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16|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反思新课改背景下的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9:02: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反思新课改背景下的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济南市商河县贾庄镇 张其明

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尤其是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哪些问题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先后观摩了一些省、市级优质课的教学光盘。我觉着,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性缺失变得日益严峻。就拿课件的制作和运用来说,多媒体技术应该是教师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师教学的目的,可个别教师的教学活动,变成了多媒体的展示活动,教师跟着多媒体转,成了多媒体内容的解说者和多媒体的盲从者。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能够和文学作品实现一种精神上的联系,实现课堂教学和自我、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沟通,这是教学改革的基础。缺乏这个基础,或者这个基础不牢靠,一线教师就会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理念中不知所措。结合我校的教学改革,提出以下问题,希望引发同人们的思考。

  首先,分组与讨论。分组,重要的是“组”,而不是“分”。分组的目的,就是将在学习的广阔天地里单兵作战的散兵游勇,组织成为一个强大的集团军,如此,学习力将不言自明。

  但在许多课堂上,分组不曾发挥功用,只是形式上走过场,忙乱地分,急匆匆地组,分开来干什么,组起来怎样干,都没有明确的意图。讨论,作为参与的任何一方,心中先要有数,心中无数时,怎么讨论?那所谓的讨论,只能是听取,或者是盲从,或者是装模作样地谈一些与学习无关的“玩玩”。这种乱糟糟的“合作与探究”,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课改之初,特别是农村学校,缺乏有效的师资培训,教师们仅看了来自发达地区录制的几张光盘,模仿着学,只学来了一些皮毛的东西,好像不分组讨论,就不是新课改。课改实验的主战场在课堂,一度泛滥成灾的分组与讨论,使课堂教学遭受了重创,给学生的发展蒙上了阴影。我们一线教师应该以更清醒和理性的姿态认识分组与讨论。

其次,问题与问题情境意识。有些教师以为有了问题,就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孰不知,问题就是套子,往往将学生装了进去。而有些教师提的一些问题,与教学内容脱节,与学生的理解脱节,甚至没有价值。如有教师在简介作者时问:“大家认识白居易吗?”又如有教师在《老王》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段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语句就说老王善良呢?”为什么呢?叫学生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提得含含糊糊,教师的引导也是闪烁其辞,莫名其妙。再如《老王》一课,教师这样设问:“从本文看,谁是幸运者?谁是不幸者?”在文革年代,谁能说钱先生一家是幸运的呢?这两者是难以比较的,更是难于细究的。

  更进一步说,教师有问题意识还不够,关键是要有问题情境意识。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设置探讨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去经历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即探究的过程。不光要有探究,还要有自主,还要有合作,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革命”。此外,问题情境的创设,既不能作秀,也不能杜撰,还要合情合理。

还有一种情况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时,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只要和课文有关,教师就都尊重,甚至顺从,让学生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去引导。这样会滋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随意性,并且这种主观随意性会使学生自我封闭,从而使他们拒绝老师的帮助,这也就阻止了教师对课文的讲解。这样的情形,就使教师和学生双双丧失了面对文本的力量。

再次,课堂语言与学生评价。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课应特别讲究语言的艺术性。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尽量精辟,凝练,含蓄,深情。教学中的叙述语言、朗读语言、讲解语言、评价语言等进行切换时,要衔接自然,一气呵成。退一步讲,清剿垃圾语言,语文教学责无旁贷。但在部分课堂上,教师的课堂语言不够规范,有些繁琐语,有些无用语,还有一些流畅的废话,大量的主持人语和影视明星影响下的作秀病都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教师课堂语言的丰富,而不是沦落,因为毕竟是课堂,而不是知识竞赛或文艺晚会的直播现场。有的教师为了训斥违纪学生,或追求课堂的热闹,说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或讲个笑话,学生也愿意听,而教师看着学生挺高兴,自己也就心满意足了。其实,这是课堂教学的主观性取代了教师教学的主体性的表现,无益于知识的传授,更无益于学生的发展。

课程改革以来,教育界提倡无批评原则,但不是不要批评,更不是无原则地夸大表扬。从课堂评价看,“你很棒”“你是最优秀的”“你是最勇敢的”等没有分寸的夸赞,成了教师的口头禅。事实上,有些学生的回答是需要中肯地指出其不足的。从学生的反应看,千言万语的赞赏,激不活学生思维的火花。这正应了郑板桥的一句诗:隔靴搔痒赞何益!

最后,创新与资源生成。一堂观摩课,教师想方设法地出新招,出奇招,出怪招,出绝招,目的是通过独创出奇制胜,其结果往往是出奇致败。所谓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创新一定要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语文作为母语教学,仅就课堂而言,学习资源的生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可是,因教师语文素养的缘故,学习资源的流失成了课堂教学“动脉的大流血”。更有甚者,对新生成的教育资源简单否定,类似一种破坏性教学,这就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实在令人惋惜。因此,一个语文教师,时时处处要有学习资源的生成、保护和挖潜增值的意识。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有思想、有技巧、有表现力、 有感染力的心灵之作。鲁迅在谈小品文时曾说,“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以此来诊疗“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课程改革尤其是语文教学改革,不失为包医百病的良方。
        

                 商河县贾庄镇 张其明

                  2014年11月17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4-12-24 14:48:14 |只看该作者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有思想、有技巧、有表现力、 有感染力的心灵之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4-12-29 16:07:20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明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导学者”,而不是“教学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并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15-1-1 10:11:46 |只看该作者
名师3b177 发表于 2014-12-24 14:48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有思想、有技巧、有表现力、 有感染力的心灵之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5-1-4 11:11:13 |只看该作者
鲁迅在谈小品文时曾说,“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以此来诊疗“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课程改革尤其是语文教学改革,不失为包医百病的良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15-1-4 11:11:42 |只看该作者
鲁迅在谈小品文时曾说,“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以此来诊疗“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课程改革尤其是语文教学改革,不失为包医百病的良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15-1-4 11:12:00 |只看该作者
鲁迅在谈小品文时曾说,“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以此来诊疗“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课程改革尤其是语文教学改革,不失为包医百病的良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15-1-4 11:12:18 |只看该作者
名校长3a46 发表于 2015-1-1 10:11

鲁迅在谈小品文时曾说,“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以此来诊疗“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课程改革尤其是语文教学改革,不失为包医百病的良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15-1-6 16:09:18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15-1-9 17:44:22 |只看该作者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5-18 11:20 , Processed in 0.01876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