小提琴。总有一天,孩子会从母亲手里拿过小提琴,并主动说:“我也想玩一玩。”
    在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方面,铃木也强调“玩”的意义。
    幼儿期是记忆力成长最快的时期,要训练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务必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因此铃木想到日本的俳句。俳句是诗词中最精炼而简朴的形式,既优美又朴素的语言,对孩子一生的记忆大有裨益。
    于是,铃木从许多短俳句中,挑选出易被孩子理解的俳句作为教材。当时,铃木执教的“幼儿园”定员为60名,其中3岁、4岁和5岁的儿童各20名。4月份新入园的3岁儿童同高年级的儿童一起,每天新学一个短句,反复背诵,以加强记忆。
    这种训练法会大大增强记忆力。通过每天的训练,孩子学习俳句的速度逐步加快,记忆的持续时间也逐渐延长,记忆能力也随之不断提高。
    为了加强娱乐性和趣味性,铃木把选出的100个短句分别写在纸牌上,用这种纸牌形式让孩子们高兴地玩游戏。那些未记熟这些短句的孩子,玩这种游戏是很难取胜的。伴随掌握的句子增多,孩子们说话的技巧和语调也逐步掌握,甚至进一步向独立创作的方向发展。
    彩票学习法也是铃木独创的新颖的学习方法。
    无论是弹钢琴还是拉小提琴,只要坚持每天练习,其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但是,铃木发现有的孩子不能坚持每天练习,总是无精打采地消磨时间。老师察觉后,常常让这样的孩子在每节课长时间地反复练习同一首曲子,并说:“还不行,再加把劲儿,一直到熟练为止!”而学生由于对每节课总是练习同一首曲子感到厌烦,渐渐滋生了抵触情绪。
    这种情况不只限于弹钢琴和拉小提琴,做任何事都是如此。铃木先生为了避免这种不良的学习风气,便采用了“彩票学习法”。
    授课一开始,首先用抽签的方式从想要学的几首曲子中选出一首,然后讲授和练习中签的曲子。
    孩子通过抽签游戏对学习产生了更多的兴趣。无论是演奏已学过的曲子,还是新学的曲子,孩子们信心都很足,相信自己会演奏好,中签的曲子更别说。
    其实,在家里也可以让孩子用彩票学习法练习学过的曲子和课外作业留的曲子。尤其对初学的学生来说,运用彩票学习法,可以促进其在家里主动练习的热情。四五岁的孩子有的竟能用钢琴熟练地弹奏巴赫的《小步舞曲》和《快步舞曲》,有的也能熟练地用小提琴演奏比巴鲁特的《小提琴协奏曲》,这与任何孩子到5岁都能培养出成熟地练说日语的能力的情况完全相同。对成长期的幼儿只要注意教育,其能力就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因此,父母和老师的作用关键在于,能否鼓励孩子不贪玩,乐于主动地进行练习。而对厌烦练习的孩子,父母只是喋喋不休地反复催促他练习的做法是无济于事的。
    彩票学习法也适用于其他各个方面。无论孩子做什么,只要有兴趣,就要让他试一试。抽签时,孩子们期待着“什么能中呢?哪个中了都可以!”因为里边都是孩子喜欢的曲子和擅长拉的曲子。再说“这次没中签的曲子,也许下次能中呢!”
    对幼儿来说,没有“练习”的自觉性。只要是喜欢的游戏才愿意做,这是孩子的禀赋。如果孩子不愿意做,家长也不要责备,而要进一步寻找孩子喜欢练习的方法。
    给予具有希望的表扬
    一旦鼓起劲来就有了积极性,但干劲并不是从外界可以注入的,而是从人的内心迸发出来的。
    积极性是最重要的。而积极性与干劲是紧密相连的,那么如何才能调动积极性呢?
    最有效的方法是:要给予具有希望的表扬。铃木在教学过程中对拉得十分糟糕的孩子也说:“拉得不错呀!要是克服了缺点……”
    也就是说,最好是采取幽默的方法,首先要表扬。对孩子们来说,如果对表现不好的地方只是进行失望的指责,而对表现好的地方连声“挺不错的嘛!”都不肯说,会使他们感到难堪的,从而孩子的干劲也就没有了。除了表扬以外,还要明确指出不足的地方。这样既能使孩子改正缺点,又会促使他做得更好。
    当孩子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时,就加以表扬也是应该的。同样的道理,在幼儿牙牙学语时,不管嘴里说些什么,没有家长会指责说:“那嘴是怎么张的呀,声音高或声音低啦”等等。
    可是,小提琴拉不好的孩子,当练习得会拉时,家长却不仅不表扬,反倒还找茬儿挑些毛病,孩子的积极性又怎能调动起来。
    “与过去比,现在拉得相当不错了呀!再加把劲儿还会更好,将会叫老师大吃一惊的。”铃木希望家长多用这些鼓励的话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鼓励的目的是要让他从“要求他做”变成“要让他想做”。因此,应该在给予希望的表扬方式上下些功夫。“呵,拉得挺不错呀!”就这么一句话,孩子就会变得使大人想像不到的高兴起来,充满了自信和热情,于是积极性也就产生了。   
    不要任意指责孩子
    父母对孩子好像总是爱责备,而不善于表扬。
    有许多父母为纠正孩子的缺点,总是先情绪激昂没完没了地责备孩子。有的父母曾找铃木座谈,说最初对孩子“因不责备就不改”而责备,后来因“即使责备也不改”而苦恼,最后又认为孩子“不可救药”而放弃不管了。
    一味地责备,不用说孩子,就连大人也会失去信心的。这样下去,孩子就会逐渐被培养成为因设法保护自己而产生反抗心理的孩子。
    通过责备让孩子做与通过表扬让孩子做,二者对孩子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要用冷静的态度和温暖的心去对待孩子,注意和发扬孩子的优点。
    有人说:“处于反抗期的孩子,难以对付。”人本来就没有什么反抗期,但因孩子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若不给予正确引导,孩子就会以“反抗”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说,“反抗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父母方面培植起来的。
    如果总责备孩子,任何孩子都会产生反抗的心理。正如能力法则所确定的那样,若给孩子以反复的刺激,就会使孩子逐渐形成“反抗”的能力。例如,常用烈性药物,细菌就会迅速产生抗药性,不久这种药就会对细菌完全不起作用。同样,对孩子越是一味地责备,其反抗心理就越强,最终父母还是以屈服于孩子而告终。
    有人对铃木说:“请教给我好的责备方法。”铃木说:“我没有那种好方法。”又有人说:“现在孩子不听话,难道不责备就算好吗?”铃木认为即使不听话,也不能责备,要真心实意地、正确地培养孩子的能力。
    责备当然也是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的,父母为了责备往往采用令人可怕的脸、声音或表情动作。不妨用摄像机把它录下来,自己亲眼看一看会有何种感觉呢?大概心情是不舒畅的吧。这同样也会使我们明白责备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如果孩子感到恐惧可怕,那家长不管怎样责备和说教他也都听不进去了。就算孩子停止做坏事,那也是因为他讨厌再次经受以前那种可怕的体验,并不表明他懂得了“这件事不能做”的道理。
    总之,大人责备孩子时,多多少少会感情冲动,气血上升,这样就会缺乏冷静的头脑和客观的判断力。因此,首要的是大人要以宽大的胸怀和极大的热忱去培养孩子的能力。
    孩子有许多幻想,其中隐藏着实现的可能性。为实现孩子发展的可能性,大人对孩子决不能指责。指责会打消孩子向往的欲望,就会剥夺孩子发展的可能性。
    有的父母听到孩子唱歌调子拿不准时,就说:“你的调子怎么拿不准呀?”孩子听了这番话该怎么想呢?也许他会认为:“我连音都发不准,还能唱好歌吗?”
    事实上,这样的话在我们的家庭或学校里是能经常听到的。我们能从学生的父母和老师那里听到许多这种指责的话:
    “像你这样的笨蛋,什么也搞不成。”
    “仅这点成绩,你还想当医生,真是自不量力,白日做梦!”
    有许多家长和老师满不在乎地说出这些不该说的话,甚至想通过刺激疗法使孩子面对现实,但孩子却不懂得这种意图。
    老师和家长对孩子来说,是孩子难以想像的巨大存在,是作为社会的代表者说话。因此,孩子认为受到的指责就等于断定了自己未来的命运。
    我们对孩子的成长不应加以种种限制,应该开辟他们向更高能力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的道路。而不指责孩子是促进孩子发展的可能性的最起码条件。             
    “要用功学习”造就了不用功的孩子     
    家长告诫孩子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要用功学习。”
    “要用功学习”,这句话对不用功的孩子来说,是特别感到不愉快的命令之一。如果经常这样催促,孩子就会感到厌烦而产生对抗的逆反心理,慢慢地连老老实实地坐到书桌前都办不到了。
    讨厌被家长反复催促学习的孩子,渐渐地从坐下来到开始学习的时间拉长了。特别是当受到训斥而坐到书桌前的时候,由于不是出于自愿的,所以学也根本不像学的样子。作为家长总以为,不管怎样只要叫孩子坐在书桌前,就放心地完事大吉了,其实反倒把孩子的心搅乱了。尽管从表面看成功了,但实际效果恰恰相反。
    “要用功学习!”这句话最初的意思只不过稍微提醒孩子注意而已。可是每天这样说,久而久之,无形之中就使孩子心里感到有压力,产生反抗心理,从而由提醒注意的含义变成了命令,接着又变成了严厉的训斥,这样便完全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结果,“要用功学习”这句话造就了不用功的孩子。
    在某一个家庭,夫妻俩从孩子小的时候起,3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上,教孩子画画儿和识字,养成了一起愉快游戏的习惯。生了第二个孩子以后,这个习惯仍然保持着,老大读书时,老二就学画画儿。不久,又生了第三个孩子。老三在桌上学画画儿时,老大就到另一张桌子上去独自学习。这是由于同一张桌子太拥挤和他的两个小弟弟吵闹的缘故吧。
    老二见老大每天独自一人学习的样子,没过多久,一吃过晚饭,他也找了一张自己专用的桌子,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样一来,很快老三想跟两个哥哥学,也找了一张自己专用的桌子,开始独自学习起来。
    年幼时养成的生活习惯,不论是好是坏都是很顽固的。不管是让人喜欢还是讨厌,孩子都认为这种行动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最好的是,为孩子着想,家长要静下心来多花费些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围坐在桌前娱乐一番。每天这样做,不久就会使孩子养成平心静气伏案学习的自觉性了。          
   与孩子交心
    当今,耐心地听孩子的话的大人越来越少了。常常看到有的人当小孩子靠近而不得不应酬一下时,会说出“不善于与孩子打交道……”之类的话,说完就急忙躲开了。另外有的父母,也不面对面与孩子主动交谈,而是只顾看着报纸或电视随声附和地聊上几句。现在已经很少看到父母面对面地耐心地听孩子说话的情景。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的父母叹息说:“孩子有什么话也不给我说,我说什么孩子也不入耳。”另一方面,孩子也诉怨说:“父母什么事也不给我们讲明白。”或者“父母光说自己想说的话,可我想说的话,父母都不听。”这种令人痛心的事态还在蔓延之中。这种事态并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从幼儿时期开始的。
    父母不光要听孩子的话,还要与孩子“交心”,这样孩子和大人才能共创一个共享快乐的世界。如果大人只是以“听你的”、“陪伴你”的姿态出现,那么就会使孩子感到有一堵“墙”似的不能越过它,从而形成了得不到父母理解的心态。
    与孩子打交道感到痛苦是因为还没有与孩子交心的缘故。如果能与孩子交心谈心,那么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快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大人和孩子就处在没有“墙壁”、“互相理解”的安全感之中。如果孩子从幼小时期就有这种体验的话,那就决不会出现家长与孩子断绝关系的现象了。
    只有把耐心听孩子的话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父母就能渐渐地看清楚孩子的世界了,并能从中发现乐趣。
    “自己无能”的苦恼
    铃木在到柏林留学后,经过努力终于寻找到了自认为最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克林古拉教授,并拜他为师。老师留给铃木的音乐作业很难,每天需要拼命练习5个小时才行。铃木有时觉得它简直像一堵巨大的墙壁阻挡着自己。
    就这样,不知练习了多少时间,但仍毫无进展。于是,铃木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有一天,铃木在柏林交响管弦乐团音乐室里聆听了著名演奏家的精彩演奏之后返回家,自己有气无力地、自言自语地说:“这是多么悲痛的生活啊!明明知道自己无能,却每天还在努力练习。这种努力又有什么价值呢,自己没有那种潜在的才能,难道不应该重新估价一下自己吗?”
    许多人都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特别是一心追求艺术的人们更有这种体验。当把前辈的伟大作品中所显示的巨大才能与自己相比时,更是沮丧:“人家的才能是天生的。”这种想法往往更容易引起自己的悲观和失望。一些青年因自己无能而绝望,甚至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如果这些青年知道“自己无能就应创造才能”这一道理的话,那么就不会悲叹自己无能了,就会为掌握能力至死不断地努力。这种努力虽然艰苦,但却充满希望。只要这种努力方向正确,其能力就会相应地提高。
    铃木离开日本的目的不是当一名演奏家,而是出于对音乐的迷恋,想知道人间创造的艺术秘密即“什么是艺术”。他对自己的演奏能力虽感到绝望,但正因为这一点,才促使他产生了对艺术秘密追求的强烈欲望。
    铃木想尽管自己无能,但为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在艺术方面,不能怕慢,要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决不后退。这种追求艺术的坚定决心,使铃木从极度的绝望中解脱出来了。
    正是这种不急不躁,永不停息,坚持不懈地向前进的精神,使铃木的能力不断得以提高。并认识到因“自己无能”而苦恼和悲伤是多么无价值和愚蠢!
    因此,铃木说:“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培养,但能力的大小与教育方法有关,不管谁都可以培养自己的能力,但其能力大小则与自己努力正确与否有关。”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14#
发表于 2014-4-29 10:42:21 |只看该作者

多湖辉:实践教育法


    多湖辉
    二战以后,日本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的高潮,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多湖辉便是其中之一。
    多湖辉认为培养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父母成为“教育的实践者”。他的教育思想浅显实用,深受人们喜爱,影响了一代代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多湖辉的著作从胎儿到小学教育,从教育心理学到具体的教育行为都有详细的论述,可谓是“儿童教育的百科全书”,包括《母爱促进身心健康》、《如何开发孩子的能力》、《管教孩子的技巧》、《学习指导法》等。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在对其经济和政治发展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的同时,也对日本的教育表示了极大的关注。
    许多外国研究者认为,日本近代经济上的成功正是高识字率与教育水准提高的结果。二战以后,日本朝野上下一直在讨论一个话题:教育投资论。这种理论认为,不应该把教育开支看作消费,而应视为投资。这种思想深刻影响了一代日本政府的决策和父母的教育观,全社会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的高潮。正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涌现出了一批颇具影响的教育家。多湖辉就是其中的一位。
    作为一名日本杰出的教育家,多湖辉教授对儿童心理和脑力开发研究造诣颇深。与许多以理论见长的学者不一样,多湖辉的教育思想更具实践性,直指儿童教育的具体实际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多湖辉曾经担任过大学附属小学的校长,这使他有机会接触许多小学生,并开始考察围绕现代儿童的社会环境及家庭环境问题。在这期间他开始重新考虑,究竟什么是教育?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关键场所,是否真正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多湖辉认为增强孩子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父母成为“教育的实践者”。不仅要了解孩子独特的心理动态,而且应该针对不同孩子的个性特征,不断地在生活和学习实践中摸索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
    每一个做父母的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都十分用心,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才,他们甘愿不辞辛劳,费尽心血。但是往往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效,其原因就在于孩子的父母没有以一个实践者的心态来教育孩子,他们既缺乏教育的具体行动,又缺乏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多湖辉教授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周一次做客广播节目《育儿问答》,在节目中,他与父母和孩子进行了广泛的沟通,了解到了许多在日常生活和现实社会中,孤立孩子、扼杀其应有才能的父母们的种种表现。他为节目准备了许多资料,并且以这些资料为素材,完成了一系列儿童教育书籍的写作。
    多湖辉是多产作家,其著作畅销长久不衰,作品语言通俗易懂,对各种问题均能深入浅出,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行之有效,因此,他的大名在日本家喻户晓。这些著作包括《母爱促进身心健康》、《如何开发孩子的能力》、《管教孩子的技巧》、《使孩子聪明的心理战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方法谈》、《学习指导法》、《孩子的心理规律》、《责备孩子的方略》等等。他的著作从胎儿到小学生教育,从教育心理学到具体的教育行为,方方面面都详细论及,可谓是“儿童教育的百科全书”,很有参考价值。
    在一系列著作中,多湖辉强调,胎教是新事物,胎儿的灵性与母体息息相通。母亲的生活习惯、饮食、健康、情绪对胎儿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母亲切不可掉以轻心。胎动是胎儿向母亲发出的各种信号,母亲不可不知。
    遗传对人的智力有很大影响,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更大,即使先天不足,只要教育及时得法,本人不懈努力,同样可以使智力得以不断的提高。
    母亲是婴、幼儿的启蒙老师和引路人,责任十分重大。一般的母亲对“育”能尽到责任,但对“教”的认识却往往不足。常言道“人看从小”、“3岁看大,7岁看老”,说明幼儿期的教育极其重要。幼儿的可塑性很大,问题在于怎样去塑造。对3岁前的教育等闲视之,是父母的一大失误。
    多湖辉的教育思想以浅显和实用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勿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到美国或者欧洲的幼儿园去参观,常常能看到孩子们从头到脚捂着严实的罩衣站在大画布上画画儿,弄得身上全是颜料的颜色,看不懂他们在画些什么。但是,据说这种动用全身来画画儿的方法能够消除孩子们日常积累下来的疲劳。多湖辉听后大受启发,明白了绘画所具有的消除疲劳的功效。确实,每个孩子对绘画都是全身心地投入,他们都非常愉快地在画着。
    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讲,画画儿时能否画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对绘画产生兴趣、喜欢上绘画。大人往往拿成人的欣赏标准来对孩子的作品评头论足,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大错而特错。画画儿时若过分拘泥于画好画坏,就会一味追求手头上的技巧,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东西。这时即使能画得很有技巧,其作品也会缺少气势、缺少孩子特有的灵感。称不上是一幅真正的好作品。
    作文也一样。新奇而有趣的文章大多出自低年级的学生之手。特别是二年级学生的作文,其中许多新奇的表达方式甚至会让大人们惊叹不已。随着年级的升高,到了五六年级时,孩子的表达归纳能力会有显著提高,写的文章也越来越接近大人。可这时的文章大多只注重形式的完整,趣味性也越来越淡,可以说是渐渐趋向程式化。
    “都上小学六年级了,每次学习还不能坚持1个小时,怎么办呢?”许多母亲拼命督促自己的孩子。她们往往会凭空想像出一个好学生的形象,然后再拿自己的孩子与之相比较。因此,免不了要常常责备自己的孩子。
    家长脑海中常常有一个想像中的“模范孩子”,并认为到了六年级必须得这样。并以此督促自己的孩子也要这样去做。
    但是,孩子毕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不可能什么都按照家长的意愿行事。有的家长会因此焦虑不安,甚至大动肝火。这样一来,反而使得孩子寸步难行,不知如何是好。假如有的孩子表面上服从家长,按照家长说的去做,可只是做做样子给家长看,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又有何用呢?还有一些乖巧的孩子,他们老老实实地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坐在书桌前,可是并不学习,而是偷偷地翻着漫画书。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
    这时有必要进行一些心理调整。首先,需要父母做的是放弃过高的期望,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适合孩子实际能力的目标。假如命令孩子“集中精力学习一个小时”而孩子不容易做到的话,不妨把目标压缩一下,变成10分钟或者15分钟。
    成人也一样,当目标过高时,往往没有积极性去做。而且一开始就会灰心丧气,觉得自己做不了。即使勉勉强强去做了,也不会做好。但是如果目标适中,稍加把劲就会圆满完成的话,则会下决心试试看。
    容易厌倦的孩子也是如此。可以先让他学习10分钟、15分钟。完成后好好表扬孩子一番。日后将时间逐渐拉长。当能完成30分钟后,1个小时也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了。
    最终目标可以很高,可暂时目标不宜过高,这会是孩子易于接受的,并能不断地给孩子成就感和自信心。小的目标逐一实现,这种积累终将化作一座大山。          
    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对待
    美国有位名叫柯迪尔的学者,曾调查研究过日本和美国的母子关系。结果显示,日美最大的差异是,日本的母亲很少和子女交谈,而美国的母亲则经常和子女交谈。
    柯迪尔分析研究结果后认为,日本的母亲把子女视若自己一部分的倾向较为强烈。她们认为子女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甚至是自己的分身,所以不必找麻烦用语言来表达意思。
    通过抚摸、逗逗孩子来加深母子感情,最后发展到以心传心的境地,这就是日本父母心中最理想的育儿方法。
    与此相反,美国的母亲们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孩子,即便是对尚不会说话的婴儿,她们认真的程度有时简直到了可笑的地步。她们以与成年人交谈的口吻极其认真地对孩子说话,也不管孩子是否能听懂。
    一方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而另一方则视为独立的个体,两种育儿态度如此相异,究竟哪一方更容易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结论是一目了然的。从某一角度考虑,正如大多数日本母亲认为的,视孩子为自己的一部分理所当然。然而,我们不可否认,还是这种观念长期深植于人心,才造成了如今母子互相离不开的结果。报纸上曾报道过父母因孩子杀人感到羞愧而企图自杀的消息,这种行为就是上述观念造成的。欧美人简直不理解日本人母子或父子一同自杀的现象,往往以为是他杀,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五木宽之在某杂志与野圾昭如对话时曾谈及自己的亲身体验,说在俄国家庭,父母教孩子学会的第一个字是“不”。而日本人,一定是先教会说“妈妈”两个字。由此可见,日本人的亲子关系是何等密切,父母是何等娇宠孩子。
    但在美国有所中学内发现了毒品携带者,校长知道后便立刻报了警。如果此事发生在日本,一定是先通知家长,把家长叫来一同商量对策。而在美国,则抛开父母,要求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单独承担责任。我可应该学习美国的育儿法,也就是从婴儿期就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对待。          
    把学习变为“游戏” (一)
    日本人似乎都讨厌“游戏”,自古以来被称为“玩耍的人”是指不受人喜欢的人,也就是说在日本“玩耍”变成了“工作”或是“诚实”的反义词。
    确实,“玩耍”存在逃避现实、消愁解闷、过分地为无谓的事消耗精力等不受欢迎的一面。但是,多湖辉却发现了其另一方面,即玩耍之中也存在唯有其人所能知晓的喜悦和快乐。玩耍之中,也有不受仪式或习惯所影响的精神上的自由。这虽然称不上是创造性活动,但不是也可以看作是与其相酷似的一种体验吗?甚至可以是说孩子所有的学习都来自于玩耍之中也不为过。将学习与玩耍明确地区别开,将其加以限制,这是大人的想法,而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和玩耍是没有区别的。
    例如,美国面向儿童的电视节目“芝麻街道”,其主要创意就是从电视广告中得到启发的。孩子们对广告特别感兴趣,马上就能记住广告中的歌曲,并能马上记住广告中的词句,将其运用到日常会话中。
    既然如此,如果运用广告的手法,在电视台上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节目,孩子们不是就可以不知不觉地在娱乐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吗?“芝麻街道”就是由这种思路产生的,结果如所预想的那样,取得了很大成功,在日本也颇受欢迎。
    开发孩子的智力,首先要使孩子感兴趣,并采用使他们快乐的形式进行。从这种观点出发,重新探讨今天的孩子所喜欢的游戏,会根据创意的不同而取得意外的不同的结论。
    美国的心理学家曾以在地面上写英文字母,一边玩着踢石头的游戏,一边让孩子们学习英文字母拼写简单的单词的方法教育孩子,结果获得了成功。借鉴此经验,多湖辉在幼儿开发协会教育实验中,让孩子们使用小道具,轮流担任剧中的角色、恰到好处地作各种姿势和手势、讲英语台词,结果表明,孩子借此都能自然地掌握英语的发音,并理解台词的意义。
    这样,老师又能让孩子一边进行娱乐,一边就能轻易地掌握英语会话。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付出同样的辛苦,但是对任何人来讲以工作的形式与以娱乐的形式,感觉都完全不一样的。例如,如果是要求作为一种工作走10公里的山路,恐怕多数人都觉得很艰难。但是,同样的10公里,如果说是旅游、打高尔夫球,平时那些总是坐车的人也会高高兴兴地去走,而且对疲劳的感觉也完全不同。
    孩子们能在娱乐中做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孩子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的表现。多湖辉认为这种学习的主动性尤为重要。我们在学习中真正学到的东西,都是从自己主动地想学开始的。
    然而,在心理学中,常常把赏与罚的作用看成是这种动机形成的原因,即对成功者给予奖励、对失败者给予处罚的强制方法。由于赏与罚都是从外部用诱饵和鞭子来促使动机形成的,因而称之为“外部动机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是学习者本身对学习抱有兴趣,主动地进行学习,称之为“自发的动机形成”。
    母亲们经常说:“我家的孩子热衷于玩电脑,一点也不学习,叫人为难。”的确,目前在孩子中间形成了一股电脑热。为什么孩子那么热衷电脑呢?回答只有一个,即“因为电脑有意思”。把这件事反过来说,孩子不热衷于学习,这与学习无意思有关。只会像背台词一样说“你给我学习”的母亲,大概没有注意到孩子这一点。
    过去的刑罚中有一种最残酷的刑罚,就是把这里的石头搬到那边,运完之后再搬回原来的地方,几十年让其连续进行这种单纯操作。许多对这种工作感到无聊的犯人因过于痛苦而发狂自杀。对于人来说,被迫做“无趣”的事情实际上是非常痛苦的。许多厌学的孩子认为学习是一种“痛苦的工作”,或许其中也有的孩子认为,我什么坏事都没有做过,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刑罚来惩罚我呢?如果按照这种思路来考虑,医治孩子厌学的妙方就是把学习变成有意思的事。为此,首先着手做的事应该是把学习变成孩子最喜欢的游戏。
    把学习变为“游戏”,是去掉学习原来的形象,使其变得有意思。学习的本来形象是为了达到目的而努力。而游戏与学习完全相反,乍一看是无用的工作。但对于头脑的训练却也是有益的。把“摆脱了辛苦学习的、具有有趣形象的”游戏变成学习,在这方面多湖辉做了许多有意思的尝试。比如“押考题游戏”就消除了孩子对学习的抵触情绪。         
   把学习变为“游戏” (二)
    多湖辉曾教育过一个孩子,虽然还是幼儿,却几乎已经知道了车的各种型号,令周围的人非常吃惊。当然,这并不是父母强迫其学习的。父母带他驾车去旅行时,孩子在车里感到无聊而哭闹。于是,母亲就与其一起进行“押宝”游戏,让他猜遇到的车的种类和颜色等,使其不知不觉地掌握了“专业”知识。
    这件事使多湖辉深切地感到,只要孩子认为有趣,即使是很简单的游戏,他也能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比如,大人向孩子提议说:“你猜一猜明天会从哪里出考试题呢?”孩子为了多猜,就有可能尽量扩大“学习”范围。如果其觉得这种游戏有趣,接着还会继续猜,这就是孩子的心理。如果在孩子之间进行竞猜,不仅猜的内容更具体,也会萌发竞争心理,效果将会更大。并且,孩子们还会在研究是否猜中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复习的任务,这很有可能使孩子从猜谜走向喜欢学习的道路。
    为了进一步说明游戏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多湖辉对玩耍与学习是如何使孩子的头脑变聪明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普通的机器越使用越受到磨损,性能越变得落后,人的头脑却完全相反,通过对大脑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可知,人的大脑几乎是可以无限制地延长使用的。
    甚至有人说,人的大脑大约有140亿个脑细胞,其中能够使用的仅仅是5%左右,剩下的约95%处于睡眠状态。常常有人担心给孩子的脑子里塞入过多的东西会引起爆炸,这样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与此相比,更令人担心的是因为不使用大脑,而使大脑的活动减弱。想一想如果我们因为得病半个月卧床不起,腿脚突然变得软弱无力的事实,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脑细胞也与此相同,一不使用,当然就会适应这个环境,产生类似停滞和老化的现象。因此,我们丝毫不应该有对孩子进行填鸭式教育的想法,而应该采取许多愉快而主动地锻炼大脑的方法教育孩子。
    孩子的玩耍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方法之一。只要母亲在孩子娱乐的时候,稍微动脑想办法,做一些努力,把理论基础知识融于娱乐之中,单纯的玩耍也会马上变成使大脑变聪明的工具,可以说父母的义务就是掌握这种方法。
    平时大家常说“好好学习,好好玩”,多湖辉教授则认为,从对孩子大脑的发育来说,不如改说成“好好玩,好好学习”,因为玩的比重正在扩大。即孩子们实际上是通过玩来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的。一说“玩得发疯”,在大人的世界就很可能受到谴责,可是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则与“拼命地学习”是一致的。
    此外,玩耍对于身体健康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可以说这是使孩子大脑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英国,一放暑假,老师就要这样与孩子们作短暂的告别:“到今天,学习就全部结束了。从明天开始,不要再想学习的事情,尽情地玩吧。9月份咱们再见!希望那时,你们都被阳光晒得黑黑的。”英国的孩子们用不着担心暑假中会被围在补习班、测试、作业的牢笼里。
    对此做法,有些母亲肯定会担心:“这样的话,好不容易学习的东西,不就全忘光了吗?”而欧美人却不这么想。他们认为:“暑假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换换脑子,充分做好吸收新知识的各种准备。”也有许多人觉得:“对孩子来说,除了在学校学习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东西要学。希望孩子能利用漫长的暑假去学习并掌握这些东西。”
    书本知识,只有同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活的知识,才能衍生出生存的智慧。因此,我们说游戏和玩耍是孩子生活体验的一种尝试。          
    教导孩子思考
    使孩子的头脑变聪明的最重要的一点是给孩子思考的机会,让其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因为大脑不运动就会生锈。
    那么如何做才能使孩子动脑筋想问题呢?多湖辉认为应该寻找机会迫使孩子进入思考问题的状态。
    人的大脑本来是很好用的,带有节约思考的组织。比如,如果今天以与昨天相同的方法顺利度过,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动脑思考什么,只要以与昨天相同的方法就可以处理今天的事情。
    所以,我们的大脑之所以开始活跃,是因为今天遇到了用昨天的方法解决不了的事情。照这样考虑,不知这个“节约思考组织”平时为我们做了多少好事。如果每人每天从刷牙开始到吃饭,对每件事都从头到尾一一进行思考和处理,那么即便有几个脑袋也装不下。因为对于习惯的事情不需要特殊考虑就可以做,所以可以把精力用于去应付我们身边突然出现的新事态,并保持头脑的清醒。
    由于这样的理由,对于大脑来说,“节约思考组织”本来是很方便的,但是稍不注意也可能成为致命的问题。所谓的墨守成规是比癌症更可怕的疾病。一旦得了这种病,我们的头脑就会生锈、老化,即大脑迅速衰弱。乍一看,这种可怕的墨守成规的病,因为带有与老化现象相似的症状,所以被认为是老年病的一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不论多么年轻的人,甚至有的小孩也会患此种疾病。
    尤其是孩子得了这种病更可怕。因为孩子的大脑正处于发育阶段,不经常使用大脑的人精神发育肯定比正常人迟缓,这是众所周知的。
    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对幼儿到成人的智力发育情况所做追踪研究的结果表明,0~4岁儿童的智力发育程度完全可以决定18岁以前的智力最高值。即0~4岁期间智力直线上升的孩子,其以后也会保持这个速度,到了18岁高峰期时达到最高水平。相反,智力缓慢上升的孩子,到了18岁高峰期时,也完全处于低水平。并且,决定这个智力上升程度的绝大部分因素在于孩子周围有多大的刺激,而促使孩子智力发育的大部分责任在于母亲。
    开发智力工作做得越好,孩子的头脑越聪明,在这方面也许对母亲的要求过高了,但是所有的母亲都应该成为“教育担当者”。所谓“教育担当者”即是设法给孩子创造有利于智力发育的思考机会,有目的地营造智力环境,使孩子的头脑变聪明的具体操作者。
    为了让孩子养成经常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的习惯,在说“好好想想”、“努力”之前,首先让孩子自己认识到思考的意义很重要。与父母强迫孩子在学校获得好成绩相比,孩子希望认字,希望能够阅读电视节目表,这对于孩子来说更实际得多。孩子能够自己确定这样更具体的实际目标,才能产生想要认定的热情。由父母一方施加的目标,就很有可能使孩子忘掉思考的重要性。
    对于简单的问题,人们按照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几乎都可以得到解决。而当遇到用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解决不了的难题时,就必须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引进新的思维方式。并且,因为在处理容易的问题时,由于不知道是采用了自己的全部还是一部分想法解决的,所以就无法了解自己的实力。在处理疑难问题时,重新检查一下自己思维武器的全部,有利于发现缺点和失误。
    比如,某小学在带学生到百货店去买东西时,要求每位学生只能带50日元,尽量用这些钱多买有用的东西。他们平时用50日元买一块巧克力还常常不够,这次拿50日元到高级物品齐全的老字号商店去用,使学生们感到不知所措,但过了两个小时之后,他们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买许多东西的窍门,最后完成任务回家了。强行要求的作用恰恰可以发现孩子头脑的灵活性。
    因此,多湖辉告诫家长们: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切勿代替孩子做出“结论”,对于孩子来说,遇到困难时恰好是思考的最佳机会。
    那么这个时候父母是否做旁观者呢?从旁边做适当的指教是必要的,但却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当孩子在马路上摔倒时,美国的母亲只说三言两语,然后,看着孩子直到他站起来为止。而日本的母亲大多数会马上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在非洲有的民族是模仿孩子,反复与孩子一起摔倒,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去扶他。
    美国人以鼓励的语言帮助孩子站起来;非洲人以父母摔倒后自己站起来的无声的实际行动教育孩子,从侧面帮助孩子自己站起来,决不像日本人这样亲自动手帮孩子解决困难。因为孩子具有自我思考的能力,所以大人只要让孩子做好充分利用思考能力的准备就可以了,切勿代替孩子做出“结论”。
    19世纪的哲学家、教育家爱德华?谢根博士提出了顺其自然地引导孩子提高思考能力的方法,即把物品的名称分三个阶段教给孩子。比如,把铅笔、圆珠笔和毛笔拿给孩子看,第一阶段首先拿出铅笔,指着铅笔对孩子说:“这是铅笔。”第二阶段是并排拿着3枝笔问:“哪支是铅笔呢?”并让孩子自己选择。第三阶段是拿着铅笔问:“这是什么?”这种以“这个”、“哪个”、“什么”询问孩子,让孩子回答的方法即为“谢根三阶段”,以这种方法反复提问来便可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常常有人问多湖辉:“从几岁开始教孩子学认字和算术比较合适?邻居家4岁的孩子已经会写全部平假名,而我家同年龄的孩子连自己的名字还不会写,是否是智力低呢?”听到这样的询问,多湖辉深切地感到自以为对孩子什么都了解的父母,实际上什么都不了解。
    人与人之间有很大的个人差异。而孩子的智力发育速度也因每个孩子的身长和体重不同而各异,在我们周围,既有1岁半就能像大人一样说话的孩子,也有过了5岁什么话都不会说的孩子,这不是智力和能力的差别,而是语言发育速度快慢的区别。
    因此,对于从几岁开始教孩子认字的问题,我们不能无视发育速度一概而论。
    父母必须懂得教孩子学什么不是时期的问题,而应该看孩子现在对什么感兴趣。孩子开始感兴趣的时候就是其学习的时机,对此没有过早过晚的问题。          
    如何与孩子交流
    报纸、杂志记者在采访时有一个秘诀,即向对方提不用“是”或“不是”回答的问题。例如,“你是千叶大学的学生吗?”“是,”,“是工学部吗?”“是的,”这样的提问,从对方那里除了得到“是”与“不是”的回答之外,什么也得不到。
    如果把问话稍微改变一下,问:“你认为千叶大学如何?”回答者在归纳自己意见找到答案之前,必须动脑思考。因此,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不会让被采访者进行谁都能回答的固定的答法,而是在诱导被采访者发挥独立性和个性。这种“采访方式”在与孩子谈话时也能发挥作用。
    多湖辉发现在母亲当中,经常有人从开始就以限制孩子自由发言的语气跟孩子谈话,“那边是邮筒吧?”这么一问,孩子能够回答的范围就完全被固定了,没有思考的余地。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应该把“什么”、“在哪里”、“何时”、“为什么”、“你认为怎么样”等作为能够让孩子回答的提问,这从增强孩子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来看,也是有作用的。
    不仅向孩子提问要讲究技巧,对于孩子的问题,大人也要非常认真地回答。大多数人在跟孩子谈话时,使用孩子的语言,似乎有一种把自己降低到孩子智力水平的感觉。特别是当孩子向大人提出荒唐的问题时,大人常常不由自主地笑起来,这样会使孩子感到受到了嘲笑。
    有一次多湖辉在美国街头看见一个约四五岁的男孩子,抓住一位留着乱蓬蓬胡须的嬉皮士问:“对不起,你为什么赤着脚走路呢?脚不痛吗?”那位男子注视着孩子的脸慢慢地、像对大人一样地说:“这是我的哲学,不想隔着鞋,想直接与地球接触。”这个孩子像是终于理解了,于是小声地说:“好,是哲学。”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必定是切身理解了“哲学”这句话。所以,这位男子像对待普通大人一样认真地回答问题,使孩子感受到了自己的提问得到了回答的价值。相反,如果大人采取不认真的态度,孩子的问题最终也得不到回答,很可能会导致孩子缩手缩脚。
    有时候,父母经常以为如果不能完整地回答孩子的问题有失身价,就容易把回答问题想得很复杂。因此,当孩子问自己不知道的问题时,大人就含混地回答说:“以后再告诉你吧”、“大概是这么回事吧”;相反,对于自己会的问题就想全部告诉孩子。多湖辉则认为,大人即便是知道的事情也不能全部告诉孩子,因为这样做会完全使孩子失去自我思考的余地,对于孩子的提问只作逻辑性和科学性回答,这才是最佳回答。
    孩子到了3岁,每天都会提出“为什么”、“怎么办”等一连串的问题,说明孩子开始萌发了求知欲,这个时候,父母首先应意识到不能马马虎虎回答孩子提的问题,而要尽量拿出合乎道理的解答方法。大人采用有逻辑性的、科学的回答方式,是想让孩子能正确认识问题。但是在孩子看来,无论对其作什么样的回答,都不能全部消除其疑问,因此,大人就没有必要一定坚持完全正确性。
    相反,大人可以反过来对孩子的提问进行“如果”的反问。通过这样的提问和对提问的解答,必然会拓宽孩子的思维空间。这种办法并不是对孩子随意的提问马上直接回答,而是让孩子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所提问题的本身,并且启发他自己找出答案。比如,对于孩子“为什么夜里必须睡觉”的问题,就可以反过来问:“那么,你认为不睡觉会怎么样呢?”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自己思考“如果不睡觉会怎么样”的问题。因此就促使孩子从各个方面探讨所产生的可能性,于是,孩子就想出了“不睡觉就发困”、“不睡觉就会疲乏”、“不睡觉早晨就起不来”等答案。
    这样通过反问的方式,让孩子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思考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可起到暗示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的目的。          
    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
    在孩子面临学习和考试的负担,以及不能顺利应付考试时,做父母的应该想办法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大人在对孩子讲话时,多湖辉希望父母思考一下“办事靠会说话”这一问题。要想一想除了一再劝说“你要用功呀”之外是否还有别的办法;除了“不要光看电视”之外,是否还有更好的说法。父母应找到比这几句未加认真思考的话更尊重孩子心理的表达方式。
    某一杂志上介绍过这样一个例子。该杂志对两个犯同样错误的孩子进行了研究,对其中一个孩子说:“这像是这个孩子犯的错误。”对另一个孩子说:“这不会是另一个孩子犯的错误。”那么这个孩子肯定地说:“反正我会犯这样的错误。”而另一个思考后说:“我为什么要犯这样的错误呢?”这么一来问题就搞清楚了。
    因此,当遇到必须要对孩子说的问题时,作为母亲必须要考虑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采取让孩子更能接受的说法。
    比如对学习负担重的孩子可以采取“心理换位”的方法,减轻其负担。但如果确定学习指标,当考试的日期一临近,不爱学习的孩子就会突然产生压力感。例如,让孩子用一个月的时间做完有300道题的比较厚的习题集,或者是3天后就要考试,可是孩子还没有充分地复习,这样的情况就是如此。并且一旦这种压力增大,孩子就很难以平静的心理状态坐下来读书。
    在这种情况下,大人可以采用心理换位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说明。以前面的例子为例,比如说:“做10道题就可以了”“还有72小时的时间呢”。这样做,就可以大大减轻孩子因300道题的数量之多和3日的数量之少而形成的心理负担。表达同一个事实,只要变换单位来表达,也会使孩子接受的印象有一个180度的变化。多湖辉把这个称为代理换算,是纠正孩子厌学时所广泛采用的心理手法之一。
    多湖辉的父亲是工作狂,所以父子的接触并不太多。但是他的父亲偶尔闲下来与他谈话时,总是说:“看来你很努力,可是不要过于用功搞坏身体。”其实他并不太用功学习,面对绝对信任的父亲,既感到羞愧,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多湖辉“必须更加努力学习”的热情。
    而现在的父亲对孩子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即对孩子管束得太多,他们对孩子的谈话往往易于说成“你要给我……”的命令型。命令型是大人与孩子思想交流的单方面行为,并未考虑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主性。孩子势必会出现逆反心理,而采取反抗的态度。聪明的父母在这个时候会想办法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此如,以“某某,如果你试着……如何?”来代替之,采用这种“建议型”也是一种好方法。只从形式上看这是在征求孩子的意见,这样做孩子必定会认真听。并且,“建议型”是让对方做出决断,所以利于自然地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引导方法的策略之一,就是预先有意识地选择提问的内容。不了解这种策略的人很容易被诱导。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来引导孩子学习。比如,当发现孩子无所事事的时候,不说:“你说清楚是学习还是出去玩?”而可以一开始就问:“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呢?”有一句格言说“欲速则不达”。为了让孩子喜欢学习,同样不能采取这种急于求成的方法。大人为了让孩子尽快由厌学变为喜欢学习,对孩子毫不留情地说“你给我学习,你要喜欢学习”,这反倒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使其越来越厌学。在这方面,与其说直接让孩子学习,莫不如改变一下与学习没有直接关系的状态,使其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学习的乐趣,这样不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负担,是一条使孩子喜欢学习的捷径。          
    消除成绩所造成的压力
    成绩比别人稍微差的孩子,如果也认定“只有自己考试成绩不好”,就会越来越讨厌学习。并且产生不安感。如何引导有这种想法的孩子,父母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孩子有时会突然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也会急剧下降。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的哪怕是轻微的怨言,都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当孩子知道一次或两次考试失败就会失去父母和老师的信任时,不只对学习,甚至学习以外的其他事情也会变得很糟糕。这种现象已屡见不鲜。这时候无论如何批评都无济于事。父母需要做的是信任自己的孩子,暂时帮助他们忘掉学习的烦恼,对孩子所做的一切要大加赞扬:“妈妈相信你,你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的。”
    一些平时学习用功、成绩也相当不错的孩子,也不能保证每次考试都能得高分。即使是平常学得很好的功课,如果运气不佳,正好碰上自己感到棘手的问题,也可能会考得一塌糊涂。这时如果家长和老师只关心考试成绩而对孩子大加训斥,那么孩子就会变得垂头丧气,转而对学习失去信心。
    当孩子把考得不好的成绩拿回家时,家长往往会不由得大发脾气,指责孩子:“怎么才考这么点分?”这样做会刺伤孩子的心,以至于使他们在做别的事情时也显得不知所措。其实,考得不好受打击最大的应该是本人,孩子会对自己能力不够感到内疚。如果家长这时再火上浇油的话,只能使孩子的情绪更加低落,对自己完全失去信心。
    一些发展成为重大社会问题的中学生杀了全家的事件,其原因与这些少年对未来的不安和绝望密切相关。为了不使孩子对未来的希望破灭,为了使孩子感到未来不是梦,父母对孩子进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当父母看到孩子通知书上的成绩不好时应如何对待呢?多湖辉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难办的问题,希望通过下述一些考虑,采取一些不是抽象而是具体的办法去加以解决。首先,对孩子成绩不佳不应“且喜且忧”,而应以“有苦就有乐”来对待。父母与孩子一起为成绩的提高而高兴“一喜”是可以的,但对于讨厌学习的孩子无论如何不能反复表现出“一忧”,这样会使孩子彻底失去信心,永远无法改变讨厌学习的心情。
    即使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也不要过于刺激孩子,要给其留有余地。比如说“妈妈也有过成绩不好的时候,有不好的地方也有好的地方”。即不是以“且喜且忧”,而是以“有苦就有乐”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成绩。如果这样能消除成绩所造成的压力,孩子也就能自己消除心理负担和自卑感了。
    对于讨厌学习的孩子来说,成绩单似乎是苦恼的最大根源。因为讨厌就不学习,不学习成绩就不好,因为成绩不好就惹母亲生气,因为母亲生气孩子的成绩就越来越不好。这可以说是最典型的“恶性循环”。
    在孩子决定是学还是不学之前,大人对成绩单的评价对孩子是一种压力。为了消除这种压力,即使孩子把成绩单拿回家,如果他自己不主动让看,父母就不要硬去看。如果大人能这样做,孩子一定会主动地把成绩单拿出来给父母看的。
    表扬、斥责往往是在与什么对象相对比之后才进行的。一般地,被认为不能成为“表扬”依据的“坏的分数”是什么呢?当然,这也是与什么进行比较之后才认为是“坏的”。这恐怕是与班里的平均成绩或本人平时的成绩相比较,而得出的结论。
    然而,这种“坏的分数”决不能说就不能再成为“表扬的对象”。第一,上次如果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这次很可能下降了。总而言之,得了满分之后,下一次不可能再取得前一次那样的成绩。所以,不管取得多么“不好的分数”,如果这个孩子的成绩急剧下降,在设法对其进行鼓励的时候,也可以选择比这个分数更低的分数作为比较对象,鼓励孩子说:“你总是说不好、不好,可是这与去年这个时候相比,就看出不知好了多少。”孩子考得不好,学习受到挫折时,与其进行不高明的宽慰和鼓励,莫如对孩子谈及与其状况相同的“相同者”,这样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即使孩子成绩不好也要说“下次努力”,使其把目光转向下一次机会,这是孩子的特权。可是,总是因为成绩不好不断受到责备而厌学的孩子,就只看到眼前的事。每当考试结束后回家的时候,孩子便又提心吊胆,担心这次又将受到训斥。
    为了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大人有必要消除孩子从考场回来时的心理压力,让其把目光转向今后。当选手在比赛中出现错误时,有的教练即使想发火也绝对不发火,极力忍耐着,而是对选手说“下一次努力就行了”。
    如果孩子情绪低落,就对其说“这是下一次飞跃的充电期”。曾经讨厌学习的孩子一心想东山再起,如果硬拼一阵子,成绩也会迅速提高。然而,一旦到了某种程度,就会令人难以置信地突然停止了上升,完全陷入一种停止状态。认识片面的孩子可能容易认为“不论如何努力,自己也就是这种程度”,由于这种停滞,孩子又会再次回到讨厌学习的状态,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在心理学上称这种停滞状态为“起跳台”。把这作为下一个飞跃的开端,倒可以对此予以充分肯定,即是进一步前进的一个必然阶段。如果换成孩子容易理解的话说,也可以将此解释为一种“充电期”。所以,当孩子学习成绩停滞不前时,大人就对孩子说“因为这是走向下一次飞跃的充电期,这是必然的过程”这样让其放心。同时,对认定“只有自己不行”的孩子,大人可以说“就是你母亲,也曾有过无论如何学习成绩也上不去的时期”。这时,家长应想办法使孩子的目光转向他的长处,增强他的自信心。只要有了自信,那么自然而然地学习的兴趣也会很快树立起来。总之,最为重要的是,无论什么时候家长都要相信孩子的能力。
    孩子的才能是无穷无尽的,自己也能把握住重新开始的时机。在此之前,家长不要着急,也不要怪罪孩子,只要你能对他好好呵护,那么孩子讨厌学习的情绪一定会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学习”的机会。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老师们,正在尽力把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某小学的老师给学生讲工厂的传送带,让学生自由提问时,有人就提出在传送带流水作业中途想去厕所怎么办这类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位老师非常重视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疑问,为了不马马虎虎地回答,他把班里全体学生提出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归纳起来写了一封信,寄给实际从事这项传送带业务的厂家。厂家也诚心诚意地回答了孩子们的问题。
    还有一位老师给学生讲在车站工作的人的情况时,亲自到车站借来各种各样的工具,并且把教室布置成车站的样子,老师装扮成站长进入教室。孩子们非常高兴,决定今后自己要到车站去做各种各样的调查。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感到,平时经常看到的车站和车站的工作人员也有许多有趣的地方。
    一般的家庭不必考虑这么大规模的活动,可采取更简单的做法。只要把学习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不论多少都会有效果。通过这些无意识之中提供的学习机会,无论多么讨厌学习的孩子,也一定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的。
    比如通过让孩子制定家庭旅行计划,引导其对地理感兴趣。在做暑假家庭旅行计划时,可以简单一些,让其根据旅行目的地做一个旅行导游介绍。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必定要翻地图、查找教科书,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地理知识,而且通过这项工作或许会使孩子逐渐喜欢上地理科目。在这个过程中同时给他一个策划者的职务,拥有领导权,也会使其产生积极性,是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有一位报告文学家说,他还在上小学时,就利用帮助父亲剪报纸的机会开始关心社会问题。尽管一边剪报一边只能浏览自己会读的字,但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学习。通过帮助父亲剪报,知道父亲仍在继续不断地学习,这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刺激,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
    人们常说“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成长的”。即使大人不特意说“要好好学习”,当孩子总是看到父母在学习的情景,也自然会受其影响而变得喜欢学习。像这样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做给孩子看,以此纠正孩子厌学的毛病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有许多父母从教育孩子的角度,考虑带孩子到博物馆去。但是过于注重“教育目的”,父母好像是尽义务陪孩子去的,孩子也感到没有兴趣。相反,父亲如果一边对孩子说“喂喂,快看,真厉害?”一边与孩子一样感兴趣,孩子的眼里也充满着喜悦。例如,带孩子到天文馆去本来是好事,但有的父亲却对孩子说“你自己看吧”,父亲却打起了呼噜。这样一来大人即使想让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并想以此为契机使孩子喜欢学习,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如果大人也真诚地感兴趣,孩子的兴趣也自然会放在学习上。
    家长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大家在公司里七嘴八舌地谈论加班的情况时,很少有人回家。然而当一个人走了,两个人走了,最后只剩下很少的人时,剩下的人就会像雪崩似的扔下工作急急忙忙地踏上回家之路。在工薪阶层中普遍存在着“不想只留下自己一个人工作”的心理。同样,当孩子一个人在家里学习的时候,很可能产生“为什么只有我必须学习”的心理,这种心理会使孩子厌学。因此,反过来利用这种只能自己做的心理,也是纠正孩子厌学的方法之一。例如,如果每天规定让家庭所有成员一起学习10分钟,只要大家都做,孩子就不会有不满情绪了。
    此外,要求孩子帮助做家务,打水、烧火、劈柴、扫院子等,对于孩子来说,将会比在课堂“学习”更有效果。
    以往,孩子帮助家人做家务,被视为是极为正常的事。这种帮忙与其说是为了父母,莫不如说也给孩子带来锻炼机会。这是因为帮忙对于孩子来说,不是单纯过家家游戏,而是真正的生活,必须认真做。孩子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安排计划,使家务活与学习时间调剂好。因为孩子不能偷懒不做,这也就养成了孩子的耐性。而今,由于家务事轻松了,没有孩子帮忙大人也能做,有不少家庭也不让孩子帮忙做家务了。
    可是,让孩子帮助做家务,除了前面所提到的作用外,从心理学上讲,对孩子的成长也大有帮助。这就是说让孩子在家中担当一定的角色,通过能做些家务而受到大人赏识的过程,是孩子在心中找到自我存在价值的契机。还有这样的情况,有的精神脆弱的孩子,父母很长时间一直认为“这个孩子什么也不会”。但是,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由于谁都没有时间出去,就给这个孩子写个纸条让他拿着去买东西,结果他很圆满地把东西买回来了。父母夸奖这个孩子“做得很好”。而从那以后,这个孩子再也不是什么都不会的孩子了。买东西、扫地、帮助家里做家务,样样都干得很好。孩子就这样找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这种喜悦超过了大人的想像,并且也增加了孩子的上进心。从这一点来考虑,孩子想帮忙的时候,有些大人就阻止说“你别来插手”或“你与其干这个还不如去学习呢”,这种态度的恶劣是可以想像的。确实有时孩子帮倒忙,反而给父母添乱。可是,只因为如此,就把孩子的帮忙说成是“多余的”,这不正说明父母的态度过于性急了吗?          
    鼓励孩子的技巧
    日本人在鼓励别人时,往往只是说:“加油啊!”“好好干!”之类,具体如何去做,却只字不提。这不仅是家长与孩子之间,在成人世界中也是常见的现象。公司总经理鼓励自己的部下时常会这样说。然而,只是简单地说一句:“希望你好好干。”对于那些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员工来说,今后如何努力才能更上一层楼?他们听后定会茫然不知所措。
    这时候,如果能提出具体问题,那么员工听后就会清楚自己应如何去做,当天开始就可以努力工作。比如,分析一下公司的现状以及指出存在的问题,或者为了增加销量而对每个员工做出具体的指示。
    平时成绩不错的孩子,在考试中偶然只考了50分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本人肯定也相当难过,这时如果再对孩子提出批评,那结果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这时候最好的做法是,不硬逼着孩子做出某种保证,而是要耐心地去鼓励他,然后再帮他分析考试成绩不好的原因。
    “谁都会有失败。不要泄气,下次努力就行。你肯定能考好的。没关系,没关系,不要想不开。”听到这样的鼓励后,孩子肯定会暗下决心:“放心吧,下次我一定考好!”当孩子因成绩不好而感到沮丧时,千万不要再对他们进行责难,这是相信孩子的才能并且能使之增加的一个原则。
    一番鼓励之后,然后冷静地帮孩子分析一下为什么只得了50分:“这次为什么没有考好?咱们来分析一下。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搞清楚了,下次就一定能考100分。你准没问题。”让他自己对所出现的错误进行反省。经过这样的分析,找到并解决了以往不明白的以及出差错的地方以后,那么下次考试得100分就轻而易举了。
    总之,不要一味地乱鼓励或者逼迫孩子,最理想的做法应该是坐下来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的所在,告诉他们怎样做才能取得好成绩。
    古代有一个常胜将军,打胜仗对他来说已成为家常便饭。当有人奉承他:“你将作为战略家而载入史册。”他不以为然,一点也不感到高兴。可是有一次,有人夸奖他的胡须非常漂亮时,他却高兴得喜笑颜开。
    将军自己肯定没有注意到,可是在他的潜意识中,一定认为自己的胡子非常漂亮,因此当有人称赞他的胡子时,他才会高兴万分。
    对孩子进行表扬时也一样。只在孩子考了100分时才说上一句:“考得不错。”那么,孩子认为这时受表扬是理所当然的,丝毫不感到意外。如此一来,即使以后总得100分,那么孩子的上进心也会慢慢消失。不过我们可以换个方法去表扬孩子,要抓住要点或者“投其所好”地进行表扬。比如:“今天确实不错。我一直看着表,你今天学习了两个半小时。”这样的话,孩子听了会从心底感到高兴和激动,他们会觉得妈妈真是无微不至,连这些方面都注意到了。
    相反,抽象地对孩子进行夸奖,反而使孩子对父母失去信赖感。有位母亲说,当她责备孩子时能痛痛快快地说出来,而在表扬孩子时,虽然摆好了架势,却不知说什么好。与责备相比,因为夸奖是肯定孩子做的事,许多父母认为不需要许多技巧。实际上同样具有一定艺术性,如父母都喜欢夸奖自己孩子画的画,这本身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夸奖的方式太随便,反而会起到如同贬低的作用。例如,对孩子画的画说“像毕加索一样,参加比赛也能获奖”,这种夸奖的方法则会令孩子扫兴。即使不是母亲,不论谁讲这样的夸奖的话,就如同露骨的吹捧一样潜在的意思却是“你的画就那么回事”,让孩子无法接受。
    正确的方式是可以评价这幅画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比如讲“这个天空的颜色很有意思”,或“这个脸画得很像爸爸”,恳切地进行适中的评价很重要。并且,不是对这幅画画得好的结果进行评价,而且应当指出孩子的画与以前相比有什么样的进步,以及孩子如何进行了努力等方面,促使孩子产生更加努力的积极性,这可以说是高明的夸奖方法。如夸奖说“你比以前画得更好了”或“这树的叶子画得很细致、很好”等等,总之,只有父母进行这样极其细致、周到的评价,才能增加孩子对母亲的信任,也更能增加评价的效果。
    不论对什么事,只是口头上随便夸奖几句,反而易于造成对孩子心理的伤害,这一点大家要认识到。
    批评孩子的技巧
    不训斥孩子的家长是不称职的家长。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挨过家长批评的孩子,即使参加工作进了一家公司,毫无疑问,他也会马上辞职的。因为他根本就不习惯被人批评,受到上司的强烈批评以后,就会不知所措,进而提交辞呈,不打招呼就愤然离去。这类现象时有发生。
    家长应该批评孩子,这是古今中外铁的法则。孩子在被批评的过程中,学会辨别是非,学会区分哪些事情是好的、哪些事情是坏的。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不闻不问,那父母就有问题了,是不称职的父母。批评孩子就要认认真真地去批评,那些怕招致孩子讨厌而对批评与否犹豫不定甚至为此感到烦恼的家长应该受到指责。只有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敢于直言,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的家长才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但是,如何批评才能达到既改正孩子缺点,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的目的,其中有许多需要学习的技巧。
    首先,批评孩子,应该保持冷静的态度,向他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且自己的立场也要始终如一。批评固然是好事,可是莫名其妙地批评训斥孩子却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另外,同样的事情今天批评他了,到了明天却不去管教,这样的做法也不值得提倡。家长应该立场坚定,一如既往地教导孩子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不应该有丝毫的放松。
    其次,批评孩子要有分寸、方法得当。多湖辉举了上中学时一次挨批评的例子:他曾因不满学校的严格管理,做出了伙同他人一起破坏学校部分校舍的荒唐之举。学校的规章制度非常严格,所以他已做好了退学的思想准备。而校长却把他们召到校长室,流着眼泪说了下面的一段话:“太令人遗憾了。我现在什么也不说,想必你们也在反省自己吧?希望你们能再一次反思一下自己所做的事情。”
    校长宽宏大量的批评,深深地刺激了学生们,使他们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批评方式非常重要,它既能使孩子的才能得到提高,反过来也能使之下降。所谓的批评即是试图改变对方的想法、态度和行动。如果对方只是不服或者完全当成耳旁风,不予理睬的话,那批评就毫无意义了。如果抱着真诚的态度去劝说别人,那么声音自然而然就会小下来,态度也就不会那么急躁。对方所希望的不是严厉的斥责,而是冷静地说服的态度。
    因此,多湖辉一直主张:“批评时要正襟危坐。”进行重要的批评时,任何人都要端正姿势,创造一种严肃的气氛。若把自己严肃认真的态度传达给对方的话,孩子们肯定会“正色倾听的”。而且,不能单方面地命令孩子如何去做,而要采取一种理解孩子的立场、倾听对方意见的具有包容性的态度。俗话说:“强盗也有三分理。”不论做了多么荒唐的事情,都应该有其原因。问清这些原因并予以理解是能让孩子接受批评的先决条件。
    孩子上了初中、高中后,他们的身体块头要比母亲大得多。即使想大声威慑他们,恐怕也做不到。有的家长在批评孩子时甚至会竭尽全力的大声喊叫,甚至暴跳如雷。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你大声批评他,他肯定会用更大的声音来“回敬”你。这样,别说孩子不会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省,甚至会因为噪音太大而招来邻居的抗议或被要求赔偿。
    另外,规劝孩子的朋友,也是管教自己孩子的良机。直接责备或警告孩子,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达不到管教孩子的目的。这时,可以利用孩子的朋友来提高管教的目的。比如,当孩子带小朋友来家里玩儿,做恶作剧或不懂礼貌时,一般家长碍于面子不愿多管教。这些顾虑其实大可不必。不管是谁的孩子,做得不对,都应该毫不客气地进行批评。这不仅对对方有好处,对自己的孩子更有帮助。因为看别人挨骂,比自己直接挨骂更能受震动。
    参照一般人的心理,我们就能理解这一点。在公司对新进职员进行教育时,上司不会逐一点名批评,而是找一个典型来进行训斥,以“杀一儆百”的手段达到警告全体的目的。这种间接的批评比直接批评更能产生深刻印象。也就是说,通过第三者接受的刺激比自己直接接受震动更大,心理学上称之为“潜移默化”现象。
    比如,当老师批评班上一半的学生时,另一半学生除了感到庆幸外,还会产生被称赞的感觉。至少大多数孩子会提醒自己不要犯错误挨批评。老师虽然没有直接批评他们,却产生了更好的效果。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不仅出现在批评时,也出现在表扬时。
    当一个人受到表扬时,其他人会产生被批评的感觉,这样能从反面加深感受。
    总之,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可使间接刺激大于直接刺激,而且效果显著。大胆批评别人家的孩子,就是上述手段在教育心理战术中的灵活运用。          
    孩子做了错事后
    一般人认为,孩子犯了小错可以不问,犯了大错就必须加以批评,其实正好相反。
    多湖辉上中学时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发下考试答卷,发现自己的数学成绩比预想差得多,心里大吃一惊。记得考试时,除一道题没答上之外,其他都答得很完整。看完试卷之后才明白,自己因计算错误丢掉了好多分。老师发完卷子后说了这么一段话:“看了你们的答卷,发现你们太马虎了。有的前半部分都对了,最后却写错了答案,还有的把加减弄反了,像这种本不该错的错误太多了,现在,请大家马上把错改过来,否则将会一错再错。养成粗心大意的习惯,后果将不堪设想。”老师这句话的含义是,无意中犯的错,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
    管教孩子时也应如此。孩子的判断能力远不及大人成熟,他们时常会犯错误。但是,即使是孩子,也具有区分好坏的基本判断能力,如果犯了严重的错误,内心深处一定会有所察觉。虽然不知原因,他也会自问是否做错了。
    虽然意识到自己错了,但一旦有人指出来,人们就会产生反感,并有可能将错就错下去,这点大人小孩都不例外。就说上高中的孩子吧,只要家长劝说他们努力用功,他们必会顶嘴说:“知道了,别再啰嗦了!”然而,说归说,他们还是不肯用功,有时甚至会故意地跑到外面去玩。
    小孩子也是如此。即使知道自己错了,如果父母在一旁呵斥,刚刚萌发的反省心也会一下子化为乌有,进而产生反感,破罐子破摔,如此就会带来相反的效果。当孩子遭到较大挫折,换句话说,当孩子处在成长的关键时刻时,父母当场数落,不如给孩子留下自我思考的机会,等事情过后,再慢慢细问“那件事怎么样了?”“当时觉得很困难吧?”有了反思的机会,孩子才有可能从各个角度去检讨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
    相反,当孩子犯了小错误,就应“随时确认”及时给予批评警告。有时,孩子未必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不加以纠正,小错很可能演变成大错。因此,不断纠正小错误,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父母真的动怒,孩子也会认真的接受。所以,大人在责备孩子之后,一看孩子垂头丧气的样子,心里就会感到很不安。更何况由于激动说出伤害孩子的话时,更担心会给孩子造成坏的影响。因此,有的母亲反而对孩子表示道歉,说“刚才妈妈对你的责备过分了,真抱歉”。但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因为像这样以道歉否定训斥和自己,会使孩子学会对付父母。父母若是反复这样做,也会被孩子瞧不起,认为批评指责只不过是妈妈一时感情冲动而已。
    据某小学五年级的一位女学生介绍说,被妈妈责备之后妈妈说“刚才是妈妈不好”,这令她感到非常不快。孩子也完全知道被大人严厉斥责是因为自己有被斥责的原因,没有反而让大人向自己道歉的理由。大人应坚持因为真的生气了才责备孩子的姿态,没有必要不正常地向孩子道歉,否则就失去了父母讲话的权威性,孩子将会无视父母的话。
    如果大人真的意识到责备过火了时,也许会说“我批评过火了,很抱歉”,但此时要附加“可是”,来说明批评孩子做错的地方本身是对的,不让孩子认识到这一点,特意进行的管教也便失去了效果。
    责备之后的善后工作,直接关系到训斥效果的好坏。孩子做了错事对其进行训斥,这是父母理所当然的职责,但训斥并非好事。训斥之后的善后工作也非常重要,可以说从善后工作中能看出训斥方法的好与坏。这里谈一谈善后工作的诀窍。
    三洋电机前副总经理后藤清一先生,曾在已故的松下幸之助手下长期工作,后来据后藤先生介绍,松下幸之助对部下的责备方法有其绝妙之处。
    有一天,松下先生得知后藤犯了点小毛病后如烈火般地盛怒,他一边用捅炉子的火棍梆梆地敲着地板,一边训斥。可是当他训斥完了之后,马上又把敲弯了的火棍给后藤看,说“拼命地训斥的时候,把火棍弄得弯成这个样子,你能不能给我弄直”?当后藤一把将火棍弄直后,他又呵呵地笑着说“啊,你的手还是很巧的,比原来还好”,又高兴起来。可是后藤原本想“让我这样的大男人出丑,我就辞职了吧”,一见此情景一下子消了气。          
    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许多家长向多湖辉咨询时说:“我为我家的孩子郁闷不开朗,为不知道他想要说什么而感到为难。”一经了解,才发现真正的原因在家长自身。在这些父母当中,有不少在孩子讲话时,常常会不耐烦地责怪孩子说:“你想说什么?给我痛快点儿。”
    这些父母虽然是要求孩子“说话清楚些”,但往往这种想法起到相反的效果。性格不开朗的孩子说话不清楚,尤其是与别人接触时更为紧张。这种情况实际上与学习英语会话的日本人的情况相似。
    在这时候施加压力说“你说清楚些”,孩子就会越加变得缩手缩脚起来。
    首先,重要的是要对孩子想要说的话表示感兴趣,表现出十分认真的态度,这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亲近感。并且,大人一边听着孩子讲话,一边深深地点头说“是吗?”这样故意打打帮腔,表示“你说的我都明白了”的意思,这很重要。因为如果孩子一旦认为自己讲的话被父母接受了,就会对说话产生自信。
    常听到有的妈妈唉声叹气:“我家的孩子都上小学一年级了,可还是笨嘴拙舌的,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怎么办呢?”一般来讲,女孩成熟较早,大部分口齿伶俐,而男孩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擅表达,笨嘴笨舌。根治这一缺陷的灵丹妙药仍就是自信心。
    孩子笨嘴笨舌,做妈妈的常常为此感到焦躁和不安。甚至有的在听孩子讲话时,看到他痛苦的样子,就截断话头,替孩子把想说的话说完。这样一来,反而只会加剧孩子表达的困难。
    对于不善言辞的孩子,家长要为他树立起想表达的自信心。好不容易想说什么时,父母却着急打断,孩子说话的机会就会被剥夺。在体味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的痛苦中,孩子就会对说话失去信心,变得更加笨嘴笨舌了。
    对于笨嘴拙舌的孩子,家长还应学会好好听他表达,这一点尤为重要。孩子说话时,要努力听、侧耳细听。等孩子说完后,可以对他说:“你是想说……吧?我都听明白了。”然后用合适的词汇纠正一下所犯的表达性错误。若父母能用一种易于接受的方式、放慢语速向孩子示范简捷、准确的表达方式,孩子一定会记住:“想这样说的时候,可以用这个词”,“这样说就行”。
    不擅表达的孩子喜欢模仿别人的措辞,因此,父母应经常向他们示范正确的说法,这一点也很重要。
    经过反反复复和锲而不舍的努力,孩子就能记住很多种说法,并且能将它们运用得准确、流畅。这样就能使孩子信心大增,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个善于表达的人。这种方法,不仅局限于语言表达的训练方面,对培养孩子的能力也是通用的。
    此外,当孩子讲反对意见时,也要先肯定其态度后再纠正其是非。
    当周围的人都讲右的时候,自己却认为左正确,提出这种主张是相当困难的。这时孩子的回答即使出现差错,但对他大胆地提出反对意见的态度也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能否提出自我主张,与创造性有很大关系。例如,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少年时代不与同龄孩子一起玩,不像一般的孩子,而是经常一个人摆弄机器。因此,他在学校里曾被同学们讥笑为“乡巴佬”。因确立相对论而出名的爱因斯坦曾指出“应与他人有不同的见解”,并以此作为生活的座右铭。可以说不仅是发明和发现,任何有创造性的工作都是从与常识及大多数人的意见相异而开始的。
    能够主张自己的意见,具有很强的自主意识,是十分有益的。自我意识一强,就会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坏事。因此,提出独自不同意见的孩子,就会被指责为“别扭的人”、“格外的人”等。例如,大人总是对于不喜欢父母买的玩具、不照父母要求去做的孩子说“你尽给我找别扭”,对反驳父母的孩子也有不少父母责怪说“脾气古怪”。当孩子与朋友的意见不一致时,父母有时也会因担心而教育孩子说:“只有你一个人提反对意见,这样会遭到大家讨厌的。”而父母把不顺从大家的意见不好的看法强加给孩子,与说孩子“脾气古怪”没有什么区别。如果父母采取不认可孩子的主张的态度,就会妨碍孩子自我发展。其结果就有可能培养出大家向右自己也跟着向右的随波逐流的孩子。
    在这方面,不大欢迎“别扭者”的日本与法国形成鲜明的对照。在法国,只能与别人说相同意见的人,不但不能被视为一个成熟的人,反而被视为傻瓜。所以在法国的家庭中,无论孩子的意见如何幼稚,父母都会认真倾听。有时父母还会故意提出不同意见与子女进行议论。虽然有国情的不同,但这种教育方法是值得学习的。在这种意义上,孩子反驳父母的意见时,并不认为这是过分的,甚至认为这是可喜的。父母的想法也需要转变,如果孩子的想法不对,父母可以认真地听了之后加以纠正。父母有了这种态度,就能培养出孩子具创造性的头脑。          
    面对小危险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不让孩子面对小的危险,就不能使其度过人生的大危险。来自现实教育的报告指出,小孩子使用工具的能力很差,不能用刀削铅笔,上版画课时,让孩子带雕刻刀,马上就把手划破了。削铅笔是电动的,玩具也多半是塑料制品,没有必要自己用刀做玩具。
    但是,如果人一次也不体验危险性,也就不会产生回避这种危险性的智慧。这或许有些夸张,但是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反复与这种危险进行斗争的历史。
    例如,孩子喜欢爬树,在父母看来这是一种危险,而对孩子来说却是有价值的冒险。首先,孩子可以观察树的整体,判断自己是否能爬上去。如果认为能爬,就会想到下一步的方法,确定从何处往上爬,那个树枝能否支撑自己的体重,需要确认的项目很多。这样,当孩子根据自己的印象判断能够爬到树顶时,便决定进行爬树,当然有时也会从树上掉下来受伤。但这是由于自己的判断不得法而产生的失败,这将成为孩子下一次成功爬树的反面经验。
    然而,现在的孩子们几乎得不到尝试这种错误的机会了,用一句话来说,这就是父母过于保护的结果,是由于小型家族化与出生率下降,孩子的人数减少,父母对孩子过于关怀所致。
    但只是考虑孩子的“安全”,孩子就不会更早地自立,就不能具有自己处理事务的能力。例如,在观察幼儿起立行走阶段,可见开始时净栽跟头,但是经过几次吃过苦头之后,孩子便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平衡,可以一个人行走了。如果父母抢先行动,孩子一摔倒马上扶起来,反复这样做的结果会如何呢?不仅孩子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才能学会走路,而且稍微长大以后一摔倒,也不想自己爬起来,磨磨蹭蹭地等着别人来帮忙。
    当然,没有必要让孩子平白无故地去冒险,在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培养孩子在父母不在的情况下自己去克服一定程度危险的机会,有时让孩子成为掉落谷底的狮子也是很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有经验的真锅先生所提倡的有名的“独自旅行教育”,确实是有值得学习之处。
    真锅先生本来想阻止一位3岁的孩子到外面去,但没有阻止。于是他决定观察一下孩子掌握了多少自己保护自己的本领,结果发现孩子能自己确认安全之后穿过马路。从此以后,真锅先生便开始进行“独自旅行教育”。他未做任何说明,就指使小学一年级学生“到东京邮局给国外发电报”,并告诉他“有想去的地方都可以去,只是问路时,找穿警服的人最安全”。并鼓励说“回来时,要走与去时不同的路”。这个孩子经过这番教育后,小学四年级时,就能自己买车票、预定饭店,独自一人到外国旅行了。
    模仿真锅先生的做法是很难的。如果孩子要求“想与小朋友一起去动物园”,大人有必要提醒其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例如“到了那里之后,一定要给家里打电话”,如果采取“远距离操作”的方法让其出去,孩子反而会出乎意料地遵守约定。
    多湖辉在千叶大学工作时,在附属中学采取了让学生在旅行中晚上在当地旅馆集合的方法,让学生制定计划,有时他们乘错了车,出现过失败,这也是作为让学生自立的一种训练,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孩子未必一辈子都能在安然的环境中生活,应当尽量让他们经受各种体验,增强适应能力,这也是父母所应尽的责任。
    以前,有一个小学发生了六年级的男孩子在学校玩火的事件,险些弄成了火灾。这个孩子淘气的原因,实际上是在理科的实验中,有生以来第一次用火柴点火,觉得有意思,便点火柴玩火。
    这也就是说这个孩子直到六年级才有“划火柴的体验”。
    多湖辉在千叶大学附属小学担任校长时,给二年级的孩子火柴、报纸和干树枝,进行实验授课,让孩子们在校园内点火热饭盒和日本酒。可是,不出所料,有的孩子几乎点不着火,有的孩子怕火,也有的孩子带着白手套划火柴;还有的孩子划了不知多少根,火柴盒都空了,还是划不着,就算好歹把火柴划着了,却由于把报纸平铺在地上,仍是点不着火;甚至有的孩子直接将划着的火去点粗的干木头。
    在煤气炉和洗澡都是自动打火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缺乏“划火柴的体验”也是正常的。对孩子缺乏这种体验的更加夸大的原因是,母亲担心地说“火柴危险,让你爸爸来点”。并且,孩子点燃礼花时,也是有父母来关照把蜡烛点着后再让其点火。不仅这种“划火柴的体验”不足,在生活上缺乏“基础体验”的孩子也特别多。这些基础体验不足的孩子的一个共同点,概括起来就是“感觉”迟钝。但是,锻炼这种“感觉”关系到孩子对自己将来的生活的信心,在生活变得过于方便的现代社会,积极地为其提供更多基础体验的机会很重要,例如,让其参加野营旅游就是一种方法。         
    允许孩子失败
    本田宗一郎先生是以生产汽车、摩托车而闻名于世的大型企业本田技研公司的创办人。
    上小学时,他在班里却是“后进生”。无论让他做什么,都总是失败,学习成绩也不理想。然而,对这段经历,本田先生本人是这样认为的:“正是因为当时的失败,才培养了我能进行独立思考、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大脑。”
    他说:“从别人那里学到的东西与自己经过深思苦想得来的东西相比较,其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是大不一样的。”多湖辉以此为例,劝诫家长们,不要只盯着孩子的失败,要多想想失败所带来的好处。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失败。其中,有些孩子也许失败的次数比较多,家长也会由此变得不安,他们担心孩子的前程,于是处处防患于未然,不让孩子失败。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向孩子伸出援助之手,可是,这样做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好是坏,却得斟酌。
    事实上,父母过分担心孩子会犯错误,而不由自主地警告孩子:“又失败了。同样的失败你到底想重复多少次?从现在开始,绝不允许你再失败。”这种话说得一多,反而会加重孩子的紧张情绪和心理负担,结果还是不停地重复失败。
    正确的态度是,当孩子做错事情、出现失败、情绪沮丧时,家长不要老是重复“不许失败”之类的论调。而应该告诉他“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孩子听后会深受鼓舞、精神大振。这时候家长还应该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考试成绩什么的根本就不在乎的姿态。这样,孩子心中的紧张情绪和压力就一定能够得到缓解,孩子肩上的重担也会减轻。结果,事情就会朝着好的方向转化。
    孩子的情绪稳定以后,接下来可以让他对出错的地方进行反复练习。通过彻底的反复练习,让孩子树立起自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多做一些相似的题目。从许多人的经验来看,最初学得不好的地方,经过反复不断的刻苦练习,后来都成了自己擅长的方面。
    实践证明,“可以失败”要比“不准失败”更能减少孩子的失误。本田宗一郎先生说:“不能怕失败,之所以不能怕失败,是因为一旦怕失败就什么也做不成了。”孩子想做某种新的事情时,大人比孩子更了解失败的可能性,便在事前经常说“弄错了可不行”、“别弄错了”。但是,这样不但没有起到鼓励的作用,反而给孩子增加了压力,使其畏缩不前。而且,孩子会从父母的话中得到“恐怕会失败”的暗示,反而易于出现失败。进而,孩子由于过于担心失败,认为什么也不做就不会失败,因此便失去了做事情的积极性,甚至会陷入对一切都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在对失败的担心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一点上,多湖辉举了一个“沉默儿童”的故事。
    一个孩子得了拒绝上学症,偶尔到学校去也一句话不讲,大人便怀疑这个孩子精神脆弱,并对其进行治疗。意想不到的是,这个一句话不说的孩子突然说:“本来我什么都会,脑子也不笨。可是我在学校一有差错同学们就嘲笑我。因此,我现在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说。”
    这些话使医生感到吃惊。这就是说,这个孩子没有神经脆弱等任何病症。不是不会说话,而是过于担心大家嘲笑自己的失败,而躲进自我“沉默”之中。而且,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说,别人就会说“那个孩子像个傻子”。尽管如此,实际上只要没有任何挫折,这个孩子的自尊心就不会受到伤害。这个孩子就是从这种自我防卫的心理出发,而保持沉默的。
    这可能是一个极特殊的例子。总是担心失败,成了一个什么也不会的孩子,也就不可能指望其有更好的成长。
    据第一代围棋名将大竹英雄介绍说,他的老师木谷实先生的口头禅是“必须做起来看,你不明白这一点吗?”。木谷先生这种不怕失败,让大家积极应对挑战的指导方法,使年轻的弟子大大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孩子主动地要去做某件事情时,即使大人知道有可能失败,也要让孩子去试试看,这是很重要的。换言之,大人有时需要有给孩子提供失败机会的胆量。
    另一方面,孩子经常会产生大人所想像不到的离奇的思考能力和不受常识束缚的自由想像。如果大人以不能失败的消极的主观臆断对其加以限制,并教训其“不能做”,将会使潜在孩子身上无限的可能性发挥不出来。大人如果感到对孩子做什么都不放心,而对其进行多余的关照与帮助,也会剥夺孩子的积极性,妨碍其成长。因此,大人应具有允许孩子经常失败的胸怀。          
    消除孩子的反抗情绪
    反抗是孩子精神成熟的重要标志。从根本上讲,孩子自立、有主见就意味着要脱离父母并且开始具有与父母相异的自己的想法。当然,其中有些想法可能会与父母近似。然而,即使这样,他们也不会囫囵吞枣地听信父母,而是将其纳入自己的思维框架中进行选择,接受自己认为可以接受的部分。
    孩子进入反抗期以后,动不动就会顶撞父母,以至于有些家长感到纳闷:“为什么事事都要对着干呢?”当家长提醒他时,他反而振振有辞:“妈妈您不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吗?为什么只说我?”反倒指责起自己的父母来了。即使再有耐心的家长,听到这些话,也会勃然大怒。
    但是,冷静地想一下,父母也并非完美无缺。而且,能看到父母的不足,说明孩子已经具备了对事物进行评判的能力。所以,与其生气,倒不如说我们应该感到高兴。事实上,在我们不经意中孩子已经在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地走向脱离父母的属于自己的人生轨道了。顶撞父母意味着孩子的成长,我们没有必要悲观,而应感到高兴。从某种意义上讲,开始顶撞父母和老师是孩子精神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父母看来,一直对自己言听计从、老老实实的孩子,忽然间变得判若两人,事事都要与自己对着干,有时不免就会大动肝火。以前只要批评几句,孩子就会默默接受。可现在就不同了,你越是极力想控制他,他越是反抗。但是,永远只能按父母的指令行事的孩子,同样也会令人担忧。如果一直不想让孩子独立,那么最终只能害了自己的孩子。不服从父母、甚至与父母发生争执顶撞,都是伴随着孩子的独立性增强而自然发生的现象。孩子再长大一点,长成真正的大人以后,他就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就能够理解、认同别人,对问题的反应也会变得十分从容。
    孩子在未长大之前,做事情总是欠考虑,往往采取较为激进的做法,比如激烈地反驳家长。有一段时期孩子总是感情用事,这时做父母的也不要与他计较,而要在孩子面前保持冷静克制的头脑。这一点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
    在多湖辉的著作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东京的普通民众居住区,邻里交往密切,互相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照别人家的孩子。其中有一位善于对年轻人提意见的老人,这个人就像现代式的“大杂院长者”。对教育孩子感到头痛的父母都去讨教这位老人。这样一来,刚才还与父母顶嘴的孩子马上都老实了。人们都想知道这种魔法般的说教的秘诀,便问道:“为什么您的意见大家都老老实实地听呢?”这位老人回答说:“就是因为讲得使人容易接受,所以就听进去了呀。”这位老人讲得十分谦虚。实际上,有没有这种极为正常的气氛,这关系到孩子能否认真听取父母指出的问题。
    关于易于听进去的气氛,即是创造了“接受条件”之后再加以说服的根本前提。一般有如下一些方法:
    第一,设法扭转或事先打消妨碍接受父母管教的反抗感。为了避免发生正面冲突,可利用第三者和写信、写日记及介绍大人自己经验之谈,用语言使之缓和下来,说“你的心情我理解”,表示理解对方的感情。反过来,也可以装作漠不关心,也是其中一种做法。
    第二,创造一种首先尊重对方,接纳对方,同时对方也能接纳自己的气氛。不是用指责、命令的口气,而是用建议或商量的口气说,如果对方顶嘴,就耐心听完对方的所有辩解。
    第三,先减轻孩子的精神压力,孩子心里自然就有了听取责备的准备,然后对孩子说:“无论如何你让我说两句话。”大人一开始就创造出让孩子听的气氛,这样即使稍有些刺激的劝告,孩子也能听得进去。此外,大人还可以以期待和信赖的口气对孩子说:“你一定能行。”避免用易于刺激孩子的话。还可以用促使其行动的话,根据其过错的程度灵活地劝告他。
    当然,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让孩子自己消除心中的不满。迅速成长时期的孩子会对父母怀有不平与不满。成长起来的孩子自我产生的要求,与父母所要求的规范不断地产生不相容之处,孩子则经过这种冲突,成长为更加成熟的大人。因此,无视和压制孩子的不平和不满,或者反过来采取因为令人厌烦而完全接受的随便应付的办法,孩子就不能如所期望的那样成长。只有妥善地处理孩子心中的不平和不满,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巧妙地避开孩子的不平和不满大致有两种原则。正如所谓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要以攻击的态度表现出来的理论所阐述的一样,孩子的内心一产生不平和不满,就要通过愤怒、反抗、抵触的态度表现出来。这时,第一个原则是不让不平和不满这种能量产生或增强,即从根本上杜绝这种能量的产生;第二个原则是选择不与这种能量产生正面冲突的方法。
    第一个原则是采取阻吓的办法。父母事先拿出几种方案,让孩子自由地从中选择,即使孩子怀着不满做出了某种决定,也要从一开始就让孩子参加,让其感到是自己做出的决定。比如:
    让一个人将水分别倒入两个杯子里,直到这个人认为完全公平为止。接着另一个人自由选择一杯。因为分的人认为拿哪一杯都是公平的,挑选的人拿自己认为最划算的那一杯,从而大家都总觉公平。同样地,每当出现不公平时,父母就要想法巧妙地阻止不平与不满的能量的产生。
    第二个原则是在避免与孩子的不平与不满的能量进行正面冲突的方法中,有首先让对方全部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并痛快地全部接受对方的意见、让对方把能量释放出来的方法;或者用将其拿到不同的层面进行解决,比如说:“现在不行,可以在某某时候解决”这样把时间错开的“转移目标”的方法。          
    培养孩子的持久力
    人们都说现在的孩子缺乏集中注意力和持久力,其原因在于电视的广告。众所周知,电视广告需在30秒到1分钟的短时间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加深对商品的印象。所以画面切换迅速,镜头一个接一个。电视中充斥着这类广告,令观众心里不安稳。而从小受广告洗礼长大的孩子们,似乎适应了这种状况,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不过与广告时间相同。
    的确,近来越来越多的孩子都无法安静地坐满一个课时。如果是高年级还无法安心上课,很可能有其他问题。对于小孩子,父母就不必过于担心,孩子们生性活泼好动,容易见异思迁,再感兴趣的事,往往过30分钟就产生厌倦。
    这样的孩子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论做什么马上就会厌倦,比如学习,不到5分钟他就开始厌烦而想放弃。另一种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比如长跑,最多坚持3天,他就受不了啦。
    那么,应如何培养持久力呢?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是,规定一件事情,要求孩子每天都要完成。这时,要选择不让孩子负担不过重的事情,如小时候可要求孩子饭后撤碗筷,或每天早晨取报纸,上学后就要求写日记等。关键是要求孩子每天必须完成。
    对于第一种类型的孩子,做父母的应该去鼓励他们,循序渐进地增加他们做一件事情的时间。比如学习,昨天学了5分钟,今天就可以设法给他延长至7分钟,进而明天延长至8分钟,关键是不能一味求快。
    重要的是,每当孩子做完一件事情时,一定要好好地表扬他一番。即使不能有始有终,也不要责备他们,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这时需要做的是给自己的孩子鼓劲,让他们过一会儿接着再做,或者是明天继续努力。如果能一点点地为他们延长时间,那么用不了多久,在你孩子身上就会发生惊人的变化:他的厌倦心理会慢慢消失,而精力却会变得越来越集中。
    对于那些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孩子,要从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开始做起。不要觉得这是天生俱有的性格,就对他们失去信心,而要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也具有能坚持到底的优良素质。虽然都是些看似琐碎的生活常事,可也无妨。每天坚持做固定的几件事,就能够培养孩子的持久力。
    为此,开始时首先要说服孩子,再督促孩子去执行,除非有身体不适等特殊原因。万一孩子想偷懒,强制也要执行。这仿佛是孩子与父母耐力的较量,他只要养成习惯,孩子就不会觉得费力。
    据说有位名作家,不管有无写作热情,在每天的固定时间都强迫自己坐到书桌前。只要面对桌子,有时会突然产生灵感,有时能打消不愿写的念头,自然地移动手中的笔,这就是证明他对写作产生了信心。每天坚持做同样的事情连续一年,这对大人也不容易。然而,一旦完成,你会享受到难以形容的喜悦感。一个女高中生向报纸的读者栏投稿说,自己从一上小学就记日记,现已累积几十册,这已成为她遇到困难时鼓起勇气的源泉。对孩子突然提出持之以恒的要求,孩子恐怕不容易做到,不妨改以一星期,10天或1个月为单位,要求孩子每天完成固定的任务,并及时给予鼓励。这必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15#
发表于 2014-4-29 10:46:43 |只看该作者

井深大:早期教育法


    关注早期教育
    井深大是日本当代教育家,索尼电器公司的创始人及名誉董事长。他从商界功成身退之后,热衷于研究早期教育问题,产生了一种在幼儿教育上有所作为的想法。井深大创办了“幼儿教育研究会”,对日本的母亲进行教育,并发明了许多刺激婴幼儿智能发育和情操培养的切实的可行方法,为日本经济奇迹的创造输送了无数一流人才。
    在上世纪6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起飞,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关注早期教育问题。他们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传统的教育体制和观念发起挑战,并投身到幼儿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井深大先生就是这场“运动”的先驱。他从商界功成身退之后,热衷于研究早期教育问题,产生了一种在幼儿教育上有所作为的想法。
    他发现,日本不仅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出了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在幼儿教育上,充斥着许多似是而非的观念,如有人认为,幼儿教育只是为了培养优秀人才,对于一般的孩子就不必花那么大的精力;还有的母亲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那种天才型的孩子,因此,在养育儿女时,只要尽力把孩子的体力培养好就行了;还有一类母亲,她们尽管肯定幼儿所具有的无限潜力,但仍然顽固地坚持已有的观念,认为一个小孩即使在幼儿期的启蒙教育中奠定了良好的潜力开发基础,但是,想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体制下发展他们的更大潜能也值得怀疑。
    于是,他大声呼吁:“为了孩子的未来,天下所有的母亲们,应向现行的育儿观念提出挑战。如果天下父母们仍然抱持传统的观念,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就无法革新孩子的脑力,使他们脱胎换骨。而且,孩子的教育从出生的那一瞬间即已开始,因为对于一个毫无能力的孩子,他的可塑性是最高的。”
    其实,凡是为人父母者,都会对幼儿教育感兴趣。由于他们本身是从幼儿走过来的,现在又有子女,因此他们对如何教育子女,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但是,一旦遇到现实问题,例如孩子一直不会说话,或者进入小学就读后,成绩不理想等等,做父母的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错误。若再深入思考,他们更是感到自己对幼儿的能力根本一无所知,到了这种时候,他们便会不安起来。
    为了加深对幼儿教育的了解,井深大曾创设了“幼儿教育研究会”,开始做这方面的研究。在他的观念中认为教育应该越早开始越好,于是设计了许多早期教育的方法,然而他的这些方法却遭到日本文部省以及一些专家学者的极力反对。例如拿英语教育来说,许多专家认为让儿童学英文是非常严重的错误,他们提出了十分强烈的反对意见。甚至有位专家更为极端,认为:“太早实施英语教育会使孩子的头脑变坏。”耐人寻味的是,这位曾极力反对的人后来为了弥补自己当初的失言,竟毅然担任了幼儿英语教育会的会长。庆幸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想法也在不断地改变。到现在,幼儿教育已普遍地被社会所接受,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多。                        
    发现幼儿的识别能力
    我们通常将自己有心而努力从事的学习或记忆,称为教育。而事实上,还有一种学习是不需要自己的意识的,它也不要靠自己的努力,就如学习母语一样,目前有专家称之为有意识以前的学习,井深大称这一时期为“潜能教育时期”。谈到此一时期的教育方式,有一件事希望大家注意,那就是,一方面,对3至4岁左右发生的事我们几乎没有记忆,但另一方面,我们的语言却似乎是在这段时期根植于脑海中的。这种语言能力究竟是记忆以前“教育”的效果,还是“反复练习”使然呢?若不能正视这个问题,所谓的幼儿教育,就容易和一般的小学教育一样,人们所从事的也只是让孩子们提早入学灌输知识而已。
    从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比较,我们也许可以找到其中的答案。
    一般动物自出生后就已具备了一切本能。以昆虫来说,它一出生即已具备了所有本能,雄昆虫就可以依赖本能来分辨雌昆虫。雄蝶一看到黑色及黄色的条纹就知道那是雌蝶。因此在刺激与本能的结合下,它们绝不会脱离其既定的行为模式。
    相比之下,越高等的动物,在出生后其能力通过渐渐形成的部分也越多,也就是说,通过学习而来的部分就越多。因此人类作为一种高等动物,它有许多动物所没有的特质,最根本的就是人可以靠自己塑造自己。
    那么,什么是人类自我塑造的最佳时期呢?经过不断探索,井深大得出的结论是,人类出生后的一年内,尤其是其出生后3个月,是最重要的时期。这种说法有何依据呢?
    首先,婴儿出生后3个月才开始产生许多表情及反应,所以3个月是关键期,事实上或许比3个月更早。井深大曾做了许多实验。例如让婴儿由出生那天起每天都听同样的音乐,大约三四个月后,这会成为他最喜爱的音乐。
    其次,婴儿也是三四个月大时,只要不是母亲抱,他就开始哇哇大哭。因为他有辨别母亲的长相的能力,即所谓的“模式认识”能力,这是一项极了不起的能力。
    为了证实自己的观察,井深大曾问过许多母亲,她们也证实婴儿是在三四个月大时开始认人的。但是他会认的人并不只限于生下他、与他们有血缘关系的母亲,只要是亲切照顾过他的人他都会认,而且不只会认脸,而且抱的方式、儿歌、气味以及走路的方式等,他都会记得而且喜爱。可以这样说,对于一个婴儿,只要是他喜欢的人,连脚步声他都听得出来。
    井深大曾举过一个例子,他有一位熟人开设了一家特殊的托儿所,其中就有一名这样的幼儿。
    这个小孩在1岁多时,就能认出所里50个工作人员的面貌,不只是认得,而且还分别给取了绰号,叫这个“胖胖”,喊那个“娃娃”等等,那种表达特征的能力,令人叹服。
    要认出50个人的不同长相,别说是小小一个幼儿,就连大人也非易事。不信,你可以试试用文字来说明你所熟悉的人的面貌,你就会了解,描写别人的特征可不是那么简单。
    事实上,幼儿所具有的超强辨识能力,在半岁后就逐渐明显地表现出来了。用他的小小脑袋,就能清楚地分辨出熟悉的父母面孔和陌生人的相貌。
    这究竟是个人的资质不同,还是本能呢?难道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吗?就常识而言,似乎不是这样。
    井深大的解释是,因为生出后就不断重复接受这种讯息,使婴儿对这种外在的刺激毫无抗拒感引起的。         
    最佳的教育时期
    让我们回想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班上的同学中是否有的特别优秀,有的则朽木不可雕?那些优秀的同学,不怎么用功,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不成才的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见得有何长进——这种经验,想必大人都有,而老师们则常以“资质好坏并非天生的,要看后天的努力”来安慰大家。
    可是,我们的实际感觉却仍以为:聪明的就是聪明,笨的还是笨,一开始就已如此。究竟是我们的这种实际感觉对呢,还是老师说得对?
    在井深大看来,这两种说法都对,也可说都不对。
    因为从结论而言,人的能力与性格,虽然不是与生俱来的,但在某一时期以前就已相当定型了。
    从前,人们常以“血浓于水”或“教育比门第更重要”来议论人的贤愚是由遗传或血统而定,抑或取决于后天的教养。时至今日,却仍未见有何可靠的权威研究,或具说服力的学说出现,结论也就此搁浅。
    后来,大脑生理学及遗传学的研究有了进展,证实了人的能力与性格,从0岁至3岁间的幼儿期,逐渐基本形成。换言之,人在初出娘胎时都是一样的,世上根本没有天生的天才或蠢材,资质的良莠,实际上依后天的教养而定。长大成人后才想成为天才,那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人在出生至约3岁之间,其能力与性格大多就已经固定了。所以,上了学之后,才有“一点即通”和“不得其解”的学童产生。
    总之,3岁以前是最佳的教育时期,所以调教方法非常重要,如果等到进了幼儿园才教起,就为时太迟了。
    “一流家庭”造就“一流人物”
    每一个做母亲的,都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考上“一流大学”,毕业后进入“一流机构”任职。井深大认为,其实,只要教育得当,这个愿望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只要孩子一出生,就把“一流意识”灌输给孩子就行了。
    当然,怎样才算“一流”,对它的解释也因人而异。不过,我们在这里要抠字眼,仅提供一个观念,那就是,只要母亲自认为是“一流”的,她就会把这种意识直接传到孩子的头脑里。
    井深大说:“一个人在成年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幼儿期受母亲‘意识’影响的结果。”令人遗憾的是,从现实情况看来,做母亲的却很少注意进行这种意识的灌输,而越是希望儿女能读“一流学府”、能进“一流公司”的父母,越是疏于这种意识灌输。这样,等到孩子有了“自我”,已经能独立自主之后,她们才拧着孩子思维的缰绳朝着他们所期待的“一流”方向努力,到那时已经来不及了。
    看看今天许多注重儿子教育的妈妈们,她们为了要让孩子考取“一流”大学,就得让他进“一流”高中;要入“一流”高中,便需就读“一流”初中;为了进“一流”初中,先得想法进入“一流”幼儿园,可是,她们唯一没有注意到的是,比让幼儿进“一流”幼儿园重要的是,必须要使孩子在“一流”家庭里接受熏陶。
    听听今天已经功成名就的人们的轶事,就可知道他们几乎无例外地都是“家庭”这个先修班的毕业生。耐人寻味的是他们的父母大概也未必都曾雄心勃勃地立下要把孩子教养成杰出人才的目标,但是由于家庭教育方法得当,结果都将孩子教养成了“一流”的人物。
    父母不必用嘴唠叨叫子女“将来要成为一流的人才”,但在家庭气氛及父母的行为中一定要有那种意识存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不断地养成一流意识,并且会逐渐发展和增强那方面的能力。
    井深大以素有“世界机车大王”之誉的大企业家——本田宗一郎先生为例:
    据说本田宗一郎小时候,每天都由祖父背着,散步到附近一家脚踏车修理厂去玩儿。他在追忆往事时也曾表示,每天在那儿闻到的汽油味,是促成他日后对制造摩托车发生兴趣的因素之一。对本田来说,任何设备齐全的幼儿园都比不上他祖父的脊背,他祖父的脊背就是促使他成为机车大王的先修班。当然,并不一定在婴幼儿时闻过汽油味,就人人都能成为摩托车大王,但在本田宗一郎那里,祖父的脊背——确实是他走上机车这一行的启蒙。          
    教育与金钱无关
    井深大曾告诫天下父母:如果他们在教孩子学小提琴、钢琴、英文、教学等方面下工夫,孩子是具有惊人的可塑性的,而且孩子的许多潜能若不在幼时打好基础,等到成年后就会悔之晚矣。
    尽管这种说法已慢慢被许多父母所接受,但她们却会找出很多理由来为自己的责任开脱,如:“你说得很对,可是我没有钱,也没时间让孩子受那样的幼儿教育。”在他们看来,幼儿教育只有那些有钱又有闲的人才能办得到。
    井深大对此予以否定,他说:“其实,教育孩子并非消遣或享受闲暇,也不是只要花钱,花时间就能轻而易举办成的事。”
    诚然,让孩子学音乐、学外文的父母之中,不乏有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打发时间的人,尤其看到那些一身华贵装扮,以高级轿车接送子女的排场,更难怪有人会觉得,那是有钱人的一种炫耀。
    但这毕竟只是极少数的人才怀有的动机,实际上大多数父母为了使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都在如此拼命地筹措金钱,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一些时间来帮助孩子的学业。
    更进一步地讲,孩子的潜能开发也不是父母只要从口袋里掏钱就能解决的事。试想想,倘若孩子的潜能真能用金钱和闲暇就可以开拓与激发,那么,为何有的富人儿女平庸凡俗,无所作为,而许多寒门子弟却不乏优秀人才呢?
    这里的奥妙就在于,孩子的教育不是单靠金钱与时间就能达成,而是要靠父母的爱心与努力才能实现的。如果没有父母的爱心与努力,是很难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教养”
       对3岁以前的婴幼儿,父母的灌输或教育很有必要,那么,应向他们“灌输”何种内容才是最理想的呢?对此,井深大认为有两个方面要着力去培养。
       一个方面是,人们常常谈到的对孩子进行语言、音乐、文字、图形等等的训练,为孩子的未来奠定智能活动的基础;另一个方面是,要在这一时期把做人应有的基本规范或态度灌输给孩子,这一方面人们往往强调得不够。
       谈到做人的态度,有人也许会觉得,它就是指一个人的人生观或价值观,但很难捕捉到它具体的意味。还有人甚至怀疑,由于幼儿还不具备批判能力,如果将父母主观的人生观硬往他脑里灌输,是否恰当?但事实上,我们只要回归现实,就会发现它并不只是人生观等高深莫测的东西。
       客观上,作为一个人,就有人人都认同的起码规范。无论思想、见解多么与众不同的人,也都有自认为“这是做人的最基本原则”。
       例如,生命是可贵的,必须珍惜;不要只顾自己,同时要多为他人考虑;凡事不要依赖别人,要用自己的脑筋思考等等,这些都是极为自然的做人原则。
       或许有人说,这些都是一些近乎无聊的约束。但仔细推敲一下,你也会同意,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如果人人都能确实以身作则,按照这些规范行事,相信所有人都会过得更加安详,更为顺心。
       在井深大看来,父母对幼儿所能做的最大贡献,即在于此。实际上,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它根本无需你向孩子说明这个规矩为什么必须具有,那个规矩为何重要,只需要做父母的从孩子呱呱坠地时起,就以身作则,就能不失时机地把做人的最起码原则灌输给他们。
       当孩子长大之后,也就自然能够了解父母教导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当那个孩子已经完全吸收了那些做人的原则,将它当作理所当然的事之后,或早已习以为常,不再有所怀疑时,便能自然而然循规蹈矩地做人了,这才是最标准的所谓“教养”。
       幼时培养起来的生活模式,的确能成为一个人不可磨灭的、与众不同的“教养”,并使他的人生更丰富、更完美。          
       与其他孩子多交流
       井深大通过许多实例证明,从早到晚与母亲亲密接触,对婴儿是一种良好的刺激,这不仅可以激发婴儿的智慧,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婴儿良好的情绪。
       但是,他进一步观察发现,对于婴儿的身心发育来讲,不能仅限于这种母子之间的单线接触,还应让他多与自己的兄弟姐妹或其他婴儿间进行多线交流,而且后一种交流可能更为有效。
       我们经常遇到一类母亲是,她们习惯于把婴儿整天关在房中,而忽视了应把他们带出去见见世面,从而失去了让自己的婴儿和别的小宝宝接触的机会。事实上,让婴儿多与外界接触,这不但可以促进孩子智能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协调性和社会性。
       井深大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灵长类研究所所长哈里?哈洛博士的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
       哈里.哈洛博士曾通过实验,来提示将出生的幼猴,马上放进隔离室,其结果将对它的未来成长产生怎样的影响?
       他从实验中观察了猴子间的交流与其智能发育和社会化能力的关系,从中得到了一些极为有趣的结果。
       哈洛博士将隔离室的四周用木板围成栅栏,里面只放入哺乳瓶的奶嘴。实验的第一步,就是观看在此养了3个月的小猴,当它被放在一般小猴群中生活时,会有怎样的情形发生。
       从实验中发现,起初,这只幼猴感到彷徨无措。但不到一个星期,它就大胆活泼地与同伴玩了起来。
       第二步,就是把一只隔离了6个月的小猴放入一般普通小猴子中。发现这只猴子完全不和其他小猴玩耍,它只是蜷曲着身子,害怕地缩在角落里,试图冲出栅栏。
       还有一只在隔离室养了一年的小猴,同样将它与隔离室的猴子关在一起时,它也无法与它们相处。
       第三步,博士又把一般小猴放入隔离室内的猴子中,结果,这些小猴根本无法忍受与它们相处时的孤独感,甚至显示出神经衰弱的征象。
       接下来,博士还测验了它们的智商,也发现,隔离6个月以上的猴子根本不如一般的小猴。
       井深大认为:这项实验结果,对我们婴儿的培养也提供了启示。那就是,在缺少人际交流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无论在性格还是智能的形成上,都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这一点对于城市父母尤其应该引起重视,因为在城市生活环境中,邻居之间往往彼此不相往来。为此,那些有婴儿的母亲们,应该尽量主动到外面去,让自己的孩子多与其他孩子接触与交流。         
       为幼儿提供“可以看得见的场所”
       每个做母亲的,都喜欢把刚出生的宝宝放在满是雪白天花板、雪白墙壁、隔离一切外来声音的宁静房间里抚养。但是事实上,全无刺激的环境,对婴儿是有害无益的。
       美国的布鲁纳教授指出:婴儿智力的发达程度,因其生活环境是否有刺激而有显著的差别。他还通过一个实验证明了这种说法。
       首先他将婴儿分成两组,一组放在如同前述绝无刺激的房间,另一组则放在可以看到玻璃窗外护士、医师在工作的房间。在后面那间房子里,其天花板、墙壁和被褥上都绘有色彩缤纷的美丽图案,并且在里面还不断地播放着音乐。
       像这样将婴儿分开养了几个月后,再去测量他们的智力差距。方法是,在婴儿面前放置一个发光物体,看看他们什么时候产生捕捉它的意念,借以测定智力的发展情形。结果,两组明显的有3个月的差异。它表明,在欠缺刺激的地方成长的婴儿,比在有刺激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智力发展慢了3个月。
       据一些幼儿专家的研究表明,1岁至3岁间的智力发育要比4至17岁岁间的智能发育更快也更为关键。因此可见以上的例子显示的在此时期智商会相差3个月其意义有多大。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这种幼儿时期的智力差距可以借由后天的教育拉平,这种说法尽管也有道理,但它势必使孩子承受过重的负担。
       类似的实验,除了布鲁纳教授外,尚有许多心理学家做过,它们都证实了有无刺激确实会影响幼儿能力的大小。
       还有些研究企图探讨何种刺激对促进幼儿智能发育更为有效。在这些实验中,研究者使用了各种各样的道具,如:摇动的床、用明亮色彩点缀而成状似香荷包的串串、闪闪发亮的球、五光十色的纸等等。参与实验工作的专家们大多认为,带有音乐的风车、有花纹的窗帘等,都是极有效的刺激促进物。
       为此,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怀特,还做过如下的断言:“我们已经明白,布置一个热闹的环境,可使初生婴儿的早期发育产生显著的效果。”
       从幼儿的角度来看,他们总是渴望从周围的景象接受一些刺激,喜欢尽量用眼睛盯着要看的景物,大人这时一定要设法满足婴儿的这种好奇心。对父母来讲,与其拿着东西得意洋洋地在他眼前摇晃,不如给孩子一个可以看到外界景观的场所。
       井深大还发现,越是专心照顾孩子的母亲,她们越爱收拾房子,把婴儿的四周收拾得一干二净。这一方面是她们出于对幼儿的溺爱,另一方面是她们怕家里东西太多会给幼儿造成危险。的确,从学会爬到会走路这段期间的婴儿,其所作所为确实危险万分,叫大人的神经一刻也不敢放松。他或她一年到头不是弄翻花瓶,便是用嘴咬电线或滚落床下,做妈妈的唯恐宝宝发生意外,便会小心翼翼地将所有能想到的危险物品,都从孩子身边移开。
       井深大指出:这种作法当然无可厚非。但若因此而使婴儿周围一无所有,或让孩子能触摸到的东西,尽是一些坚硬物的话,结果也大多是负面的。应该让幼儿能用手接触到东西,光是那种触觉,对他而言就是一种可贵的体验。因此,大人应该下意识地给宝宝各色各样的刺激,诸如表面粗糙的、尖形突出物,或轻的、重的东西等等。
       事实上,幼儿对周围的物品感到稀奇而带着好玩的情形去摸弄它,有时即便将它推倒、弄坏,都是他的探索心与创造性的表现。
       如同杂乱无章的房间可以给艺术家新鲜的灵感一样,那些在大人看来毫无意义的甚至是有危险性的物品,对孩子来讲,却能激发他的想像力,促进其智慧的成长,而且还有可能成为提升他们创意的重要刺激。  
       画线练习可以锻炼集中注意力
       井深大先生一直积极倡导对孩子加强画线练习。
       他认为画线练习可以锻炼孩子的集中注意力,同时,通过随便画曲线或直线的练习,也可以为将来写一手好字或画好画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孩子拿着铅笔或蜡笔对写写画画开始表现出有兴趣,这就是开始的好机会。
       首先,请家长理解,所画的线是有感情的。比如画图画,孩子的画看上去只不过是到处抹的毫无意义的线。尽管如此,也肯定是幅出色的画。
       上幼儿园以前的孩子几乎都很喜欢画画儿。这些孩子的画实在有声有色。一条线,一个点,都洋溢着孩子们跳动的生命和活力。哭也好、生气也好、笑也好、害怕也好……孩子们每时每刻的心理状态,都与线或点息息相关。孩子的心理活动都原原本本地反映在画里或线上。因此,不能评价这个画的好与坏,而是要看是否充分表达了心理活动。我们应该站在这个角度来欣赏孩子的画。
       画东西不单是手指的活动,而是与大脑的活动密切相关的。比如,画苹果时,首先在脑子里浮现出苹果的形状(印象),然后大脑通过神经向手传达如何动的命令,手接到这个命令后才开始动起来。
       一旦长大了,这套程序习惯化,手几乎无意识的就能画出苹果的形状,但是在小的时候,就不能画得那么快、那么流利。对孩子来说,画一条线要比大人想象的要困难得多。因为必须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记住调整手的运动。为此,练习起着关键作用。
       手能运用自如,而且可以画出表达自己感情的美丽的线——这就表明孩子的巨大能力已经发挥出来了。绘画、写字、数字,以及美的感情都是从一条线里产生的。是否能愉快地、不厌其烦地画线,将关系到大脑的发育,同时也是锻炼集中注意力的第一步。            
       将兴趣持续下去
       兴趣是幼儿的最佳意志促进剂。但是要使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能继续维持下去,那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如果父母放任不管,孩子的兴趣对象很快就会改变。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不过,若是勉强要他把兴趣集中于某一事物,反而会让幼儿在心理上产生逆反心理。况且,正因为有了那样的旺盛好奇心,孩子才能从外界获得心智、身体的成长所不可欠缺的各种刺激和体验。
       大人们一般都以为,幼儿会从很多外界的事物中,自然找到可以作为自己兴趣的对象,并且会自动加深兴趣以将之持续下去。然而,在多半情形下,父母似乎都应以某种方式为他们提供帮助。
       具体而言,对幼儿所最感兴趣的事物,做父母的能否很快发觉,并发表出予以支持的反应,对幼儿维持长久的兴趣具有很大的意义。
       孩子的兴趣是瞬时即变的,即,在一瞬间萌生,瞬时之后又会萎缩。做父母的,应该适时把握住那萌芽的一刻,给予适当的辅助,使其兴趣能继续茁壮成长。
       话虽如此,但事实上,要让孩子的所有兴趣都作均衡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尽管我们不知道哪一种兴趣最后会变成他长久的兴趣,但做父母的还是应该尽量多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在广泛的兴趣中,试试哪一种兴趣可以持续下去。
       有一位父亲曾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向井深大谈了这一看法:
       他的儿子在1岁两个月时,偶然对“之”字发生了兴趣,从此,凡是看到各种场合有“之”字出现的,做父亲的便指着那个字告诉孩子,并教他念“之”的发音。
       过了两个月,他的孩子已经认得ABC三个英文字母,父亲便趁机用折尺上的英文字,教他继续再学XYZWTFHNM等,孩子马上就学会了。
       到了1岁半时,孩子又对各种汽车、家电制品的标志发生了兴趣,父亲就举出厂家名称,让他猜测商标,有时向他出示商标让他猜厂名。
       由此可见,这位看似“天真的老爸”,在孩子兴趣的培养上还是下了一番工夫的,他使得幼儿的兴趣即能持续,而且还能更为浓厚。
       井深大通过研究还发现,婴儿期的一再重复,有利于加强他们的脑部智力组织的功能。婴儿之所以对反复地灌输不觉得厌烦,主要是因为他们还处于不懂厌烦的阶段,因此,我们才可以用反复的做法,以提高他们的智力。
       即使出生才3个月的婴儿,只要每天重复播放几次音乐给他听,过了一段时间,任何深奥的音乐,他都会记得。由此可见,婴儿的吸收力是十分惊人的。
       这一时期的一再反复,除了有助于孩子的智能发展外,还有助于培养他们对某一事情的兴趣。
       通过不断的反复而记住了各种音乐与童话的婴儿,就会渐渐地着迷于自己所喜欢的音乐或故事。也就是说,反复的作用,一方面使得孩子能熟记故事,另一方面也同时增进了他们对该故事本身的兴趣。
       经常反复听故事的婴儿,随着不断的长大,会对画本渐渐感兴趣,进而再对画本上的图画、文章产生好感,最后就会激发出想亲自去读的意念。
       井深大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双双在外工作的夫妻,一直把自己一个年仅1岁2个月大的孩子寄养在育幼院,当他们将孩子领回家时,孩子已近乎处于白痴的状态。可是,等孩子到了四五岁时,他却突然对音乐表现出浓烈的兴趣,一下子想学小提琴、钢琴的欲望,狂热得近乎异常。
       他的父母觉得十分奇怪。后来经过调查才发现,这个孩子在育幼院时,在睡前和运动时间,院方曾不断地播放舒伯特和莫扎特的摇篮曲,以及冰上华尔兹等音乐。
       正是这种不断播放的音乐,使这个智能并不高的孩子对音乐产生了独特的领悟力。
       玩具不宜多
       谈到玩具,我们就不得不评论一种令人担心的情形,那就是:现在的父母,似乎给孩子过多的玩具。我们在百货公司或街上,常可看到儿童在玩具店前,吵着要买玩具,最后,大人拗不过,也只好给他买了。
       遇到这种情形,若是西方的父母,就不这样,他们无论孩子是哭是闹,除了生日与圣诞节以外,好像都不给孩子买玩具,更别说会把小孩带进玩具店了。
       他们这样做自有他们的道理,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想要的东西样样都给,那绝不是父母爱心的表现,反而会给小孩带来不良的影响。
       井深大的研究指出,拥有太多玩具的小孩,性格比较散漫,他会精神不集中,容易见异思迁。玩具一个接着一个,兴趣也会跟着瞬息万变。
       幼儿的玩具不必太多,哪怕只有一种,他也能变换各种方式来玩。即使是个硬瓶盖,一片木头,在孩子看来,或许都比玩具店买来的昂贵东西还要好玩。
       井深大认为,帮助幼儿发展种种创意,才是做父母的最大义务。给予孩子形形色色的玩具,孩子想要的东西样样都可以得到,这样的孩子绝不能算是幸福的。
       常言道:“喝酒的人被酒喝。”我们倒觉得,玩具过多的小孩不是在玩玩具,反倒是被玩具给玩了。
       井深大见到一些家长,他们绝对不给孩子买现成的玩具,只给他们买只有自己动手组合才能玩的那种,这样孩子在得到它之后都得绞尽脑汁,甚至流着眼泪去拼装。他们即便完成不了,也不轻易向父母求援。由于拼不起来就不能玩,孩子们就会拼命去干。
       井深大很赞同这种教育理论。很多父母都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在玩具店里,几乎摆满了形形色色、琳琅满目的玩具,连大人看了都会不知不觉深受吸引,以为买了回家,孩子一定会很高兴。但其实不然,他们在玩了片刻后,就再也不屑一顾了。
       事实上,孩子对于用不着自己动手完成的现成玩具,一点也不会觉得好玩,因为这样的玩具不能满足孩子们的欲望。比如,当你花高价买了一架电动火车回来时,孩子并不满足于看火车如何在轨道上跑,而是感兴趣于将轨道一会儿予以拆散,一会儿加以组合。
       井深大认为,现代的孩子,只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玩具感兴趣,所以不但玩具不宜过多,而且应该给予他们能够“完成的喜悦感”的玩具,并从中满足来自他们内心的创造欲望。
   让孩子进行锻炼
    一次,日本奥运会体操冠军池田敬子,向井深大谈起他们养育孩子的经验:
    池田女士和她丈夫都是体操选手。当第一个孩子降生后,他们疼爱无比。打从0岁时起,她们就片刻不离地跟在孩子身边,教他做体操、翻筋斗等运动。
    到了小学二年级时,孩子就能从椅子上翻个筋斗跳下来,显示出令人吃惊的运动能力。
    池田夫妇欣喜不已,觉得这是“虎父生虎子”,把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归于遗传的作用。于是,在她们生第二个孩子后,便不再施以同样的训练而任其自然发展。结果,虽然同为著名体操选手之子,这个小孩却非但不会翻筋斗,而且连一点像样的体操动作都不会做。这一截然不同的结果令池田深有感触:运动能力不是遗传的,而是锻炼出来的。
    与体格和灵巧有关的运动,确实较易受到遗传的影响,但是如何运用这些方面的能力,那就要看出生以后的锻炼了。例如游泳、赛跑、跳高之类的运动,即使承袭了再合适的遗传体格,如果不经过相当的训练,仍然无法将这种遗传能力发挥出来。相反,体格上稍差一点的孩子,若能在幼儿期作适当的训练,反而能够施展超水准的潜能。
    另外,运动神经要趁着脑组织尚未完全形成时,就让孩子锻炼,这样才最容易学习,而且进步也快。
    井深大先生就深有体会,他30多岁才开始学打高尔夫球,尽管非常努力,但仍打不好。他就十分感慨,如果自己能更早就打高尔夫,也许无需这么辛苦,还能比现在更高明呢。
    井深大先生还有一位美国朋友史泰那先生。他也非常喜欢高尔夫球运动,于是让两个儿子从小就学打高尔夫球,长子9岁时起,次子7岁开始学起。8年后,哥哥只能打9杆,弟弟却能打7杆,后者球技显得更高明。他们的父亲百思不得其解,因为长子的体格更加魁梧并且在其他运动中,他的成绩也比弟弟更优异。后来他只有一个结论:那就是弟弟学高尔夫球的时间要比哥哥提早了两年。
    所以,井深大告诫家长:任何运动,着手学习的时间越早,技艺的精湛程度也越高。   
    关注孩子感兴趣的事
    毋庸赘言,小孩有小孩自己的天地,他们是在自己的世界中自由自在玩着长大的。有些事情,不管我们大人看起来是多么莫名其妙,但孩子们却做得很起劲,而且还当它是件大事去做,这就是孩子的天性。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一类母亲对孩子在做的事,总是用不屑一顾的表情望着,这实在让我们感到失望。
    常有一些母亲提这样的问题:“我自己并不喜欢古典音乐,但为了孩子,我是否应让他听古典音乐呢?”试想一想,一个母亲是如此讨厌古典音乐,孩子会对它有兴趣吗?
    古典音乐对小孩能有很好的影响,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但是由于做母亲的已对它显示出厌恶的神情,她那种神情就会传导给孩子,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这样,你也就别指望孩子会喜欢古典音乐了。
    井深大说:“在幼儿阶段,孩子对某种事有兴趣,都是受了母亲的影响。既然如此,母亲对孩子所做的事,就不可以漠不关心。有时,大人对孩子在做的事情感觉无聊,则是因为你用大人的感觉去看待孩子形为的关系。这时,你应换一个角度,比如把自己拉回到童年时期,也许你就不会这样对待了。”
    当大人贸然闯入小孩子的天地时,这无异于在强迫孩子对某种事物感兴趣。而一旦大人自己对某件事“不感兴趣”,则会使孩子的兴趣大减。
    因此,井深大认为,母亲应有的态度,该是在小孩世界的四周,密切注意他们所做的一切。你对孩子在做的事表示关注,并给予鼓励,对孩子的帮助不知该有多大!
    请你明白,用爱心去注视孩子,对他的行为报以母亲的笑容,这胜过任何言词的勉励。如果你用大人的尺度去看待孩子的行为,甚至认为:反正那是小娃儿玩的把戏,不值得我们大人去认真,就会影响孩子的情绪,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带孩子到户外去
    对出生后对世界表示好奇的婴儿,每个做妈妈的无不欢欣鼓舞。家里人会争先恐后地去给他买各种玩具,如团团转的风铃和嘎啦嘎啦棒,婴儿会颇有兴致地盯着风铃看,也会聚精会神地倾听嘎啦嘎啦响。但光是有这些,他就果真满足了吗?井深大通过对这些婴儿面孔的观察,发现从他们的表情来看,似乎觉得仅有这些玩具还不够刺激。
    井深大认为,这一时期的婴儿,正患上一种“刺激饥渴症”,他们甚至对偶然飞来的苍蝇都会显示出无比的兴趣。哪怕是看见一只爬到眼前的蚂蚁,他也会用眼睛追踪蚂蚁的动态。
    当然,要满足婴儿对刺激的渴求,光是给他看蚂蚁、苍蝇是不够的,必须尽量多带他到可以看到车、狗、猫,甚至飞机、飞鸟等的“外界”去。
    然而,我们发现,现在母亲们带着婴儿在外走动得越来越少。这或许与家庭拥有私家车越来越多有关。别为了顾及路况、卫生、健康等问题,年轻妈妈们也往往不太喜欢把宝宝带到外面去。殊不知如此做法,无形之中就封杀了婴儿的好奇与兴趣。这对于拓展婴儿的智慧与能力,绝对是弊大于利的。
    正如一句名言所表达的:“大自然是孩子学习的宝库。”外界与大自然之中,有无穷的力量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果不把孩子带到那种学习场所去,这不是母亲的怠慢与失职,又是什么呢?
    的确,把孩子带到户外,可能有伤风感冒之虞,也有遭遇不测的危险,但是为了这些理由,就把孩子整天关在家中,这等于是做母亲的亲手夺去了孩子在户外学习的机会。
    井深大说:“走出户外的婴儿,都会惊奇地注视路上的狗或猫儿,对川流不息的来往车辆,也会始终看个不停;看到菜摊上摆放的各色各样的蔬菜,更是瞪大眼睛欣赏。通过这样接受在家中所得不到的新鲜刺激,婴儿的智能也自然会发达起来。”
    因此,尽管对婴儿的健康与安全予以最大关注,是父母的责任,但我们也切不可因此而限制了孩子的学习场所。因为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婴儿才能使自己的身心更加活泼与健康。注意这个事实,也是做父母的不可忽视的责任与义务。   
    让孩子亲身体验
    父母对于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怀有期盼是很自然的。虽然孩子的未来最终取决于他自己的意志,但是母亲仍可能左右孩子的将来。要让孩子照着父母的期盼发展不难,但是,要给孩子什么环境,让他拥有些什么,也是很重要的。父母究竟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物?是不求名利的有用之材?还是不修边幅的散漫人士?或是有地位的伟人?一旦目标确定,父母就必须胸怀坚强的意志,努力培育孩子。
    只要用心,培育一个智商150的儿童一点也不难。在铃木儿童园地里的儿童,智商平均就达135到150左右,有些甚至高达180。他们在入园以前都是很普通的孩子,学校也并未以提高智商为主要的教育目的,但因方法得当,自然就达到了如此好的效果。
    孩子在做什么事的时候眼睛会光辉闪烁?对他说什么的时候他会靠过来?什么时候他会生气勃勃?只要你细心观察就可以知道大概了。在获得这方面的了解后,就可以让他继续朝这方面的兴趣发展了。例如打算让他学小提琴的话,就必须为他营造这方面的环境。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完全没有兴趣,父母却仍一味无理的要求的话,那么父母的意思与孩子所想要做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井深大先生始终主张在这样做的时候,应以母爱为前提。也就是说,你在要求孩子做什么之前,应首先将母爱灌注到婴儿身上,在此基础上再来谈母亲该抱什么观念来教育孩子。但是若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意思,母亲仍不断强制他的话,绝对是有害的。
    现在的幼儿教育主要局限于音乐、绘画或体育方面,但好像还是少了一些什么。幼儿教育应该没有限制,无论什么都可以教,换句话说,就是要让他实际去看、去听。以日本九州幼儿园为例,幼儿园常常带三四岁的儿童去观看村里的祭奠。从庙前老先生的挥拳弄掌、抬轿,到舞狮表演都让孩子观赏。令大人们吃惊的是,回到幼儿园后,孩子们能从头到尾记住祭奠的内容,跟着挥拳弄掌,模仿抬轿,对狮子有兴趣的孩子还会跟着舞狮。想一想,他们只是一些三四岁的儿童呢!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得这么好呢?因为他们实际上看到,而且很直觉地捕捉到这些演出的精华所在。所以老师们根本不必告诉他们必须看什么,只要让他们实际体验就可以了。
     后来,老师又带他们去看农夫种田、除草。回来后,他们就在幼儿园旁边为他们开辟的田圃里照着所看的情景做了起来。孩子们会以他们的眼睛详细观察他们有兴趣的事物,对微不足道的小地方也加以注意,并跟着学习。从这当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孩子的真正个性,并配合其个性因材施教。
    对于儿童,是主要的还是让他们实际体验,就这一点来看,现在的儿童实在很可怜,周围尽是些华而不实的摆设!   
    不要“骂惯”孩子
    多湖辉曾经研究过各界名人的幼儿时期。他说,没有比不用强制压迫,而给予正当动机的教育,更能收到良好教育效果的。而井深大则更进一步认为,以母亲为主的身边所有的人,懂得给予孩子深切的理解和用心,才是幼教的根本。而且自出生到两三岁间的孩子,对外来刺激具有惊人的敏感吸收力,如果每天反复不停地给予同样的刺激,那种刺激就会固定在他们脑中,变成一种“能力”。
    这有许许多多可资证明的实例。其中,最佳的例子便是“说国语的儿童”。在此以前,一般人都认为小孩子讲国语是遗传的。事实上是因为一出生就可每天受到大人说国语的刺激。井深大之所以一再强调,在3岁之前尽量多给孩子良好刺激的重要性,原因亦在于此。
    反过来说,如在“模式时代”,一再的给予不良刺激,孩子就会养成“坏的能力”。
    例如,一个脾气暴躁的妈妈,每当孩子一哭,便发起火来,来叱喝责骂,于是这种刺激就会固定在孩子脑中,很可能培养出孩子挨骂也满不在乎的“能力”。又如母亲倘若每天哼着奇腔怪调的摇篮曲给孩子听,日久之后孩子就会养成了无音感的“能力”;或者每天当着孩子面尽讲父亲的坏话,也会使孩子产生轻蔑爸爸的心态。
    许多做母亲的,如此这般地养育子女,到了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却爱发牢骚说:“我这孩子,任你怎么骂都听不懂……”其实,被骂惯了的孩子、五音不全的孩子,或轻蔑父亲的孩子,都不是遗传的,而是母亲“那样教养他”的结果。
    须知,起步方向如果错误,当然不可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就算发现了,想要改正轨道,也一日比一日困难,这点,井深大提醒父母们切记在心。   
    溺爱的危害
    常常听说,现在的孩子都很懦弱,井深大本人就曾亲身体验过这一事实,有一次,他被好友本田宗一郎硬拉去担任童子军东京联盟会长,出席该典礼时所发生的事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来自全东京的3500名儿童,皆集合于世田谷的一个运动场。在典礼还未进行到一个小时时,蹲着聆听致词的孩子们,就陆续有人晕倒,而且竟有11名之多。
    后来,小学五年级以下的小童子军们也来参加典礼,并举行了“破气球游戏”,即一种自己脚上绑着气球,再去踢对方队伍的气球的游戏。可是,大家只是列队哇哇叫嚷着,大多不想积极地冲入对方的阵地,去多踢破一个气球。看了这种情形,本田和井深大为了要给孩子们“打气”,也加入了这场游戏,而且两人都很专心地在踢球,可是孩子们非但不因此受到刺激,反以一副镇静的表情望着,好像在说:“偌大一个人了,还乐个什么劲!别踢伤了才好。”
    当时他想:平常受过严格童子军训练的学童尚且如此,其他未受训练的孩子,就更可想而知了。
    事实上,在学校运动会上,连50米赛跑都跑不完的孩童也多得是,甚至还有稍一跌倒就骨折,弄得救护人员忙得不可开交的。此外,不会吊单杠、不会跳箱、不会爬竹竿的孩子也不罕见,要是老师想作个示范,他们反而会劝老师:“危险,还是别做的好!”
    孩子究竟为何如此胆小懦弱?这样的小孩长大后,能有本事适应这现实而复杂的社会吗?
    所谓“志气”,就是“尽量不输于人”的魄力,但是无可避免地,有魄力必有危险。然而,一开始就不与人竞争,凡有危险事就依赖父母兄弟的风气不单在孩子之间盛行,而且蔓延至青壮年。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职业的选择。这种人无论当公务员,还是进了大公司,他主要的目的不是想找一份工作,而是想找一种兴趣作为生活的依托。
    井深大认为,所以会有这样的儿童与青壮年人,原因之一就在于幼儿期母亲的态度。在应该严加管教的时候,不严加管教,把教养的责任推给幼儿园与学校,结果培养出胆小懦弱的孩子,自是理所当然了。既然从孩子能够很自然地接受严格管教的时候,就过分像“宝贝”似地把他养大,也就难怪孩子会有“娇生惯养”的心理;而这种“娇生惯养”的心理,到了上幼儿园及小学以后,还会更严重。
    如果孩子稍微被老师训了一下,家长就向校方兴师问罪;上体育课时,孩子受了点伤,也要学校贴医药费,如此,孩子怎能产生自立心?
    学校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固然也有问题,但是,至少对孩子的教养,以及教孩子向现实或危险挑战的气魄,除了父母之外,谁也无法办到。而这个时期,就只有在3岁以前。
    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非常任性,不听父母的话,光想自己想干的事情。责备他一次就反抗一次,越来越不好对付了,这怎么办才好呢?”
    孩子的任性也是父母培养出来的能力之一。作为父母一般是不愿通过责备方法培养孩子的。不过,你打算严格培养,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对孩子的溺爱或助长了孩子的反抗心理。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状况下,更容易把孩子培养成为娇生惯养的人。当孩子哭了,就急忙奔跑过去把孩子抱起来。当孩子摔倒哭了,立刻跑过去抱起来。这样做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但不管任何场合都如此,就会培养出孩子的任性心理。
    如同有句谚语所说的:“过犹不及”。凡事“过分”固不适宜,但没有任何事比在幼儿期父母的溺爱对孩子更为有害的。
    父母为了疼爱子女,往往会让懦弱的孩子更有依赖心,如此落入恶性循环。其结果,受害的当然是被娇生惯养的孩子本人了。   
    父亲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需要父母的协调以及双亲的职权分摊,如果忽略了父亲的角色,对往后孩子的成长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如果说,单单吃母乳、换尿布就能长大,那么,孩子是母亲一人就可以抚育的了,所以才会有人说:“没有父亲,孩子也会长大。”
    的确,在肉体上、生理上是如此。因为,作为生物的人类,要培养生存上的基本力量——即动物性的育婴工作,都得假借母亲之手,而且也非母亲莫属。父亲的存在,要等孩子稍大后需要精神教育和社会性教育时才会显得特别重要。
    有趣的是,在猴子的世界里,虽然有“头目猴子”,但却没有“父亲”这个名位。当然,让母猴生小孩,必须要有公猴才行,可是,哪个公猴是哪个小猴的父亲并不清楚;即使知道,也没有一个特定公猴像人类的父亲那样,在孩子诞生后,负责找食物或保护小孩。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河合雅雄认为,在动物社会中并无人类这种意义上的父亲,而人类这种特殊种群,则为了要过团体生活,才组织所谓的家庭生活,因而有了父亲这个人物。
    河合教授说,人与动物的最大差别之一,就是父亲这个名位。只要是人,无论任何未开化的民族——当中虽然也有跟现在的我们一样,形式上没有家庭组织的民族,但是他们照样明显地有父亲和母亲的存在。
    母与子的关系,在任何动物间,都能一眼即可看出。可是像人类这样的父子关系,却必须在社会的组织或制度下——亦即在某种规则下建立的关系中才能存在。
    换句话说,所谓父亲,是家庭中的“社会代表人物”;是表现母子关系这个动物性关联所没有的“制度”与“规则”的人。
    如此想来,父亲在家庭教育上的存在意义,就更明确了。也就是说,父亲在子女教育上如能多多用心,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父亲”所代表的“社会”,或“制度”等人类团体的规则。
    如果父亲对子女的教育漠不关心,只安于做个“不热心教育的爸爸”,则任凭母亲怎样孤军奋斗,在培养孩子的“社会性”方面都会有明显的缺陷。
    一般而言,父亲在家庭中,大多扮演着斥责孩子的角色。如果偶尔照面的父亲,一见到孩子就教训一番,孩子定会把父亲视如仇敌,而表现出反抗的态度。情绪不稳的儿女,多数对父亲都没有好感。
    在比妈妈还严厉的父亲教养之下长大的孩子,将来也许会成为所谓的天才或英雄,不过翻阅伟人传记,大家可以看出,他们在性格上似乎大多有缺陷。
    而另一个极端是,有不少父亲不务正业又酗酒,经常吊儿郎当,对孩子的教育漠不关心。被这种父亲养大的儿女,性格会变得别别扭扭,长大后成为不良少年的几率更大。
    有一次,井深大在电车上遇到一对夫妇带着小女儿要去郊游,只见那位大约3岁的女孩,兴致勃勃地和父亲对着话。
    女孩说:“爸爸你猜猜看,有了10条橡皮筋可以做成什么来?”爸爸回答:“哦,10条橡皮筋嘛,可以凑个臭皮匠啦。”对于这番无谓的交谈,坐在一旁的妈妈,佯装不知的看着杂志。由此可知,一个积极想和父亲进行沟通的女儿,如果碰上这样一对漠不关心的父母,她怎么可能身心愉快呢。
    虽然,井深大认为幼儿教育的主要担当者是母亲,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将教养子女的任务完全交给母亲。做父亲的下班回家,在说太忙了、太累了之前,应多多加强和孩子的沟通,这才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成为母亲的一名好帮手,这才是父亲在家庭教育上应负的职责,因为和谐的家庭气氛,不是母亲一个人可以营造出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6#
发表于 2014-12-24 09:59:40 |只看该作者
我掉入海中了,知识的海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17#
发表于 2014-12-25 10:59:45 |只看该作者
最好的方法是用真心对待学生。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8#
发表于 2015-1-22 14:03:57 |只看该作者
儿童虽然具备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比如说生来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这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能力的实现就越少。这就是儿童潜在能力的递减法则。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9#
发表于 2015-1-22 14:05:08 |只看该作者
当孩子犯错误或试图做一件事情而没有成功时,父母应该避免用语言、行动向孩子来证明其失败;应该把事情和做事的人分开。在父母的脑子里,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只能说明孩子缺乏技巧,这种技巧有时是因为父母没有很认真地传授,而丝毫不该影响对孩子本身的价值的判断。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0#
发表于 2015-1-22 14:09:32 |只看该作者
人都是需要感情的,对于孩子来说,更需要亲热的情感和父母的温暖。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更需要和父母进行亲密的接触。因为,孩子除了满足自己的感情需要外,还需要从和父母的接触中获得安全感。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1-24 12:41 , Processed in 0.227531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