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搜索

tag 标签: 教学方法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阳光心态模式开启
热度 1 SPW5706343 2016-5-12 22:45
听了王宝祥专家的报告《阳光心态每一天》后,心情特舒畅。捆绑自己N年的枷锁终于解开了。曾经的曾经被“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枷锁牢牢地锁住,无法喘息。面对那竭尽自己的全力仍没有考好的学生时,自己是多么内疚。内疚自己的本领不到家,内疚自己的教学方法还欠佳,内疚自己下的功夫还不到······王老师说得好:“谁再这样说,把学生送给他教去,让他教好。”哈哈哈真爽!有教育专家的支持,咱终于放下束缚,自由呼吸了。阳光的心态模式开启了。欢呼吧!王老师万岁。同意的点赞。
230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科学与民主的班级管理法
xm5430 2016-1-20 22:43
魏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深深吸引了我的耳目。课堂上,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孩子是学习的主人,孩子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未知的问题,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师生之间的关系要融洽,使学生乐于接受你的教育,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人性、善性,其实就是因材施教,用他的话说就是“在学习上、课堂上不搞齐步走。”
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教学方法
热度 1 名班主任3e149 2015-1-25 19:55
按照 教学方法 的外部形态,以及相对应的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把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 第一类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 讲授法 ; 谈话法 ; 讨论法 ; 读书指导法 等。 第二类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 演示法 ;参观法等。 第三类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 练习法 ; 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 第四类 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 陶冶法 等。 第五类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 发现法 ;探究法等。
12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孔子的教学方法
sdhdzx200 2012-9-18 10:50
孔子的教学方法
(1)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因材施教 (3)善于启发,循循善诱。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教育家 (4)教学相长。孔子言:“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个人分类: 杂谈|2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由孙维刚到聂影梅看有效教学
热度 2 sdhdzx27 2012-7-3 09:37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哎,学海无边,何时到岸呢?当学生们在学海中迷茫的时候,我们怎样才能给予他们有效的指引,清晰的学习思路呢?不妨看一下孙维刚老师和聂影梅老师的教学方法。 孙老师与聂老师,一个教数学,一个教物理,他们的教学会有怎样的联系呢?孙老师主张的教学方法被称为“结构教学法”,讲究新知识和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在教授知识时,主张见森林才见树木,见树木更见森林;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浅底。而聂影梅老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高屋建瓴,她站在物理学科的整体、国内外物理教学的发展以及高中物理教学在学生一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把握高中物理的大纲、教材从事物理教学的。她对高中物理教学了然于胸,她对高中物理课程各部分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得十分娴熟。对于各部分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原理她都是从多角度、多层次予以揭示,这就使得学生理解准确、透彻,从而纲举目张,对物理学的认知形成了有机体系和完整框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和思维的方法。 这一点与孙维刚老师的观点如出一辙,都是站在系统的高度去展开教学。先认识整体,再认识部分,把部分放在整体中去理解,寻求各部分中的联系。只有站在系统的高度,教学才能少走弯路,学生才会变的聪明,能够自己主动学习,甚至超越教师,而不是亦步亦趋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1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10个常用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
热度 1 sdhdzx100 2012-3-14 14:01
1、活动教学法:就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来设计、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让学生积极参与自由操作、观察思考。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认识事物、发现问题,得出答案,发掘学生潜能。   2、三位一体教学法:是根据字母、音素、音标三者的内在联系业务和交叉关系将三者融为一体进行教学的方法。   3、自然法:这种方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对已学知识的熟练程度来参加活动。   4、全身反应法: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通过全身各个部位的不同动作达到记忆的目的。   5、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参加Pairwork和groupwork活动,给学生练习语言并互相学习的条件和机会。   6、功能意念法:这种方法是教师集中提供给学生在某次会话时或某种情境中可能运用的有关语言,让他们感知其功能,在交际中运用。   7、交际法:是根据意念项目和交际功能发展学生交际能力的系统教法。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言语进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考虑到进行相互交流的人们的作用和地位,考虑到所涉及的题目和情景,从而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语言。   8、游戏教学法:用游戏形式复习单词、句型,练习新语言点,使学生寓学于乐,在活泼、轻忪、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英语知识与技能。游戏要求简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与本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9、情景教学法:情景是教师创设或模拟的生活场景,应具有真实、生动、实用的特点,便于学生将所学语言材料进行综合、创造性地进行表达交流。这种练习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际功能,而且能变单调、机械的句型操练为活泼、生动的交际性练习。   10、动作教学法: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用具体形象的手势、动作来辅助英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个人分类: 教学方法|197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新课程下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浅析
热度 1 sdhdzx100 2012-3-13 14:19
新课程下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浅析 新课程下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浅析: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一气呵成,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变化,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使我国蓬勃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新的高中课程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新的英语课程更加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交际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过程。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夯实学生终生学习英语的基础是我们每个英语教师都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注意高一年级与初中的衔接过渡 高一新学期伊始,我们应该通过入学考试了解学生大致水平,及时给学生弥补初中的缺漏知识。利用一月左右的时间从语言、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尽快使学生适应了高中英语教学,具体做法有: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坚持用英语授课,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根据高考要求,从高一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课后还要加强与学生接触,尽快和学生熟悉起来。 二、要始终贯彻交际性原则。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让游泳者到水中去。”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思想核心。语言学家毛鲁(KE Morrow)曾说过:“To learn it,do it.only by practicing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can we learn tocommunicate.”意思是,要学,就得实践。贯彻交际性原则亦就是要把教学活化为实际,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1.建立“课前五分钟会话“,培养课堂交际氛围 2.尽量坚持让学生作duty report 3.适当让学生表演对话或课文内容。针对近期所学内容,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讨论排练,然后再搬上课堂表演。 4.定期举办英语课外活动,如:圣诞晚会。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 能充分调动学生开口参与交际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只有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各种方法掌握英语基本知识的能力、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另外,自学能力的提高还得益于学生课外大量的独立的阅读,高一就应该要求学生人人购买英汉词典作为工具书,让他们勤查字典。 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我们可以把语言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上课时有目的讲解一些西方背景知识和趣事。课后多和学生交流接触,了解学生的需要,适当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如:圣诞晚会就能极大的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也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性与积极性。.让“双差生”学英语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双差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有一次,笔者把班上的几个常逃学到街上打电子游戏的学生叫到宿舍,打开电脑,让他们见识“红色警戒”、“沙丘2000”、“星际争霸”等游戏。那令人震憾的32位音效,赏心悦目的3D动画,人性化的交互式操作,让街上游戏厅中的16位甚至8位的游戏望尘莫及。很快地,他们就融入游戏之中。但每每就在他们指挥着千军万马,即将解放全人类,实现心中梦想时,屏幕上却出现了数行的英文提示,这些学生全傻眼了,这时我就在旁边轻描淡写地给予翻译。学生顿悟:下世纪,玩,也要懂英语。事后,我发现英语课上,这几个学生“重新做人”了。可见,巧妙地迁移学生的兴趣,正如“四两拨千斤”,对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大有裨益。 五、培养学生在平时学习英语时多问为什么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就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多问为什么,同时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对教师课堂中讲述的内容,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有关英语学习的问题多问为什么。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又能使学生养成一种问为什么的思维习惯,使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得到锻炼。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回答和争论的问题,并且多问一些为什么,就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过程是教和学两方面的过程,教的过程可以这样,那么学生学的过程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呢?当然可以。当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或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出现时,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让学生将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提出来,可以在课堂上提,在作业本上提,也可以在校园网的“留言板”上提。课堂上的教师可以直接回答,作业本上的教师在批阅作业时回复,“留言板”上的问题,教师可以到网上去回复。当然在回复时,也不要正面回答,而是只给予一些提示,让学生通过回复的提示,自己解决问题;而对于一些目前中学阶段还回复不了的问题,就在鼓励的同时,介绍一些有关的书籍、资料和网站,让学生在今后通过自主学习去解决,就是目前解决不了,在学生的心里也已经埋下了一颗“探究”的种子。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能力,也会促进他进一步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一种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不断思考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习惯,使自己的维习惯得到培养,思维的品质也会有所提高。 六、及时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 所谓系统的学习,就是要侧重于归纳和总结。这里指的归纳和总结并不只是在复习阶段的做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归纳和总结已学过的和某些未学过的知识,使之成为知识链,顾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便于理解和扩大知识面,让单调的课本知识变成积极充实的内容,继而成为学生努力追求的对象。这样学习兴趣和效果会日趋提高。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我们一齐来努力,前景是美好的。就目前情况来看还有一些阻力。一是我们部分教师在思想上教育观念的变革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譬如,在许多教师的头脑里,一节课如果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讲完,不论这个问题是否重要,有时甚至也不管学生在这节课里学得如何,就认为这节课是失败的。这种想法从普通教师到学校领导,从学生到学生家长都有。这些都是由于思想上教育观念的后置造成的,所以他们根本看不到,也不可能看到变革了的课堂教学的闪光点。二是目前我们英语学科的课程设置对认知目标的要求仍然偏高。这样就迫使教师和学生都在拼命赴进度,把许多精力都放在如何记忆上,同时我们的考试制度又迫使我们把精力放到如何解题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三是许多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和软件还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去提高。 总之,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一气呵成,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变化,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个人分类: 教学方法|214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热度 1 sdhdzx100 2012-3-10 21:10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没有词汇也就无所谓语言,外语教学自然离不开词汇教学。学生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就无法顺利进行听、说、读、写、译,就无法进行英语交流。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语言知识部分就对词汇教学提出了具体目标并进行了详细描述。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多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呢?笔者认为采取下面一些措施是必要的。 一、词汇教学与语音教学相结合 学习英语单词,首先是要能正确发音。如果不能正确朗读单词,不仅人家无法理解你要表达的意思,而且你也无法听懂人家的话。不能正确发音,既不能很好发展听的能力,也不能顺利地同别人进行交流。进入高中的学生大部分都已经较好地掌握了英语音标,但是并非所有的同学都能正确朗读每一个音标,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朗读多音节单词时,往往不能把握单词重音的正确位置。因此,在高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有必要重视语音教学,要纠正学生中错误的发音,要帮助学生正确朗读每一个新出现的单词。 正确发音还有利于学生正确拼写单词。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它的发音与拼写之间有着非常的联系。当学生进入高一时,我们还时常会发现有的同学仍然采用b-o-o-k book那种按逐个字母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记忆单词。所以,我们有必要给这样的同学讲授英语单词拼写与发音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他们科学记忆,提高记忆效果 二、融构词法于词汇教学之中 英语词汇量庞大,浩如烟海,但它本身却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掌握基本的构词法将会大大有助于突破记忆单词的难关。构词法通常有转化、派生、后缀等可帮助学生掌握单词,如:rebuild, rewrite, reread, reunite, recover, dislike, discover, disaqqear, beautiful, successful, careful, useful, wireless, hopeless, homeless等许多单词。转化法则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的使用功能,如map,inch, head, dirty, warm, cool等名词、形容词均可以转化为动词使用。合成法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诸如classmate, classroom, football, volleyball, baseball等大量单词。为此,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必须向学生介绍构词法的基本知识。 三、采用对比法进行词汇教学 英语中有许多词形、词义相近的单词,教学过程中对词形相近的词进行对比对于学生正确使用单词很有好处。如form, from; advice, advise; hard, hardly; invent, invite; decide, divide; choose, choice 等许多单词常被学生混淆,及时加以对比就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它们之间的差别,避免用错写错单词。对常用的同义词或词组,如divide, separate, tell; say, speak, tell, talk; join, take part in; run out, run out of 等应该及时帮助学生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以便他们在实际运用中能正确使用。 四、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 所谓语境指的是上下文,即词,短语,语句或章篇及其前后关系。吕淑湘先生曾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众所周知,孤立的东西不容易记忆。要有效地掌握词汇,就应该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结合起来。我们都明白学习词汇的目的是要掌握词义,词的搭配和用法,用词语造句表达思想。从使用词汇的角度看,词语连成句子或连成话语,才能实现其表达思想的交流功能。因此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应千方百计地把词汇与句子,语境结合起来,应该多让学生自己造句,掌握词的用法。在词汇与句子结合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将词汇、句子与语篇相结合,进一步扩大词汇的交流功能。每学完一个对话、一篇文章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听写根据对话、课文改写的材料,让学生复述或自编对话,复述背诵课文或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相结合,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词汇,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发展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学好英语的目的。 五、及时复习,及时巩固 要掌握词汇就要与遗忘作斗争。心理学告诉我们,未经复习的内容容易遗忘,遗忘的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因此,在词汇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及时复习,以便及时强化,复习要“趁热打铁”,不能延缓复习,去“修补已经倒塌了建筑物”。其次复习要注意经常性,做到“学而时习之”,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为了提高复习效果,复习形式应尽可能多样化,如通过归类复习,同义、反义复习,采用听写、单词游戏、单词竞争、讲故事、唱英语歌曲等等。 六、课内课外相结合 课本中有要求的词汇是教学中的基本词汇。对于这些基本词汇,不仅要求认知,更要求熟练运用。因此需要结合语境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它们的用法。但是应该明白,许多知识(包括词汇)仅靠学习课文是掌握不好的,还需要通过阅读课外书籍进一步学习巩固,进而掌握好它们的用法。阅读课外书籍除帮助学生巩固课本中的基础词汇外,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学生必须将英语真正看作一种信息交流的工具进行灵活自如的应用,而不能把它看成仅仅是一门考试科目。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一些课外英语读物,增加学生接收英语的信息量,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英语词汇,使他们的词汇覆盖扩大到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
个人分类: 教学方法|204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给青年教师的十条建议(3)
热度 2 sdhdzx168 2012-2-28 18:58
8、苦练基本功 教学语言要使用普通话,要准确精炼,铿锵有力;练好“三笔字”;教态方面要情绪饱满、有感染力;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手段。 9、抓学法指导 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会学习了,我们的教学就会事半而功倍。 10、重视教科研,做“专家型”教师 年轻人易于接受新事物,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大胆创新,不断探索与实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总结,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进行课题研究,形成成果。用这些成果指导我们的教学,进行真正的教科研,决不是修改一些下载的文章,纯粹为得一些证件,让教科研服务我们的教学。脱离“匠气”,做“专家型”教师。
1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魏书生六步教学法
热度 2 sdhdzx157 2012-2-21 09:09
六步教学法   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国特级劳动模范魏书生老师在教改实践中,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重观科学与民主,创造出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六点。   一、定向。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例如讲《桃花源记》一课,生字有哪几个;词,虚词“焉”的用法,“妻子”“阡陌交通”古今词意的不同;句,这一课的省略句式比较突出,列为重点;译,哪一段是重点。还要理解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表达的政治理想以及这种思想的局限性。   二、自学。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逐段翻译。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   三、讨论。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题去解决。   四、答题。也是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五、自测。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六、日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再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六步教学法以知、情、行、恒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知,就是使学生认识求知的重要,唤起求知的欲望。   情,就是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欢乐和幸福。   行,是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活动的方向和规则,提高效率。魏书生同志总结出的“四遍八步读书法”包括:第一遍,跳读。第一步记梗概,第二步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500字。第二遍,速读。第三步复述内容,第四步理清结构。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000字。第三遍,细读。要完成理解和掌握字词句,圈点摘要,归纳中心这样三步任务。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200字左右。第四遍,精读。完成第八步分析写作特点的任务,速度不限。四遍八步读书法,旨在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恒,就是在学习中要有恒心,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132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历史教学之我见
热度 2 sdhdzx157 2012-2-21 06:52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充当着领路人的重要角色,而学生自己能不能自主学习更是一个关键。在以往的历史课堂上教师一般用的都是“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眉飞色舞,口沫横飞,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不知所云。教师偶尔提问个问题,必定“惊起一滩鸥鹭”。如此课堂学生怎能“修行好”? 新的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开放式教学”,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从“灌输式”转为“指导式“的过程。如何使学生在新课改中培养起对历史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此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多种教学途径上课,以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印象。 大多数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只停留在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情节上,到了接触那些内容枯燥的课,就出现厌倦情绪:这么多的年代,这么多的人物,这么多的措施……太难记了。而历史课不可能每节课都有趣,有些内容本身就限制了课堂气氛的激发,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模式和多种教学途径激发学生兴趣。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讲课要精要。 德国物理学家劳厄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而不是单纯传授知识。所以我在教学中对于课本内容和问题有所侧重,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的一般少讲甚至不讲。如有关科技文化的历史课,可画出表格让学生自己归纳,教师只简单的进行补充和更正,学生如果有疑难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另外的学生解答。这样可使学生充分参与,避免了学生凡有问题都依赖老师给答案而不思考的情况出现,强迫他们开动脑筋,锻炼思维能力。 三、搞好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可以信赖。 作为一个老师,只会那么一点点专业知识就高傲自大不思进取,在今天来讲这种态度已经是吃不开的了。要达到今天社会对老师的要求,老师本身就要不断增殖,提升自身能力,才能适应社会要求,才能教出好学生。 好师生关系非常重要。教师应放下一贯持有的师道尊严,蹲下身来与学生讲话,做到尊重学生,与学生交友交心,让学生喜欢你,他才会对该学科感兴趣,上课才会积极配合,教学效果自然会好些,大概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吧。所以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受欢迎的形象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你教学工作的开展。 总之,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彻底摒弃“划拉背”的陈旧做法,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都爱思、会思、多思,这样我们的历史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土。
个人分类: 历史|210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孙维刚老师的结构教学法
sdhdzx27 2012-1-14 14:43
孙维刚老师的结构教学法(转载) 孙老师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 结构教学法 ” ,讲究新知识和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孙老师的结构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非常值得学生们学习: 1 、学会找知识的新旧联系。 许多知识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高中时要学的余弦定理,你就应该明白勾股定理就余弦定理的一个特例。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那么数学就变得简单多了。 课堂上老师常会重复以前的知识,这时候你应努力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这样学习数学就变得简单而有趣了。就像华罗庚说的,读书应有个过程 —— 先把书读 “ 厚 ” ,再把书读 “ 薄 ” ,也就是说要善于总结规律。 2 、听讲要专心,专心的标准是什么? 是精神集中,不走神吗?孙老师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的回答,只把精神集中到老师的讲授内容上,很可能是跟在老师的后面亦步亦趋,学生的思维即使在活动,也只是处在被动的状态。孙老师的建议是:一个命题提出来了,自己先试着去判断它的真假;一个定理或公式写出来了,自己先试着去证明它;一个例题写出来了,自己先试着分析、解出它。甚至在学习进程中自己设想,该提出什么命题了,该定义什么概念了,让思维跑在老师的前面。如果达不到大幅度的超前,也要设想讲课的老师正在进行的推理的这句话的下一句会是什么。孙老师认为:老师给学生讲题,如果只把题目的解法过程一步一步讲清楚,哪怕再细致明白,而讲不出这些解法步骤是怎么想出来的,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效果是不大的,甚至起消极作用。要讲清楚自己当时的心绪和想法,在笨拙中学会反思,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 、学习的四种基本能力组成了学习的基本模型。 孙老师训练学生,一要 “ 敢 ” 提问题;二要 “ 会 ” 提问题;三是在发现问题后,找出此知识与彼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别人要花一个月,他们仅用三个半天便讲完了高中数学的 118 个公式。初中三年便提前学完了高中的全部数学课程,而且还增加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和部分大学的数学课程。初二上到一半,便可以优异的成绩答完前一年的高考数学试卷。 4 、学习的六种复合能力组成了学习的复合模型。 这六种复合学习能力是: ( 1 )理解概念的能力; ( 2 )研究概念的能力; ( 3 )理解原理的能力; ( 4 )研究原理的能力; ( 5 )审题解题的能力和研究试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这个复合学习模型,提升的是自己的智力素质,这样就可以很轻松自在地运用到所有科目的学习中去,一理通,百理通。更为重要的是,它使使学生在思维的根源上具备了面对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打开了思维的万千视角,让学生将这种领悟延伸到未来,受益终生。
44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6-2 01:55 , Processed in 0.01332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