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程建设实践案例--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促进学校特色建设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17:43: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pyjyj5f26 于 2017-3-28 15:21 编辑

                                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促进学校特色建设


    “构建希望课程,课程成就学生”是我校的课程理念。因而,构建和谐的三级课程体系,开设并开足各类课程,成了教师、学生、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传承,浸润传统特色——传统特色课程的回顾。

    1、第一本校本教材的诞生。

   我们学校有一个传统活动项目——足球。在近20年打拼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我们逐渐依据学生的爱好并充分利用教师的特长,开发并实施了我校第一本校本课程——《快乐足球》。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这就是校本课程,只是认为那就是学生兴趣小组活动指导材料一类的东西。从那时起,我们从一年级就开设足球课。一二年级玩足球,激发兴趣;三四年级学技巧,掌握要领;五六年级打比赛,培育精神……同时我们还把足球运动与其他学科课程相融合,课堂上陆续引进了足球历史、足球故事、足球人物、节日文化,语文课上写足球,美术课上画足球,音乐课上唱足球等。使全校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足球活动,学习足球技巧,分享足球乐趣,感悟足球精神,使足球这一特色活动项目向深入发展。并提炼了早期的学校精神——拼搏进取,决不放弃,团结协作,凝心聚力。

    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大家都去过位于胡庄村的海棠园,那里是 “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济南十佳旅游景区”。海棠品种繁多,我们就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把农业观光园区作为一种丰富的教育资源,把它作为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我们带领学生在园区开展了许多内容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领域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这里观察、调查、研究、欣赏 、动手实践,开阔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另外,2009年我校被确定为“济南市科普实践活动基地”,建立了科普活动室。我们依托科普实践活动基地,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 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发了早期的第二本校本教材——《科普教育》,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3、抓住机遇,再次提升

    2014年退休的济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胡怀乾将军,心系家乡,联系济南军区、平阴县琦泉热电等多家单位,在县委县政府和教体局大力支持下,我们平阴县将军希望小学在2015年5月份落成典礼。并重新打造了校园文化,改造了多间供能室,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但这是外壳,文化内涵、课程载体的体现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挖掘。

我们就以“将军希望小学”提升为契机,基本建立并实施了“希望”系列课程体系建设。围绕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增长学生的国防与科技知识,增强学生体魄,在传统足球活动项目和多年利用“海棠园”的优势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施了足球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资源包校本活动课程;在已有的科普室建设和科普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并实施“科普教育”校本读本;同时开发好“国防教育”“书法”“德育读本——少先队篇”“阅读”等几本校本课程读本。并确定了“承载希望 成就梦想”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学校精神。

    二、发展,完善课程体系——当前希望课程的构建。

    现在我们本着“尊重学生需要,着眼学生发展,形成地域特色”的基本思路、围绕“承载希望、成就梦想”这一办学理念,基本确立了我校的“希望”课程建设基本框架。

    1.加强组织保障

    成立了“希望”课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确保课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明确了课程目标:

    总目标是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有效整合:提供丰富而适性的课程,使学校课程结构更合理,学校特色更鲜明;使教师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学手段进一步优化,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使每一位独具个性的学生在道德、身体、智力、情感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为在多样化社会中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和负责任的公民作好准备。

    学生培养目标是在“承载希望 成就梦想”这一办学理念指引下,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知识、爱国家、强体魄、养习惯”,使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习惯、学习技能、爱国情感、创造能力、拼搏精神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学知识——在获得继续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爱国家——在基础知识和特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从而激发立志报国的情怀。

    强体魄——锻炼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心理,增强运动技能,为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

    养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远大的理想,做胡庄小学“基础+特长”的好学生。“基础”指学生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学习的能力,“特长”,指学生在此之外学会至少一种以上的技能。

    具体体现为 “八个一”课程目标: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一个好兴趣,一种好思想;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这些目标的培养,能力的提高不是孤立的,贯穿于每次活动中,改变在每节课上,潜移默化、逐步提升。

    教师成长目标是加强课程团队建设,发展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将学校课程建设目标、学校教育理念在教学行为中自觉体现,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以培养“基础+特长的好学生”为目标,促使教师不断反思,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由经验型的合格教师成长为科研型的优秀教师。

    2.课程设置的内容

    学校贯彻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探索开发学校的自主课程。

    开足开齐三类课程,满足每个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设多彩的校园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学力,构建符合胡庄小学办学特色的素质教育课程。 

    3.课程实施

    将课程方案扎实地、有效地落实于课程实践,是实现学校课程目标的重要一环。基于对课程建设目标和学校校情的考虑,主要从以下方面来探索有效推进课程实施的策略。

   (1)学校课程建设践行国家课程改革理念,严格执行《山东省中小学课程建设方案》的规定。开足开齐三类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中改革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2)渗透教育理念,提升学生行为习惯。

    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改进教和学的方式,优化学科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发展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理统整教材,拓宽课程资源。

    我们在这一方面在李主任的指导下也做着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在基于目标教学的基础之上,我校现在讨论计划实施的有把地方课程中传统文化与校本课程阅读进行整合;地方课程中的环境教育与校本课程科普教育进行整合;地方课程中的安全与校本课程中的少先队进行整合。另外还有部分内容与科学、品社、音乐、美术、书法进行整合等。

    4.课程评价

    制定胡庄小学《校本课程评价量表》,通过评价,促进教师根据学校特色、学生基础、培养目标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做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A”、“B”、“C”、“D”记录。

   (3)学生成果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记入业务档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记入教师工作量,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材评价

    ①课程纲要与目标与学校办学思想相符合,目标表述明确清楚,与新课改目标相吻合。

    ②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与年龄特征,内容设计有弹性。

    ③课程的设计与组织具有比较合理的结构,让学生在开放性的实际活动中自主地学习、体验和探索。

    三、思考,永葆课程活力——今后课程建设的方向。

    (一)现在我校的三级课程,在保质保量的上好基础课程之外,感觉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课程目标重合、课程内容交叉重叠现象严重,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我们感觉应该继续部分课程进行整合。争取整合后的课程能较好地体现整体性、实践性、体验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征,较好地发挥沟通小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我校现在讨论计划实施的有把地方课程中传统文化与校本课程阅读进行整合;地方课程中的环境教育与校本课程科普教育进行整合;地方课程中的安全与校本课程中的少先队进行整合。另外还有部分内容与科学、品社、音乐、美术、书法进行整合等。

    (二)强化学校管理

     1、积极贯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方针,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广纳良言,强调建立平等民主的对话模式,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管理。

    2、继续加强各级管理队伍的建设。

    3、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管理制度、评价机制。

    4、加大课程校本化实施力度,发挥教师主体优势,建设好学校的合格课程,打造学校优质课程。

    5、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特色文化的建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5-10 05:08 , Processed in 0.01684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