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伦大道之--长幼关系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21 14:18: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内容提要:长幼关系不单指兄弟姐妹(同期:长的范围:家之父兄、国之君长、与凡年高、 德高位高识高者(侍高))悌道是指什么;同期:悌道就是兄友弟恭、走上社会以后、大家对长者都彬彬有礼、这是一种次序。) 。
个人觉得长幼关系应该是指兄弟姐妹之间的这种关系吧!其实长幼关系不单单指兄弟姐妹,我理解的范围还比较小,是包括兄弟姐妹,这个长呢?在古代有一本家训叫《了凡四训》当中有提到长的范围:家之父兄、国之君长、与凡年高、德高位高识高者(侍高),所以在家庭里面父母兄长都是长,初到社会上,君长就是领导,他也是长;然后年龄高的、德行高的、位置高的、他的见识高的、都可以称为长。在传统文化当中,还有先入门为长之说,同样跟着一个师傅学的同门师兄弟,不分年龄,谁先跟这个师傅学谁就是长,因为他跟师傅学就学的多,他就识高德也高,是这样的,所以凡是长,都可以归到长幼关系,五伦常常是一体的,可截然分开的。
那么兄弟关系是长幼关系中的代表,所谓兄弟如手足,要做到兄友弟恭,也就是它用兄弟关系的这个存心,来扩展到对所有的长辈,这一种关系叫做序,所以入孝出悌,兄弟关系为什么叫悌,悌道就是兄友弟恭,走上社会以后,大家对长者都彬彬有礼,这是一种次序,兄之道叫做友,再看看友字怎么写,他是两只手握在一起,上面是兄长的手,下面是弟弟的手,兄长的手握着弟弟的手,或者说长辈的手拉着晚辈的手,提携他,这个心也是仁爱之心的扩展,为人长者就是兄长跟姐姐念念关心弟妹,为什么从小到大,这个心境一直延续下去,我们都记得如果有兄弟姐妹的就很清楚,我们很小的时候天天就跟着哥哥、跟着姐姐,叫跟屁虫有没有,我小时候就是跟屁虫,哥哥到哪我们就跟到哪,因为我们还小,都要靠哥哥大一点来提携我们,这个心就跟父母对儿女的心一样,就是长辈对晚辈的心,作为晚辈的幼者就是弟妹,或者我们对叔叔阿姨用什么心呢?用恭,你看恭,上面一个共下面一个心,共心,就是兄弟姐妹是同心协力,手是挽在一块的,然后心里装着长者,很恭敬长者,也是念念为长者着想,跟孝心的扩展,跟父母的孝移到长者身上叫兄友弟恭,这种就叫悌道。
长幼有序需有礼(同期: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这就是我们要去做的),餐桌之礼体现长幼有序(同期:十几个人过来,谁都知道自己该坐哪儿,很经济,不要浪费时间,不要再开个民族会议商量一下谁坐哪儿,500年不用商量,这就叫做序,长幼有序)。
长幼关系要做到兄友弟恭,兄长要爱护弟妹,做晚辈的要尊敬兄长,兄弟姐妹和睦相处。才是最好的孝道,也就是《弟子规》讲的兄道友 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那我们刚才说的兄友弟恭,这个友和恭我们具体的来解释一下,刚才友是说两个手挽在一起,这个恭是心在一起共同的一个心,对那我们就想了解这个恭具体的应该怎么做?包括一些礼节,像您刚才说的看到年长者要恭敬,其实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义之邦,五伦关系都是礼的一种,像父子关系做到了叫父子之礼,孝为主、长幼关系,出则悌它叫长幼之礼,就是跟长者的礼,那么礼文化跟孝文化一样是个文化体系,有三本书叫三礼 《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当中也教我们怎么学习这个礼,礼之体、敬为主、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弟恭的恭,对长者的恭敬心,这是礼的根本。礼的用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关系一和谐就健康了,礼的相就是形式,就刚刚我们讲的怎么做?怎么做到兄友弟恭,那比如说我们对长辈的礼节,在《弟子规》这本书里面,出则悌就讲长幼之礼,比如说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这就是我们要去做的,我们路上遇到长者怎么表达我们的恭敬心呢?赶紧过去打招呼,我们一般现在鞠躬礼90度30度鞠躬,表示对长者的尊敬,如果长者今天很忙,点下头就要走了,我们就退一边让长者先走,这就是序,不可能我们年轻人抢着走,这就没有礼了,礼义之邦要有礼。那吃饭也是,自古以来传统文化当中,包括现在餐桌的礼仪,面对大门这个位置,这是长者坐的,最高领导坐的,总经理坐的、爷爷坐的,长者,然后这个副主位,主宾副宾,约定俗成这叫序,十几个人过来,谁都知道自己该坐哪儿,很经济,不要浪费时间,不要再开个民族会议商量一下谁坐哪儿,500年不用商量,这就叫做序,长幼就序。这是餐桌的礼仪,那么称呼也是,你看中国文化的称呼跟西方就有区别了,比如说叔叔舅舅,西方文化再怎么也称UNCLE都包括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分得很细:舅舅是舅舅,叔叔是叔叔,表叔是表叔,它有区别,为什么有区别?礼不一样,如果没有礼了,谁爱坐哪坐哪,那就没秩序乱了,然后我吃完就走,稀稀拉拉的,很没有教养的样子,你看这就是文化,文明的教化让我们彬彬有礼,我们刚才已经了解到,这个兄友弟恭是该如何去做的,但是我们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个程度呢?在生活当中如何去规范自己呢?我们举个例子,明朝的时候有个读书人叫陈世恩,他兄弟三个,弟弟年纪比较小,从小父母关爱他,宠爱他,就游手好闲,喜欢出去玩,喝酒,这个时候,大哥心里就觉得对不起父亲,要教育这个小弟,所以弟弟出去玩了,哥哥就把他叫过来,说不能出去玩,要好好读书,讲了一次两次三次,结果呢?口气不是很好,弟弟听多了以后就不高兴、不理睬,反而跑出去玩,这时候陈世恩在旁边听到了,就说大哥,兄弟如手足,三弟的事就交给我了,于是呢他就每天拿着家门的钥匙,站在家的大门口等弟弟,第一天晚上弟弟回来了,以为这下轮到二哥开骂了,结果二哥一句都没骂却说弟弟这么迟回来,冷不冷啊!来煮面吃,第一天进去了,第二天晚上弟弟回来他还是这样在门口等,弟弟进去了他就去关门,第三天第四天照样等,弟弟终于感动了,跪了下去说:哥哥,弟弟不好,你这么关心我,我从此以后改正,真的,弟弟从此再也不跟,那些不好的酒肉朋友他兄弟关系不合的时候有个心病,心里有块石头,你说影不影响他的健康有关系往来,用心学习。你看这位陈世恩跟他的大哥,都想帮助三弟,但是怎么样能真正感受到三弟的需要,来帮助到他呢?很显然陈世恩夜待天天晚上在那里等,演出德行,真正的关心弟弟,而他每天嘘寒问暖的时候他是发自真心的,不是造假,才能感动弟弟,如果假的感动不了,很显然世恩的办法要比大哥要高明的多,这就是中华文化的高明之处叫教化,或者说感化,真正演出了兄有弟恭,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沙发
发表于 2014-4-21 14:18:28 |只看该作者
      劝谏需要建立信任(同期:《论语》里面孔老夫子教育我们,信而后谏就是建立信任完才能劝谏的,不信则以为谤己也),劝谏还需注意场合(同期:第二个劝谏的注意事项是规过于私室,刚刚谈到的,千万不要在大庭广众就开始劝谏)。
      对刚才这个陈世恩的故事,我想让很多的观众朋友也非常的感动,不仅讲述了一个好哥哥对弟弟的爱护之心,同时也让大家见识了劝谏的高明之处,但是刚才我们讲到的是一个兄友的这个方式,但是弟恭的这方面。比如说我们遇到我们的长辈,实在是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到位的时候,我们需要去劝谏,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劝谏是一门艺术,它的总的原理原则就四个字叫隐恶扬善,这是劝谏的总原则,同时也是(我们)我们媒体工作的总原则,就是把善的扬起来,让更多人看到善的,大家熏呀熏,就是看多了自然习惯了,也去做善了,恶的尽量隐,所以我们像电视媒体报纸,尽量多报道好的,像国家也在做呀,道德模范感动中国都是扬善,然后恶的尽量少演,因为被孩子看到孩子会学哦!劝谏有个前提首先要建立信任,就是说对方要相信我们,我们劝谏才有效,他对我们没有信任不能劝谏,听不进去。《论语》里面孔老夫子教育我们,信而后谏,就是建立信任完才能劝谏的,不信则以为谤己也,如果对方跟我们没有信任,我们去劝他,他还以为诽谤他是这样的。像刚刚陈世恩,为什么大哥劝不动陈世恩能劝得动,他先建立信任,他怎么建立信任呢?付出,你看天天等,真心的关心弟弟,这个付出是指真正感受对方的需要,所以劝谏的第一个前提,建立信任、建立信任、老祖宗教我们四摄法,就是四种能够摄取人心建立信任的方法。这四摄法叫: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都是为对方付出的方法,布施就是把东西给对方,再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多请客多送礼了,爱语,夫妻关系也是这样,多赞叹、多扬善就是了。就是对方做得好的,符合道义的时候,我们赶紧给他宣传宣传,要发自真心的,好话一句,都说了做牛做马都愿意,不单单夫妻如此,父子也如此,君臣长幼都一样嘛!道理是相通的,第三个利行,就是我们做出的行为是真正利益对方的,你看弟弟能感受的到二哥是为我的,对吧!同事就是陪他同甘共苦,比如说在单位里面,今天要加班,我们录节目要加班,我主动帮他,做到十二点一起做,我们有没有体会到当一个同事一个朋友,跟我们一起加班到深夜,感情会不一样吧!这个叫四摄法,能够为对方付出,这些事情做了,然后再开始劝谏,这就是劝谏的第一个很重要的原理原则,建立信任,第二个劝谏的注意事项是规过于私室,刚刚谈到的,千万不要在大庭广众就开始劝谏,你呀怎么样!都有个面子观念,人都要讲面子的是吧!恭敬心也没有。尊重对方一定是找个幽静的场合,私下里讲,那么讲的时候有技巧,四个字的技巧叫先美其长,就刚刚讲的爱语,先赞叹,先说好话,你看陈世恩要劝弟弟,在那里等,有没有一见面就说你怎么又这么迟才回来,这一说就完了,劝不进去了,他肯定嘘寒问暖这都是爱语,什么叫爱语?用心感受对方需要的话。
兄弟不和影响健康(同期:他兄弟关系不合的时候有个心病,心里有块石头,你说影不影响他的健康)。
      如果说做到了兄友弟恭之后,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样的帮助。很有帮助,其实五伦关系对身心健都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们先举个例子,也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例子,一个六十五岁的老教师,一所大学的老教师退休了,参加了我们办的传统文化的讲座5天,5天完了以后,过了几天就来找我了,她说我学完5天心里觉得很惭愧觉得对不起哥哥,小时候呢总觉得妈妈爱哥哥多一点,爱她少一点,很小气,因为一件小事,跟哥哥二十几年没有往来,哥哥在外省,住得很远,我第二天就打电话给哥哥,电话里说哥哥,妹妹不孝,今天我学了传统文化才知道,兄弟睦孝在中,我那么小气对不起父母的在天之灵,我明天就买车票去看你,她跟我说:倪老师,到了哥哥住的城市,下了火车,一眼就看到八十几岁的老哥哥,带着五十几岁的侄子,战战兢兢颤颤巍巍人老了到车站来接她,兄妹俩是抱头痛哭,哥哥说妹妹你来了,哥哥八十几岁了,不知道能活几年了,这一块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去了,我能够对得起父母的在天之灵。你看这个哥哥八十几岁了,他兄弟关系不和的时候有个心病,心里有块石头,你说影不影响他的健康,睡觉还是挂念着,你看妹妹几十年了在哪也不知道,而妹妹心里一直内疚着对不起哥哥,人一到老的时候亲情就特别重要,如果埋怨哥哥,怨就伤脾,脾是属于土的,肠胃就不好,肠胃不好肺也不好,就咳嗽感冒又干燥,又可能是便秘,身体就不好,这个传统文化的五伦是对应的,所以人际关系,像这个长幼关系对健康是很有关系的,五伦关系每一伦跟我们的健康是息息相关,我们做好了,身心健康家庭和谐,是的就像圣贤说的那样,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这个悌讲的就是长幼的次序,同时也体现了我们生活当中的德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5-1-5 17:27:58 |只看该作者
兄友弟恭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5-25 15:28 , Processed in 0.02343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