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搜索

tag 标签: 生命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力----听叶澜教授讲座有感
hhhtyqqqqjxxmhy 2013-3-26 08:54
叶澜教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包含着多重丰富的涵义。 首先,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关键还是要作好课前的教学设计。
2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学习魏书生报告感言
热度 13 sdhdzx79 2012-3-3 17:29
教育界的常青树 魏书生老师做报告,总说“这是三十年前的事了”、“这是长胡子的方法了”、“守住、守住、再守住!”…… 三十多年了,守之如一、枝叶繁茂,真可谓绿树常青、生命力恒久。究其原因,魏老师没有在“技”与“器”的层面上徘徊,而是有属于自己的“道”,而且是“可道”之“道”。魏老师可算是教育界一位悟道、得道、行道之人。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魏老师就实践了道的“一以贯之”,这不能不算是奇迹。 谈到教学、谈到管理,魏老师无不激情满怀、无不了之忧甚、无不平和淡泊,给人高山仰止之感;他对社会、对人生,对工作、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超然心态绝非常人可及。有了这种心态,才真正具有了“道”,才最终达到了“乐之者”的境界。他反复传递给学道者的是什么呢?“快乐自由”。他当教师与班主任时就尽量让自己的学生快乐自由,当校长时就尽量让全校师生快乐自由,当局长时就尽量让整个盘锦市教育界的人快乐自由,作一场报告就尽量让每一位听众快乐自由。一场报告下来,留存在人们头脑中的是永恒的“松、静、匀、乐”。基于此,就比只在“技”与“器”的层面上反复阐述着高了一筹,这就是魏老师“道”的特殊魅力。 三十多年了,学习魏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大有人在,有的也确实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能取得真经者寥寥无几,多数只是皮毛而已,说到底还是出发点有差别,所见者更多的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多是雷声大、雨点小,求名多、务实少,唯上实、唯实虚,多在“技”与“器”的层面上阐述、实施、深入。效果或有之,长效不可得,还是背离了让人们“快乐自由”、享受工作和生活本身这一宗旨。 教育居于物欲滔滔的社会中,能独善其身,那也确实需要慧心慧眼者行道了。
365 次阅读|14 个评论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4-17 04:08 , Processed in 0.02094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