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返回首页

sdhdzx9的个人空间 http://shequ.jspxedu.cn/?1037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黄建勇:中考作文的五个法宝(转)

热度 9已有 678 次阅读2012-2-18 08:54

黄建勇
中学高级教师;厦门市莲花中学办公室主任、语文教研组组长;厦门市骨干教师、厦门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作文能力的高低,无疑是衡量考生语文素养的风向标。从2009年开始,厦门市中考语文的作文分值首次提高到60分,向高考的70分迈进了一步。一篇作文可以说已经占据了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如何使自己的文章赢得评卷教师的“芳心”,这是眼下每一位考生都在思考的问题。
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写作,平时擅长写作的学生在考场上铩羽而归的事例并不少见。考场作文不仅检阅考生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平时积累,更考验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应试技巧。考前50天,《学堂》邀请厦门莲花中学的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黄建勇老师,就中考作文的思路和技巧为广大考生做悉心指导。
五个追求 把好考场作文的脉
1.文旨求高:中考作文对于文章立意的要求仍坚守“思想健康,中心明确”的底线,那些低级庸俗、陈旧俗套、具有明显颓废倾向的文章,无论写法和表达如何高超,也是无法挤入“一类卷”行列的。因此,考生应该慎选题材和立意,不宜写早恋题材、鬼故事、“恶搞”等。
2.文气求真:在《语文课程标准》的规范下,各地中考的作文题以 “走近、流水、忧患、回声、唤起、倾诉、等待、发现、走进、渴望”等为关键词,目的在于引导考生在“真情实感”的基础上“有创意地表达”。考生应大胆袒露真实情怀,以情动人;切忌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
3.文笔求美:“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近年中考的满分作文基本上主打“美文”,文采洋溢的文章能够尽显考生才情,尽扬考生个性,当然更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好感,从而取得理想的分数。
4.文体求严:中考作文文体不限,有利于考生释放个性和表达空间。但文体不限并不是不讲究文体,而是要求考生根据写作内容,自由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切忌“天马行空”,写出“四不像”的文章。
5.文法求新:一些考生生怕离题,只想写“四平八稳”的文章,好拿评卷基本分。其实,写作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求异思维,越与众不同,越有新意,越能够让评卷教师眼前一亮,大方打分。退一步说,即使发挥不好,评卷教师应该也会慷慨地给予基本分的。

五个法宝 打动评卷教师的心

法宝之一:画龙点睛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好题总是能让评卷者在紧张疲惫的审稿中眼前一亮,心生好感。拟好题有许多技巧,考前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专题训练。
运用修辞方法可以轻松拟出许多好题。以比喻法为例,如果要以“母爱”为话题(题材)进行作文,考生拟题时,首先围绕“母爱”拟出若干比喻句:“母爱是一个温暖的港湾”、“母爱是一本最耐读的书”、“母爱是甘露”……稍加变通,即可演化出题目:《爱的港湾》、《阅读母爱》、《滋润心灵的甘露》等。显然,这些题目都比《无私的母爱》要好得多。此外,引用法的《爱如潮水》、《谁言寸草心》,夸张手法的《那双捧起世界的手》、《母亲眼里有个太平洋》,排比法的 《茉莉花·母亲和我》、《雨珠·露珠·泪珠》等,都不失为较好的题目。
近年来,中考作文中半命题作文大行其道,命题者通过修饰语对关键词的限制,既可以保证考生自由发挥,又可回避严重的套题现象。如2008年中考中,厦门市的《……真有趣》、山东烟台市的《走进……》、浙江义乌市的 《……我懂得了……》等。半命题作文的填题,只填充几个字,貌似简单,却颇有讲究。要求考生一方面整体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和题面要求,另一方面要通过填题,将题目引向自己容易驾驭、容易出彩的写作方向。例如:《大自然真有趣》不如《春天真有趣》,后题使文章内容和表达更加集中;《窗外真有趣》又比《春天真有趣》看高一步,有利于表现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真切感悟。对于半命题作文题目的“改良”,有利于文章主题和意境的进一步凝练。

法宝之二:小题大做
中考作文命题往往十分“体贴”地“小题”化,以期各作文层次的考生都有话可说。如“这一天,让我铭记”、“假如再给我一次 (机会、失败、尝试……)”、“那时,我……”等。这类题目不能满足于写好一事一人,而要跳出题目的小圈子,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处处描写“小”,却要时时表现“大”,充分挖掘写作素材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例如,有两篇考生的文章都写到班级组织的野炊活动,也都以较大篇幅描写生火时大家手忙脚乱的尴尬。一篇紧接着便叙写同学们品尝“劳动果实”的快乐,笑声一片;另一篇的“我”却“望着终于升腾起来的火舌陷入了沉思”,联想到平日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老是埋怨父母对自己关心不够,进而感慨“当今中学生缺乏的不是口里的美食,而是手上的办事能力”。“这烧焦的烤鸡翅在口中别有一番滋味”。
显然,两篇文章孰优孰劣,评卷教师不难判断。打个比方说,文章的题目犹如口袋的袋口,虽然“小”,但往里装有分量的东西,口袋就不至于干瘪下去,这便是“小题大做”。

法宝之三:先声夺人
考场作文能不能吸引眼球、有没有一个亮丽的“凤头”至关重要。精彩开篇令评卷教师耳目一新,不禁“满怀敬意”地阅读下去,并开始斟酌给一个什么样的高分。相反,如果开头很随意,甚至出现败笔,评卷教师倒了胃口,脑里想的可就是该给一个什么样的低分。这正如第一口咬到的鸡蛋是臭的,心里便会狐疑这是不是个臭鸡蛋。
中考满分作文往往以“奇句”开篇或用哲理性的“题记”标新:如 《爱的传递——— 来自“感动中国”的记忆》一文,题记曰:“佛说: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题记”。或设置悬念平地起波澜:如一文以班级编座位事件为题材,首段只一句话:“编位了,我的心情又不平静起来。”或用修辞的“魔水”营造意境:如一考生这样写师恩,“我是一只迷失方向的蝴蝶,虽然美丽却看不到前景;我是一只柔弱无力的小鸟,虽有翅膀却无法飞翔。可自从遇上了您,我的生活便有了生气。”或化用警句、名言、格言立意:如一考生写失败,首段为“在那成功的背后,必有一个苦涩的开端。”
当然,如果你不善于玩以上的“花样”,试试“开门见山法”吧。如《美丽的苹果》一文,开头为“祖母爱吃苹果,尤其爱吃妈妈削的苹果。”开得省时省心又省力。

法宝之四:欲扬先抑
“文似看山不喜平”,叙事记人一定要有变化和波澜,才能牵引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欲扬先抑”(初中阶段较少用到“欲扬先抑”)往往能够立竿见影,可以使情节跌宕、摇曳多姿,前后形成明显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考生可以借鉴杨朔散文《荔枝蜜》的写法。文中“我”小时候被蜜蜂蜇过,对蜜蜂总有厌恶之感,后来参观了养蜂场,尝到了荔枝蜜,听到了养蜂老人的介绍,对这小生灵产生敬仰之情,最后还“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这就是典型的欲扬先抑法。
一篇写母亲的考场作文,先写自己对母亲的不满——— 作为教师的母亲日夜为学生操劳,对自家孩子却很“疏忽”,再写经历一些感人事件后,“我”的认识提高了:“在母亲的心中,她拥有许许多多的孩子,师爱的背后是滚烫的母爱啊!”使用欲扬先抑法,较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
考生在作文中,写友情,不妨从冲突写起;写理解,不妨从误会写起;写伟大,不妨从平凡写起……“抑”是为了更好地“扬”,但要“抑”得真实,“扬”得自然。

法宝之五:清音有余
评卷教师看到结尾时也该打分了,其好坏自然会影响分数的高低。好的结尾,应能收束全文、突显主题、留有余韵。古人论结尾,有“豹尾”一喻,还有“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一说。因此,考场作文不仅要“善始”,更要“善终”。
许多技巧可以编出“豹尾”,如干净利落的总括式:“在成长的路上,正是默默无闻的母亲,使我的生命充满了如此神奇的经历和感受。”发人深思的发问式:“品味大海的深沉,我们是否也品味到了人类自身的浅薄和天真?”情景交融的烘托式:“雨停了,天空中出现了彩虹,犹如一座七彩的桥架在天宇,我心也变得纯洁、明净。”意味深长的省略式:“阳光下,他的心里萌出了一片新的希望……”铿然有声的引语式:“‘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我们渴望成功,我们更渴望付出!”

路过

鸡蛋
3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回复 sdhdzx212 2012-2-18 20:46
很好,值得学习。说的很到位,值得深思。
回复 sdhdzx66 2012-2-20 06:49
  
回复 sdhdzx109 2012-2-20 08:22
值得我们学习
回复 sdhdzx178 2012-2-20 08:48
  
回复 sdhdzx18 2012-2-22 21:49
  
回复 sdhdzx75 2012-2-24 19:04
  
回复 sdhdzx133 2012-2-24 19:10
  
回复 sdhdzx104 2012-2-25 21:33
考场作文能不能吸引眼球、有没有一个亮丽的“凤头”至关重要。精彩开篇令评卷教师耳目一新,不禁“满怀敬意”地阅读下去,并开始斟酌给一个什么样的高分。
回复 sdhdzx178 2012-3-4 19:56
  
回复 sdhdzx83 2012-3-5 10:48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5-16 07:00 , Processed in 0.0160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