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搜索

tag 标签: 友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
热度 2 名师3c219 2015-5-2 10:20
为人处世,要处理好两个基本的关系:一个是与物的关系,一个是与人的关系。处理好与物的关系,就是要乐于享受有限的财富,善于控制无限的贪婪。一个以人格换取物质的人,不论他拥有多少财富,处在多高的地位,都算不上是一个成功的人,因为他已经背离了做人的底线。 处理好与人的关系,重要的是做到三点:“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 看人长处 多看人的长处,你看着别人就顺眼,就能与人处好关系,就懂得用人所长。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懂得与人友好相处的人,才能成大事。懂得用人所长,你也就拥有了领袖的素质。 帮人难处 就是在别人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伸出你关爱援助的手。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你帮他,他不一定会记得你。在别人有难的时候你给予了帮助,人家会记你一辈子的好。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人家也会同样帮助你,你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记人好处 就是要常怀感恩之心。要知道,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每一点进步、每一滴收获,都离不开父母、家人、朋友的帮助。永远记得别人的好,才能每天拥有阳光,每天都有朋友相伴,终生都有幸福相随
个人分类: 真善美|191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我们的未来可以飞得更高
sdhdzx171 2012-5-3 15:21
李克强对话比利时友人:“我们的未来可以飞得更高” “李副总理,我们可以说是一家人,您姓李,我也姓李。我的名字翻译成中文是李德汉,大家都叫我‘老李’。” 5月2日上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专程驱车前往比利时对华友好人士、比中经贸委副主席李德汉家中做客,并与中比友好人士座谈。李德汉的一番话逗乐了现场所有人。 “很高兴今天能到我的比利时同姓本家做客。我们之间可以说已经有了亲戚的关系。”李克强回应道。 今年79岁的李德汉长期致力于比中友好,迄今已访华70余次。1963年,他应邀访华出席中国国庆招待会,曾受到 毛泽东 主席接见,并在天安门城楼出席国庆盛典。 在“老李”眼中,中国就是他的“第二祖国”,家中的设计也有着浓郁中国风:客厅里错落摆放着唐代仕女彩陶、“国色天香”牡丹屏风,印有“鱼戏莲叶间”图案的中式台灯、多套中国瓷器,立柜上画着中国古人赏春、游湖、茶叙的场面,书架上有不少关于中国的书。 李德汉告诉李克强,有很多东西把他和中国联系到一起,比如对当今世界的看法,对未来发展的看法。他愉快地向李克强回忆起自上世纪50年代起多次访华的经历。1955年,22岁的李德汉作为比利时青年共产主义联盟的领导人之一首次访华,受到 周恩来 总理接见。他把当时的合影拿给李克强看。 “你没有大的变化。这说明,不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化,你对中国的友好感情没有变化,中比的友谊没有变化,也不会变化。”李克强说。 风云60年,李德汉一直是中国的坚定支持者。他告诉李克强,1972年中比建交前夕,比利时对新中国可谓是“两眼一抹黑”,李德汉特地带着中国使馆代办人员去采购物品。 “中国驻比利时使馆的第一辆车就是以他(李德汉)的名义去买的。”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廖力强补充说。 “你做为一个距离中国万里之遥的外国人,身体力行地维护一个中国政策,我们受到感动,你永远是中国的朋友。你见证的历史是一部活的历史,历史是应该被尊重的。”李克强说。 李克强建议李德汉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书,传承给两国青年。 现场的其他中比友好人士也跟中国有很深的渊源,第一个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法语的比利时教授贝湖就是其中之一,他跟李克强分享了自己心里的“牵挂”。 1962年,贝湖第一次访华。他回忆说,当时中国的处境非常艰难,学生们吃不饱穿不暖,但是他们还是非常努力地学习。 “现在我再去北外,看到它已经成为一个像美国大学一样现代化的大学,各方面设施非常先进。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有6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的时候,您无法想象我当时多么喜悦,我马上就回想起我的那些学生们。”贝湖动容地说起自己的感触。 “我相信,当时在我们遭受了困难的时候,你一定给了中国学生生活上的帮助。”李克强说。 贝湖点了点头。据介绍,李德汉、贝湖和其他比利时朋友们筹资设立了奖学金,前后共资助114位中国学生到比利时留学。贝湖说自己非常高兴看到中国现在不断地发展,越来越繁荣。 李德汉的儿子、知名指挥家艾瑞克也已访华20多次,指挥过中国很多乐队,现在他已成为江苏省交响乐团的签约指挥,7月将赴 南京 工作。 了解几位比利时老朋友们的经历之后,李克强感触颇多。 “50年前要克服重重困难来发展中比友谊,现在有着非常好的大环境。我们更加坚信,中比友谊的大军会越来越壮大,我们的前景会越来越广阔和美好。感谢大家始终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你们永远是我们的好朋友。”李克强说。 李克强特地告诉艾瑞克,“相信你在中国会赢得很多观众,不仅是因为你的音乐天才,还因为你有中比友好的深厚背景。” 座谈的最后,比利时鲁汶大学汉语系大三学生乔琳用小提琴演奏了一段《凤阳花鼓》,这是一种来自李克强家乡的民曲。李德汉的儿媳安娜为大家演奏了中国乐曲《良宵》,悠扬的乐声感动了现场所有人。 临别之际,李克强送给李德汉的孙子一只中国风筝,“它代表我们的未来可以飞得更高。”
1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南京宣布与名古屋断交 否认史实何谈友好城市
热度 1 sdhdzx103 2012-2-22 10:21
南京三次回应:从驳斥到指责到“断交”   昨日,针对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在南京市代表团访问名古屋期间关于“不存在南京大屠杀”的言论,南京市政府官方微博“南京发布”三次表态,驳斥河村隆之的言论,指责日本媒体炒作,并宣布暂停与名古屋市政府的官方交往。 第一次回应:驳斥 时间:21日00∶13   21日凌晨,南京市代表团第一次发表声明。   代表团称:“对河村隆之的言论,南京市代表团严正指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不容抹杀,铁证如山,国际社会对此早有定论。你的这番言论是不负责任的,是对历史的歪曲和对南京人民的不尊重。我们希望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那段历史,切实汲取历史教训,多做有益中日友好和两市人民友谊的事情。”    第二次回应:指责    时间:21日18∶49   21日下午,南京代表团在离开日本前再次“说明”。   该“说明”称:日本媒体选择性地报道了河村的言论,没有全面客观地报道我市代表团的回应,并借机炒作。   “说明”澄清了网络上南京代表团当场未回应的说法。“说明”称,2月20日上午,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在与代表团会面时,发表了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存在的相关言论。南京市代表团团长当即作了回应。会面结束后,名古屋市国际交流课的官员一再解释:实在对不起,河村市长发表这样的言论,只代表他个人,不能代表市政府。此前,名古屋市政府的有关官员也曾提及过:河村经常发表一些奇谈怪论,但只能代表他个人的观点。    第三次回应:“断交”    21日22∶26   昨晚,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经授权发布:鉴于现任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严重伤害了南京人民的感情,南京市暂停与名古屋市政府间的官方交往。   
254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6-13 08:40 , Processed in 0.01850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