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20:19: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村闲散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从而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在他们的学校生活中容易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习积极性不高。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

(二)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成为了问题儿童
  (三)家长对孩子学习介入过少。一方面,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因此,如果学习上有了问题,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最低。

(四)创新思维不强。大多数留守儿童都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很少接触网络等新鲜事物,并且容易受爷爷奶奶陈旧思想的影响,对新事物了解比较少。从而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的创新思维不够活跃。

(五)情感倾诉渠道少。在走访中,我发现孩子有了烦恼向家人倾诉的比例特别低。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已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也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家人在这方面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有的父母在外,不在孩子身旁,有的父母虽然在身旁但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又因忙碌而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导致孩子在成长中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二、情感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以往的教育,在形式上常常表现为情感的缺失,理论与情感的隔离;在结果上,则易于导致人格的不健全乃至分裂。情感教育的渗入,既使教育摆脱了狭隘认知教育的窠臼而使之趋于完整,同时又是教育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保障。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尤为重要。

(一)情感教育能提高老师的威信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知识渊博的优秀老师,无疑会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一座丰碑,会引起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戴。留守儿童的感情需求多余其他孩子。老师对孩子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以心换心,以诚相待,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需要和想法,形成爱的双向交流,才能充分树立老师的威信,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二)情感教育能增强自信心

目前,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不爱说话不自信的特征。他们不敢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害怕自己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甚至出现羡慕、嫉妒其他孩子的现象。老师们通过情感教育,真正才从内心爱他们,关心他们,尊重和信任他们,甚至是更加重视他们。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留守儿童参与到班级各项活动中来。并号召其他孩子主动和留守儿童交朋友。我班谭娇,因父母常年在外,爷爷奶奶是外地人,所以导致她也说了一口异地方言。新开学时,其她同学听到她奇怪的口音,都笑话她,从而导致她不敢张口说话,性格沉闷。接手这个班以后,了解到这种情况,我就经常在课堂上说自己喜欢听谭同学的方言,觉得很好听。同时和班上的班干部聊天,要求他们带好头,注重与谭娇同学聊天。现在通过大家的帮助,谭同学已经获得了自信,成为了班级的活跃分子。

(三)情感教育能培养留守儿童创新能力

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能动性。在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人情绪高涨的时候,常常发挥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活动中全力以赴,努力奋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区实现预定目标;否则会缺乏拼劲,畏缩不前,没有自信心。正如伟大的导师马克思所说:“热情就是一个人努力达到自己目标的一种积极的力量。”从导师的话中不难看出情感在实践活动中的效能。良好的情绪能使人的感知变得敏锐,记忆获得增强,思维更加灵活,有利于综合性智能的发挥,有利于创造潜能的充分展示。情感教育强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帮助学生保持良好情绪状态。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境生情、以情育情、以情促情”的原则,做到情知互促,情意互促,注重对学生情感的自我培养,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能激励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四)情感教育能感召后进转化

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所以,我们应该关心每一个孩子,从心里充满对每一个孩子的爱,不仅要做好优秀生的培养,更要关爱那些差生,把爱的阳光洒向他们,用真挚的情感激励他们、感召他们。我班郭露同学,因父母离异长期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没有得到过完整的爱,显得自卑,缺乏信心。我在平日的工作中,就特别注意他,发现他在音乐上有特长,特别喜欢唱歌,就让他担任班级文娱委员。他从老师的行为中体验到了老师对他的尊重和信任,在平日组织的庆祝活动中,都表现得不错。我对他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果然,他对自己有了信心,各方面都有了进步。在期末评比中,全班同学一致推选他为“优秀进步生”。由于他的进步,也带动了班级其他后进生不同程度的转化。可见,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情感是学生奋进的催化剂。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后进生多一份关爱,少一份斥责,一定能取得好的收获。

三、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良好的环境是情感教育的前提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成功地营造具有良好情感氛围的人际关系环境,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融洽,老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学生尊敬并热爱老师,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使留守儿童在平等、宽松、活泼的情境之中,在教师和同学的关怀与鼓励之中,不断获得人格上的尊重,体验到学习的进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自信,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还要引导留守儿童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二)注重教育细节是情感教育的切入点

情感教育应该从关注和体察细节开始做起,充分开放教育细节的教育功能。教师应发自内心关注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点滴进步由衷喜悦,为学生出现的德育问题深感担忧,倾己之力提供帮助。对留守儿童来说,教师的细微感情投资尤为重要。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对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要尊重和爱护,在公开场合要多讲些鼓励的话,对他们所取得的成功与进步及时地给予肯定的评价与鼓励,以此建立他们的信心。平时不但要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听取他们对老师的意见和要求,还要经常关心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一切困难。注意他们的思想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们谈心以积极引导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日常生活是情感教育最好的课堂

情感教育最好的课堂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善于触动学生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即学生的情感世界。用自然恰当的方式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教他们关心社会、学会付出,建立道义感和责任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生活,塑造自我。教师要用关心、爱心、耐心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做到“三多三沟通”。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多给他们一些人文关怀行动;多家访。三沟通即定期不定期与他们的监护人沟通;适时与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的父母沟通,不定期与社会各界人员沟通。通过沟通,能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思想、行为、情感等方面的情况,并针对情况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鼓励支持留守儿童与外出家长之间通过亲情书信、亲情电话、节假日团聚等方式,增强相互间的沟通与感情交流,弥补因长期分离造成的交流缺失和情感缺失。

四、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尊重学生,平等对待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学生,实现与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留守儿童是个特殊的群体,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和其他的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只关心成绩,而忽视其生活上的困难和情感上的困惑。教师要用父母一样的爱心、热心和恒心来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关心孩子的情感变化,实现心灵沟通。学生能够体会到老师像父母一样的亲情,那么亲情的缺失会得到补偿。在对待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学生”时,也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批评说教上,要深入了解他们内心情感上的变化,及时准确地了解其生活和心理上的问题,从情感上关心他们。

(二)创设情境,体验感悟

让留守儿童在关爱中成长,在责任中体验。在假期去投奔父母的留守儿童,应该在父母的陪同下,去父母工作的地方体验生活并写出感受,以此为亲子沟通搭起桥梁,使子女在感受到亲情温暖的同时也要体会到长辈养育子女的艰辛。有许多留守儿童们尽管孤独尽管渴望享受亲情,但他们心里还是装了好多对家人的关心、体贴以及责任感。他们会告诉在外的爸爸妈妈自己在家很乖很努力,他们会关心在外的爸爸妈妈有多辛苦有多累。在他们身上的那种质朴的情感和善良的品质正是城里孩子所缺失匮乏的“原生态”的东西,这是他们的财富,也是一种很好的情感教育的资源。我们要让拥有它的孩子看重它,让缺乏它的孩子拥有它。

(三)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身教胜于言教”,老师的行为表现、言谈举止时时刻刻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给学生以爱、关心、尊重,将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他们也会予以他人关爱和尊重。他们会尊老爱幼,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助人为乐,并能与不良的事物作斗争,将这种感情升华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自发地努力求学,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四)结对帮扶,倾注关爱

组织“手拉手”结对活动,挑选一些品学兼优、年龄相仿的非留守儿童开展“手拉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增进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合作,让每个留守儿童都能找到自己的知心朋友,尽量消除父母远离后形成的孤独感。在家庭缺位的情况下,同辈群体给了他们很好的补充。“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的手紧紧相握,共同搀扶着跋涉人生。”相信这种来自同伴的浓浓的关爱会不断地融掉留守儿童心中的孤独与自卑,使他们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成长发展。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沙发
发表于 2016-12-3 21:28:32 |只看该作者
留守儿童的内心总是会相对脆弱一点,就更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爱,让他们在爱中成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5-19 14:55 , Processed in 0.01585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