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搜索

tag 标签: 龙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因材而教,静待花开——听《做最优秀的老师》有感
SPW5706356 2016-7-27 08:29
因材而教,静待花开 ——听《做最优秀的老师》有感 平阴县龙山小学 李芳 听魏书生教师的讲座,常常感动于他的执着与坚定,也惊叹于他的智慧与从容。但是与以往不同,这次印象最深的是他“因材施教”的理念与实践,让我听后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我们常常说“因材施教”,但是,你知道吗,“因材施教”的关键在于,只有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的“材”,才能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那么,这里的“材”都包括哪些含义呢? 一、因性别差异而教,关注全体。 古代女子是不能同男子一样受教育的,所以当时不存在“因性施教”的问题。但社会发展到今天,“因材施教”显然应该涵盖“因性施教”的内容。 如果你留意观察,你会发现,小学、中学所有的问题儿童,差生绝大多数是男孩,班干部、队干部、学习好的、乖巧的都是女孩,这主要就是因为女孩比男孩发育早得多。女孩的发育一个周期是7年,而男孩的一个周期是8年。发育周期的不同,使得他们在生理、心理上的确存在着差异:在小学和初中低年级时,女生的语言能力和机械识记能力一般优于男生,随着年级的升高,男生的抽象思维得以发展,优势才得以显现。 记得孙云晓教师在中关村三小做过一次调查,他问学生喜欢什么课。男孩喜欢体育,女孩喜欢音乐。女孩非常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语言、沟通、聊天、阅读。男孩喜欢运动、实践操作、使用计算机、参与体验。很麻烦的是,现在的课程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都是以语言交流为主,而且占了绝大多数。女孩还能听进去,能听得懂,男孩听了一会就听不进去了,就坐不住了。这是他的特点,而不是缺点。但是我们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把这个看作是有问题的——你不好好听课,就是差生。所以,教师应该了解男女生性别的差异,看到他们各自的优势,因势利导,才能帮助男女生保持和发展各自的优势,共同进步。 二、因年龄特点而教,学会等待。 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他认为所有的儿童都会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虽然不同的儿童会以不同的发展速度经历这几个阶段,但是都不可能跳过某一个发展阶段。儿童各个年龄阶段都各有其特征,而且不同儿童不同阶段的发展速度各异,这就要求教师要因年龄特征,因孩子的具体发展情况而教。 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的是耐心与等待。对待孩子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更不能越俎代庖——教育的成功应从等待开始。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学会从容与宽容。对于学生的一次次小错误,根本没必要放在心上,更无需揪出来大做文章,因为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让我们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快乐,慢慢地等待孩子长大。 三、因性格差异而教,张扬个性。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如子路问孔子听见正当的事要不要立即付诸行动?孔子的回答是,有父亲兄长在跟前,岂能闻风而动?冉有问了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让他闻风而动。公西华感到难于理解,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冉求性格柔弱,办事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因而鼓励;子路性格鲁莽,风风火火,冲冲撞撞,需要降温。 不同性格的人,对于学习的方式和内容的敏感度不一样。作为教师,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如果能针对学生性格差异,寻找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因势利导,教育便富有了针对性,这样更能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特点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因性格而圆满。 四、因爱好各异而教,培养多向人才。 爱因斯坦曾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古往今来,怀着好奇心和那份持之以久的热爱,才成就了很多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人。爱好可以使青少年成才。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爱好,并利用性格、好奇心以及环境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的持久性,从而正确引导、教育学生,促使其成才。 我们班的小超同学,因为某些原因,到现在说话发音都不是很清晰,因此,他比较自卑,不敢大声说话,上课很少见到他举手回答问题。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非常喜欢画画。于是,我鼓励他说:“好好画,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小画家哟!”听他妈妈说,孩子听了画画更认真了。这学期的春节、元宵节作品展览时,还选上了他的作品。我对他进行了特别鼓励,现在的他画画得漂亮,字也写得有进步了。路队中的他,走得尤其自信! 五、因能力差异而教,鼓励差异发展。 学生的能力有大有小,基本上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能力的充分发挥也有早有晚,有人才早熟也有大器晚成;能力的结构上也有差异,有的长于想象,有的长于记忆等等。故我们应因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 班里有个叫小睿的男孩,思维特别活跃,记忆力超强,古诗跟着教师读两遍就能背诵,识字量也很大,只是语言表达常常言不尽意。于是,刚上一年级不久,我就鼓励他阅读童话,成语故事等书籍,现在他已经读了不少书。课堂上经常能听到他精彩的发言,下课的时候闲来无事,他还会给班里的小朋友讲故事呢!就这样,小睿带动了班里不少孩子走进了书的世界。看着这些小书虫们贪婪地吸收着书的营养,我感受到了因能力个别差异而教的喜悦!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花期有所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却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留心观察,静心思考,发现每一朵花的独特之处,并用不同的方法去管理,去呵护,然后静等花开。相信我,相信孩子,即使那粒种子,永远不会开花,也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个人分类: 言论|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着眼于“最好”,着手于“可行”
SPW5706356 2016-7-27 08:24
着眼于“最好”,着手于“可行” 平阴县龙山小学 李芳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 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核心素养是指那些最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现代小学生应具有思维素养、信息素养、专业素养、人文素养、身心素养等。 一个人从出生成为家庭的一员,再到成为社会的一员,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一个大写的“人”,应该具有强健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应该有自我认知和学习的能力,还应该能够理解他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那么作为一年级班主任,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我想莫过于, 着眼于“最好”,着手于“可行”。 第一部分:立足道德实践,培养健全人格。 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从一年级开始,我们立足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坚持从小学生身边的事做起,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1 、 推行理想信念教育,夯实学生成长的精神支柱。 利用美德课堂——爱国篇,引领孩子认识祖国,激发爱国热情;组织学生参加《三字经》经典诵读展示活动,“清明节”体验活动,办“学习雷锋”黑板报……让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2 、 推行感恩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感恩意识。 把“感恩行动”纳入常规作业,引导学生主动承担扫地、拖地、洗碗等家务劳动;举办“感恩母亲”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与妈妈互换角色,为妈妈画一幅画,做一件事,体验父母的付出,培养其责任心……学生在体验感悟中懂得了父母的不易、老师的辛苦、同学间的友爱,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3 、 推行身心教育,引领学生拥有健康体魄,阳光心态。 通过跳绳、踢毽子、拔河等体育活动,使学生积极锻炼,强健身体。通过中华经典故事比赛,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宽容、担当、诚信,让学生快乐成长。 4 、 文明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通过学习《小学生守则》,并结合美德课堂,从坐、立、行到基本的言谈举止等个人礼仪,到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设定近、小、细、实的行为目标,引领学生主动践行。 第二部分:习惯养成教育。 习惯养成教育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我们坚持从小事引导,从细节入手,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文明礼仪习惯,为其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 1 、组织管理能力,从班干部培养抓起,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老师退一步,学生进一步”。我们要相信学生,教给他们方法,放手让他们去做,也许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从班干部培养抓起,培养班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进而形成班里学生普遍的自我管理能力。 首先,认真物色班干部人选。 我从同桌学习互助小组中发现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学生,任命他为小组长,训练他管理小组成员的能力,表现突出者逐步任命为班干部。 其次,精心培养,教给方法。 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没有什么管理班级的经验,还不能够承担太多的工作任务。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凡事都不能怠慢,要亲历指导,要教给他们管理班级的方法。如:指导班长如何管理班级日常事务,指导学习委员如何在课前领着读书,老师不在的时候班里有人打闹怎么办?领读课文的时候有人不守纪律怎么办 第三、敢于放手,大胆锻炼。 放手让小干部工作,要具体指导他们做好第一件事,当小干部完成某项工作之后,应及时表扬肯定,树立工作信心,即使失败了也不要责怪,而是帮他们分析,找到解决办法,并鼓励他们继续实践,做好工作。同时对表现突出、工作组织能力超群的班干部,让他们充当“小老师”的角色。通过锻炼,很多班干部提高了组织管理能力和办事能力,在同学中威信越来越高。 第四、宽严相济,巧树威信。 有些小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后,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时,班主任既要维护班干部的威信,又要不失时机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抓住好时机可能得到事半功倍之效。对班干部犯错,我们必须讲究技巧,例如:班上有一位副班长,平时工作很负责,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但有一天因为在数学课上违反纪律被老师处罚带到了我的办公室,他觉得自己很委屈,由于同时受罚的是三个人,按照常规处理之后,我让另外两人回去上课,只留下他。我没有再批评他,只是让他想一想为什么还留下他,他终于说出了一句话:“因为我是班干部,”之后我再细致地与他讨论班干部犯错在同学中的影响,让他牢固的树立“以身作则”的观念。 对班干部既要交给任务,又要教给方法;既要大胆放手,又要小心扶持;既要热情鼓励,又要严格要求。这样首先培养了班干部的自治自理能力,使他们终生受益。班干部这面旗帜树立起来了,然后再引导其他学生见贤思齐,逐步培养所有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2 、学习习惯,关注课堂常规,巧用表扬。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但是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仅仅靠纪律和道德的约束是不可能的,那怎么办呢?我发现,对一年级的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表扬,以表扬的形式说出孩子在听讲时出现的小问题,让孩子偷偷改正。 于是,每一节课,我不再说谁坐不好,谁在讲话,谁在搞小动作。取而代之的是一次次表扬谁坐得特别好,谁的小眼睛一直盯着黑板,谁回答地响亮。从表扬当中他们可以知道怎么做是对的,可以感受到别人羡慕的眼光投过来时的优越感,可以让他们打起精神继续枯燥乏味地练读。表扬、表扬、再表扬,这样的课堂充满了微笑、充满活跃的气息。所以,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不用再提醒了;上课坐姿端正了,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勇于提问的学生越来越多;作业书写认真了……良好的习惯提高了学习效率。 3 、以活动为抓手,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 , 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并对活动进行科学设计,让活动充满童趣,被儿童所喜欢,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一是开展小学生生活技能竞赛活动,开阔小学生眼界,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自己。如“小能人比武会”、“谁有一双小巧手”;二是开展文明学生评比活动,树立榜样,引导全班学生借鉴、学习。让每位学生在评比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三是引导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竞赛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在学校学习中得到的生活知识应用于实践。例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劳动最光荣”、“今天我当值日生”、“做爸妈的好帮手”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四是举行写字、朗读等比赛,评选书法、朗读等好习惯小明星,有效调动学生自我规范的积极性、持久性。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培养了生活自理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生命如河,时而宁静,时而激越。我们愿做学生生命行程中的引路人,以核心素养为旨归,着眼于“最好”,着手于“可行”,对美好的教育和教育的幸福,始终保持虔诚的向往和行走的姿态!
个人分类: 言论|22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5-15 03:19 , Processed in 0.020144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