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丁榕老师《更新观念 改进方法 拓宽途径》有感 北京小学华润海中国分校 吴洋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31 22:54:3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听丁榕老师《更新观念 改进方法 拓宽途径》有感

北京小学华润海中国分校 吴洋

     我今天有幸聆听了全国特级教师、优秀班主任丁榕老师的报告,听她的报告,犹如和一位长者倾心交谈教育教学心得。她报告的题目是《更新观念 改进方法 拓宽途径》。听过丁榕老师的讲座,确实令人敬佩,她是一位“神”,因为她将所有的爱和一切都奉献给了她的学生,对学生倾注了一腔热血,她能够将60年代开始教过学生的所有资料保存至今,包括照片、作文手稿、写给老师的纸条等,并且能够整理出版和自己的学生分享,这种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的世纪的到来,社会对教育事业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何能使现在的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是每个学校所共同关注的话题,丁榕老师提出了她的看法“更新育人观念,以人为本”。旧式的“应试教育”再也满足不了社会,无法为社会提供全面发展型的人才,如何改变旧式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拓宽途径。

     反思我们的过去,教师只针对事,并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去,只会对他们说你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而没有去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和不需要什么,对他们所做的思想工作也是如何好好学习,对其心理特征和变化却是知之甚少,而如今社会需要的人才却是德才兼备、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型的人才。英国一位教育学家说过:没有心理教育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没有经过心理教育的人是不完整的人。旧式教育已与时代脱轨。

     反思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迪,我们能不能从人性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当然这是在不违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那我们就必须要研究?学生需要什么,按需施教:合理的我们给予满足,过分的给予引导,错误的给予纠正,怎么做到这些,变“要他们做”为“他要做”必须外化教育与内化教育相结合,帮助他们完善自己,丁榕老师提出了五点要求:

    1、助人的过程是他助、自助,互助的过程。

    2、满足学生尊重,信任,理解承认的需要。

    3、助人自助,促人自悟。

    4、为人格完善创造机会。

    5、惩罚的目的在于激励。

     教师在助人过程中应严中有情,情中有爱,委婉的说服比强硬的干涉更有效果。班主任做一步普通的,哪怕是琐碎的小事,也能增强师生的感情,拉进两者的距离,那样班主任所做的工作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要抓住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才能对症下药,为给学生做思想教育提供更充分的条件。

      最后就让我以丁榕老师的一句话来结束全文:

      如果德育就是一只大鹏,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正是这只大鹏的两翼,它必须同时煽动,这只“大鹏”才会腾空万里,展翅翱翔,德育才会呈现出无比的生命力。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23:26 , Processed in 0.02245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