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40|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受欢迎的教育方法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09:28: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前言
      教育孩子需要好方法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都尽其所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然而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出类拔萃,而有的孩子却非常平庸?同样是孩子,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
      其实,造成差别的原因很简单——有没有采用好的教育方法!
      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所,而父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终身的老师。在长时间的相处中,父母采用什么教育方法培养孩子,决定着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着孩子未来是什么样的命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未来的竞争与其说是孩子们的竞争,不如说是家长们的竞争。
      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被压抑住了,而潜能被压抑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家长教育方法的错误。
      现在,很多父母都能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都能认识到:让孩子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要靠后天的努力和父母的引导;天才不是遗传的,而是教育来的;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是天才,只要父母能用培养天才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是的,教育孩子需要好方法!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天才。
      然而,很多家长找不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正确的教育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树立了错误的榜样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因此,系统全面地了解在世界上发挥巨大影响的教育方法,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一条真正适合的教育路线才是最最重要的。
      本书收录了世界上最著名的9种教育方法,系统地介绍了每种教育方法的理论发展和实践运用,为天下父母提供了最权威、最完美的“教育圣经”。这些方法不仅培育出了一个个神奇的天才少年,而且也在世界上广受欢迎,被世人奉为圭臬:
      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
      塞德兹:天才教育法
      约翰-洛克:全面教育法
      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
      斯宾塞:快乐教育法
      M.S.斯特娜:自然教育法
      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
      多湖辉:实践教育法
      井深大:早期教育法
      这是一本浓缩了人类教育思想精华的书。这些教育方法经过时间的历练、经过人们的实践已经被证实为最有效、最受欢迎的教育宝典。全球已有数百万家长从这些教育方法中得到了有力的帮助,使他们的孩子的人生得到了积极的改变。聪明的父母可以从本书中发现一条完美教育的路线指南,让孩子受益一生。
      孩子成才的希望就在眼前,培养教育的秘密就在身边,悉心阅读此书,借鉴这些经典的教育方法,你会发现——天才就在你的身边!

第一部分 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


一本书造就的天才
      卡尔-威特于1818年写成《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该书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早期教育的文献,他的教育理念被后人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
      1914年,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这个传奇少年名叫威廉-詹姆斯-塞德兹,他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德兹博士的儿子。威廉的学历颇为新奇,他从1岁半开始接受教育,3岁时就能用本国语言自由地阅读和书写。5岁时,看到家中的骨骼标本,便对人体发生了兴趣,开始学习生理学,没多久就在行医开诊所考核的初试中,获得了合格成绩。6岁那年春天,他和别人的孩子一样,上了小学。入学那天,上午9时威廉被编入一年级,可到中午12点母亲接他时,他已经成了三年级的学生了,并于同一年内,结束了小学学业。7岁时,威廉本想上中学,但由于年龄小而被拒绝。没有办法,他只好在家里学习。学习的科目主要是高等数学,这是因为古今的语言学等知识他早已学过了。
      8岁,威廉终于上了中学,不论哪门学科他都非常优秀。由于数学尤为超群,学校准其免学,同时让他帮助老师为其他同学批改数学作业。在这期间,他还编写了天文学、英语语法和拉丁语语法的教科书。由于中学教的知识他全部学过了,所以不久就退学了。
      此时,他已远近驰名,各方各界人士都来考他。考毕,都无不感到惊奇,赞叹不已。
      9岁和10岁时,威廉继续在家学习,11岁刚过就进入哈佛大学。入学后不久,他曾进行过一次有关第四象限的数学难题演讲,使教授们大吃一惊。关于他12岁的情况,其父塞德兹博士在《俗物与天才》一书中这样介绍:
      “塞德兹今年只有12岁,但却非常擅长往往使硕士课程的研究生们都感到头痛的高等数学和天文学,他还能用希腊语背诵《伊里亚特》、《奥德塞》等原著作品。后来,他擅长古典语,还阅读埃斯克鲁斯、索福克利、幼里披底、亚里士多德、洛西昂等人的作品,就如同其他的孩子阅读《鲁滨孙漂流记》之类的作品那样容易和感兴趣。他还爱好比较语言学和神学,对伦理学、古代史、美国史等也具有丰富的知识,还通晓我国政治和宪法。”
      就这样,他于1914年以哈佛大学的优等生从该校毕业,并在以后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取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类似塞德兹这样的天才儿童还有两个,一个叫阿道夫?巴尔,是塔夫脱大学神学教授巴尔博士的儿子,他13岁进入哈佛大学,并且提前一年毕业。另一个是该大学南斯拉夫语教授威纳博士的儿子罗伯特?威纳,他10岁就上了塔夫脱大学,14岁毕业,接着进入了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年仅18岁,就顺利获得了博士学位。在巴尔和威纳家里,不仅他们俩出色,他的兄弟姐妹也都十分出类拔萃。巴尔的姐姐15岁进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也在1914年与巴尔同期毕业,他们的妹妹丽安和弟弟洛得洛夫,也于该年上大学。威纳的妹妹康斯坦斯,也于1914年14岁时上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第二个妹妹贝鲁特于该年12岁时也上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
      宾州匹兹堡大学语言学教授斯特娜夫人的女儿3岁就会写诗歌和散文,5岁就学会了世界语,并开始在世界各地宣传和普及世界语,8岁起学习生理学、卫生学、数学等等,4岁会拉丁语及其他13国语言,很小就担任一些团体组织的领导。
      一个个真实的关于天才的故事广为流传,引起了人们对天才问题的广泛关注。专家学者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这些天才神童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得益于一位名叫卡尔-威特的人所写的一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的教诲。
      威纳的父亲威纳博士是哈佛大学教授,他声称自己就是在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之后教育威纳的。塞德兹的父亲塞德兹博士也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同样也是读此书,并用该书中传授的方法教育了塞德兹。从巴尔的父亲巴尔博士所写的《家庭学校》和《家庭教育》等书中,即可知道他也是读过《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之后教育巴尔的。斯特娜夫人更是在威廉?詹姆斯教授的力荐下,潜心研习卡尔-威特的教育方法,开始训练自己的女儿的。                        
卡尔-威特的誓言
      那么,卡尔-威特是何许人?《卡尔-威特的教育》又是怎样的一本书?竟然能在两个多世纪的跨度中,对孩子的教育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卡尔-威特是一个乡村牧师,非常富有独特见解。在他的见解中,最值得令人赞佩的就是他的教育理论。在他还没有孩子时,就提出必须从幼儿开始教育子女。用他的话来说,对子女的教育必须与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他确信,只要坚持这样去做,一般的孩子都能成为不平凡的人才。而且他总是公开宣称:一旦自己有了孩子,一定要进行这种教育实践。他的观点遭到当时许多人的反对。
      好在当时威特父亲还有一个知音,他就是在他家乡远近闻名的格拉彼茨牧师。格拉彼茨牧师自幼就是他的好朋友,也是最了解他的人。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威特的教育方法,格拉彼茨牧师还为他创造各种机会,让他去演讲。在威特生下来之前,玛得布鲁特市的几个青年教育家和该市周围的几个青年牧师,曾共同发起组织过一个探讨教育问题的学会。格拉彼茨牧师也是该会会员,在他的介绍下老威特也成了该会的会员。
      在一次聚会上,有一个叫希拉德的牧师断言:“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天赋而不是教育。教育家无论怎样拼命施教,其作用也是有限的。”由于卡尔-威特向来就持与此完全相反的意见,所以他立即反驳道:
      “不对,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取决于天赋的大小,关键决定于他或她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诚然,孩子的天赋是有差异的,但这种差异毕竟是有限的。在我看来,别说那些生下来就具备非凡禀赋的孩子,即便具备一般禀赋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非凡的人。正如爱尔维修所言:“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我坚信这一论断。”
      卡尔-威特在会上发表的这番言论,使他成了众矢之的,招致与会者的围攻。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得说:“你们有十三四个人,而我只是一个人,我是寡不敌众的,无法辩过你们。与其跟你们辩论,不如拿事实来说话。只要上帝赐给我一个孩子,而且只要你们认为他不是白痴,我就一定能把他培养成一个非凡之人。这是我由来已久的决心。”这些会员得势不饶人,回答说:“行,我们等着瞧!”
      会议结束后,希拉德牧师仍言犹未尽,还邀请老威特到他家继续讨论会上争论的问题,然而仍然是毫无结果。他们只是在不断地重复着各自在会上已经说过的话。在希拉德牧师家的辩论中,在会上一直沉默不语的格拉彼茨牧师终于旗帜鲜明地表示了对威特观点的支持。他说:“我确信,威特的誓言一定会实现,按他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一定能取得成功。”可是希拉德牧师根本不相信这一点,仍然坚信那是不可能的。
      不久威特夫妇有了一个孩子,但没有几天就夭折了。之后,他们又有了第二个孩子,也叫卡尔-威特,但小威特却是一个很不称心的婴儿。
      父亲悲伤地说:“这是遭的什么样的罪孽呀!上天怎么给了我这样一个傻孩子呢?”邻居们尽管常常在口头上劝他不要为此而忧愁,但心底里的确认为威特是个白痴,而且在背地里还为这孩子的未来和威特父母的境遇犯愁。
      可怜天下父母心,好在父亲并没有失望,而是踏踏实实地实行着自己的计划。起初,连妻子都说:“这样的孩子教育他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只是白费力气。”
      尽管生下的儿子不尽如人意,但老威特有了儿子的消息却不胫而走。格拉彼茨牧师立刻把这个消息通知了希拉德牧师,希拉德牧师又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其他会员,并让他们来验明正身,确信小威特刚出生时,确实不是一个天赋非凡的孩子。
      自从小威特出世后,周围的人们从此就多了一桩事,那就是议论小威特的成长。当然,他们这种关心与老威特的目的完全不一样,前者好像在等着一个“注定要失败”的实验结果一样,并带着一种看把戏的心态:好,这回看你的本事了!因此,这些“好心”人每次见到他和格拉彼茨牧师时就试探性地问:“怎么样,有希望吗?”对此,老威特和格拉彼茨牧师总是坚定地回答:“是的,一定会给你们一个惊喜的。”尽管如此,他们却依然以一种怀疑的眼光注视着威特的成长过程。

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


神奇的天才 (一)
     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下,这个“傻”孩子就轰动了邻里和方圆左右。当小威特长到四五岁时,他在各方面的能力已大大超过了同年龄的孩子,成为“本地教育史上的惊人事件”。
     正是由于老威特对儿子实施了全面化教育,使威特的成长非常健康,学业也进步神速,他7岁半时就已远近驰名。在他出名以后,来自德国各行各业的精英都从四面八方赶来考他,没有一个人不是吐着舌头回去的,这使他的名声越来越大。
     1808年5月,梅泽堡某学校的一个叫做台尔琼斯?兰特福克的教师,为了激励自己学校的学生,要求允许他在学生面前考考威特。威特父亲起初怕由此引起威特的骄傲自满,颇为踌躇,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不过和往常一样,威特父亲也提出了一个条件,即由于威特还是个孩子,关于考试一事事先不要让他知道,同时还要提前跟学生们打招呼,千万不要对他说一些表扬和赞美的话。兰特福克应允后,就正式去邀请威特的父亲参观自己的学校和学生,并希望提出批评和建议。到了学校,兰特福克把他们带进教室,让他们坐到后面。那堂课正好是希腊语课,教科书是《波鲁塔克》,学生都感到挠头。兰特福克就请威特作答,以让同学们见识见识,威特很轻松地就把学生们不明白的地方全解答了。不仅如此,对其他问题也是对答如流。
     尔后,兰特福克又把以拉丁语写成的《凯撒大帝》一书交给他,并提出问题。威特又全部毫不迟疑地做了回答。接着兰特福克又拿出了一本用意大利文写的书让他读,他也读得很流利。他父亲还用意大利语插话提了几个问题,威特也都一一做了回答。兰特福克还想考考他的法语,由于教室里没有合适的书,只得用法语和他对话。威特就像用本国语讲话一样,也非常流畅地回答了各种问题。后来兰特福克又向他问了有关希腊的历史和地理等问题,尽管提的问题很多,又是各个方面的,但威特全部一一给予了回答。最后又考了数学,圆满的答案使学生和老师都为之惊讶。这时威特才7岁零10个月。
     几天后,《汉堡通讯》上有一篇文章详细报道了事情的全过程。报道的开头是:“几天前,在本地教育史上发生了一起惊人事件。”各地的报纸马上转载了这一报道。于是威特的名字一下子轰动了整个德国。来拜访威特的人更多了,他被各方面的学者和教育家们测试,都说耳闻不如一见,没有不佩服的。他们中许多都是当代一流的学者。
     德国人自古以来,就特别尊重学者。德国之所以能够繁荣昌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此。威特名扬天下之后,莱比锡大学的某个教授和本市的某个有势力人物打算让威特进莱比锡大学学习。他们说服威特的父亲让本市托马斯中学校长劳斯特博士对威特进行一次考核。开始时,威特父亲怕他们乱出考题予以了拒绝。在他们的再三相劝下,最后他只得同意了。当然劳斯特博士并不是威特父亲所想像的那种人,他是一个深明事理的和蔼可亲的学者。他没有让威特察觉到是在考试,而是在交谈中完成了考核。考试过后,劳斯特博士就给他写下了入学证明书。内容是:
     今天根据我的要求,对9岁的少年卡尔-威特进行了测验。考希腊语时从《伊利亚特》中选了几段;考拉丁语时从《艾丽缔斯》中选了几段;考意大利语时从伽利略的著作中选了几段;考法语时在某一本书中选了几面。都是比较难理解的地方,但是威特却答得很好。他不仅语言学知识丰富,而且理解力很强,具有各方面的渊博学识。这个令人赞佩的少年,听说是其父威特博士教育的结果。我认为这一教育方法值得学者们重视。总之,这个少年完全具备上大学的条件。为了学术的进步,让他上大学深造是非常必要的。
     劳斯特博士的证明书送到莱比锡大学后,校方同意他于次年1月18内容如下:
     洛赫村的牧师威特博士的儿子卡尔-威特,刚刚9岁就具备了十八九岁的青年们所不及的智力和学识。这是他父亲对他实行早期教育的结果。由此可知,适当的早期教育可使儿童的能力发展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他能熟练地翻译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以及希腊语的诗词和文章。他最近被很多学者考过,没有一个不为他的学识而惊叹,他还在国王面前接受过考试。他具备十分丰富的人类有史以来在文学、历史和地理等方面所积累的知识。这些都是他父亲教育的结果,所以说他父亲的教育方法也是不亚于其儿子的学识,令人惊叹。
     威特父亲为了得到国王的辞职许可,带着威特去了卡塞尔。当时的国王不是普鲁士国王,而是维斯特法利亚国王杰罗姆拿破仑一世的弟弟 。威特父子到达卡塞尔后,碰巧国王外出旅行。他们第二天早上去拜访拉日斯特大臣,拉日斯特大臣也考了考威特,同样感到吃惊。
      他共考了威特3个小时,确认威特是个名不虚传的杰出人才。他觉得把威特送到国外去太可惜了,因为莱比锡当时是属于萨克森的。他问了许多有关威特父亲的教育方法,最后决定不让他们父子去莱比锡而留在国内。                        
神奇的天才 (二)
     第二天,拉日斯特设晚宴招待威特父子和政府的大臣们。宴会上也考了威特,大臣们都感到非常满意。经过协商,他们决定请国王承担莱比锡市民们所承担的义务,让他们留在国内上哈雷大学或者格廷根大学而不去莱比锡。
     威特在大学里的学习生活是轻松愉快的。一般说来,一个10岁左右的少年和一些20岁左右的青年一起学习,一定是相当紧张的,但实际上威特的学习并不紧张。他可以尽情地游玩和参加运动,并常常去采集动植物标本。他会画画、能弹琴、也会跳舞。除了上课外,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对古典语和近代语的研究。
     第二年夏天,即第二学期期末,国王杰罗姆驾临格廷根大学视察。国王参观了校内的各个地方,最后到了植物园。由于威特这个学期听植物学讲义,所以同其他学生们一道都在植物园。国王的随从中有前面提到的拉日斯特大臣,他一眼就认出了威特并向国王做了介绍。国王非常高兴,要和威特谈谈话。于是就把威特叫到国王夫妇面前,同时也允许他父亲进见。国王同他们谈了一席话,鼓励威特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表示要永远给予保护,希望他安心学习。威特父子从国王面前退下来后,随行的贵妇人们蜂拥而上,围着威特亲吻。然后由两个将军把威特夹在中间跟随国王身后,一直到把国王送上车时为止。这时威特才11岁。
     1812年冬,即第五学期,12岁的威特公开发表了关于螺旋线的论文,受到了学者们的好评。又因为在书中发表了他自己发明的非常简便的画曲线工具,所以更加受到了极大的赞赏。
     在第七学期,他一面专心致志地学习政治史,又挤出时间写了三角术一书。当时他才13岁。这本书在当时未能马上出版,是1815年他离开了格廷根大学到了海得尔堡大学以后出版的。
     1813年,威特父亲接到了国王的通知,通知上说把供给威特的学费延长到4年。1814年4月,威特去维茨拉尔旅行,并访问了吉森大学。该大学的哲学教授们欢迎他并一起讨论了学术上的各种问题,最后承认了他的学术水平特别是1812年公开发表的论文价值 ,由校长赫拉马莱博士授予他哲学博士学位,那是1814年4月10日的事。随后他又访问了马尔堡大学,同样受到了热烈欢迎。据说如果不是吉森大学抢先了的话,该大学也准备授予他哲学博士的称号。
     由于在格廷根大学第八学期的学费是由汉诺威、布朗斯维克和黑森三国政府出的,当威特父子前去布朗斯维克领取学费时,当局就把他们介绍给了布朗斯维克公爵。当时正巧公爵要外出旅行,但仍然高兴地接见了他们,谈了许多话,并热心地建议他们去英国留学。并表示只要他们愿意去,就把他们推荐给在国内的亲属并愿出学费。
     当他们由于同样的原因去汉诺威时,也被聘请做报告。因为威特在此之前曾在萨尔茨韦德尔做过数学报告并受到了极大的好评。当问到要求讲什么时,对方仍然提出希望讲讲数学方面的问题。威特在接受了邀请的第二天,就在本地中学的大礼堂里作了讲演。当时是1814年5月3日,他年仅14岁。参加的听众,集中了市内的所有知识分子。他用漂亮的德语讲得既流畅又清晰。由于连日来忙于交际,每天很晚才得以休息,无暇准备,甚至有人产生了怀疑,绕到威特的后面想看看是不是有底稿。当这位猎奇者看到威特没有底稿后,就更为惊异了。威特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为了解除听众的怀疑,特意离开讲桌,这时听众们更是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威特在热烈的喝彩声中结束讲演后,政府承认了他的才学,并向他提供了比承担的份额还要多的学费。肯布里基公爵也和布朗斯维克公爵一样,建议他们去英国留学,并答应给予推荐和出学费。去黑森时,也同样受到了热烈欢迎,常被邀请到宫中作客。
     威特从格廷根大学毕业后,他父亲就在考虑他今后的出路问题。如果打算让威特早日成名,作为上策最好是让威特钻研迄今为止所获得的学问的某个领域,但经过慎重选择,他父亲放弃了这条捷径。他认为这样做只能使威特成为侧重于某一个领域的学者。为了使威特学到更多的知识,他决定让威特去学法学。一位数学教授得知此事后深感遗憾。威特父亲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因为他父亲认为:决定专业方向应该是18岁以后的事,在那之前应该学习所有的学问。等到了18岁以后,如果威特喜欢数学的话,那就让他搞数学。
     这以后,威特就到海得尔堡大学专修法学,两年后,也即16岁时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同时还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法学教授。
     给他任命的教授头衔还未上任,便又接受了普鲁士国王的赏金去意大利留学。在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小威特无意中发现了但丁文献的神奇性,于是开始了对但丁的研究。经过一段短时间的研究,他就发现国际上对但丁的研究存在很多谬误。经过深入研究,1823年,年仅23岁的威特,便公开出版了《但丁的误解》一书。他在此书中指出了当时研究但丁的学者们的谬误,为但丁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正确道路。
     当然,他还没有忘记普鲁士国王让他去意大利留学,为的是让他在他国潜心研究法学,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学家。因此,他在意大利一直都热衷于研究法学,对但丁的研究不过是一种业余爱好罢了。经过几年的学习深造,他于1820年回国,并于翌年开始在格拉斯哥大学讲授法学。在那里教了十几年的课以后,又于1834年转入哈雷大学。威特教授的授课知识之丰富、表达之完善,可谓有口皆碑。就这样,他在学生们一年年的鼓掌声中一直到1883年逝世时为止,享年83岁。
世界上最早的育儿亲历手记
       在威特成名以后,人们谴责其他教育家的无能,甚至责怪他们为什么不能把孩子教育成像威特那样的人。为此,一些思想狭隘的教育家们更加敌视威特的父亲。
       即便威特在当时已表现出许多优于普通儿童的才能,但是对于威特的表现,许多人依然认为,他的才能是天生的,并非教育的结果。为此,威特的父亲感到无可奈何:
       “人们都说我儿子是天生的天才,不是我教育的结果。很多人都不相信我的话,连我的许多亲友也不相信。倘若上帝真给了我一个天才的儿子,这是上帝对我的仁慈,再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了。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为了减少反对派对他的敌视,也为了向人们阐明正确的天才观,威特父亲决定将他的教育方法公之于世。
       威特父亲将自己的教育方法公开的第二个理由是为了答谢他的朋友们的关心。正如他所感慨的,小威特的成名,使他面对许多敌人,但也结识了很多朋友。他在书中写道:
       “朋友们对我的教育方法很同情,常常用谈话或通信的方式来鼓励我。因此我也往往被他们的好意所感动,有时感动得流泪。我的成功大半在于他们的同情和支持。因此,我终身难以忘却他们对我的一片好心。我的朋友们希望我把我的教育法编写成书公之于众。而我屡屡拒绝,但是到最后还是被他们说服了。我就是在他们的再三劝说下,决定公开我的书的。但是不能断言,运用我的教育法的人就一定能像我一样获得成功。另外,也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像我儿子一样接受那样的教育。但是我相信,不管谁使用我的教育法,肯定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裴斯塔洛齐是第一个承认卡尔-威特教育法的人。当人们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这种教育法时,裴斯塔洛齐仍然坚定地鼓励他:“你的教育法必定能取得成功!”除了裴斯塔洛齐,巴黎大学的朱利安教授也再三劝说他,希望把他的教育法以书的形式公布于众。
       下面就是裴斯塔洛齐先生写给威特父亲的信:
       我曾记得14年前,在布夫塞同你谈过教育问题。当时,你说用你的特别教育法能非常有效地教育你的孩子。14年后的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你儿子所受到的教育效果比你预想的还要好!
       但是,不了解情况的人可能仍怀疑这是否就是你教育的结果,或许还有人认为这是你儿子的天赋所致。有鉴于此,我期待你能向世人详细阐明你的教育方法,以使世上的所有孩子能通过你的教育方法受益。这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请你务必考虑。
       你最卑微的仆人和朋友    裴斯塔洛齐         
       1818年9月4日于伊凡尔顿
       正是在反对者的压力和赞成者的支持下,卡尔-威特于1818年写成《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一本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育儿亲历手记。
       《卡尔-威特的教育》面世以后,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几乎绝版,保留至今的只有很少的几部了。有趣的是,哈佛图书馆里藏有一册,据说是美国的唯一珍本。因此该图书馆把它作为珍品,陈列在贵重品室里。
       这本书在当时受到冷遇,一方面可能与它的篇幅过长和叙述方式不吸引人有关。全书长达1000多页,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与主题扯得太远的枯燥议论,而且写得杂乱无章。尽管后来从这本书受益的威纳博士曾将之译成英文,并省略了原著的一些无关紧要的之处,篇幅也压缩到300页左右,但它仍然使人感到啰嗦和枯燥。
       除了书的表现形式有问题外,更为关键的因素可能是,由于书中所阐述的思想与当时人们的想法格格不入。威特父亲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可是当时流行的主导思想是:儿童的教育应当开始于七八岁,这种论调在当时为人们所深信不疑。除了此论调之外,还有一种让许多父母感到十分恐惧的观念是:早期教育有损于儿童的健康。因此,在这种思想观念笼罩下,威特父亲的教育理论,在当时人们的眼里简直是荒唐至极,更谈不上指望父母亲们会利用他的理论将一个“凡夫俗子”训练成“天才”了。
       卡尔-威特不仅造就了一个天才,使儿子成为通过早期教育取得显赫成功的典范,而且将他成长的秘密公之于世,为后人成功地培养自己的孩子提供了第一份范本。以下内容就是对他的主要教育思想的介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沙发
发表于 2014-4-29 09:28:33 |只看该作者
天才取决于后天的教育 (一)
      爱尔维修说:“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卡尔-威特常向别人宣讲这一道理。
      这个现代人已经完全接受的观点,在当时却并不容易为人所接受。社会上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天才观。一种强调的是天赋,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其天赋的大小决定的,而环境的作用是次要的。另一种强调的是环境作用,认为天赋的作用并不重要。这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卢梭和裴斯塔洛齐。爱尔维修是裴斯塔洛齐派的先驱者,他坚信: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材。
      威特的父亲显然受到过爱尔维修学说的感化,认识到后天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正如我们在上面已提到的,在威特父亲对儿子的培养过程中,他一直受到那些被冠以教育家头衔的人们的敌视,因为他的教育观念冒犯了这些权威们业已成形的信条。与爱尔维修有所不同的是,威特承认孩子的禀赋是有所不同的。有人攻击他说他不承认孩子之间的天赋差异,他非常不能苟同。
      他认为,孩子的天赋当然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孩子多一点,有的孩子少一点。假设我们最幸运地生下一个禀赋为100的孩子,那么生就的白痴其禀赋大约只能在10以下,而一般孩子的禀赋大约只能在50左右了。
      如果所有孩子都受到一样的教育,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决定于其禀赋的多少。可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们的禀赋连一半也没发挥出来。比如说禀赋为8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40;禀赋为6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30。
      因此,倘若能乘此之虚,实施可以发挥孩子禀赋八到九成的有效教育,即使生下来禀赋只有50的普通孩子,也会优于生下来禀赋为80的孩子。当然,如果对生下来就具备80禀赋的孩子施以同样的教育,那么前者肯定是赶不上后者的。我们不要悲观,因为生下来就具备高超禀赋的孩子是不多的,大多数孩子,其禀赋约在50左右。
      威特进一步论及,纵观有史以来的伟人和天才,他们大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倘若能给他们以再高明一些的教育,那他们一定会更伟大、更健康、更和善、更宽大、更出色、更聪明、更正直、更博学、更谦虚和更坚强。一言以蔽之,就会成为更加尽善尽美的伟人和天才。
      如果对生下来就具备高超禀赋的孩子施以高明的教育,那他的发展就是不可估量的。但遗憾的是,生来禀赋高超的孩子为数甚少。
      为此,卡尔-威特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其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天才。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威特举了橡树的例子。
      如果按照理想状态生长的话,一棵橡树可以长成30米高,那么我们就说这棵树具有能够长到30米高的可能性。同样的道理,一个儿童,如果按照理想状态成长,能够长成一个具有100度能力的人,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儿童具备100度的潜在能力。可是,要达到理想状态,总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即使橡树具备长成30米高的可能性,要真长成30米高还是很困难的,一般可能是12米或者是14米左右。假若环境不好,则只能长到6~9米。但是,如果给它施肥等等,好好侍弄,则可长到18米或者21米,甚至也可以长到25米或27米。同样的道理,即使是生来具备100度能力的儿童,如果完全放任不管,充其量则只能成为具备20度或者3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只能达到其潜在能力的二成或者三成。但是,如果教育得好,那么就可能达到具备60度或者70度,乃至80度或者9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可能实现其潜在能力的六成或者七成,甚至八成、九成。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儿童的潜在能力达到十成。         
天才取决于后天的教育 (二)
      令人遗憾的是,具有像威特父亲那种思想的人仍然凤毛麟角。在19世纪,心理学家们认为,天才只是发生于正常人中的某些极端个案。而且他们还认为,天才是遗传而来的,天才的遗传是心智能力遗传的一部分。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能力相似是一个已被接受的事实,家族中数代出现天才的几率就较大,这使天才具有遗传性的观点具有了一定的可信度。
      众所周知,雅典尽管人口不多,却出现了很多举世闻名的天才人物。人种改良论者高尔顿将此归结于希腊人是优秀人种的缘故。他说:“希腊人种优于我们欧美人 ,正像我们优于非洲土著人那样。”遗憾的是,他丝毫不去关心天赋以外的东西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关键的一点是,他和许多人一样,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的价值。雅典的天才人物之所以很多,希腊人的人种优秀也许是其中一个因素,然而,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早期教育已成为当时雅典社会的一种习俗。高尔顿对此却毫无察觉。因此,他的天才观就不能不带有片面性。
      尽管高尔顿曾收集过一些所谓遗传性天才人物的例子,但在我们看来,其中的许多例子也未必能站得住脚。很多即便具有天赋遗传特性的人物如果没有后天的教育,也不可能成为天才。正如谚语所言:“天才不传代。”当然,我们绝不是一点也不承认能力是可以遗传的,而且从理论上讲,能力的遗传也是合乎逻辑的。即便我们相信能力是可以遗传的,但遗传论者必须要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天才的遗传比肉体特征的遗传要少得多,以及为什么天才遗传的例子很少见呢?
      事实上,人种改良论者也承认,能力的遗传从理论上讲是合乎逻辑的,但是能力的遗传并不像财产的继承那样。财产的继承是现实的,能力的遗传却不是现实的。由父母遗传给自己孩子的能力只是一种可能性,不发掘它就没有效力,只有发掘了才会产生效力。
      天才的出现与天赋有关,但是,更要强调的是,孩子如果只靠天赋那将是一事无成的。孩子生下来即使具有很高的天赋,若得不到发挥,也是无济于事的。社会上曾出现了很多具备很高天赋的孩子,可惜其中很多人由于得不到充分发挥而成为极平凡的人。尽管能力的遗传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是,出现遗传性天才的例子却很少见,其原因就在于此。
      深受卡尔-威特影响的塞德兹博士说:“幼儿就像烧陶瓷的黏土一样,教育得如何,决定他成就的大小!小孩只要从小接受教育,就可以成为音乐家、画家、诗人、学者等等。”可是,有的人也许会说:“成为音乐家就需要有敏锐的耳朵,如果没有敏锐的耳朵,多么早教他音乐也不行。而敏锐的耳朵是一生下来就有的,所以你的教育我不信。”
      有没有敏锐的耳朵,这是对大人或小孩长大以后才说的话。如果两三岁开始训练,是完全可以培养出敏锐的耳朵来的。心理学家所说的视觉型和听觉型,也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在欧洲,有的人说如果三代都是音乐家,才能出一个大音乐家。这是从天才遗传论的角度来说的,是很错误的。从莫扎特的例子来看,他成为著名的音乐家,是由于他出生于充满了音乐气氛的家庭里,从小就培养了对音乐的爱好。
      米开朗基罗生下来不久就被送到乡下,寄养在别人家里,他的保姆是位石匠的妻子。后来他说:不仅在这个家庭里吃了保姆的奶,而且从小就爱上了锤子和凿子。而他的家庭却是非常有名的豪门世家,非常反对他成为雕刻家。但当心之火已经燃烧起来后,他父亲也无可奈何了。
      林内家住在湖泊之滨,周围有野花、有森林、有马叫、也有小鱼游泳。他所以能成为大生物学家,就是因为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总之,幼儿像制造陶瓷的黏土一样,可塑性是很大的,环境和教育愿把他培养成什么样就能把他培养成什么样。
      名人或学者的孩子不一定成为有名气的人。过去有个学校,五六位教员在一次集会上做出一个结论:博士或名人的孩子一般成绩不好。这当然不是正确的判断,而且,孩子能否成为伟大人物,只看学校的成绩是难以断定的。可是,伟人的孩子不一定是伟人,这却是事实。世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是为什么呢?这是才能的问题。才能这东西不光是遗传问题,重要的是脑髓是否发达。
      我们决不否定遗传的重要性,但是遗传对孩子的命运来说,也决不像很多人认为的具有强烈的决定力。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威特警告人们:“不要失望,不要相信万能,坚定不移地去做吧,你们的孩子也有成为伟人的可能性。
运用递减法则
      儿童虽然具备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比如说生来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这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能力的实现就越少。这就是儿童潜在能力的递减法则。
      产生这一法则的原因是这样的,每个动物的潜在能力,都各自有着自己的发达期,而且这种发达期是固定不变的。当然,有的动物潜在能力的发达期很长,有的动物潜在能力的发达期则很短。不管哪一种,如果不让它在发达期发展的话,那么就永远也不能再发展了。例如小鸡“追从母亲的能力”的发达期大约是在出生后4天之内,如果在这期间不让它发展,那么这种能力就永远不会得到发展了。所以如果把刚生下来的小鸡在最初4天里不放在母鸡身边,那么它就永远不会跟随母亲了。小鸡“辨别母亲声音的能力”的发达期大致在出生后的8天之内,如果在这段时间里不让小鸡听到母亲的声音,那么这种能力也就永远枯死了。小狗“把吃剩下的食物埋在土中的能力”的发达期也是有一定期限的,如果在这段时间里把它放到一个不能埋食物的房间里,那么它的这种能力也就永远不会具备了。
      人的能力也是这样。儿童的潜在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即使生下来有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放弃教育,到5岁时就会减少到80,到10岁时就会减少到60,到15岁时就会只剩40度了。
      所以教育孩子的第一要旨就是要杜绝这种递减。由于这种递减是因为未能给孩子发展其潜在能力的机会,致使其枯死所造成的。因此,教育孩子的最重要之点就在于要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发展其能力的机会。
      怎样才能杜绝孩子潜在能力递减呢?卡尔-威特认为,应该尽早教育,应该从孩子出生那天就开始进行教育。从出生到3岁之前,孩子的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后简直不同,他们对事物的记忆不是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之后才记住的,而是在反复的观察中,将整个事物印象原封不动地作了一个“模式”印进了大脑之中。
      婴儿的模式识别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对3岁以前的婴儿教育,就是“模式教育”。婴儿对多次重复的事物不会厌烦,所以3岁以前也是“硬灌”时期,具有在一瞬间掌握整体的模式识别能力,是成人远不能及的。他的大脑还处在一个白纸状态,无法像成人那样进行分析和判断,因此,可以说他具有一种不需要理解或领会的吸收能力。如果不把你认为正确的模式,经常地、生动地反复灌入幼儿尚未具备自主分辨好坏能力的大脑的话,他也会毫无区别地大量吸收坏的东西,从而形成人的素质。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模式时期决定了人的一生。
      给3岁以前的模式时期“硬灌”些什么呢?大致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所谓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的模式;另一方面则是输入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根据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表明,在婴儿期,每天重复输入相同的词汇,不断地刺激孩子大脑里的词汇库,可以促使孩子的记忆力迅速发展。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接受了卡尔-威特的这一教育思想,坚持早期教育,使女儿的记忆能力明显超过了常规孩子。以“认生”——婴儿第一次表现出记忆能力——为例,刘亦婷3个月大就开始认生,比平均水平提早6个月,6个半月就出现了“理解记忆”(即明白词汇与物体的关系)。而50%的婴儿则是在10个月大时出现的。当她长到1岁1个月时,记忆力的发展又出现一个飞跃。在记忆方式上,她已不再仅仅依靠人类3岁以前所特有的“模式记忆”,而是提前萌发了3岁之后才有的“分解记忆”能力。经过妈妈的不懈努力,对女儿的教育也结下了满意的果实。
      在女儿满1岁半时,妈妈就试着教她背唐诗。刚开始是两个字一段地教她,没过几天,女儿就可以流利地背诵朝辞、白帝、彩云……虽说她并不懂诗的含义,但唱歌一样的朗诵,却能使她感悟到诗歌韵律的美妙。自那以后,婷婷的学习热情一直很高,姥姥教她背了一首诗:“雄鸡一唱天下白,千家万户把门开……”在从工厂的路南区到路北区的路上,她看见一只公鸡就把诗背了一遍。
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小威特学有所成后,人们开始议论起老威特培养孩子的动机。如有人认为他是在用造就学者的目标来教育儿子的;还有的则更赤裸裸,以为他是想造就一个神童而一鸣惊人。老威特对此感到委屈不已,认为这是对他教育目的的误解。下面摘录他在书中的论述,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儿童早期教育与孩子正常发育的关系:
      我只是想把儿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才挖空自己仅有的一点智慧,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尽力把他培养成健全的、活泼的、幸福的青年。
      我喜欢身体和精神都全面发展的人。以我儿子为例,每当我看到儿子只热衷于希腊语、拉丁语、或者数学时,就立即想办法纠正他这种倾向。
      人们以为我只是热衷于发展儿子的大脑,这是错误的。我不喜欢没有爱好和常识的人。我和妻子同心协力培养儿子在常识、想像力和爱好等方面的能力。我还努力培养儿子的情操和情感,使他具备高尚的道德和爱憎分明的品质。
      我讨厌所谓学者。所谓的学者都是些呆头呆脑、形同枯木、板着面孔、难于接近的人。他们只懂得自己的那一点专业,为了显示他们有高人一等的学识,不论对谁,走到哪里,总是一味卖弄他的专业,不管人家是否欢迎。对于专业以外的东西,他们一概不知,也毫无兴趣。比如,他们非常缺乏常识,就像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们对时事问题等发表的拙劣看法,也会成为人们的笑柄。这就是所谓的学者。再听听他们所说的或看看他们所写的东西吧,他们用些很少听到过的学术用语和难于理解的装腔作势的话,让人不知所云。他们视那些具备常识和爱好广泛的青年为凡夫俗子,贬低那些善交际、具有生活情趣的人。我怎么能把儿子培养成这样的学者呢?说我要造就神童而一鸣惊人的说法,更只不过是诬蔑而已。什么是神童呢?不就是温室里的花草吗?!如果我有把儿子培养成什么神童的企图,那我不就成了伤害他人、冒犯神灵的人了!
      一般说来,儿童智育方面的超前发展容易锋芒毕露,例如我们曾经耳闻的,某某孩子8岁时就己学会了6国语言,某某孩子刚9岁就上了大学,某某孩子年仅14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等等。但是,对于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发育到底如何,一般容易为父母和周围的人忽视,而且也不易被人们作为衡量他们才能的尺度。
      对此,老威特的做法值得所有为人父母者关注。他的理想是要把威特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他特别下力量的与其说是智育莫如说是德育。他这样做也符合自己的身份,他是一位严肃认真的牧师,因而特别注意对儿子性情方面的培养。威特从小就受到特别虔诚的教育,凡与他相识的人都夸他“像天使般的纯洁”。他确实是个非常虔诚的、富于情爱、和蔼可亲的孩子。他从未跟人争吵过。对待自然,不要说动物,就是一朵野花也舍不得乱摘。
      威特所受的教育和所取得的成就,大致如上所述。可能有人要问,受到那样的教育,他的健康是否受到了影响呢?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威特不仅在小时候,就是长大以后也一直是非常健康的。语言学家海涅在一封信中写道:在威特10岁时,他考过威特。当时他不仅为威特的非凡语言学才华而诧异,同时也为他的健康、天真和活泼、肉体上和精神上都没有任何不正常之处而惊讶。
      也可能有人认为,威特受到那样的教育一定是光坐在书桌旁啃书,从而使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在毫无乐趣之中度过的。
      然而这也不是事实,德来登在一首诗中有这样的诗句:没有比品尝真理的滋味更为幸福的了,享受到真理的幸福是永生难忘的。从小就享受到真理滋味的威特,比任何一个儿童都要幸福。而且,正如前面已经叙述过的,由于父亲的教育是非常优秀的,单纯坐在桌旁专心致志学习的时间是很少的,他有着充足的时间尽情游戏和运动。
      由于威特从小就通晓事理,知道很多其他儿童所不知道的事,而且对每件事都有成熟的看法,所以孩子们和他一块儿玩时都感到很愉快。他的知识是其他儿童所望尘莫及的,但他却一点也不骄傲,也决不嫌弃和看不起其他孩子。即使有的孩子无理取闹,他也会圆满处置,决不做同他们争吵的傻瓜,自古以来人们就说“学者必痴”,可是威特无论在小时候还是在长大以后都不是枯燥乏味的书呆子。在他的脉搏里自小就流淌着文学的血液,他不仅从小就精通自古以来的文学作品,而且还很早就写出了优秀的诗词和文章。他后来之所以能成为研究“但丁”的天才,成为研究“但丁”的专家也绝不是偶然的。
不要使孩子的理性蒙上阴云
      威特父亲的教育方法是严格的,然而并不专制。所谓专制,是指强迫孩子盲从。威特的父亲反对专制,他不论在教育方法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注重讲道理。
      他认为教育之重要就在于不蒙蔽孩子的理性,不损坏孩子的判断力。所以他在批评孩子时,决不使孩子在挨了批评后仍不知道为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再没有比父母弄错了事实而错误地批评孩子更糟糕的了。退一步讲,即使父母的斥责和阻止是正确的,如果不让孩子知道其中的原因,那也是不好的。可是,看看我们周围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孩子的强迫和不容分说如此普遍。这样做的后果是非常糟糕的,它使孩子的理性蒙上阴云,是他们判断力失常的根源。与那些不分青红皂白就斥责孩子的父母不一样,威特的父亲则努力弄清事实,避免错误地批评孩子。在斥责或禁止他做某事时,总是一一说明原因,使孩子先在思想上弄通。
      威特父亲说,一旦孩子失去正常的判断力,那么他一生就不能正确地判断事物的正误好坏了。他在书中写道:
      如果儿子对他人说了些鲁莽的话,我并不马上斥责他,而是先立即给对方道歉:“我儿子是在乡下长大的,所以才说出这样的话来,请您不要介意。”这时儿子就已省悟到自己可能说了不合适的话,过后他一定会询问个中原因。等他问我时,我才向他说明:“刚才说的那些话从道理上来讲也没什么不对,而且我也是那样认为的。但是在别人面前那样说就不好了。难道你没有发现,当你说了之后,N君的脸都怔得发红了!人家只是因为喜欢你,又碍着爸爸的面子,所以才没有作声。但他一定很生气,后来N君之所以一直沉默不语,就是因为你说了那种话。”我这样对儿子讲明道理,也不会伤害他的判断力。
      为了让父母真正全面地理解这种教育方法的好处,老威特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假设在我向儿子提出批评以后,他继续反问:“可是我说的是真的呀。”这时我就会进一步开导他:“是的,你说的是真的。但是N君很可能想:‘我有我的想法,你那么小的孩子知道什么。’再说即使你说的话是真的,你也没有必要非将它说出来不可。因为那已经是人人皆知的事,你没有发现别的人都是沉默不语吗?如果你认为那事只有你才知道,那你就太傻了。再打个比方,大人指责孩子的缺点本来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缺点,说出来也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即使这样,人们对你的缺点不是都装着不知道吗?如果你以为人们都不知道你的缺点,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人们已知道你的错误但都沉默不语,这是因为考虑你的面子,为了不使你丢脸而已。这样你就明白了人们对你的好意了吧。而你在发现别人的缺点以后应该怎么做呢?也应当这样。圣书上不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道理就是这样。所以在人面前,揭别人的短是很不好的。”
      听了上面的开导后,孩子由于年幼肯定还是感到困惑,因为他们的心理还不像成年人那样复杂,而且这种处世方法很可能被视为不诚实或过早地世故。但老威特觉得父母这样做有他的道理,且听他是怎样对儿子做出解释的:
      不,不能说谎。说谎就成了说谎的人,伪君子。你没有必要说谎,只要沉默就可以了。如果所有的人都互相挑剔别人的毛病和过错,并在别人面前宣扬,那么世界不就成了光是吵架的世界了吗?那我们也就不能安心地工作和生活了。
      威特父亲的教育方法就是这样的合乎人情。由于他的教育是合情合理的,绝不专制,所以没有蒙蔽孩子的理性,伤害孩子的判断力。当然老威特的这种“成人化”的教育,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效,还得益于他对儿子的语言潜能开发。由于小威特语汇丰富,通达词义,故一点就透。
      世间的一般孩子,由于语汇的限制,父母往往在实施这种合理的教育时就会碰钉子。因此,我们经常发现父母见到孩子在这种场合的表现后,就会当面训斥,有的还拳脚相加,还怪罪自己的孩子不懂礼貌,但就是不检查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为了使孩子更加明辨事理,必须尽早教给孩子以丰富的语言知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板凳
发表于 2014-4-29 09:32:35 |只看该作者
愉快而幸福地玩
      威特父亲几乎没有给威特买什么玩具。他认为孩子从玩具中学不到什么知识。大多数父母之所以给孩子买玩具,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受商家的诱惑,而在销售玩具的场所将父母的军,父母由于碍于面子或照顾孩子的自尊心只得给他购买,另一方面则是父母为了让孩子打发时间。老威特对天下父母的这种行为提出了非常严厉的批评,他认为,给了孩子一些玩具就不再过问是错误的。
      “无事生非”这句古训对大人和孩子同样适用。只让孩子玩玩具就放弃不管,往往会使孩子感到无聊、厌烦、精神不爽,以致破坏玩具和哭闹等等。老威特向父母们提出警示:孩子感到无聊就会心情不好,结果一般会拿玩具或周围的东西出气,由此所造成的后果将是多么可悲。
      为此,老威特提醒父母应对此加以重视,因为由此产生的破坏性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当然,老威特也意识到,不给小威特买玩具,但也不能让他失去一般孩子都能享有的童趣。为了让小威特在玩耍中增长知识,老威特在他家的院子里修了一个大游戏场。在上面铺上了厚厚的沙子,周围还栽有各种花草和树木。由于沙子铺得很厚,下了雨马上就干,坐在上面也不脏衣服。威特在这里观花捉虫,培养对大自然的感情。
      应小威特的要求,他父母还专门为他配了一套炊事玩具,尽管他还是个孩子,但凡是大人要做的事他也什么都想做。尤其对厨房的活,总是想插手。现在有些父母觉得孩子的这种癖好太琐碎,有些父母甚至对此十分厌烦,这实际上是在埋没孩子们的天性。而威特的父母则与这些父母看法不一样,他们认为,对于孩子的这种喜好,如果能引导得好,就能使儿童的知识极大地丰富。威特的父亲正是从此着眼,给他买了一套炊事玩具。
      在威特的教育中,他母亲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威特母亲与其他母亲不同的是,她不是说把炊事玩具给孩子,就撒手不管了,而是借此进一步开发相关方面的潜能。威特母亲习惯于一边做饭,一边耐心地解答威特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且还监督威特,让他用炊事玩具学做各种菜。他妈妈还通过各种娱乐游戏来使小威特从中享受到生活和增长知识的乐趣。比如有时威特当“主妇”,妈妈当厨师。因为威特是主妇,妈妈是厨师,所以妈妈就得向威特请示各种事情。如果威特下达的命令不得要领,那就失去了当“主妇”的资格而降为厨师。这时,当上主妇的妈妈就发出各种命令。如果威特拿错了佐料,那么接下来他就连厨师也当不成了,只好被“解雇”了。
      类似这种演戏式的游戏是很多的,导演当然是他妈妈。而且他们有时还将之深化。比如,他们常常演出某个故事或者书本上的某个历史事件的某些情节。有时还对周游过的地方进行“旅行游戏”等等。通过这些游戏,也教给小威特有关地理和历史等方面的正确知识。从威特妈妈的现身说法中,读者也将从中体会到这类游戏的快乐和意义:
      “有时让威特做‘妈妈’,我当‘孩子’。于是威特就给我下了各种命令,而我就故意不好好做或者干脆不做。如果威特没有看出来,那他就失去了做‘母亲’的资格。但是,威特一般都能看得出来,而且还一本正经地给我提意见。那时,我就说:‘请原谅,今后一定注意。’有时我故意不认账,这时威特就用我斥责他时所用的语言来训斥我。”
      “还有的时候,让威特当老师,我当学生。当我故意把威特讲得很成功的地方说成失败时,他一发觉了就会批评我。这些游戏为威特避免或减少失败起了一定的作用。”
      威特的父亲还为他做了许多形状各异的木块,他用这些木块盖房子、建教堂、修塔、架桥、或者筑城。由于建筑游戏需要做游戏者仔细动脑筋,因此它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
      老威特认为,与孩子做游戏不能胡来,应当让他尽量地动脑筋。这样孩子就不会感到无聊,也不会借此哭闹滋事。威特的父亲写道:
      “虽然我儿子的玩具很少,但是不管冬天有多长,他都不感到无聊。他能利用这非常有限的一点玩具,愉快而幸福地玩耍着。”
孩子是否需要伙伴
      放任不管就会使孩子不加选择地和任何一个孩子一起玩,从而有可能会沾染上各种坏习气。例如变得滑头滑脑,有时还有可能学会一些坏毛病。威特的父亲就常常看到孩子们在路旁赌博,也不知道为他们拉过多少次架,对此,他感到非常寒心。
      孩子们很不懂事,常常互相抛石头和玩沙子,结果造成流鼻血、受伤、甚至把眼睛打坏而致残等,这确实是很危险的。抛雪球也不保险,有的孩子抛像石头一样硬的雪块,使对方受到各种伤害。威特父亲说:“我看到瞎眼睛、缺鼻子、少指头、坏了脚的孩子时,就常常询问其原因,结果大都是在玩耍中受伤所致,这使我感到毛骨悚然。”
      由于这样的原因,他决不让威特乱跑,也很少让威特与别的孩子一起玩耍。关于这件事,他说:人们一再劝说孩子必须有游戏的小朋友。否则,孩子就会感到没趣,以致情绪低落,性格孤僻。后来我终于妥协了,和妻子商量,相继选了两个小女孩做儿子玩耍的伴儿。两个小女孩都是附近受过最好教育的孩子,会唱歌、会跳舞,儿子和他们俩玩得很愉快。可是结果正如我所预料到的,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自从让威特和小女孩一起游玩以后,并不任性的儿子变得任性起来了,从不说谎的儿子也开始说谎了,并开始使用一些低俗的语言,他也变得自以为是和傲慢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对儿子与两个小伙伴玩耍时的情形进行了观察,发现这是由于两个小女孩什么事都顺着他而造成的。为此,我们告诉小女孩们,不要什么都听威特的,如果威特自以为是,就跟我们说。但仍然无济于事。最后我们只得选择不让儿子再跟别的孩子玩了。
      没有其他童年小伙伴了,是否就意味着孩子失去了童趣?
      做父母的又如何不让孩子的这份乐趣泯灭呢?且听老威特的见解:认为孩子不同别的孩子玩就没有乐趣,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诚然,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他们更加随心所欲,想说的就说,想做的就做,他们当然是喜欢这么干。习惯上人们就是把这些叫做孩子们的乐趣。
      然而这样的乐趣不如没有的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父母在推脱与孩子一起玩耍的责任。做大人的能理解孩子的心理,同孩子一起玩耍的话,那么孩子同样会感到高兴,并且这也是有益无害的。因为这种玩耍会使孩子既不任性,也不自以为是;既不会品质变坏,也不会沾染上各种恶习。
      让孩子们在一起玩,即使对方是好孩子也有弊端;如果是坏孩子,弊害就更大了。好孩子的好习惯如果能传给坏孩子,这当然是很好的事,但遗憾的是,这种事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多数情况是只有坏孩子的坏习惯非常快地传给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学习好习惯是需要努力和自我控制的,而坏习惯却无须任何努力即会沾染上。
      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认为学校正是孩子的恶习集中的场所,是有他一定道理的。这种情形,在学生品质不好的学校尤其严重。但是许多家庭不具备在家里学习的条件,所以学校应当尽最大努力来注意这一点,对学生的游戏给予严格的监督。
      老威特认为,孩子如果没有游玩的小朋友就会变得自负或者任性的说法是骗人的。在他看来,真实情况恰恰相反。只要让孩子们在一起玩,他们就相互逞能而有可能变成利己主义者,结果就会沾染上狡猾、虚伪、说谎、任性、嫉妒、憎恨、傲慢、争吵、打架、诽谤等坏品质。
      当然,他也不是绝对禁止让孩子们在一起玩,而是提倡在父母的监督下让他们进行有限制的接触。这种让儿子与其他孩子少接触的方式,还有一个好处是使孩子能心态平和地去处理一些事情。正如老威特所记载的:由于儿子在家里没有争吵的机会,所以就不会像有的孩子那样容易激动。不管怎样坏的孩子,都不能使我儿子发怒。他被大多数孩子所喜欢,从不吵架。现在儿子已长到18岁了,还未跟别人吵过架。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学问上的问题经常和学友们交换意见,但决不伤害他们的感情。由于儿子与学友们相比年龄小得多,他的表现容易引起其他同学的妒忌,但由于他总是坚持真理,以理服人,就自然地得到了很多朋友:他们中有的人和儿子非常亲密。我看到后常常流下眼泪,从心里感谢这些可爱的青年。
      因此,老威特根据自己的经验断言,认为如果孩子没有朋友就没有乐趣,并将造成精神颓废、变得孤僻等等说法是错误的。
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热情 (一)
      大家可能以为小威特的生活除了坐在书桌前面,其他什么也不干;或者退一步讲,他也可能除了学究式的知识外,还会点外语,其他一概不懂。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用他父亲的话说,威特坐在书桌前的时间比任何一个少年都少。他把大量的时间尽情地花费在了玩耍和运动上,是一个非常健康活泼的孩子。在学习方面,他除了学会外语以外,还轻松顺利地学习了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既轻松愉快又学到如此丰富的知识,老威特一定有自己非常独特的教育方法。
      威特父亲的教育秘诀,在于唤起孩子的兴趣和让孩子提出问题。威特长到三四岁时,他父亲每天都要带他散步一两个小时。但是这种散步不只是简单走走,而是一边同威特谈话,一边教育。比如有时在散步时老威特会摘一朵野花解剖一下,向小威特讲解花的生长特点和作用;有时在花园里捉个小虫,教他有关昆虫的知识。就这样他通过一块石头、一草一木等实用素材来对小威特进行最生动的教育。
      威特父亲的另一个特点是,他不使用填鸭式,而是首先唤起威特的兴趣,然后适应其兴趣进行恰到好处的教育。
      还有一点是,老威特决不对儿子进行系统性的教育,告诉他哪是植物学上的问题,哪是动物学上的问题等等,只要在散步时某种事物引起的威特注意,他就教给他相应的知识。因此,当威特后来阅读动物学和植物学书籍时,他对书上的内容并不感到生疏,而且很容易就能理解了。
      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当孩子长到三四岁时,他们向大人提出的问题也开始越来越多,而且千奇百怪。但是大多数父母不仅不为孩子们的提问感到兴奋,相反倒觉得厌烦不已。他们对孩子所提出的问题大都是随便敷衍一下,并不给予耐心的说明和解释。正是他们自己使孩子的潜在能力枯死之后,到孩子上了学才大惊小怪地叫嚷:“为什么我的孩子成绩这样糟糕呢?”但这些父母从来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
      看看老威特是怎么做的吧!当小威特提出问题时,他总是给予鼓励,并耐心地回答,决不欺骗威特。在教育上,威特父亲觉得再没有比教给幼儿错误的东西更为可恶的了。在给孩子解答问题时,威特父亲的说明并不是难懂的,而是充分考虑到孩子在现有知识下,是否能完全加以接受。更难能可贵的是,当问到连自己也不懂的问题时,老威特就干脆老实地回答说:“这个爸爸也不懂。”于是两个人就一起翻书,或者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从而也给威特灌输了追求真理的精神。在给小威特的教育中,他坚持竭力排斥那些不合理的和似是而非的知识。
      如果说小威特在动物学和植物学方面的知识是靠父亲带着他散步而耳濡目染的,那么,他对儿子的地理教育更是让他身临其境。他经常带领年幼的威特到周围村庄去散步,等到对邻村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他就让小威特拿着笔和纸登上村里的一个高塔。他们瞩目远眺,老威特适时地向儿子提问有关周围的地名,不知道的地方就给予说明。接着他便让小威特画周围的地理略图。然后两个人一起去散步,在略图上画上道路、森林和河流等,就这样邻村的地图便画出来了。待这些工作做完以后,父子俩还要去书店买来这个地方的地图,把自己画的与书上的地图进行比较,并对有误之处进行修改。就这样,老威特就循序渐进地教给了孩子难以理解的地图概念。
      在教会了小威特动物学、植物学和地理学后,老威特又用同样的方法教会了儿子物理学、化学和数学。天文学是拜托梅泽堡的一个贵族塞肯得罗夫教的。此人既是个贵族,又是个了不起的学者。塞肯得罗夫既不是威特父亲的熟人,又与他们一家平时没有什么联系,只是因为仰慕小威特的神奇才华,前来看望他时结上缘的。他一接触到小威特,就惊喜不已,因为他的学习程度已远远超过了人们的传说。于是塞肯得罗夫爱才如命,把威特叫到自己家里,用自己的望远镜亲自教他。此人以学问为乐,除了有天文学的观察工具外,还有许多物理学和化学等方面的器械以及各种书籍。他非常大方地让威特利用这些书籍和器械。因而也帮助威特随心所欲地学到了各种学问。老威特还注意利用一切机会来丰富儿子的见识。比如看到建筑物,就告诉他那叫什么,坐落在什么地方。看到古城之类,就告诉他过去这个城的名字,同时还给他讲古城的历史。
      从威特5岁以后,不论走亲访友还是买东西,也不论参加音乐会还是看歌剧,老威特到哪儿都带着他。而且只要有空,就带他去参观所有的博物馆、美术馆、动物园、植物园、工厂、矿山、医院和保育院等,以开阔他的眼界,增加他的见识。
      光参观还只是这类教育的一部分,每次参观归来,老威特还让儿子详细叙述见到过的一切,或者让他向母亲汇报。由于有这一功课要完成,使威特在参观中总是用心观察,认真听取父亲或者导游的介绍与讲解。          
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热情 (二)
      威特3岁以后,父亲就领他到各方周游。5岁时,小威特就已经在父亲的陪同下,几乎周游了德国的所有大城市。在旅途中,他们既登山,也去游览名胜;既去寻找古迹,也去凭吊古战场。回到旅馆后,老威特就让儿子把看到的一切写信告知他的母亲和熟人。回家后,还要向亲人们口头讲解旅途见闻和切身体会。
      老威特为了满足小威特的求知欲望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从不吝惜金钱和体力。例如为了向小威特公开魔术的秘密,他就曾不惜重金,请魔术师现身说法。
      由此可见,老威特在对儿子的施教上深信“百闻不如一见”的道理。
      天才就是对事物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满腔的热情。而凡是仔细观察过孩子的人都会发觉,幼儿只要不是傻子和白痴,他们都极易对事物产生兴趣和热情。也就是说,幼儿天然就具有对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的强烈热情,他们一旦对某一方面或某些事情入了迷,就会以惊人的勤奋和毅力去从事。一旦他们步入这一轨道,就会遵循雷马克所说的“使用就会发达”的规律,使其能力得到惊人的发展。实际上,天才就是这样产生的。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家庭往往在孩子的热情之火刚刚燃烧起来时,就把它吹灭,甚至用水将其浇透。世界上之所以天才人物如此之少,原因就在于此。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得到顺利发展,他们就会成为天才。但是,他们的这种兴趣和热情却很少有得到顺利发展的环境,许多家庭往往在孩子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刚刚出土时就一脚将其踩掉,再冒出来时就再伸出脚将其踩掉,使其很少有顺利发展的机会。其结果,天才便寥若晨星。但是,威特、塞德兹、巴尔等的培养过程,已向世人表明,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
      诚然,自古以来,像威特那样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的并不多,尽管如此,在人类历史上还是产生了很多天才。对这些天才的研究表明,这不仅是由于他们生来所具有的天赋所致,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幼年时期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踩掉,并得到了顺利发展的结果。
      天下的父母除了要认识到爱护和激发孩子的兴趣十分重要外,而且还必须明白孩子越大就越难以具备强烈的兴趣和强烈的热情。这是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兴趣的幼芽可能会一再遭到践踏,这样,他们年龄越大,兴趣和热情被践踏和泯灭的将越厉害。因此,实施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就在于此。孩子越大,不仅在性格上越难具有对事物的兴趣和热情,而且他们的潜在能力天赋,得以发挥的余地也会越小。早期教育则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有人说,天才人物在努力的过程中就像是在做游戏,意思是说,天才人物的努力是受其兴趣驱使所激发的热情。只有这种游戏式的努力才能创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也只有游戏才能使能力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天才的创造是不可能靠普通人的劳动来实现的。劳动得再辛苦,也不能使能力得到发展。
      威特的父亲从他3岁半时就已开始教他认字,但这绝不是强迫性的。“不能强迫施教”这是威特教育法的一大原则。不管教什么,首先必须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只有当孩子有了兴趣时,才开始教。
      为了教小威特认字,他也使用了一些小孩还无法识破的“小伎俩”。如他给小威特买来小人书和画册,非常有趣地讲给他听,用一些带鼓励的话语来激发他幼小的心灵。像“如果你能认字,这些书你都能明白”之类的话语。有时,他则干脆就不讲给他听,故意对他说:“这里面的故事非常有趣,可爸爸没有功夫给你讲。”这样反而激发和唤起了小威特一定要识字的想法和心愿,待他有这种强烈的认字欲望后,老威特才开始教他识字。
      威特父亲的教学方法与现在学校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他首先去打字行,买来10公分见方的德语字母印刷体铅字、罗马字和阿拉伯数字各10套。然后把这些字都贴到10公分见方的小板上,以游戏的形式教字。当然先从元音教起,接着以“拼音游戏”的形式在玩耍中教小威特组字。
      西方字母只有26个,加之德语的发音并不像英语那样不规则,所以小威特很快就学会了读,也就是说,他在没有学习所谓读法之前就掌握了读。而一掌握了读法,威特就能掌握更多的词汇,再加上他学的是标准德语,所以他很容易就能读书了。这一点对今天中国的年轻父母仍然很有参考价值,孩子在学校里学习不好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语言的障碍。
      在掌握本国语读法的基础上,学习相近的外国语。西方语言,不论是德语、英语、意大利语、法语,都多少有点相似。所以小威特能用德语自由地阅读后,他爸爸又马上开始教他学法语,那时他才6岁。只用了1年的时间,小威特就可用法语自由阅读各种法文书籍了。当然,他之所以学得这样快,首先还是因为他的德语知识非常丰富。
      威特学完法语后,又马上开始学意大利语,这次他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学会了。这时威特的父亲认为,可以教他拉丁语了。
      在西方国家,学习外国语一般都规定首先从拉丁语学起。但威特的父亲觉得这样做过于勉强,认为只有从与德语最相近的法语开始学起才是合乎逻辑的,从而采取了先易后难的顺序。学拉丁语对于西方的孩子来说也是相当难的,被视为所谓头痛的语言。因此,威特的父亲是经过了相当的准备以后才开始教他的。即在教拉丁语之前,先把威吉尔的《艾丽绩斯》的故事情节、高超的思想、漂亮的文体等讲给威特听,以唤起威特的兴趣。
      会6国语言,这对一般人来说已经是要花费一辈子精力的事了,何况威特还是个孩子。因此威特父亲在教授外国语方面的经验尤其值得注意。
      第一、采取了“与其背莫如练”的方法。他没有系统地教语法,他认为即使教给孩子语法,孩子也不会懂的。诚然,对大人来说以语法为纲来学习外语是有效的。但是对孩子必须用威特父亲所采取的“与其背莫如练”的办法。任何一个孩子,不都是用这样的方法学会了本国语言的吗?
      第二、孩子们听故事是百听不厌的。大人读过一遍小说,就不想再看了,而孩子们却乐意反复多次地听相同的一个故事。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能以大人之心去推测儿童的心理。
      威特父亲抓住这一秘诀,在教外国语时,让他用各种不同的语言去读同一个故事。比如在读安徒生童话时,既让他用德语读,又让他用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读。这一方法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威特父亲严格地规定儿子的学习时间和游玩时间,培养他专心致志的学习精神。在小威特学习功课时,老威特绝不允许有任何干扰。开始时,平均每天给他安排15分钟的学习时间。在这个时间,威特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就会受到父亲的严厉批评。在学习中,即便妻子和女仆问事,他也一概予以拒绝:“威特正在学习,现在不行。”客人来访,老威特也不离开座位,并吩咐道:“请让他稍候片刻。”可见,老威特是如此用心良苦,他这样做就是为了培养威特在学习时具备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威特的父亲还培养威特做事敏捷灵巧的习惯。如果小威特做一件事磨磨蹭蹭,即便做得再好他也不满意。这对培养孩子雷厉风行的作风起了很好的作用。
      也许有人认为,老威特这样的教育方法,一定会使孩子牺牲很多吸收其他知识及玩耍的时间。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他每天只花费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在学习上。正是由于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专心致志,效率极高,才使威特赢得了很多时间从事运动、休息和参加社交等。
      对于老威特对儿子在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也有各种议论,对于这一点,让我们先读一段老威特在书中记载的一个实例。
      儿子6岁时,我带他到L村的E牧师家去,并在那儿住了几天。第二天吃早点时,儿子洒了一点牛奶。按在家里的规矩,洒了东西就要受罚,为此他只能吃面包了。我儿子本来就喜欢喝牛奶,再加上E牧师全家非常喜欢他,为了他的到来,还给他特意调制了一种牛奶,并添上了最好的点心,这对小威特还是诱惑不小的。我儿子在洒掉牛奶后先是脸稍红了一下,迟疑了一会儿,但终于不喝了。我故意装作没看见。
      E牧师家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实在沉不住气了。只得再三让他喝牛奶,可儿子还是不喝,并十分不好意思地说:“因为我洒了奶,所以就不能再喝了。”E牧师家的人还是再三劝说他:“没关系的,一点关系也没有,喝吧,喝吧!”我在旁边一边吃着点心,一边仍然故意装着没看见。儿子还是坚持不喝,在万般无奈之下,过于疼爱威特的E牧师全家就向我进攻了,他们推测一定是由于我训斥了儿子。
      为了打破僵持局面,我让儿子出去一下,待我向牧师全家说明理由以后看看情况是否会有所变化。他们听后责怪我:“对一个刚6岁的孩子,因为一点点过错就限制他喝和吃自己喜欢的东西,你的教育过于严格了!”我只得加以解释说:“不,儿子并不是因为惧怕我才不喝的,而是因为他从内心里认识到这是约束自己的纪律,所以才不喝的。”在听了我的解释后,E牧师全家还是不相信,于是我只好通过做一个试验来揭示事实真相:“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可以试验一下,我先离开这个房间,你们再把我儿子叫来,劝他喝,看他是否会喝。”说完,我就走开了。
      待我离开房间后,他们把我儿子叫进屋里,热情地劝他喝牛奶、吃点心,但毫无效果。接着他们又换了新牛奶,拿来新点心诱惑我儿子说:“我们不告诉你爸爸,吃吧!”但儿子还是不吃,还不断地对他们说:“尽管爸爸看不见,上帝却能看见,我不能做撒谎的事。”他们接着又说:“由于我们马上要去××散步,你什么也不吃,途中要挨饿的。”儿子回答说:“不要紧。”实在没有办法了,他们只好把我叫进去,儿子流着感动的泪水如实地向我报告了情况。我冷静地听完后,便对他说:“威特,你对自己良心的惩罚已经够了。因为马上要去散步,为了不辜负大家的心意,把牛奶和点心吃了,然后我们好出发。”儿子听完我的话,才高兴地把牛奶喝了。仅仅6岁的孩子就有这样的自制能力,E牧师全家都深感不解。
      从上面这段记载来看,一般人可能只觉得老威特的教育过于严格了。是的,从小威特与一般孩子的行为方式看,这种教育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很严格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他的教育方法好,这并没有使儿子感到痛苦。因为对孩子的教育,即使很严格,但只要从小抓紧,使他们养成了习惯,也就不会感到有任何痛苦了。对孩子的教育,同砌砖一样,必须打好基础,威特父亲正是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
      在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方面,老威特的一条根本经验就是,是非分明、始终如一。有时答应,有时不答应,反而会给孩子带来痛苦。不允许的事,一开始就不允许,这对孩子就没有什么痛苦。
      根据这个道理,威特父亲从威特1岁时起,就严格要求。他从未以“小时候可以放宽一些,稍长大后再严格一些”这条似是而非的做法来管束儿子。
      纵观当今大多数父母,他们的“禁律”出尔反尔,反复无常,不能始终如一。有时不行,有时却又变得行了。这样久而久之,就在孩子的心灵上打下了父母的“禁律”可以打破的烙印。所以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对事物的好坏有一个始终如一的主见,无主见是教育孩子的最大禁忌。
不要对孩子过多表扬 (一)
      对于儿子的善行,老威特会加以表扬。尽管如此,老威特仍然提醒父母:不要对孩子过多表扬。因为随便表扬,表扬也就失去了作用。所以,即使威特学得非常好,他父亲也只是说到“啊!不错”的程度。做了善行时,表扬再深一层,他会说“好,做得好,上帝一定会高兴”,也不表扬过头。只有当小威特做了特别大的好事时,父亲才抱着亲吻他,但这是不常有的。因此,在小威特心目中,父亲的亲吻对他来说是非常可贵的。通过这种不同程度的表达方式,小威特的父亲就让威特深深懂得,对善行的报答就是善行本身的喜悦,是上帝的嘉奖。
      小威特父亲注意不过分地表扬他,为的是不让他自满。孩子一旦自满起来以后就难以纠正了。在他向小威特传授知识时,他也注意不让儿子自满,比如,他教给小威特很多知识,但从不告诉他这是物理学上的知识,那是化学上的知识等等,为的是防止小威特狂妄自大。
      但是与小威特的父亲大不相同的是,当今的父母大多喜欢在众人面前炫耀孩子在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与众不同”,这样就很容易使孩子感到自满。
      据专家们研究表明,不是经过早期教育而是靠天赋产生的神童,只不过是一种病态的暂时现象。这样的神童,往往容易夭折。这就是“10岁神童,15岁才子,过了20岁是凡人”这一谚语所表达的现象。一些潜质很好的孩子之所以没能如愿地在未来成为栋梁,正是源于孩子的骄傲自满、狂妄自大。世上再没有比骄傲自大更可怕的了,骄傲自大会毁掉英才和天才。
      小威特父亲所担心的正是这一点。小威特的父亲教育他,下功夫最大的就是防止他自满。他不仅自己不过多地表扬他,同时也决不让别人表扬他。每当别人要表扬小威特时,他就把小威特支出屋子不让他听。对那些常常不听忠告仍一味夸赞儿子的人,就谢绝他们到自己家里来。为此他甚至被人视为不通人情,是一个老顽固。但是,为了杜绝孩子养成这种不良习气,他也就顾不得去计较人们的评论了。老威特如此坚强的意志实在令人敬佩。在小威特长大一些以后,他父亲就这样谆谆教诲他:
      知识能博得人们的赞赏。世上没有学问的人是很多的,由于他们自己没知识,所以一见到有知识的人就格外赞赏。然而人们的赞赏是反复无常的,既容易得到也容易失去;而上帝的赞赏是由于你积累了善行才得到的,来之不易,因而是永恒的。所以不要把人们的赞扬放在心上。喜欢听人表扬的人必然得忍受别人的中伤。被人中伤而悲观的人固然愚蠢,稍受表扬就忘乎所以的人更是愚蠢的。
      他还不厌其烦地告诫自己的儿子:只有粟粒大的一点知识就骄傲的人,实际上是很可怜的。
      威特父亲就是用这种方法来教育威特,防止他骄傲自满的,尽管这样做要花很大的功夫,甚至是洗心革面,但他最终还是获得了圆满的成功。下面一长段是从老威特书中引证而来的,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培养孩子不骄不躁的重要性:
      世界上大概再没有像我儿子这样被人们所广为赞赏的孩子了。只是由于我的努力,才使儿子未受其害。
      有一次哈雷的宗教事务委员塞恩福博士对我说:“你的儿子骄傲吧?”我说:“不,我儿子一点也不骄傲。”这时他一口咬定说:“这不可能,像那样的神童如果不骄傲,那你儿子就真不是常人了。他一定会骄傲,骄傲也是很自然的。”
      事后,我让他看看我儿子。他们俩在一起谈了很多话,经过这次交谈,他终于完全了解了我儿子。然后对我说:“我实在佩服,你儿子一点也不骄傲。你是怎样教育他的呢?”我让儿子站起来,让他把我的教育方法讲给塞恩福博士听。听后他服气了,说:“的确,如果实行这样的教育,孩子就不可能骄傲了,真是佩服。”
不要对孩子过多表扬 (二)
      还有一次,有个位于N地的H先生到格廷根的亲戚家串门。他在来格廷根之前,就已经从报上和人们的传说中知道了我儿子的事。到了亲戚家后知道得就更详细了。因为他的亲戚与我们来往密切,非常了解我儿子的情况。H氏想考考我的儿子。为了得到这一机会,就拜托他的亲戚邀请我们父子去。
      我接受了邀请并带着儿子去了。H氏向我提出要考考我的儿子。按照惯例,我也要求他答应我的条件:“不管考得怎样,决不要表扬我儿子。”据说H氏擅长数学,所以他提出主要想考考数学。我回答说:“只要不表扬,考什么都没有关系。”商量妥当,就把特意打发出去的儿子叫进来,考试开始了。H氏先从世故人情考起,然后进入学问领域。威特的每个回答都使H氏感到十分满意。最后开始了H氏所擅长的数学考试。由于我儿子也擅长数学,所以越考越使H氏感到惊异。
      每一个题解我儿子都能用两三种方法去完成,也能按H氏的要求去解题。到了这一阶段,H氏已不由自主地开始赞扬他了。我赶紧给他递眼色,他这才住了口。
      但是,考试还未结束,由于他们二人都擅长数学,考着考着就进入了学问的顶峰,并最终走到H氏也难以驾驭的程度。这时,他不由自主地叫了起来:“唉呀!他已经超过我了!”
      我想这下坏了,立即给他泼冷水:“哪里,哪里,由于这半年儿子在学校里听数学课,所以还记得。”哪想到H氏兴致不减,又拿出更难的题来“难为”他:“你再考虑考虑这道题,这道题欧拉先生考虑了3天才好不容易做出来。如果你能做出来,那就更了不起了。”
      听了这话我就担心起来。我并不是怕儿子做不了那么难的题,而是担心如果儿子真的把那道题做了出来,怕他由此而骄傲起来。但我又不好说“请不要做那道题了”。因为H氏不太了解我们,怕引起他的误解,以为我害怕儿子做不出那道题才这样说的。我只好故作镇静地看着。那道题是一个农夫想把如图所示的那样一块地分给3个儿子,分法是要把它分成3等份,而且每个部分要与整块地形相似。H氏把问题说明后,就问我儿子有没有听说过,或者是在书上看到过这个题,儿子回答说没有。H氏说:“那么给你时间,你做做看。”说完就拉着我的手退到房间的里面,对我说:“你儿子再聪明,那道题也很难做出来,我是为了让你儿子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难的题才给他出的。”
      可是,H氏的话音刚落,就听儿子喊到:“做出来了。”“不可能。”H氏说着就走了过去。
      儿子向他解释说:“三个部分是相等的,而且各个部分都与整块地相似,对吗?”
      这时H氏有些疑惑地说:“你是事先知道这个题的吧?!”
      儿子一听就感到很委屈,含着眼泪反复声明说:“不知道,不知道。”
      看到这种情形,我再也不能沉默了。担保说:“我儿子做的一切,我全都清楚。这个问题的确是第一次遇到,更何况我儿子是从不撒谎的。”这时H氏赞不绝口地说:“那么你的儿子已胜过欧拉这个大数学家了!”我掐了一下他的手,立即说:“瞎鸟有时也能拣到豆,这只是偶然的情况。”
      H氏这才领会到我的意图,点着头说:“是的,是的。”然后就附耳小声地对我说:“唉呀!我真佩服你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教育,不管你儿子有多大的学问也决不会骄傲。”儿子也很快同其他人高兴地谈起了别的事,这一点也使H氏十分喜欢。
培养爱好,陶冶感情
     威特父亲的教育理念,是要造就身体和精神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他重视德、智、体全面发展。尽管他在书中没有着重写体育,但是威特在儿童时代就是一个非常健康、精神饱满的活泼少年,并且一生都是健康的。从这一点来看,他对儿子的体育锻炼还是有一套办法的。
     可是威特父亲并不满足于只培养孩子在德、智、体三方面的发展,同时还培养儿子的爱好。培养儿子爱好也是经过他精心安排的,他首先从自己的住宅开始做起。在他们的住宅里,决不放置任何没有情趣和不相协调的东西。墙上糊着使人心情舒畅的纸,上面挂着经过精心挑选的有镜框的画。室内摆设的器具也很有情趣,决不摆设任何不合身份的东西。当人们赠送的礼物和自家的陈设不适合时,他就决不摆出来。穿衣服也是这样,极力排斥花里胡哨的服装,讲究朴素和雅致,衣帽整齐,打扮得干净利索。在住宅的周围还修上了雅致的花坛,栽上了各色各样从春到秋常开不败的花卉。
     威特父亲还重视陶冶孩子的情操。在威特3岁时,有一次家里来了好多人,他们和威特海阔天空地谈论着。这时他养的一条狗跑了进来,威特像其他孩子那样,一把拽住狗的尾巴,把它拉到自己身边。他父亲看到了就伸手揪住威特的头发,脸色吓人,拽住不放。威特吃了一惊,把拽着狗尾巴的手放开了,这时他父亲也把手放开了。然后父亲对他说:“威特,你喜欢被人拽着头发吗?”威特红着脸说:“不喜欢。”“如果是这样,那么对狗也不应当那样。”
     威特父亲实施的这种教育,是为了让威特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所以使威特成了一个心地善良、富于感情的人。他不仅对同胞怀有深情,就是对鸟兽之类也富有怜悯心。
培养孩子的善行
      威特父亲为了培养儿子的善行下了很大功夫。从小就给他讲自古到今行善的各种故事。只要威特做了好事,就马上表扬他:“好!做得好!”有时还在妻子和亲友面前表扬说:“威特今天做的这一件事很不错。”当然,他这种表扬也不会做得太过分,以防儿子产生骄傲情绪。而且也不是到处张扬,只是对少数了解他教育方法的人提及。
      在威特稍长大一些以后,父亲就给他背诵各种道德诗。德国有很多讴歌仁爱、友情、亲切、有度量、勇气、牺牲等方面的诗篇,威特刚刚几岁时就能很熟练地背下来了。威特父亲还为他做了一个“行为录”,将他做的好事记到上面留做永久纪念。由于这种种鼓励,幼小的威特就立志要一辈子多做好事。
      就像培养儿子其他方面的习惯一样,在培养小威特善行方面,老威特也从不强迫他去做,而是将功夫下在让他以此作为一种乐趣上,让他享受做了好事和克制自己时的喜悦。当然,让孩子理解和记住这些喜悦的趣味确实很难,但也绝非不可能。
      就像下围棋和象棋、打台球、网球或者板球,只有学了才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只要耐心教育,孩子就能学到并尝到做了善行和克制自己的乐趣。
      威特父亲下力气培养威特的善行是为了使他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为此,他常向小威特讲述有关做坏事的人遭报应的故事,并对这些人的恶行加以严厉的批判。老威特也用这些反面典型作为劝诫威特从善的手段。
      劝诫行善的目的与培养善行的目的多少有些不同。对于前者,老威特一般以钱作为奖励,而对于他所做的善行,则不给钱,而是写入“行为录”中去。
      为此,老威特在奖励儿子时,往往对这两个目标兼顾施用。如果威特学习好,就每天给他一个戈比作为报酬,但如果他学习很好,我是行为有过错,那么威特就领不到这一个戈比的报酬了。对于这一奖励制度,威特父亲的记载非常令人感动: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当儿子犯了错误时,会主动地说:“爸爸,因为我今天犯了错误,所以不要钱了……”这时,我由于激动甚至想给他两倍的报酬。但是为儿子着想,我不得不抑制住激动的泪花,克制住自己的情感说:“是吗?爸爸不知道。那么明天做件好事吧。”实际上这时我内心里是很难受的,为了表达我对他的爱,我常常是不由自主地亲吻他。
      也许有父母会问,为了鼓励儿子学习,老威特为何用钱来作为奖励呢?原来,这是威特父亲为了让他懂得“学习能带来现世幸福”的含义而采取的一种比较实际的方式。他在书中写道:“虽然不好意思,但只要儿子学习好,我就每次给他一个戈比。这样做是为了让儿子切身体会到获得一点报酬是多么的艰难。”
      给他的钱怎么处理呢?老威特教儿子尽量花得有意义一些。比如,让威特懂得买点心之类没有意义,而买工具却可以永久发挥作用。还比如,有时提示他,如果在圣诞节之类的节日里给朋友和穷人家的孩子买点礼品,他们一定会感到非常高兴。
      附近的人们遇到天灾人祸等不尽如人意的事时,不管身份相称与否,威特父亲也总是要带着儿子前去看望。这时威特也会把自己的存钱拿出来去慰问受灾者。这时,老父亲总是不失时机地表扬他:“威特,你做得很对。
      类似这样引用古今各种传说以及诗中的语言等来教育威特做好事,已成了威特父亲的习惯。他从威特小时候起,就让威特记住了这些话。所以每当他问到儿子:
      “威特,某某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时,威特立刻就能明白,或者努力做好事,或者停止做坏事。
      威特父亲为了鼓励他学习,曾经做过这样天真的事。那就是每当威特看完或者译完一本书时,他俩都如释重负,便一起喊着作者的名字:“荷马万岁”、“威吉尔万岁”等。这时妈妈也进来祝贺:“恭喜恭喜。”接下来他们就上街买回来好多东西,做威特爱吃的饭菜,叫来两三个经常来往的亲友开晚餐会。
     “天才”的产生
      塞德兹根据教育儿子的感悟,他写成了《俗物与天才》一书。此书在当时和后世获得了巨大的反响,被一代接一代的父母奉为教育孩子的圭臬之作。
      塞德兹的儿子威廉?詹姆斯?塞德兹,1914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时年仅15岁。正是因为儿子才促使他写成了不朽之作《俗物与天才》。
      他说:“如果没有儿子,我恐怕仍然在孜孜不倦地写作《暗示的心理》、《双重人格》、《精神病理学研究》这样的精神病学方面的书籍,不会想到要写一本教育学方面的书。我承认我在这方面并非专家,但儿子的成就给了我莫大的勇气。”
      小塞德兹拥有近乎传奇的经历。他从1岁半就开始接受教育,到3岁时已能用本国语自由地阅读和书写了。5岁时,看到家中的骨骼标本,便对人体发生了兴趣,于是开始学习生理学。他的学习能力十分出色,没过多久,就参加了行医开诊考核的初试。小塞德兹走进考场时主考官勃然大怒,认为有人在开不合时宜的玩笑,但他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顺利完成了所有考题,获得了合格成绩。
      小塞德兹6岁那年的春天,和别的孩子一样上了小学。上午9时去学校时他被编入一年级,到中午12点他母亲去学校接他时,已经成了三年级的学生了,就在那一年内,他结束了小学的学业。
      第二年小塞德兹7岁了,他渴望升入中学去学一些更高深的知识,但遗憾地落了空。由于年龄太小,一个个学校都拒绝了他的请求。没有办法,塞德兹只好让他在家里自学。他的主要学习科目是高等数学,这是因为古今的语言学等知识他早已学过了。
      8岁时,终于有中学肯接收他了。学校很快就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欣慰,因为年仅8岁的小塞德兹不论哪门学科都非常优秀。由于数学尤其超群,学校批准他免学,同时让他帮助老师为其他同学批改数学作业。在这期间,由于功课轻松,小塞德兹分出精力来尝试着编写了天文学、英语语法和拉丁语语法的教科书,教师们对这些教科书的评价相当不错。小塞德兹很喜欢中学的生活,但因为中学教的知识他全部都学过了,为了不浪费生命,塞德兹只好再一次让他退学。
      从这时开始,小塞德兹已驰名远近,各方各界的人士纷纷赶来考他,考毕,无不感到奇怪,个个赞叹不已。例如,马萨诸塞工学院的一位教授出了一道自己在德国接受博士考试时碰到的最棘手的问题,结果小塞德兹即席完成,那年他才9岁。
      9岁到10岁的两年中,他都在家中继续学习,直到11岁进入了哈佛大学,终于重新过上了他喜爱的学校生活。入学后不久,他进入了一次有关第四象限的数学难题讲演,使得教授们大吃一惊。大学的第二年他只有12岁,但却非常擅长往往使硕士课程的研究生们感到头痛的高等数学和天文学,还能用希腊语背诵《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原著作品。本来,他是擅长古典语的,他阅读埃斯克鲁斯、索福克莱斯、欧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洛西昂等人的作品,就如同其他孩子读《鲁滨孙漂流记》之类的小说那样容易和感兴趣;他还爱好比较语言学和神学,对伦理学、古代史、美国史等也具有丰富的知识;他还通晓政治和宪法。他兴趣的广泛与知识的渊博,连父亲也感到惊讶。
      就这样,15岁时他作为哈佛大学的优等生毕业了。
      看了以上的介绍,大概许多人都会惊叹:这就是世人们所说的神童吧!而一些富有见识的人士则会有不同的看法:古语说“十岁神童,十五才子,过了二十是凡人”,所以这些神童们的黄金时代,也只是现在这一时期,过些时候,大家都会发现他们也不过是些俗人罢了。
      塞德兹写《俗物与天才》的目的,就是告诉大家这种普遍的认识是错误的,有超凡成绩的小塞德兹,并不是上帝心情愉快时所偶然创造出的神童,而是人间的某种教育所必然形成的天才,也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方法的必然结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地板
发表于 2014-4-29 09:36:32 |只看该作者
     “天才”与“庸才”
     按照一定规格培养起来的、行动受到限制的、循规蹈矩的、内心压抑的儿童,他们长大成人以后必然成为庸才。他们的特征是很听话,总是唯命是从,害怕批评,竭力使自己的举动不出格、不违礼俗、不犯过;他们接受别人教给的东西,几乎从不表示怀疑;他们把嫉妒、恐惧和挫折全都传达给了自己的孩子。这样的人为数众多,就散布在我们四周。
     小塞德兹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叫格兰特?哈塞,他就是这样一个不自由的孩子。格兰特尔的父亲哈塞先生是一位医生,也是经常与塞德兹共进下午茶聊天的朋友,塞德兹对他和他的家庭都非常了解。他这样讲述:
     格兰特尔一生下来就备受束缚。他被层层衣服捂得严严实实,发现自己想踢腿时却不能自由地踢腿;他养成了吮吸拇指的习惯,为了不让他养成这个坏习惯,妈妈就把儿子的手臂绑进袖筒里,或者把什么难闻的东西涂在他的指尖上;当他开始在地板上玩耍时,立刻便会听到“淘气”、“肮脏”之类的话。
     家庭中总是有那么多恼人的琐事,父母时常会因为这些琐事而大声争吵。这些争吵刺痛了小格兰特尔的神经,他害怕,并哭泣不止。这样没道理的哭喊,往往使他挨大人的打骂。
     他父母最关心的是子女不犯错——做一件好事,所以,当亲戚邻居来拜访的时候,格兰特尔必须表现出自己是一个有教养的好孩子。在女士们递给他一块巧克力时,他必须说声“谢谢,夫人”;在男人们命令他离开时,他必须恭恭敬敬地说:“是的,先生”;他还必须留心在饭桌上的举止,不管有多饿也不能狼吞虎咽,尤其在大人谈话时,必须管住自己不要插嘴。
     在智力上,格兰特尔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说他很聪明。他学习起来毫不费力,成绩十分优良,并以此摆脱某些愚蠢的教师对他的嘲弄和责罚。但是,他的学校生活同样毫无乐趣可言。学校一心只想把他训练成循规蹈矩、言听计从的学生,哪怕再不合理的规矩他也不能有丝毫反抗。
     可以想像,格兰特尔也会上大学,但尽管如此,他离开学校时只会学到一些肤浅的、没有多少用处的知识和学问。凭这点东西只能看看报纸、无聊的电影和流行的侦探丛书。
     而且就算接受了高等教育,格兰特尔也不会知道真心想从事的事业是什么。是的,他也有过少年的梦想,希望成为一名探险家、飞行员或是画家等,但他的理想往往会换来人们的惊呼:“难道你想靠这种职业为主吗?你怎么养活你的妻子和孩子?”最后,在职业的选择上,格兰特尔多半会遵从父亲的意志,他自己对生活的理想则根本无足轻重。
     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目睹这样的教育和这样的儿童。
     我们还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个孩子出来时穿着干净崭新的衣服,看起来对自己很满意。但他很快就不在意这身新衣服,而是玩起泥巴,他蹲在地上,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他那身新衣服就保不住了,不过情况还不太糟,只是稍微弄脏了一点。但他母亲发现时却好像发现了世界末日,急忙上前去拍了他一巴掌,一边数落一边把他带进屋。过了一会儿母亲又送孩子出来,孩子已换了件干净的衣服,可还在哭,满脸的委屈,10分钟以后,那可怜的孩子又把衣服弄脏了,接着又是刚才发生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将为生活而恨自己的母亲,而比这更糟的是,他还会恨生活。
     大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应当教会孩子处处为大人着想,让大人尽可能过安静的生活。因此,培养服从、礼貌和恭顺是十分重要的。儿童的自由天性就被这种愚蠢的力量所扼杀。他们在摇篮时期就被弄得毫无生气,他们受到的教育就是拒绝生活。因为,他们年轻的生命就是一个漫长的否定,不要吵闹,不要顽皮,不要不守规矩等等。
     与他的朋友格兰特尔相比,小塞德兹小时候是一个反应灵敏、行动自由的顽皮孩子。当你举起他,他的身体像小猫一样轻盈而放松。但可怜的格兰特尔举起来像一袋笨重的马铃薯,他不会放松自己,他的反应完全是防御性和反抗性的。
     小塞德兹成为这样的孩子完全是因为他从一生下来就很少受到束缚与压抑。在婴儿时期,他不受襁褓的捆绑,自由地活动身体,他饿了就进食,只有到必须时才养成整洁的习惯;他很少受到大声指责,也很少挨打,总是被爱着并受到保护;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玩耍,因为他只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学完了别的儿童用8年才能学完的功课。

塞德兹:天才教育法


       音乐能够造就出“天才”
       我们能够从大量的文献之中看到,凡是被称为“天才”的人,大多数都极为喜爱音乐,并都有接受过音乐教育的经历。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道:“音乐往往能够造就出‘天才’。”当然,他所说的天才已经超出了音乐范畴。孩子接受音乐教育不仅为他成为音乐家提供了可能,也为他其他方面的发展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音乐对他的影响最为明显。孩子对音乐的敏感远远超出了视觉。
       塞德兹在儿子诞生后不久就发现了这一点,所以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他始终把音乐教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每当母亲在客厅中演奏钢琴时,小塞德兹总会有不同的反应,这种反应在他还在摇篮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当他哭闹之时,一听到悦耳的琴声便会立刻停止,甚至有时会流露出愉快的微笑。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母亲并没有像其他的父母那样递上吃喝,而是常常用音乐去慰藉孩子。因为孩子哭闹时递上吃喝的东西,不但对孩子的健康有害,也会使孩子养成一种恶习。他们会在幼儿的头脑中形成这样一种概念,即哭闹便能换来吃喝,吃喝是世界上最好的事。
       由于钢琴的声音过大,母亲便时常弹吉他给儿子听。她还说,吉他是一种很棒的乐器,如果儿子将来打算学音乐的话,她一定首先教他演奏吉他。
       事实上,在以后的日子里,妻子的确是这样做的。一直到小塞德兹在哈佛大学念书的时候,那把心爱的吉他仍在他身边,他的演奏也得到了人们的好评。
       塞德兹认为:如果小塞德兹能称得上“天才”的话,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便是他成为“天才”的潜在因素。这种说法千真万确。
       通常,人们总以为让孩子学习音乐仅仅是为了使他们多一种爱好,或者陶冶性情,或者消磨时光。而在塞德兹看来,学习音乐正是孩子智力开发的有效手段。
       小塞德兹之所以那么小就能读书写字,并对词汇的意义有准确的理解,这在某种程度上都归功于音乐。塞德兹用一个真实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有一天,妻子正在教小塞德兹学习一系列的形容词,当她讲到“快乐、兴奋、幸福”这些词时,小塞德兹流露出了不理解的表情。他觉得这几个词都差不多,在多次讲解之后仍然不能领会它们之间的区别。
       这时,妻子拿起了那把可爱的吉他。
       她轻松地弹奏了一连串音符,并且主要是在吉他的一弦(E)上演奏的。
       “你明白了吗?这就是快乐的感觉。快乐是一个形容词,快乐就像在一弦上弹奏出来的音符。”妻子演奏完后对小塞德兹说道。
       “哇,原来是这样。”小塞德兹似乎明白了一些,“那么兴奋和幸福又是什么样的呢?”
       于是,妻子又以极快的速度演奏了几段和弦,又在吉他的二弦(B)和三弦(G)上演奏了一小段乐曲。
       “这个和声就是兴奋的感觉,而二弦和三弦上的这几个音就是幸福。”妻子一边演奏一边对小塞德兹说道。
       这时,小塞德兹的眼中充满兴奋的目光,“妈妈,我明白这几个词的意思了。”说着,他从母亲的手中抢过了吉他并用力地弹奏了几个和声,“我现在很兴奋。”
       从此以后,小塞德兹在对词汇意义的把握上显得轻松起来。他不仅能够准确地掌握形容词的意义,还能够把它们用音乐表现出来。

塞德兹:天才教育法


      有兴趣的学习
      小塞德兹从小接受的都是自愿的学习,如果他不想学,塞德兹肯定不会强行要求他学。况且,每学一样知识,小塞德兹总会觉得快乐,并主动要求学更多的知识。
      但我们生活之中有一些人,他们的童年在忙碌中度过,丝毫也没有快乐而言。由于父母对他的期望过高,使他丧失了学习任何东西的热情。为了使他成才,他的父亲给他安排了许多学习内容。这个孩子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之外,几乎天天都被关在房间中啃那些无趣的书本。他的父亲不许他与别的孩子接触,也很少带他到外面玩。读书、学习,几乎是他唯一能做的事。这位愚蠢的父亲以为这样便能培养出一个天才,然而他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有兴趣的学习才会有良好的效果。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使孩子失去对学习的热情才怪呢!
      虽然小塞德兹同样在学许多不同的知识门类,但对这些知识他都是充满激情和兴趣的。塞德兹不但不把儿子关在房间中,还时常带他到大自然中去。
      可以这样说,小塞德兹的教育始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无论是数学、生理学还是物理学,他都在那种近似于玩耍的状态中逐渐掌握。
      有一次旅行中,小塞德兹就毫不费力地掌握了一个物理学原理。
      坐在火车车厢里的小塞德兹指着窗外说道:“那些树木在飞快地向后面跑,爸爸。”
      “不,那不是树木在向后跑,而是我们坐的火车在向前跑。”塞德兹笑着对儿子说。
      “不,我认为我们坐的火车并没有动,而是窗外的树木。”儿子天真地说:“因为我在这儿坐了很久了,但并没有发现火车有什么变化,反而发现外面的东西都变了。这不是说明窗外的东西在动还能说明什么?”
      “那么,假如现在你不在火车上而是在窗外的话,你会怎么想呢?”
      “这个嘛……”小塞德兹想了想说,“一定是我也会向后跑,就像那些树木一样。”
      “你能够跑那么快吗?”
      “是呀,我能跑那么快吗?这可有些奇怪了。”小塞德兹充满疑问地说。
      “虽然你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仍然向你表示祝贺。”
      “什么?祝贺我什么?”
      “你今天发现了一个物理现象,当然应该祝贺啦。”
      “我发现了一个物理现象?”儿子不解。
      “你刚才发现的,正是一个参照物的问题。”于是,塞德兹耐心给他讲解,“你之所以说窗外的树木在向后跑,是因为你把火车当成了参照物,也就是说相对于火车来说,树木的确是向后移动了。反过来,如果把树木当成参照物,火车就是向前跑了。”
      “噢,我明白了。怪不得我会认为火车没有动呢!这是因为我把自己当成了参照物。火车带着我向前行驶,我们一起在运动,当然就不会感到它也在动!”小塞德兹说道。
      “那么,把你放在窗外会有什么效果呢?”塞德兹问道。
      “嗯,假如我站在窗外的地面上并以我自己作为参照物的话,火车就是运动的了。”小塞德兹回答道,“假如仍然以火车作为参照物的话,我就是和树木一样在向后飞跑了。”
      “那么,你能跑那么快吗?”塞德兹又一次问道。
      “当然能,因为这是相对的,火车能跑多快我就会有多快。”
      事实上,这样类似的讨论在父子之间发生过许多许多次。也正是这种看似闲谈般的讨论使小塞德兹在轻松和有趣之中学到了那些在书本上显得极为晦涩的知识。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天才。

塞德兹:天才教育法


      “玩”出“天才”
      塞德兹认为在教育上最重要的是,不要胡乱给孩子灌输术语和公式,而要诱导他们自由地发挥出天才潜在的能力。而对于孩子来说,最佳的诱导方式当然是做游戏。
      孩子在游戏中能学到多少知识、发挥出什么样的能力,是怎么想像都不过分的。游戏是所有动物的本能,在游戏中,孩子的各种潜藏的天才会一一被激发出来。塞德兹对儿子的教育都是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的。针对孩子的各种潜能,他为儿子设计了五花八门的游戏,比如绘画游戏、音乐游戏、造型游戏、语言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创造性游戏、体育游戏等等,尽力使儿子的潜能无一遗漏地发挥出来。
      有一次小塞德兹独自一人在院子里玩耍。他喜欢玩“开火车”的游戏,就是把一些木块连成一串,充作车厢,他在前面拉着“车厢”冒充火车头。他做这个游戏做得很认真,不光要像火车那样发出“呜呜”和“哐啷哐啷”的声音,还要负责在到站时报站名,招呼想像中的“旅客”上下车。
      这天小塞德兹突然想到要增加几节车厢,使这个“火车头”能带领更长的火车。可是带钩子的小方木块都用完了,怎么办呢?小塞德兹想到了刚刚买回来的磁铁块,用绳子拴在最后面,刚刚合适。
      他拴好一块磁铁,又拿来另一块。可是,好像突然着了魔一般,那块磁铁怎么也不肯乖乖地跟在第一块的后面。他一把它放到后面,就有一股力量将他的手弹开。小塞德兹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可是那两块磁铁怎么也不肯吸在一起。
      小塞德兹呆呆地看着手中的两块磁铁,好一会儿,他忽然大叫起来:“爸爸,爸爸,快来看呀,这两块磁铁里住着两个小精灵!它们不愿意在一起。它们闹别扭了,谁也不理谁。”
      塞德兹忍住笑说:“傻儿子,这可不是什么精灵,这是磁力的一个重要原理,磁铁分为正极和负极,而且‘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你手上这两块磁铁都是正极,当然会因为相斥而弹开啦。”
      “真的吗?”小塞德兹怀疑地说。
      “不信?你拿那一块磁铁过来,对,就是缺了角的那块。这块磁铁是负极的,你再试试看,它们会吸到一起的。”
      “真的!”小塞德兹觉得有趣极了,他的问题立即成串地出来了,“正极和负极是什么东西?磁铁为什么要分成正极和负极?为什么正极和负极就要吸在一起呢?”
      塞德兹趁机教了他很多地质学上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都是与游戏紧密结合的,所以小塞德兹学习起来毫不费劲。
      为开发儿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塞德兹设计了各式各样的游戏。例如,他曾经送给儿子一个小玩具,用橡皮筋作动力并可飞入空中。小塞德兹非常喜欢,马上就联想到它与飞机的相似之处。他照着这个玩具仿制了几个,都能成功地飞起来。小塞德兹正是在这个玩具的启发下,明白了飞机飞上天的原理,从而开始制作航空模型。
      一天,塞德兹给儿子带回了几块眼镜片,有近视镜片,也有老花镜片。小塞德兹对新奇的事物一向感兴趣,他把镜片架在自己的眼睛上玩,没过一会儿就大叫眼花,只好把镜片举到离眼睛较远的地方才能看清楚镜片后的东西。塞德兹任他淘气,不去管他。当他一只手拿着近视镜片,一只手拿着老花镜片,一前一后地向远处看时,他看到了什么呢?远处礼拜堂的尖塔突然来到了他眼前。
      他高兴地大叫:“快来看啊,爸爸,礼拜堂的尖塔就在这里!”
      从此,他懂得了望远镜的原理并亲手制作了他的第一架望远镜。
      就是这样,通过不断地游戏和动手玩耍,小塞德兹的潜在能力得到了最好的开发。当后来人们称赞他多么富有天才时,孰不知,他的天才都是“玩”出来的啊!

塞德兹:天才教育法


      热爱知识
      小塞德兹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热爱知识了。他的这种对知识的热爱,完全归功于父亲对他施行的教育。
      虽然小塞德兹很早就喜欢读书和学习,但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他也曾和其他与他年龄相仿的孩子一样对一切都漠不关心。那时候,无论父母怎样引导他,也不能把他从那种天生的贪玩性情中拉到热爱知识的轨道中来。直到有一天,或许是上帝的安排,他真正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性。
      有一次,小塞德兹和一群小伙伴在外面玩耍时,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猫,它骨折了。
      小塞德兹抱着那个可怜的小家伙飞快地跑回了家。
      “爸爸,爸爸,快帮帮我。”他一进门就冲着塞德兹大喊起来。
      “什么事?怎么这么惊慌?”爸爸奇怪地问儿子。
      “这只小猫受伤了,快想想办法。”小塞德兹焦急地说道。
      塞德兹让他抱着小猫一起去找自己的一位朋友。他是一个出色的外科大夫,对于他来说,接好一只小猫的腿骨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后来,这只小猫得到了康复并成了他们家庭中的一员,小塞德兹也由此而多了一个小伙伴。
      由于这件事,小塞德兹迷上了生理学和医学,并真正地热爱上了知识——这一人类最美好的东西。
      “爸爸,医生太伟大了!”有一天,看着那只得到康复的小猫,小塞德兹感叹道:“如果没有医生,这只小猫永远也不能再走路了。”
      “是啊,如果没有医生,不仅猫不能得到恢复,我们人类也会有吃不完的苦头。”塞德兹说道。
      “爸爸,我也想成为医生,这能行吗?”小塞德兹看着爸爸,他的眼神似乎在期待着爸爸的肯定。
      “为什么不能?只要你努力学习,并掌握必备的医学知识,你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塞德兹笑着对儿子说。
      “真的吗?”小塞德兹的眼睛中流露出兴奋的目光。
      “当然是真的,爸爸什么时候骗过你。”
      “那么,你教我吧。”小塞德兹说道。
       “这个我可做不到,因为我不是研究医学的人,不过我可以先教给你一些简单的有关医学的知识。”
      “医学的知识?”
      “是呀,掌握医学的知识是成为一名医生的第一步。”塞德兹把他带到了书房,并将自己收藏已久的一副骨骼标本拿给他看。
      就这样,5岁的小塞德兹对人体发生了兴趣,并开始学习生理学。
      可能是由于兴趣所致,不久他便在这一领域的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在7岁时就在行医开诊考核的初试中获得了合格成绩。
      这样一来,小塞德兹不仅认识到了医学知识对于一个想成为医生的人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物理学知识、天文学知识、地理学知识以及其他门类所有知识的重要性,并在以后的日子里成了一个热爱知识并拥有知识的人。
      很多人认为小塞德兹的成就来源于天生的才能,其实,所谓天才,就是那种热爱知识并努力学习的人。

塞德兹:天才教育法


       天才是全面教育的结果
       许多人只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一门知识,他们认为学得太多就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塞德兹看来,各种知识都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仅学一门,只能使孩子的视野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之中。
       片面的教育只能让孩子拼命地学一样东西,将全部的宝贵童年都一门心思地集中一处。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能够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的成绩,但在其他方面却犹如白痴。
       难道,这样的孩子能够称得上“天才”吗?如果是那样的话,只能说明这是人们对天才一词的误解。
       塞德兹以“神童”里斯米尔的例子说明这一问题。
       报纸上曾报道了“神童”里斯米尔的事迹。这个只有6岁的孩子在绘画方面有超人的天赋,能准确地描绘人体,并对人体结构以及光影都有极准确的把握,人们都在沸沸扬扬地谈论着这个伟大的天才,几乎都异口同声地断定这个孩子将会是一名艺术大师,因为他只对绘画有很高的天赋,在其他方面却很平庸,这足以说明他的天赋是先天性的。
       这件事引起了塞德兹的注意,因为如果是那样的话,他的教育思想将会面临一次打击,因为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后天的培养,如果这个孩子的才能真是来源于所谓的天赋的话,那么这将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反证。
       一天,塞德兹以心理学家的身份访问了这个孩子以及他的父亲。
       孩子的父亲对塞德兹的到来感到很高兴,一再诚恳地要求塞德兹指导他的儿子。
       里斯米尔的“画室”墙壁上挂满了各种画作和装饰品,房间的地板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石膏模型,一幅巨大的人体解剖图高挂在最主要的一面墙上。有一个身材矮小的男孩在画架前坐着,他便是里斯米尔。
       孩子的父亲拿出许多参展证书和获奖证书说:“这些都是里斯米尔的。”
       这些全是儿童美术大赛的参展证明,有区域性的,也有全国性的。
       但塞德兹却发现里斯米尔始终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两眼无神而茫然地盯着前面的墙壁。
       塞德兹奇怪地问这位父亲:“里斯米尔在干什么?”
       这位父亲说:“他一定是在思考。”
       “思考?为什么一定要以这种方式思考?”
       “恕我直言,报纸上的那些报道并不完全真实。他们说我儿子的才能来自于天赋,我可不这样认为。正如您所说的那样,孩子的才能来源于后天的教育,我对此是深信不疑的。所以,我为了让儿子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一直对他要求很严。你也看见了,他无时不在考虑绘画的事。可以这样说,他的那些成绩完全来自于努力和勤奋。”他解释道。
       “那么,除了绘画以外,里斯米尔还在学习什么?”
       “绘画已经占用了他所有的时间,不可能再学其他的东西。何况,我认为只有用心一处才能有所成就。既然想成为画家,那么就应该有所牺牲。”
       他这样一说,塞德兹才明白了为什么里斯米尔会有那么一种古怪的表情。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他的那种表情完全是白痴的表情。事实上,这个孩子在父亲长期的“强行教育”下,已经变成了只会画画的机器,几乎对其他的事一窍不通。他既不会认字也不会书写,更谈不上有其他的爱好。里斯米尔所受到的教育完全是舍本求末。塞德兹判定,他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果然,几年后里斯米尔的“天才”便不复存在了,人们也没有见到他们所期望的这位“天才”有任何的成就,里斯米尔后来真成了一个白痴,一个大脑发育不良的白痴。
     纪律会扼杀孩子的天性
      某些教育家常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形成习惯。这是极端错误的说法。塞德兹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形成习惯,而是要经常防止习惯的固定化,这才是教育最重要的课题。
      然而,现行的教育是恰恰相反的,重纪律甚于重素质,把纪律看得高于一切。凡是遵守纪律的孩子,就被看成是好孩子,享受各种优待;一旦孩子违犯了什么纪律,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一律被视为大敌,非得严惩不可。人们常常不自觉地要用纪律去约束孩子,尽力使他们合乎规范。孰不知,一个合乎规范的孩子,可能就是一个完全丧失了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孩子。
      小塞德兹的舅舅是个生活刻板严谨的人,极有规律,无论发生什么事,作息时间从不改变。但这么一个讲究纪律的人,却有一个最调皮捣蛋的儿子彼特。
      彼特是个精力旺盛的孩子,成天都在不停地动,不知疲倦地摔碎器皿,弄坏东西,惹是生非。他与他的父亲是两个极端,因此两父子之间的战争一天之中不知要发生多少次。
      有一次,彼特把祖母刚送给他的万花筒拆开了,想看看里面究竟藏了些什么,这自然会招致他父亲的愤怒。不过拆东西可算是彼特最大的爱好了,凡是让他感到好奇的东西,都逃不过被拆的命运,当然他也逃不过挨揍的命运。可是无论父亲多少打骂,他的这个毛病始终也改不了。
      还有一次,彼特竟然把一块金表给拆开了,要知道这块表是彼特故去的爷爷留下来的遗物。他父亲一直十分珍惜,总是带在怀里,从不离身。不久前他还说表出了点故障,必须拿去修理,哪知还没来得及修,就被他这个调皮的儿子给翻了出来。现在这表被大卸八块,零件散落了一地。小塞德兹的舅舅立即暴跳如雷,一耳光将儿子煽得坐在地上,接着他上去就是一阵拳打脚踢。
      站在一边的塞德兹实在看不下去了,上前去抓住他的胳膊,高声说:“请不要打了,你这样打孩子太过分了。”
      他跺着脚说:“你还护着他!你看他把我的表弄成什么样子。”
      “彼特是弄坏了表,但是你认为一块表比自己的儿子更重要吗?”
      这时,彼特抽抽咽咽地说:“我没弄坏表……我……我只要拆开看看它哪儿出毛病了……”
      塞德兹继续对他说:“不管彼特是修表还是拆表,你都不应该打他,恐怕又一个‘爱迪生’就这样被你给‘枪毙’了。”
      他愣了一下,问道:“我不懂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算孩子拆坏了金表,他也只是想知道金表里到底有什么,这是一种好奇心,这是有求知欲和想像力的表现,也是一种创造。如果你是一个明智的父亲,就不应该打孩子,而应该解放孩子的双手,要给孩子提供从小就能够动手的机会。”
      那天彼特抽抽咽咽地哭了很久。他一个人坐在门前的台阶上,已经不哭了,可是眼睛里却充满了9岁的孩子不该有的忧郁神情。
      塞德兹走过去问道:“你还在生父亲的气吗?彼特?”
      他看着塞德兹,鼓起勇气说:“没有,我只是不想再和他住在一起。我恨他!”
      第二天,彼特突然失踪了。原来他是跟着一个马戏团跑了。当家人找到他的时候,他依然不肯跟回家,而且态度十分坚决。他说自己在家里总是不愉快。而跟马戏团在一起,却感到非常的自由,非常的快乐,他喜欢马戏团的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直到他母亲哭得昏死过去,彼特才不情愿地回家了,这件事对他父亲的震动非常大,他开始认真地对待儿子的天性,不再强求他非要与自己一样。这样一来,他发现自己和儿子都变得轻松愉快了。
      这是一个极端的事例,但它同时也非常具有典型性。当孩子显露出某方面的天才时,我们的教育不但不加以引导和启发,反而首先是用纪律的条框去规整它,使它符合我们的习惯。这真是教育的悲哀。
      对于教育者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认识:用烦琐而不必要的纪律使儿童的习惯固定化,把孩子造就成一具具只会听话却不懂思考的机器,这是在教育中应该予以坚决禁止的。
       培养孩子的品质
       哈塞先生认为一个人的才能、智力以及品质都是天生的,而塞德兹却恰恰相反,他认为一个人的才能和品质大多是来自于这个人得到的教育。
       哈塞先生教育自己的儿子应该成为一个诚实、守本分的人,应该以一颗爱心去对待别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小心谨慎,不能冒没有意义的风险。
       但塞德兹说:“诚实、守本分固然好,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个性和智慧。孩子从生下来起,就开始受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的一切包括品质都是从别人那儿学来的。他接触优秀品质的人就会变得优秀,接触低劣的品质就会变得低劣。”
       哈塞先生的教育一定会使他的儿子格兰特尔具有一颗爱心,但在某些时候他却拒绝帮助自己的同伴,这就是因为他的内心之中又缺少了另一个可贵的品质,那就是无私的精神。归根结底,他缺乏的是一种优秀的个性。他是一个规矩和本分的人,就像他的父亲一样,可是这类人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是。而格兰特尔的这种品质,完全来自于他父亲的教育,因为一个人的品质如何,取决于幼年时期的教育如何。
       一次,塞德兹目睹了哈塞先生教育儿子的一件事:
       那天,我从外面回来,路过哈塞先生的家门口。我看见他正在训斥他的儿子格兰特尔。
       “格兰特尔,你是怎么搞的,把这双刚给你买的新鞋弄坏了。”老远我就听见了哈塞先生的说话声。
       “我在与其他的孩子玩的时候……被一颗钉子划了一下……”格兰特尔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被钉子划了一下!”哈塞先生生气地说,“跟你说过不要去和那些孩子瞎闹,你就是不听。把鞋子弄坏了是小事,弄伤了脚怎么办?那会使你变成残废的。”
       这时,我看见格兰特尔难过得都要哭出来了,便走上前去。
       “哈塞先生,”我笑着向他打招呼,“这是怎么回事?你瞧,我们的小格兰特尔多不高兴呀!”
       “他还不高兴?”哈塞先生指了指手中的鞋子,“这个调皮的家伙把刚买的新鞋弄成了这个样子。”
       “是吗?”我做出不在意的样子,“我看这没什么问题。一条小小的伤痕并不影响这双鞋的作用和美观。孩子嘛,给他讲清道理就行了,何必那么过于严厉。”我笑着说道。
       “不严厉不行,否则他会变得无法无天起来。”哈塞先生说。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使我对格兰特尔及他所得到的教育有了一个较为具体的认识。格兰特尔之所以有胆小、自私的表现,都可以归之于他父亲的态度。
       哈塞先生对儿子的做法看似合理,但却极为不明智。首先,在孩子把鞋弄坏之后,他不应该去骂他,而是应用合理的态度教育他以后小心一些。因为孩子弄坏了自己的鞋子,心里一定是很难过的,再加上父亲的责骂,他就更难过,这很容易使人陷入自责和不安之中。另外,父亲说钉子会划伤他的脚,会使他成为残废,夸大了这件事的危害,使他产生害怕的心理,这就是导致他胆小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哈塞先生说格兰特尔与别的孩子一起玩是瞎闹,这就会使他把这件事的不良结果完全都怪罪到别的孩子身上,他会认为如果不和他们玩就不会有这样的事了,这直接导致了自私这种不良品质的出现。那么下一次呢,他肯定会先考虑自己或自己的利益,然后才去想帮助别人。
       所以说,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品质的形成影响是极大的,人们总是责怪自己的孩子,说他们不听话,缺点太多,甚至说他们糟糕透了,但就是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低俗的教育只能培养出低俗的品质。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天才是这样的人:敢作敢为,不怕失败。错误对天才来说只是一个过程,他要做的是把将来的事做得正确和完美。
      有一次,小塞德兹做完功课之后,和格兰特尔来到了安迪斯大街。由于安迪斯大街聚集了很多艺人,所以是孩子们都乐意去的地方。那儿不仅有许多不同风格特色的表演,也有许多令儿童感兴趣的东西。在小塞德兹小的时候,每逢节日,父亲都会带他去那儿,给他买一些具有异国风情的纪念品和民族特色的手工玩具。
      小塞德兹和格兰特尔走在因人群拥挤而显得更狭窄的安迪斯大街上,被各种好看的玩意所吸引。他们东走西看,还不时地各自讲述自己的计划。就这样,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逛了很长时间。
      正当他们陶醉在幸福的梦想之中时,一个比他们大得多的孩子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并一把抓住格兰特尔。
      “你们刚才为什么欺负我的小兄弟?”大孩子指了指他身旁的一个孩子。
      “什么!我们根本不认识他,怎么会欺负他呢?你们是不是认错人了!”格兰特尔对那个大孩子说。
      “你可别乱说。我们什么时候欺负你了?”小塞德兹喊了起来。
      “你们还敢否认,就在刚才,你们撞了我一下。”小孩子不服气地说。
      “原来是这样。”这时,小塞德兹突然想起,就在不久之前,可能是他与格兰特尔玩得太高兴,在蹦蹦跳跳之际,的确不小心碰了一下那个孩子。没想到这种在生活中时常发生的小事却引起了这样不愉快的冲突。
      “哦,我想起来了。我们刚才不小心碰到了你,但我们不是有意的,对不起。”小塞德兹立刻向那孩子道歉。
      “你们要拿出你们身上所有的钱给我的小兄弟。”大孩子恶狠狠地说。
      “为什么?我们只是不小心碰了他一下,用得着这样吗?”
      “当然,如果你们不愿意,有你们好受的。”
      这时,格兰特尔被大孩子的模样唬住了,他害怕地对小塞德兹说:“我看……还是……给他们钱吧!”
      “不,这绝对不可以。”小塞德兹坚决地否定了格兰特尔的提议。
      大孩子一听小塞德兹这样说,立刻用力推了他一把,接着,他们就开始动手拉扯起来。到了后来,他们渐渐从拉扯发展到了打架。格兰特尔显得很胆怯,但还是进行了自卫。最后,小塞德兹扔过去一只铜壶,砸倒了大孩子。
      回来后,小塞德兹对父亲讲述了这个遭遇。
      “其实,在那种情况下,一味地忍让是没有用的,那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塞德兹说:“你可以反抗和自卫,但用那么坚硬的东西打那个孩子,很容易使他受伤,这不太好。”
      “是的,我就是因此而懊悔。为了一点小事就把他伤成那样,真是不应该。”小塞德兹垂头丧气地说。
      “儿子。你不要这样想,虽然你出手太重,但也不能全怪你,在那种情况下,你没有选择的机会。何况,这是那个大孩子自己不讲理,是他引起的争端。”塞德兹耐心地劝道。
      “唉,我真后悔。”儿子叹了一口气。
      “不,儿子,你不应该后悔,事情已经发生了,就只能自己去面对它。”塞德兹为了让儿子从懊悔的情绪中挣脱出来便这样对他说:“敢于承担自己行为后果的人是坚强的人,而只会后悔的人是没有骨气的人。”
      从这一件事之中,儿子对一些事物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不但懂得了以后做事要谨慎,而且还懂得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道理。
解答孩子提出的任何问题
       现在许多父母都讨厌孩子问问题,这是大错特错的。这种愚蠢的做法虽然能换来片刻的宁静,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压抑了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更为严重的是抹杀了孩子最可贵的求知精神。塞德兹总是认真而耐心地回答儿子提出的问题,决不会像很多父母那样嫌麻烦,应付了事。
       一天,塞德兹正在与哈塞先生就孩子爱提问题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哈塞先生说:“小孩子有时真的很烦。他那张嘴整天都没有停过,叽叽喳喳不停地问这问那,我的头都快要被他吵炸了。”
       就在此时,小塞德兹走了过来。他手里拿了一本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少儿读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调描述了生物进化的过程,并且配有极为有趣的插图。
       “爸爸,进化论中说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这是对的吗?”儿子问道。
       “我不知道是否完全对,但达尔文的理论是有道理的。”
       “可是既然人是由猴子变的,那么为什么现在人是人,猴子仍然是猴子?”儿子问。
       “你没有看见书是这样写的吗?猴子之中的一群进化成了人类,而另一群却没有得到进化,所以它们仍然是猴子。”塞德兹说道。
       “这恐怕有问题。”儿子怀疑地说。
       “什么问题?”
       “既然是进化论,那么猴子们都应该进化,而不光是只有一群进化。”
       “为什么这样说?”
       “我觉得另一群猴子也应该得到进化,变成一群能够上树的人。”
       这时,哈塞先生的脸上流露出极不以为然的神色,他的眼光似乎是在说:“看你有多大的耐心。”
       “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事实上是猴子当中的一部分没有得到进化……”塞德兹说。
       “为什么?”儿子仍然不放过这个问题。
       于是,塞德兹只能尽自己所知向他讲明其中的原因:“据我所知,一群猴子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在地面上生存,它们的攀缘能力逐渐退化,而又学会了直立行走,经过漫长的进化变成了人类;另一群猴子仍然生活在树上,所以没有得到进化。”
       “我明白了。可是为什么要进化呢?如果人能够像猴子那样灵活不是更好吗?”儿子又开始了另一个问题。
       “虽然在身体和四肢上猴子比人灵活,但人的大脑是最灵活的。”塞德兹说道。
       “大脑灵活有什么用呢?又不能像猴子那样可以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儿子说道。
       “身体灵活固然好,但只有身体上的优势是远远不够的。大脑的灵活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文明。”
       “为什么要创造文明?”儿子问道。
       “因为文明代表着人类的进步。”塞德兹说道。
        ……
       就这样,儿子的问题一个又一个地如潮水般涌来。他的很多问题在成年人看来非常可笑而毫无根据,但即使这样,塞德兹也尽力不让他失望。
       “塞德兹博士,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哈塞先生说道。
       塞德兹说:“其实也并非我的耐心比其他人好,只不过我认识到认真回答孩子问题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起他的究理精神,而不是将这宝贵的品质抹杀掉。”
      消除孩子的恐惧
      过分的保护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塞德兹认为,除了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外没有任何的好处。
      为了让儿子的身体得到良好的锻炼,也为了让他多一种娱乐活动,塞德兹在院子里专门安放了一个秋千。虽然荡秋千是大多数孩子喜爱的一项运动,但把它安放好之后才发现小塞德兹很害怕。
      当塞德兹第一次将他抱上秋千的踏板上时,小塞德兹吓得哭了起来。
      “不,不。”小塞德兹站在踏板上紧紧地抓住绳子,他的动作狼狈极了,不停地哀求爸爸把他放下来。
      “这没有什么,很多孩子都会玩,你不用害怕。”塞德兹一边说一边将他稳稳地扶住。
      “爸爸,我不想玩这个,我会摔下去的。”小塞德兹哭着说道。
      “你不会摔下来的。只要抓住绳子,这是很安全的。”
      “不,我害怕。”儿子仍然坚持。
      见到他那副害怕的样子,塞德兹知道再劝说也没有用,便把他抱了下来。
      “这样吧,爸爸先给你作个示范。等你见到爸爸玩得很高兴的时候,你一定会改变主意。”说完,塞德兹就上了秋千开始摇荡起来。
      “爸爸,你真行!”见爸爸在秋千上荡得很高很高,小塞德兹高声欢呼起来。
      “那么,你也来试试好吗?”他问儿子。
      “好吧,可是我不要荡得那么高。”儿子终于同意试一下。
      这一次,儿子仍然很害怕,但他毕竟有了一个开始。他站在秋千的踏板上扭来扭去,样子难看极了。不仅如此,他几乎没有把秋千荡起来。
      这时,女佣莱依小姐走了过来。她见到小塞德兹的模样顿时大笑起来:“威廉,你是在荡秋千吗?怎么一点也不像呀。”
      “不,莱依小姐,你不应该这样说,威廉做得很好。”听见莱依小姐那样说,塞德兹担心会由此而打击小塞德兹的自信心,连忙出声制止了她。
      莱依小姐是个很机灵的人,她立刻明白了塞德兹的意思,连忙说道:“哦,我忘了,在我第一次荡秋千时还不如威廉呢。”
      “是吗?”儿子听见莱依小姐这样说,便立刻来了精神,用力在秋千上摇荡了几下。
      “是这样的。据我所知,每个人第一次荡秋千时都害怕得要命,爸爸也是这样的。”塞德兹趁机鼓励小塞德兹,“我第一次上千秋的踏板上时比你还要害怕,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根本不敢晃动。你比我好多了,我相信用不了几天你就会荡得很高很高。”
      “真的?!”小塞德兹听见塞德兹和莱依小姐都这样说,恐惧感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二天,塞德兹下班后回家,还没有走近住处便听到了花园中传来的欢笑声。小塞德兹和莱依小姐正在高兴地荡着秋千。
      这件事足以证明,孩子的恐惧心理在很大的程度上来源于没有自信心。只要建立起自信心和良好的自我感觉,那可恶的恐惧心理自然会消失掉。
      假如在小塞德兹第一次上秋千时表现出恐惧的时候,爸爸没有鼓励他而是打击他,说他太笨或太胆小,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避免在心理上打击孩子
       如果说得不到鼓励的孩子如同久旱的秧苗,那么那些不但得不到鼓励反而时常受到打击的孩子只会变成渴死的枯草。
       塞德兹认为:“打击只能使孩子变成一个懦夫,变成一个无能的人。当然,放纵孩子也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但起码能让孩子自由自在。打击却不一样,它能毁掉孩子。”
       但哈塞先生对此却不以为然,他说:“打击孩子并非完全是一件坏事,或许还会对他们有所帮助呢?有些孩子似乎天生就有一股野气,如果不给他们一点小小的打击,恐怕会翻上天去。”
       为了向哈塞先生说明打击孩子的危害性有多么严重,塞德兹向哈塞先生讲述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
       我的同事,心理学教授罗塞尔先生曾经做过一件极为愚蠢的事。这位有三个孩子的父亲,这位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学者,居然采取了荒唐的教育方法使自己的儿子遭受了人生最大的不幸。
       吉姆是罗塞尔教授的大儿子,从他刚刚出生之时起,就一直表现出超出常人的才华。
       吉姆3岁时已经会阅读和书写了,这一点他和小塞德兹几乎一模一样。如果他能够得到正确的指导和合理的教育,他的成就绝不会亚于小塞德兹。
       然而,这个孩子的不幸正是由他的才华引起的。吉姆不但有才华,也是一个开朗的孩子,喜欢把自己的快乐与他人分享。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是他的这种快乐性格却引起了父亲的不满。因为吉姆的父亲罗塞尔先生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打交道,也不爱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正如他自己所说,一个人应该谦虚,应该稳重,不要总是那么自以为是。
       “吉姆,你又在嚷嚷什么?”当一天吉姆正在高声欢笑时罗塞尔先生问道。
       “爸爸,我又读完了一本书。”吉姆高兴地对父亲说。
       “读完一本书是很平常的事,何况任何一本书都是有趣的,你用不着那么高兴。”罗塞尔先生说道。
       “可是,这本书的确太令我愉快了。还有,我居然能把这么难懂的书读完,真是感到兴奋。”吉姆说道,似乎正在等待着父亲对他的肯定。
       或许是由于吉姆的性格与他不同,或许是他认为受到了儿子的干扰,罗塞尔先生突然发恕:“你吵吵嚷嚷的干什么?你以为只有你才有这个本事吗?我看你就是个骄傲自大的孩子。你是在等待着我的表扬吗?告诉你,我永远不会表扬你。”
       “爸爸,我做错了什么?”受到了责骂的吉姆委屈地说道。
       “当然,你没做错什么。但我警告你,不要成天叽叽喳喳的,这让人烦透了。”罗塞尔先生继续训斥儿子,“你不要以为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天才。我告诉你,你什么都不是。我以后再也不想听到你的那种赞扬自己的声音了。你是个笨蛋,你是在自欺欺人。”
       罗塞尔先生说完“砰”地一声关上了房门。
       站在门外的吉姆伤心地哭了起来,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这样。他本想和父亲一起来分享自己的快乐,还想向父亲请教一些他不明白的东西。可是现在,他突然发现父亲并不喜欢他这样。
       突然之间,他的那种良好的心态消失得无影无踪。一种极坏的感觉涌上了心头,他的快乐和自信被另外一种东西所取代:我是个很糟糕的孩子。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看到吉姆脸上的笑容,他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这个原本极有才华的孩子最终一事无成。
       听完塞德兹的讲述,哈塞先生默默无语地沉思了良久,他心里彻底信服了:一个心理受到打击的孩子必然会变成一个毫无作为的人。
      摆脱失意的情绪
      在一个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中,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他们不仅是在身体方面慢慢长大,心理上也在一天天地变化。
      遗憾的是,父母们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孩子的身体上,而忽略了孩子成长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心理的成长。
      当一个孩子告诉他的父母“我感到难受”、“我很失望”时,粗心的父母往往会一笑了之。他们会说:“小孩子嘛,能有什么失意的感受呢?”“别淘气了,你没有什么可失望的。”
      然而,既然成年人有失意,那么,孩子也有。因为无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是人;只要是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我们成年人在失意的时候需要别人的帮助,难道我们的孩子就不需要吗?
      当然需要!
      小塞德兹不到7岁就完成了小学教育,这当然是值得骄傲的事。然而,他在学校的经历并非人们想像的那样尽善尽美,这其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在一次由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中,小塞德兹倒数第一名。
      那一次的比赛,是同年级中的比赛,也就是说一年级的孩子们就仅限于一年级,比赛在不同的班之间进行。二、三、四、五年级也是相同的比赛办法。这样一来,小塞德兹首先就在年龄上吃了亏。小塞德兹报名参加了50米短跑,他当然不是别人的对手。
      事后,小塞德兹难过极了。他把这件事看得很重很重。
      大约过了一个星期,儿子仍然闷闷不乐。见他这样,塞德兹认为有必要帮助他摆脱那种失意情绪。
      “儿子,你还在为那件事难过吗?”塞德兹问他。
      “我真是太笨了,竟然得了倒数第一名,太丢脸了。”儿子难过地说。
      “是啊!得最后一名是不怎么光彩,可是你想到过其中的原因没有?”我问。
      “是什么原因呢?”儿子问。
      “因为年龄。你想想看,你的对手都是比你大的孩子,这个很正常……”
      “可是我不能因为年龄小就比他们差呀。”儿子不服气地说,“虽然我比他们小,可我的功课比他们都好,只有体育一样不行,这多丢脸呀。”
      “不,你这样说并不正确。智力是能通过教育和勤奋得到发展的,但年龄却是任何人也不能改变的。他们跑得比你快完全是因为他们年龄大,个子高。他们的腿都比你的长许多,如果跑得还没有你快,那不是太糟糕了吗?”塞德兹说。
      “这也有道理,可是我毕竟是最后一名。同学们都在嘲笑我。”儿子还是很难过。
      塞德兹知道儿子的性格,他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而且从不服输的人。正因为如此,他固执得往往去钻牛角尖。于是塞德兹进一步对他进行开导:“虽然你现在是最后一名,我想这并不能表明你的体育不行,因为这完全是年龄造成的。我敢肯定,等你长到十一二岁时一定会比那些孩子跑得快。”
      “真的吗?”儿子问。
      “当然是真的。因为那天我问过你们的体育老师。他说你的失败完全是因为那场比赛对你不公平。他还说你的体育成绩在同龄的孩子中是最好的。他还专门给我看了成绩单,年龄与你相仿的同学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比你差。”
      小塞德兹似乎在眨眼间得到了一个真理,顿时从失意之中走了出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5#
发表于 2014-4-29 09:41:45 |只看该作者

约翰-洛克:全面教育法


      约翰-洛克
      约翰-洛克在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新教育体系,写下了世界教育史上的新篇章。在总结了蒙田的教育思想,吸收了弥尔顿实科教育的理论后,洛克以前人的思想资料为基石,建立了绅士教育理论体系。其教育著作为《教育漫话》(又译《家庭学校》)。
      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
      1632年,洛克出生于英国灵顿,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他天资聪颖、兴趣广泛,1646年洛克在威斯敏斯特学校接受了传统的古典文学基础训练。1652年克伦威尔主政期间,洛克到牛津大学学习,深入学习了哲学、自然科学等课程,并在那儿居住了15年。1656年洛克获得学士学位,1658年获硕士学位,后来他还担任过牛津大学的希腊语和哲学老师。36岁时,他被入选英国皇家学会。这段时期他与著名的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交往甚密。他还对医学感兴趣,得过医学学士学位,但只是偶尔行医。
      1666年洛克遇到了莎夫茨伯里伯爵,并成为伯爵的好友兼助手。在此期间洛克开始了其一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人类理智论》的创作。1675年洛克离开英国到法国住了三年,结识了很多重要的思想家,后来又回到伯爵身边担任秘书。1682年莎夫茨伯里伯爵因卷入一次失败的叛乱而逃往荷兰,洛克也随行。伯爵在翌年去世,而洛克则在荷兰隐姓埋名,一直呆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
      1689年洛克返回伦敦,他的《人类理智论》也在1690年发表。晚年的洛克大部分的精力都投注在《人类理智论》这部书上,不过此时也认识了包括艾萨克?牛顿在内的几位科学家。洛克终身未娶,于1704年在伦敦溘然长逝。
      约翰-洛克在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新教育体系,写下了世界教育史上的新篇章。其教育著作为《教育漫话》(又译《家庭学校》)。他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
      洛克认为,理想的人是集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于一体的人。只重视体育,孩子将成为可悲的鲁夫;只重才能,孩子会成为弱不禁风的病夫,或者成为社会上的恶棍;然而,只重品德教育,孩子会成为懦夫,这种人对社会、对人类都是无用的。因此孩子的教育应该三方面全面发展。
      洛克主张要把年轻人培养成有强健身体、有一定知识、有才干、具有优雅态度并善于处理各种事务的绅士。这种教育要从德、智、体三方面着手。
      洛克非常重视健康教育,提出“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精神”,“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为此他提出一套保持健康的建议。如他认为儿童从小时候开始,就应多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少吃药,衣服不能过暖或过紧;他主张饮食要清淡,认为儿童最好的食物是牛奶、粥、面包、蔬菜和水果。儿童的卧床要坚硬以锻炼身体,这样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强壮、勇敢又坚定的人。
      洛克在品德教育方面也有明确的思想。他主张,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性格,锻炼意志,养成高尚的道德和严守纪律的习惯。他认为道德教育是绅士教育的灵魂,拥有理想的德行,可以使个人获得幸福,也有助于他的事业成功。
      洛克提出,一个绅士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培养理智,就是要能够运用理智去驾驭和支配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顺从理性的指导。
      礼仪的培养指的是要让儿童学习礼貌、礼节和风度,懂得人情世故,会接人待物,要文质彬彬,高雅友善。
      智慧的培养指的是一种本领的培养,它使人能干而有远见,善于处理具体事务,要把孩子培养成坦白、公正和聪慧的人。
      洛克认为勇敢和坚忍是绅士必备的美德,是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的品性,为此需要从小锻炼孩子的胆量,也即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使之能忍受痛苦,克服怯懦、脆弱的本性,能够做到刚毅、果断、勇敢。
      洛克主张对儿童实施德育时家长要做榜样和示范;要充分练习好的行为使之成为习惯;要和儿童讲道理,还应该给儿童奖励,这包括尊重、称誉和赞扬,但洛克反对体罚。认为惩罚应尽量避免,但必要的责备、斥责也可保留,但不可挫伤儿童的自尊心。
      在智育方面,洛克强调把孩子培养成有学问的人。他主张,不仅要向学生多方面地传授知识,使之增长学问,还要通过教育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发展论证概括的能力和系统思考的能力。他认为“正确的思考,比多知道一些更有价值”。值得重视的是洛克关于设置手工劳动课的意见。他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技能技巧的课业去获得技能技巧,掌握一定的木工、园艺、农业等实际操作本领。
      关于智育的方法,洛克认为关键要使孩子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于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自己,提高求知的欲望。
      在教育方法上,他非常重视儿童的年龄特点,强调示范和环境的教育作用,反对单纯的说教。他说:“无论给儿童什么教训,无论每天给他什么样的聪明而文雅的训练,对他的行为能发生最大影响的依然是他周围的同伴,是他监护人的行动榜样。”他主张一定要用温存的语言,耐心热情的态度,和颜悦色的劝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儿童的习惯,切记不可声色俱厉、简单粗暴地责备和训斥他们,以免伤害儿童脆弱幼嫩的心灵和正在成长中的自尊心。习惯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而且只有当一种良好的习惯已经形成之后,才能再培养另一种习惯。几种习惯同时培养,会造成夹生饭,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困难。对儿童的不良习惯,懒惰和任性,教师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姑息、迁就。
      孩子的命运在父母手中
      孩子在幼年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就像河水的源泉,活泼而无拘无束,一旦被导向某一方向,就能转变它的流向。
      在社会大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人是好人,有的人是坏人,有的人无用,有的人有所作为,在这里面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人和人之所以不一样,主要是因为在后天受到的教育方式不同。在幼年的意识中留下的印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都会在未来漫长的一生中发挥重要的影响。
      每一个人都不是他自己要出生的,父母使他们偶然来到这个世界,来到了一个他们自己无法选择的家庭,有了一对永远不能变换的父母。一个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父母是何种层次的人,取决于孩子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受到何种层次的家庭教育。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
      如果母亲爱打扮,其女儿必然也是爱打扮的。若母亲是多舌的,女儿也不例外。同样,父亲好喝酒,儿子也会喝酒;父亲说脏话、粗话,则孩子也是如此。这已成为家庭教育的定律。正如有人所说,孩子的心是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
      可以说,孩子一生的命运在父母手中,父母若严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努力培养孩子的品德,为开拓他们的美好前程积极创造条件,同时也就使自己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我们说家庭是一所学校,但家庭教育并不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来不得半点浮躁,也不能求速成。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独特的方式,它通过家庭环境氛围及父母的言论、行为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无形中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品德与基本素质。
      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的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及社会教育所永远代替不了的。在英国有一个爱德华家庭,是真正的书香门第。老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勉。他的子孙有13位当大学校长,100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医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同样是在英国,另一个珠克家族,与之相比则大相径庭。老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这个家族至今已传了八代,其子孙后代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汉,400多人酗酒致残或死亡,60多人犯过诈骗或盗窃罪,7个杀人犯,整个家族没有一个人有出息。根据上述两种情况让我们来做一个设想,珠克家族中的某个人,当他还是婴儿时,就被爱德华家族抱养,那这个人又将变成什么样的人呢?反之又会怎样?家族最初及持续灌输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为人原则,将影响他的一生。这就是两个英国家族留给后人的启示。
      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精神
      洛克非常重视健康教育,提出“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精神”,“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这是对人生幸福的一种言简意赅的描述。拥有身体和精神双方面的健康,就可以拥有一切;而如果身体和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就算得到了一切也没有用。在精神方面不尽健全的人肯定无法找到完美的途径把事情做得漂亮;而如果天生体质不尽如人意,再有能力也注定做起事来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此,洛克提出了一套保持健康的建议:
       ——孩子穿衣服不能过暖或过紧
      孩子刚刚生下来的时候,脸部的耐寒能力并不比身体的其他部分更强。后来脸之所以比其他部分更能耐寒,只是因为老是露在外面而习惯了温度的变化。只要从小就形成了习惯,有许多看上去似乎不可能的事情,孩子也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如果孩子从小就穿着紧紧的衣服,对身体百般约束,长大后很少能有健美的身材,尤其是女孩子。
      ——学会游泳
      孩子长到了能够游泳的年龄,而且又有人教他的话,理所当然地应该学会游泳。会游泳除了使人获得一种技能以备不时之需外,对于健康也十分有益。
      ——多进行室外活动
      多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对身体大有好处,尤其是成长中的儿童。越多地在户外活动,孩子就长得越健康,适应力就越强。
       ——让孩子自然地成长
      很多父母过早地就规定“男孩子不能玩布娃娃”、“女孩子一定要文静”等家规,这种情形可能会把孩子的某种潜力的萌芽毁掉。如果家长用性别的枷锁把孩子禁锢起来,把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都限制在各自的性别范围之内,这很容易使孩子的思维活动变得僵硬。
      ——清淡的饮食
      洛克认为孩子最好吃清淡的食物,少吃肉,如果孩子非吃不可,每天也只能吃一次,一次只吃一种肉,最好是清淡的牛肉、羊肉,肉里不要加太多的调味品。
      早餐晚餐给孩子吃牛奶、酸奶、稀粥、面包、蔬菜最合适。需要注意的是,每种食物都要清淡,最好不要放糖,一切刺激性的、能使人兴奋的东西最好都要尽量避免。孩子的所有食物中,盐都不可多放。
      洛克主张三餐时间最好不要固定,而应当每天都变换。如果孩子在正餐之外还要吃饭,那就准备好新鲜的干面包。
      洛克认为水果应当在饭前或者在两顿饭之间吃,孩子还可以把水果当早餐吃,但要和面包一起吃。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吃成熟了的水果。
      ——规律的睡眠
      睡眠能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儿童最应该多多享受的。孩子在幼小时多睡觉是天经地义的,他们可以爱睡多久就睡多久。但长大后,就不该再放任其睡懒觉。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益于健康。
      孩子睡的床应该是硬的,不要铺过厚的褥子,睡硬床有助于孩子身板长得挺拔。
      ——不要轻易吃药
      不要用给孩子吃药的方法来预防疾病,这个建议比各种补药和食品要好得多。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千万不要看到孩子身体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请医生,滥用药物。
       最有效的奖惩方法
       很多家长把身体上的痛苦与快乐当作奖惩手段支配孩子,这种方法是不恰当的,当然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洛克主张一定要用温存的语言,耐心热情的态度,和颜悦色的劝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儿童的习惯,切记不可声色俱厉、简单粗暴地责备和训斥他们,以免伤害儿童脆弱幼嫩的心灵和正在成长中的自尊心。他提出的奖惩方法具有一种力量,一旦发挥作用,效果是永久性的,下次你就再也不会因此而苦恼了。这种奖惩方法就是使孩子知道羞耻和光荣。孩子一旦懂得了受尊重与羞辱的区别,尊重和羞辱对他们的心理就成为一种最为强有力的刺激。家长一旦能让儿童爱惜名誉,惧怕羞辱,就等于使他具备了一种真正的做人原则。这个原则会永久性地发挥作用,使他们走上正轨。但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这件事看上去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但是我们花费一番精力去探求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是绝对值得的。这是洛克教育上的一大秘诀。
       ——孩子比成人更爱面子
       儿童对于赞扬是极其敏感的。他们在比我们想像的更早的幼年时期就具有这一敏感。他们觉得,自己能被别人看得起,尤其是被父母或者自己所依赖的人看得起,是一种莫大的快乐。所以,假如做父母的看见孩子的行为得体或表现良好,就应该适时地给他们几句赞扬;看到孩子表现不好或者做了错事,除了父母,孩子身边其他的人,也都用冷淡的态度对待他们,这样,用不了多久,孩子就能感觉到这两种不同的态度。这种办法如果能坚持下去,收到的效果要比贸然地吓唬或者打骂他们要好得多。威吓或者打骂用多了,孩子就会对它失去恐惧。如果孩子的羞耻感没有被培养起来,使用暴力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家长应该禁止用暴力教训孩子的方式。
       ——让孩子懂得优秀的人可以得到可爱的东西
       使孩子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受到尊敬是值得喜悦的,而遭到羞辱是应当感到耻辱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会在心灵上约束孩子的行为。当孩子不同的行为和表现值得受人尊重或者应该遭到羞辱的时候,各种使孩子感到可爱的或者讨厌的事物,应该紧紧跟随其后到来。
       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孩子的表现或好或坏,所以特意地去加以奖励或惩罚。而是家长或孩子周围的人对孩子的举止、表现自然而然的一种反应,是因为孩子的行为本身值得尊重或只能遭到奚落,伴随着不同的行为必然会到来的结果。用这种自然得体的办法去教育儿童,就能使他们明白:凡是行为良好、值得人尊重的人,他们必然会被每个人所喜爱。自然而然地得到各种可爱的东西。相反,如果有人表现不得体、被人瞧不起,自己不爱惜自己的名誉,他就无法避免遭受别人的轻视和冷淡。结果他喜欢的和能使他获得满足的一切东西,他都不可能得到。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孩子从一开始就坚定不移地相信这样一条规律:惹人喜爱的事物只有品行优秀的人才可以得到,才可以享受。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利用儿童自然的欲望,达成一种积极的效果,借助合理的方式去满足他们的欲望,从而培养他们优秀的品行。如果父母懂得利用这种方法,使孩子们闻过而知耻,使孩子乐于被人尊重,爱惜自己的名誉,他们就会顺理成章地成为有德行的人。
       要执行这种办法,要排除的一大困难就是对儿童的溺爱和无原则地让步。儿童犯了过失,遭受到父母冷漠之后,不应该让他们从这种无知的、无原则的抚慰中找到安慰,否则,其结果必然是父母费心给他们培养出的品德全都给摧毁了。当孩子确实犯了过错,父母给他冷淡的脸色的时候,其他人都应该一致地对他表示冷淡,不能够给他同情。直到儿童自己真心实意地承认过错,请求原谅,并真正地改正了过失,才应该让他恢复名誉。假如能够把这种方法坚持执行下去,相信根本就用不着去对孩子呵斥或打骂。孩子出于寻求自己内心的平静和满足的本能,自然而然地很快就能学会用正确的言行去博得大家的称赞。至于那些遭到别人反对的言行,他们会很明白自己一旦做了就会让自己难受,哪怕你根本不去打骂或者吓唬他们,他们自己都会避免这类事情。这种方法的关键就在于,让孩子养成谦虚知耻和从善如流的心理,他们对于那些自知做了会使自己被人瞧不起的事情,自然就会避之唯恐不及。
      建立平等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应该存在起码的尊重,这种尊重表现出来就是双方是一个平等的关系,哪怕是在家庭内部,父母与孩子中间也应该存在平等。
      有一次洛克去英国旅游,在一个饭馆用餐时曾目睹了这样一件事:
      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男孩,因为姐姐先坐到了一个位置上而不高兴,站在那里不愿坐另一个位置。孩子的妈妈便蹲下去对他说:“这两个座位其实是一样的,对吗?既然姐姐已经坐下了,你为什么一定要坐她那个呢?下次再有机会让你先坐,好吗?”孩子眨眨眼睛,看看座位,确实没有什么两样,也就坐下来,高高兴兴地吃饭了。后来,无论在朋友家里,在儿童游乐场,还是在公园散步,看到大人们与小孩说话时,总是蹲下来,与孩子处在一个水平上。还往往用双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对望着,和颜悦色,以商量的口气与孩子说话。孩子们也似乎都很懂事,眨眨眼睛,频频点头。
      后来,洛克与一位英国儿童心理学专家谈起这件事,专家解释说:“与孩子说话当然要蹲下来呀!他们年龄太小,还没有长高,只能是大人蹲下来,才能平视着说话,我们从小父母都是这样同我们说话,否则怎样能平等地交流呢?小孩也同我们一样是独立的人,应当得到尊重与平等对待。”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权利主体,应当受到尊重。我们常看到父母抱着孩子向别人展示,自己满面笑容,孩子却不高兴,因为他可能想睡觉或者想自己去玩,而我们成人却往往凭自己的兴趣任意安排他的生活。
      父母认为应该出去散步了,即使这时孩子正在高兴地玩耍,父母并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硬是打断他的活动,把孩子打扮一番就带他出去了;孩子正在从事一项工作,例如把小石子装到桶里去,这时,母亲的一位朋友前来拜访她,于是,母亲要求孩子立即把散乱一地的石子收拾起来,然后孩子被带到客厅见客人……
      父母不断地突然闯进孩子的环境之中,去打搅他们,并且不跟他们商量就操纵他们的生活。这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孩子的不尊重。父母过分看重自己的权利而忽视了孩子的权利。
      要克服这种现象,就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不要因为自己的关心而过度频繁地打断孩子玩耍的兴趣,置孩子自身的需要于不顾。这是父母自私的一种表现。在孩子反对时仍坚持成人的立场,完全无视孩子的权利,这样必然会导致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父母和孩子是可以建立起朋友式的平等关系的,这种与未成年的、尚未独立生活的,但却几乎成熟了的孩子们的亲密融洽关系,是共同生活的理想方式,而它的形成,要靠双方的努力。
      如果我们要做出一项与孩子有关的决定时,持公平公正态度的父母会尽量遵循或者至少要考虑到孩子的意见,他们会充分与孩子进行讨论和交流,听取孩子的想法,然后谨慎地作出决定。
      一个孩子的话值得我们记取:“我时常能感觉到父母尊重我们的想法和感受。尽管很清楚最后到底谁说了算数——他们说的算数,但他们仍然让我们感觉到我们的意见是有价值的。”
      另一位母亲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我让女儿和我们一起吃饭,把她和大人同样对待。吃饭时的谈话也是选择她能懂的话题,平等地与她谈话。有的家庭,吃饭时不让孩子说话,有的甚至不吃饭时,孩子也必须畏畏缩缩。这样做,孩子就不会有任何自尊心。”
      当然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讨论的,但是有一点应该注意,那就是对孩子提出要求时必须说明理由。我们常听见一些父母在叱责孩子时说:“难道连父母的话你都敢不听了?”或者是“你敢不听﹖”这当然也是父母对不肯听话的孩子,气得没有别的办法时才说出的气话。而且它也似乎成了父母在对付不听话的孩子最后的一张王牌。
      这是一句逼迫的话,而且还带有威胁性。如果孩子很小,听了可能会真有些惧怕,因而也会屈从。但是,这种王牌、这种强迫加威胁长久了,对孩子的头脑、思想的发展却都会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
      “连父母说的话你都敢不听!”这话的背后就是父母所说的话具有绝对权威,而且也是绝对正确的,你必须服从,不容讨价还价。这是显示父母权威的一种恐吓行为,这是父母要求孩子们绝对服从的态度。平日我们所常说的“听话”,实质上就是服从,是强者对弱者的威逼的结果,因而是不平等,不公正的。
      这种话会妨碍孩子完整人格的发展,影响他们思考力的发育和成长。他们可以成为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但同时也可能变成毫无判断能力和无法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平等和公正还表现在父母与孩子遇到意见分歧时,父母可以为孩子做一些适当的选择,但更多的时候应该把孩子当成独立的社会人,信任他们,允许他们有自己的选择。如果认为孩子有哪些观点和自己不一致,要心平气和地说明理由,采用商讨方式,以理服人,使孩子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态度来教育子女,用命令式的说教进行批评。而是要告诉他应该怎么办,不应该怎么办,以免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不容讨价还价”和“不容争辩”,这是很多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其实,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教育子女的方法,不应该是强迫,更不主张威胁。在子女不听从父母的时候,父母应该先了解孩子的心理,倾听孩子的意见,然后再告诉孩子:“为什么应该这样做?”直至孩子心服口服为止。
      公平还意味着考虑如何保持与孩子的发展水平相一致。一位哲人说:“我只能伴随和我同行的人。”父母和孩子的交往中,也需要在他面前蹲下来,这样就可以和他用同样的眼光观察世界,在同样的高度观察彼此。如果想保持他们对我们的信任,做父母的必须放弃成年人的自负。
      在和逐渐长大成人的孩子的交往中,父母必须学会宽容,容忍孩子在这一发展阶段的某些幼稚,将一种与我们的视角完全不同的、追求平等的视角置于和我们同样的地位,像对待一个跟我们一样的个体那样对待孩子,努力公平公正的对待他们。
      父母要建立这样的意识:孩子年幼无知,毫无经验,体小力弱,需要自己的保护。家长对孩子的一切负有责任,并不表示有权利指挥孩子。尊重孩子,也是尊重你做父母的权利。
      让孩子自愿学习
      家长应当选择适合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决不能让学习成为孩子的负担,也不应该当作任务强加给孩子。否则,孩子一定会讨厌学习。哪怕原来孩子过去喜欢学习,一旦他意识到学习成了自己被逼迫去做的事情,他们就会感到厌恶。
      如果一个孩子很喜欢抽陀螺,你让他每天到了时间就去抽陀螺,不管他那个时候想不想玩都得玩。让抽陀螺变成他的一项任务,叫他每天早晚都花大量的时间干这件事,照此下去,你看他会不会对一切游戏都产生恐惧。孩子希望自己是自由的,他们喜欢别人看到他们良好的表现是自动做出来的,希望别人知道他是绝对独立自主的。在这一点上,孩子的心理和最自尊的成年人并无二致,不管大人对此怎么认为,他们的本性都是如此。
      自愿学习是最佳境界,即使你已经在孩子身上培养出了对某件事情的兴趣,但是当他们在没有主动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也应该少催促他去做。有很多对读书、写作、画画感兴趣的孩子,在某些时候对于这些也会感到乏味。如果此时家长勉强孩子去做,只会自寻烦恼。家长应该细心把握孩子兴致的高低涨落,用心把握他们兴致高涨的有利时机。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去向他灌输一些适当的观念,让孩子爱好学习。采取这种方式,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和精力。因为孩子在兴致高的时候,学习效率要比平时高出两三倍,而如果被迫勉强去做就会事倍功半,孩子也要吃更多的苦。假如你注意到这个道理,孩子就可以从学习中解放了,可以尽情地去游戏,玩到筋疲力尽、心满意足,而同时又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
      如果你使用的方法得当,学习和游戏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游戏固然可以作为在学习之余用来调节身心的消遣;而学习本来也可以作为孩子在玩腻了游戏时再度唤起他们学习兴趣的一件事情。孩子认为学习和游戏的重要程度是相等的,他可不会因为学习是所谓的正事而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而因为游戏是无关紧要就减少分配到游戏上的精力。孩子身心正在健旺的时候,不时把口味变变,他们肯定会喜欢的。我们称之为游戏的事情只有一点优势,就是游戏是孩子自动去做的,就算玩得很累也是自愿的;但是他们要学习的事情却是外来加在他们身上的,他们不是出自自己的本意,而是被别人安排去做的。意识到自己要按别人的意志行事,对他们不啻是当头一棒:他们需要自由!他们在游戏中,是从来不会因为从玩伴那儿得到一些关于该怎么做的指导而感到反感的;你应该让他们到我们的老师那儿去问“我下面该怎么做”,代替老师去向他们下达命令。这样一来,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是出于自愿的,和做别的事没什么区别。这种方法如果能被家长细心地加以应用,那么无论你让孩子去学习什么,你都可以设法引起他的主动。
      孩子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那时他们的精神既不怠懈,心思也不别有所注,不至于使得他们感到别扭与憎恶,这是无可怀疑的。但还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如果孩子兴致高的时候你没有时间利用这个时机,或者你的孩子就很少有兴致勃勃的时候,那你就得另外想办法去督促孩子学东西。不能任由他养成懒散的习惯,对所有事情都心不在焉;第二,让孩子能够拿得起、放得下,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即使孩子心情不好,或者心思在另外的事情上,也应该教会他自制,能够做得了自己的主。就算他对手里的事情做得正起劲,但是经过选择,认为另外一件事情应该做,那就要能放得下,毫不为难地去做那件事。
      要培养孩子的理智,一旦父母吩咐他去做什么,而他经由自己理智的判断认为自己应该服从,就会摆脱怠惰心理,很干脆地转向另一件事情。你可以试试让孩子做到这一点。你可以有意挑选在他偷懒、不想做事的时候,或者兴趣在别的地方的时候,指定一件事让他去做。这样多多训练,使他在心理上能够做自己的主人,到了需要的时候,要能放下原来的心思或手里的事情,去从事一件新的或者是趣味比较少的事,而没有勉强。那么,你通过这样教育孩子使他得到的好处比逼着他去学外文或者逻辑之类的事要好得多。
      给孩子树立榜样
      洛克主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与其让孩子记住规则,还不如给孩子树立榜样。他非常重视儿童的年龄特点,强调示范和环境的教育作用,反对单纯的说教。他说:“无论给儿童什么教育,无论每天给他什么样聪明而文雅的训练,对他的行为能产生最大影响的依然是他周围的同伴,是他父母行动的榜样。”
      在各种教育儿童的方法中,最简单明白又最容易见效的方法就是找出孩子应该学习和应该避免的榜样,放在他面前。
      一旦你把他们熟知的人所作出的正面的和负面的榜样指出来给他们看了,同时给他们说明为什么那样是美好的或是丑恶的,这样所产生的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比你的任何说教都有效果。孩子没有基本的生活经验,他们的记忆库等于是空白,没有经验来与你的说教相对应,所以在口头上的开导教他们明白什么是美好的德行,什么是邪恶的行径,绝对不如让他们直接去看别人的所作所为。所以要由你指导他去观察,让他看清那些行为的优劣之处。用这种“自己看”的办法,能让孩子对懂礼貌的优雅和失礼表现出的丑陋认识得更清楚,印象更深刻。这是任何规则和教训都无法做到的。
      孩子如果和有教养的伙伴在一起玩,发觉行为优美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许,他们就会乐于依照好的榜样,让自己举止优雅。
      家长应该尽量避免孩子去跟那种没教养的人接触,让孩子远离坏榜样。因为孩子见到在礼节和品行上的坏榜样会很容易受到可怕的传染。孩子常从这些人身上学会粗俗的言辞、诡计和恶习。在这种糟糕的成长环境中,孩子的品质发育最容易滑坡。
      在古老的中国,曾流传着“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的就是要孩子远离坏榜样。
      孟子三岁丧父,由他的母亲抚养成人。小时候住在山东邹县城北二十五里的马鞍山下,村名叫范村,村不远有一片墓地,出殡的人群常从孟子家门口经过,于是孟子就模仿送殡的人,孟母看见了,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把家搬到城国北部的庙户营。可是这里街上相当繁华,东部住一个杀猪屠户,孟子就学屠户的样子,整天嬉戏。孟母感到这里也不宜培养孩子,便又移居于“学宫之院”,即县城南门外子思书院旁。从此,孟子被琅琅的读书声所吸引,孟母很高兴,就把孟子送进了这所学宫读书。孟母的苦心教育终使孟子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儒家大师。
      这种方法不光是在孩子的童年时期应该采用,只要他们还需要别人的教导或指导,就应该继续采用。做父母的只要认为合适,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把它当作一个最好的办法,用具体的可见可感的事实去使孩子修正他自己的行为,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样既温和而又深刻地作用于人的内心。孩子无论自己出于疏忽大意做出了什么错事,一旦他看到别人做同样的事产生出令人不快的效果,他肯定就会对那种行为感到厌恶和惭愧。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
      根据心理学家的调查显示,有一半的孩子有自己模仿认同的对象,而其中78%的孩子以自己父母为认同的偶像。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如果不好好地扮演这个神圣而重要的角色,怎么对得起孩子的崇拜呢?
      年幼的孩子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总是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行举止无论好坏都会被孩子不自觉地效仿。好的行为被效仿,当然很好,但坏的被效仿了,改变起来是很难的。如果此时父母加以管教的话,孩子会说,既然父母这样做,那他为什么不能这样做?
      汉森习惯在每天工作之前,先去镇上的酒馆喝上一盅。虽然知道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妻子一直劝他戒掉,但是他想,反正只是自己的一个坏习惯而已,又不影响别人。
      一天,天降大雪,汉森穿好棉袄,戴上手套,吻别妻子后,和往常一样吹着口哨向酒馆走去。没走多远,他觉得有人跟在后面。回头一看,竟是自己年幼的儿子。
      儿子踩着父亲留在雪地上的脚印,边跑边兴奋地喊:“爸爸,你看,我正在踩你的脚印!”
      儿子的话令汉森心中一顿,他想:“如果我去酒馆,儿子踏着我的脚印,将来他也会去酒馆的。”
      从那以后,这位父亲再也不光顾酒馆了。
      为人父母的,请走好你们的每一步,要知道,孩子正踏着你们的脚印呢。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进入社会最初的模仿对象,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会的某种习惯和处世态度,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父母的品质、人格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会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如果父母的榜样出现了偏差,孩子的思想行为就会出现偏差。在今后的生活中他就会放松自律,做出有损社会公德的事情,从而也使他失去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机会。
      家长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都无不对孩子产生影响。有一位男人这样谈及他的父亲:“我记得我的爸爸。在工会保护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以前,他每周有五天要为他的本职工作干很长时间,星期六还有另外的工作,也要干很长时间。我还能记得每天天还没亮的时候我醒了,就能听见父亲起床并悄悄地出去上班,而此时家里其他人都还在睡觉。我不记得他生过病,请过一天假。他唯一不工作的一天是星期天,他总是和我们一起做些事情来消磨这一天,比如探望亲戚,和我们一起骑车等等。他的家庭就是他的生活。他的工作信念和他对家庭的全力投入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且至今影响着我。”
      许多人还记得他们的父母是怎样向家庭之外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的。一位母亲说:“萦绕在我脑海中的是那种对家庭之外的其他人的真诚关心的氛围。我的父亲直到60岁时仍然是一位志愿消防员和救援工作者。我的母亲则一直做各种志愿工作并时常帮助社区中的其他人。即使自己并不富有的时候,父母对别人仍很慷慨。因为父母的友善,许多人在我和姐姐面前常常称赞他们。”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无时不在的,尽管你也会经常给孩子讲道理,但你的行为却会对孩子产生更深的影响。
      当我们友好而和善地对待他人时,我们的孩子就会学到我们的善;当我们心胸狭窄、自私自利时,我们的孩子也同样学到了这些东西。如果我们为了推掉一个不愿参加的约会而说谎,或者我们因为不想听电话而让孩子告诉人家我们不在家时,我们便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了撒谎的种子,受过骗的孩子会去骗人。孩子若看到家长从工厂里偷工具或在旅馆里偷毛巾便会以为偷窃不是错事。在家里看不见家长笑脸、得不到爱抚的孩子将来很难开朗和友爱。
      在《圣经》的全部注解中,只有切实的示例最为出色。在实践家长的艺术中,一两的身教等值一吨的说教。
      我们的孩子在注视着我们生活,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要比我们说什么样的话更有力量。
      我们做出了率直的榜样,我们的孩子就会诚实。
      我们用爱环绕着他们,他们就会去爱。
      我们善于谅解,他们就会宽容。
      我们对体育显示出兴趣,他们就会在绿茵场叱咤风云。
      我们用微笑和闪烁的眼睛对待生活,他们就会懂得幽默。
      我们感谢生活的祝愿,他们就会对生活满怀欣慰。
      我们表示出友好,他们就会变得和善。
      我们的言辞充满进取的意志,他们就会振奋他人。
      我们勇敢地面对挫折、失败和不幸,他们就能学会顽强地去生活。
      我们的人生肯定了我们对于生命长久而深沉的信念,他们将不再迷惘。
      我们用真善美维护着他们,他们将会发现生存的真谛。
      我们的行为像个英雄,他们就会成为勇士。
      不要只是站着,只用手比划或指点着你企望你的孩子征服的高度。攀援吧,他们就会跟上来!
      此外,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在深化孩子道德行为的同时,既要关注行为结果,又要关注行为过程的合理性和适当性,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诚信、激励、乐观向上的好环境,以确保孩子在生活中不至于偏离社会轨道。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认识到:
      ——父母在孩子的眼里就是模范和表率,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身为父母应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如孝敬老人、诚实守信等。
      ——家长勤于钻研、勇于探索的榜样,无形之中,也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品质,促进了孩子的求知欲,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养成刻苦钻研、执著追求的优良品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6#
发表于 2014-4-29 09:50:27 |只看该作者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朋友
      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决定了他们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但这不表明父母就一定是孩子最贴心、最密切的人。
      孩子只是因为你是他们的父母,所以才尊重你,但也会敬而远之。孩子有话不跟父母讲,有事瞒着父母,令许多父母黯然伤心,却不知如何是好。
      在孩子小的时候,教育孩子主要是靠父母的正言厉色,让孩子从小知道敬畏,但是,并不是说在他们还是学生,还需要受管束的时期之内这种方法应该一成不变地实施下去。洛克认为,如果孩子到了懂事的年龄,开始明白父母的苦心了,而一向又表现良好的话,这种管教就应该及时地放松;而且到了孩子年纪渐长,能够和他比较平等地交谈的时候,父母还应该把孩子视为可以信赖的朋友,进一步和他亲切地谈谈心,甚至可以在他所了解的范围内,就一些事情征求征求他的意见,和他商量商量。这样做有两大好处,其一就是可以使孩子开始独立思考,这不是任何规劝能达到的效果。你越早把他当成一个成人看待,他就能越早变成一个成人。假如你能利用适当的机会,让他和你认认真真地对谈,你就在无形中使他的心理得到了提升,使他不再耽于一般小孩子的玩乐,不把精力耗费在一些幼稚的小事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因为父母老是不看重他们,和他们有距离,他们说起话来就永远吞吞吐吐的,只有一个小学生的气度。
      父母要想了解孩子,就应该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就应该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也就应该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我们过去有一种观念,父母是老子,儿女是小子,子女就要听父母的话,父母说什么,都不能违背。
      一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听话、顺从、不得有异议,不得有争辩,否则,就是没大没小,无法无天。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孩子几乎没有发言权、参与权和选择权。不少孩子自身的事情,也是要由父母说了算,父母认为斥责甚至打骂管教孩子是自家的事情。孩子没有隐私权,信件被拆开,书包口袋被搜查,抽屉被撬开,日记被偷看,行为被追踪等等司空见惯。
      这些做法严重地伤害了子女的人格和自尊,也大大地削弱了家长的权威,束缚了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
      父母要成为孩子亲近的人,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就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尊重孩子,包括尊重他的感情、他的愿望、他的选择。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喜欢你、信任你,把你当成知心朋友对待。你的话孩子也能听进去,并且与你产生感情共鸣。只有这样家长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真正了解孩子心愿,真正了解孩子的感情。
      家长要和孩子多沟通交流,要培养与孩子共同的兴趣,如看球赛、听音乐、游泳、下棋等。平时下班后要多与孩子聊天说笑,以培养亲情。只要与孩子亲近,取得孩子的信任,孩子就能倾吐自己内心的想法。
      当然,要想取得孩子的信任,家长首先要以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平时大多数时间与孩子相处,应当轻松愉快,和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谈和游乐,可以打闹和开玩笑,让家庭充满幽默感、亲切感。
      家长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诉说,要以兴趣盎然的姿态倾听孩子的喜与忧,这样才能了解他们。孩子就是孩子,有时候他们的问题或者疑虑有些十分幼稚单纯,这时你千万不要轻视或者取笑他们,而是应当认真地听他诉说,与他一起讨论或诱导,着重对事态的发展进行一些利得失的分析,鼓励他们去自己面对与战胜困难。
      父母听孩子诉说时,既要抱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又要充满着家长的慈爱。让孩子体会到关心、爱护与温暖,从而加深对父母的亲近与尊敬感。这才有利于孩子把自己的困扰和想法告诉你,有利于你对他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与帮助。
      如果你的孩子能够向你请教,那么无论他向你请教什么事情,只要那件事情不至于产生致命的、无法补救的后果,你都不妨以一个经验较多的朋友自居,发表你的看法。千万不要在你的意见中掺入命令或父权的成分,对孩子说话的态度也不应该和对待与你平等的大人的态度有什么区别。不然他从此以后就再也不会向你请教任何事情,也不会再从你这儿得到指导了。你应该把他看作一个像你自己当年一样的年轻人,你不应该希望他的各种倾向都和你如出一辙,更不能希望他在12岁时的思想和你40岁的思想没有区别。
      所有这些行动都让孩子深知,你把孩子真正当作了朋友,你很重视他,很关心他,为他骄傲。
      一旦孩子与家长形成了朋友式的深层次交流,双方都会意识到,这是多么幸福的事。
      懂得自制的孩子才能驾驭人生
       一个不能驾驭自己的欲望,不知道听从理智的指导而果断地摆脱眼下的欢乐或痛苦纠缠的人,他就缺乏一种规范自己所有努力的原则,有可能会一事无成。自制的品质与人无拘无束的天性是相反的,所以必须及早培养。
       自制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成功者的重要心理素质。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应该将孩子自制力的培养置于首要地位。凡是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负责任的父母都应该尽力设法教孩子运用理智去驾驭和支配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顺从理性的指导。
       通常,孩子的年龄越大,欲求的东西越多,这本来不是他们的错。而错就错在不能用理智去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欲望。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是在于有没有欲望,而是在于有没有克制和约束欲望的能力,用理性来为欲望的实现规定合适的途径。凡是小时候不习惯于使自己的意志服从大人理智规范的孩子,到了长大成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来自我管束的时候,他也是很难有成熟的理智去管理好自己的。俗话说“三岁看大”,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那是在他孩童时期就可以预见的。
       洛克认为,人是否有自制的能力要靠习惯的养成,要使这种能力能随时有效地发挥,则要靠实践,而且实践要及早开始。他主张:从我们的孩子出生起,就应该教他习惯于克制自己的欲望,别让他们时时有所期待。第一件应该使孩子懂得的事就是:他之所以拥有某件东西,并不是因为他喜欢那个东西,而是因为那样东西适用于他。合乎孩子实际需要的东西应该尽量给予他。但是不能因为孩子哭着想要什么东西,就让他得到。如果家长们能头脑清醒地照此原则行事,孩子就不至于用号啕大哭或在地上打滚的方式来打败父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只要从一开始不养成习惯,孩子从来不会因为要某样东西就得到满足,他就不会大哭着要什么东西。
       洛克建议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能妥协,并不是家长对孩子的什么要求都不满足。孩子毕竟是孩子,应该温和宽厚地对待他们。他们应该游戏,应该有玩具。家长应该明白:孩子想要的东西或者想做的事情,如果对他们不合适,我们决不能因为他们年龄小或哭闹就向他们妥协,心里想:答应他算了。这不行。正因为他纠缠,放刁卖乖,就更不应该让他得逞。
       在孩子的成长中,孩子的生活并不会随时都会有父母的呵护,最重要的是,父母应该让孩子懂得:世界不是以他为中心,因此,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孩子的年龄越小,他自身的理智就越弱,因此他放纵不羁的欲望就应该越少得到满足,越应该受到家长的管理和约束。基于此,只有自身明智而细心的人,才可以作为儿童的导师,时刻伴随孩子左右教导他。对儿童正确的教导开始得越早,孩子本人和教导他的人都更安乐,孩子向你要东西,一旦你拒绝过,以后无论他再怎么哭着要,都不能再给他们,在孩子面前,说出来的话一定要算数。除非你有意想把他教成没有耐性、爱纠缠的人,才能这样鼓励他。
       把孩子培养成绅士(一)     
        在品德教育方面洛克也有明确的思想,他认为,绅士必须有“德行、智慧、礼仪与学问”这四种品质,而这些道德品质“应该及早形成,那可是影响孩子一生的。”
       德行
       洛克认为“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唯有德行才是真实的善……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他指出道德教育是绅士教育的灵魂,拥有理想的德行,可以使个人获得幸福,也有助于他的事业成功。在一个人、一个绅士的各项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最不可或缺的。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欢迎,要使自己对自己也感到满意,或至少过得去,德行是至关重要的。
       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切记要保持他心灵的单纯,不可使他具有任何关于神灵鬼怪的印象或观念,不可使他对于黑暗存有任何畏惧心理。
       儿童如果不受外界影响,他们处在黑暗中决不会比在光天化日之下更害怕。他们欢迎黑暗的到来可以睡眠,就像欢迎白天到来可以游戏一样。要避免孩子从别人那里听到某些说法,例如说黑夜里比白天有更多危险或可怕的东西。万一他们周围有人愚蠢地用这种说法伤害了他,让他们在黑暗中睡眠时感到不安,你就应该立刻想办法为他们消除这种心理,并且越快越好。
       第二件要注意的事就是要使他说话绝对真实,同时还要尽一切办法使他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你要让他知道,有许多过失如果触犯了都比较容易得到原谅,唯独歪曲事实、用谎言来遮掩过失不可饶恕。你还要尽早教他爱别人,善待他人,使他待人诚实无欺。因为世界上一切不公平通常都是因为我们太爱自己,太不知道爱别人的缘故。
       洛克提出,一个绅士必须具备勤恳、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等方面的道德品质。
       勤恳是孩子必须从小养成的一种好习惯。因为勤恳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德,是幸福的源泉,而懒惰则是万恶之源。一个孩子的精力不用到有益的方向,就会成为一种破坏力量,那是很不幸的。
       孩子一个重要的品德就是自制能力。培养孩子的理智,就是要让孩子能够运用理智去驾驭和支配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顺从理性的指导。有这么一句古话:“幸福的人不是能随意支配金钱的人,而是可以随意支配自己的人。”就像亚历山大虽然征服了全世界,但因为不能节制自己,因而夭折了。因此,培养孩子养成自制的习惯,也是使他们将能获得幸福的保证。
       洛克认为勇敢和坚忍是绅士必备的美德,是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的品性,为此需要从小锻炼孩子的胆量,使之能忍受痛苦,克服怯懦、脆弱的本性,能够做到刚毅、果断、勇敢。有的母亲看到孩子受了一点儿伤就过分地安慰他,反而加重了孩子的痛苦,这是一种错误的作法。正确的作法是不过早地谈这件事情,把孩子的注意力迅速移到其他方面去,以便使他忘记痛苦。社会上有一些人专门靠别人的怜悯生活,再也没有比这种毫无骨气的人的生活更加悲惨的了。应当教育孩子,不要变成这样的人。同时,也要让孩子懂得勇敢的人并不是无情的人,绝不能使孩子成为既无同情心又无怜悯心的木头人。
       在家庭中,说话不要粗鲁。为了教育孩子,这点应特别注意。要想让孩子说话有礼貌,父母对孩子也要使用“请”、“谢谢”这些字眼。孩子总是学父母的样子,所以孩子的父母,即使对家畜等,也不要使用粗野的语言。
       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人之所以变成醉汉、赌徒、乞丐和盗贼,都是由于失去了自尊心的结果。父母经常唠叨孩子的过失,就有损孩子的自尊心,这是不正确的。在他人面前揭露孩子短处的父母,不配做父母。                        
       把孩子培养成绅士 (二)
       智慧
       洛克认为,智慧的培养指的是一种本领的培养,它使人能干而有远见,善于处理具体事务,因在儿童阶段为日后智慧到来所能做的准备就是:尽力阻止儿童变狡猾。狡猾越是模仿智慧,它离智慧就越远。它像一只猴子,有近似于人类的外表,却没有人类的内质,因而更显得丑陋。狡猾是因为缺乏悟性,不能直接地达到目的,于是就用计谋和欺骗去达到;它的坏处就是巧施狡计只能让你占一次便宜,但是以后永远都要吃亏。无论什么巧妙的算计都不可能万无一失,不被人发觉,世上绝对找不出一个狡猾的人能够狡猾到让人看不出来他是狡猾的。一旦被人看透,就会一文不值,人人讨厌,所有的人都会联起手来反对他、攻击他。但是坦诚、公正、真正有智慧的人则会获得别人的尊敬和支持,他可以无碍地去做他的事。应该让孩子习惯于获得事物真实的信息,一定要追根究底;让孩子把精力用在正当的有价值的思想上,不要接近虚假的或含有大量虚假成分的狡猾,这就是儿童对于智慧的到来最合适的准备。至于其他种种,要通过时间、经验和观察,熟知别人的各种气质和心机,才能学到,不能奢望尚在无知混沌中的儿童或性情急躁的青年能拥有这些知识。在未臻成熟的年岁里所能做到的,就是打基础:使他们习惯于真实、诚挚、服从理智,再加上学会反省自己的行为。
       礼仪
       一个绅士的第三种美德是良好的礼仪。礼仪的培养指的是要让孩子学习礼貌、礼节和风度,懂得人情世故,会接人待物,要文质彬彬,高雅友善。
       礼仪不良的两种表现,一种是羞怯忸怩;另一种是傲慢自大。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要谨守下面这条原则:不要轻视自己,也不要轻视别人。
       不要轻视自己的意思不是和谦逊相反,而是与无耻相反。我们不应该把自己想得太好,因而把自己的价值估计过高;不应该因为自己具备了一些长处而别人没有就自以为具有优势。我们只可以安守本分,谦逊地接受别人给予我们的评价,不必急于表现。但是有些时候我们理当拿出行动,别人也期待我们走上前去,那时我们就要自信,无论在谁面前都应当从容地表现,不要惊慌失措,对别人要按照身份和地位的具体情况给予尊敬和保持适当的距离。有些人,尤其是儿童,常常在生人或长辈面前表现出一种羞怯态度,他们的神情完全失态,在慌乱中把持不住自己,什么事情也做不来,就算做了也做的不优雅,不自然。医治这种不良礼仪的毛病,就好似用联系使他们养成优雅自信的习惯,多交朋友。
       对孩子礼仪产生不良影响的几种习惯:
       ——天生粗暴的性情令一个人对别人没有一种尊重的优雅态度,不尊重别人的气质倾向和社会地位。
       ——轻视别人,或者缺乏应有的敬意,会从言辞、神情或者姿态上表现出来,不管对什么人表示轻蔑,总会使对方极不舒服。
       ——非难别人,老是看别人的短处,揶揄和当面反驳对方,这是和礼仪完全相背的。
       ——刁难别人也是和礼仪背道而驰的一种过失,因为他不仅时常伴随着冲动和令人生气的言语举止,而且更因为当我们对别人感到恼怒时,施加给对方的一种无言的责备。
       ——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也是没有教养的表现。孩子普遍存在着一种毛病,喜欢在别人正在说话的时候去插嘴,去反驳别人,打断别人说话。这种方式只会让听者感到厌烦,对你留下不好的印象。
      孩子的必修课
      智育是洛克绅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学问对于德行和智慧都是有帮助的,可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在洛克看来,德行是第一位的,智育居第二位。洛克提出,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要使年轻人精通任何一门科学”或“扩大心智所有知识”,而是“打开他们的心智,装备他们的心智,增加心智能力。”洛克认为应着重培养孩子热爱知识,尊重知识的态度,发展孩子的能力,使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
      为了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绅士,洛克为儿童选择了包含大量实用知识在内的科目,如自然、地理、天文、算术、舞蹈、音乐等等。
      洛克认为,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它可以教给孩子无穷无尽的知识。
      作为父母,要尽可能带着孩子到郊外去,利用实物向孩子讲述各种有趣的故事,涉及到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等所有的科学领域。
      比如你和孩子到郊外去,摘下一朵花,拔下一棵草进行剖析,砸碎一块岩石进行观察,窥视小鸟的窝,观察小虫的生活状况等,进行各种研究。可以给孩子讲述青虫变成美丽的蝴蝶的故事,还可以对孩子讲述蚂蚁和蜜蜂的生活规律,研究这些小动物的集体生活等等。
      物理学、化学和数学乃至天文学等方面的启蒙教育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开始。作为父母,要培养孩子对各种科学的学习兴趣,不能填鸭式地强行灌输。
      洛克认为开始应该先学地理,因为去了解地球的形状、世界几大洲的位置和分界,以及某些国家的位置和国界,是一种视觉和记忆相结合的训练,孩子肯定会高高兴兴地去学、去记住的。他还认为孩子学习历史时应该和地理同时学。
      在记住了地球仪上的各个自然部分之后,就应该开始学算术了。洛克所说的地球仪上的各个自然部分,是指在各种国别规定下的海陆的部位,不包括那些人为想像的,为方便地理科学研究而设置的界线。
      算术能力是心理自然具有的、最容易的、最初的抽象推理能力。生活和工作的各方面都用得着它,几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丝毫不用算术。算术对一个人来说,是不怕懂得太多太深的。孩子有了数数的能力,就应该叫他每天练习数数;他会了加法和减法以后,他就可以利用它进一步去研究地理。先把两极、气候带和经纬线都让他弄清楚,然后就可以教他径纬度,让他学会用地图,从地图上经纬度的标记去了解每个国家在地球上的位置,学会到地球仪上去找出那些国家。会做这些事情后,他就可以自由地研究地球仪了。
      下一步就可以教他认识各种星座的形状和位置,先在天球仪上教,然后再指着星空教他认。
      等到他能把半个天球的星座弄清楚后,就可以给他解释各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之类等天文学知识。这些知识有利于开发孩子的悟性,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当然,这些知识相对较复杂,所以要想让孩子牢记这些知识,就要鼓励他不断进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去教别人。
      在按照上面的方法熟悉了地球仪和天球仪之后,他就可以学几何了。教他学几何,有欧几里得的前六本书就够用了,学得太多未必有用。如果他有研究几何的天赋和兴趣,学了一段时间后,也就足以打好基础,日后可以离开老师自己去独立研究了。
      洛克认为修辞学和逻辑学没有必要深入研究,他不推崇诡辩论。他还有一套自己独特的锻炼孩子口才的方法:让孩子给别人讲他们知道的故事。然后家长纠正他们叙述结构上显著的错误,等他们按照修正后的结构讲故事后,再把细小的错误给他指出来,这样逐步改正。当孩子学会了讲故事,家长可以让他们把故事写出来。
      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家长还要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
      让孩子学习舞蹈,是获得优雅仪态的最好实践。学习舞蹈可以使一个人的举止终生都有一种优雅的品质,它还能够使儿童自小就具有一种男子汉气概和一种自信的态度。洛克认为他们一旦到了年龄和体力都合适的时候,就应该尽早学习跳舞。孩子的舞蹈动作本身倒无关紧要,主要是流露出来的优雅的气质。
      洛克提倡培养孩子去欣赏音乐,他认为,能懂得欣赏音乐的人是幸福的。不可能每个人都会成为音乐家,也没有这个必要。但是,即使孩子不是音乐家,起码也要会欣赏。因此,应设法教给孩子一些音乐。
      洛克还提倡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应该学会骑马,他认为这是一件最益于健康的活动,此外,骑马还能让人学习镇定和优雅。
      另外,洛克还主张让孩子学习一种手工技能,最好学两三种,不过要精通一种。他认为,手工技艺有益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去学一两种手工艺有两样好处:第一个好处是学到的这种技艺本身就是有用的;第二个好处是练习手艺的过程本身,无须多用脑筋,有益于身心健康。
      洛克提倡的技能技巧有园艺、木工、油饰、雕刻、铁铜银工、刻板、琢磨、安配宝石或琢磨光学玻璃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7#
发表于 2014-4-29 09:58:48 |只看该作者

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


       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不仅是伟大的教育家,还是著名的科学家,为儿童和人类精神的复兴奉献了一生。著有《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手册》、《教育人类学》、《高级蒙台梭利方法》、《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等书。
       1870年8月31日玛利亚?蒙台梭利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基亚拉瓦莱。父亲是贵族后裔,性格平和、保守;母亲博学多识、虔诚、善良、严谨、开明。作为独生女的蒙台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5岁那年,父亲因为职务上的关系,全家迁往罗马。在那儿,蒙台梭利开始了她多彩多姿的求学过程。13岁时进入工科学校工科组就读(当时极少有女孩子进入工科组)并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也是日后她认为发展“数学心智”是“培养抽象思考能力最好途径”的思想来源。
       20岁自达文奇工科大学毕业后,她拒绝了父母亲要她当教师的建议,决心研读她热爱的科目——生物学,并执意进入医学院就读。然而,当时的社会非常保守,还不曾有女子就读医学院的前例,而蒙台梭利几经奋斗才在22岁进入了医学院,也因此更加忤逆了父亲,切断了父亲对她的经济支持。她只得靠奖学金及家教维生,度过了那段学医的艰辛路程,却奠定了她生物学的深厚素养。
       蒙台梭利虽以她的才华和斗志,突破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束缚,26岁就以最优异的成绩,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名震全国。却仍然无法改变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成见,只能在罗马大学精神病诊所担任助理医师。
       也由于这个机会,她接触到了白痴儿童(在当时白痴和疯子同被关在疯人院),对他们也由同情地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转而开始研究智障儿童的治疗及教育问题。她开始阅读当时塞根关于特殊教育的著作与伊塔对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在此期间,她曾去巴黎和伦敦参观和访问有关低能儿童的教育机构。
       在精神病诊所工作的两年中,她察觉到:“儿童除了食物之外,还会在屋子里面到处乱抓、乱摸、找寻可让两手操作的东西,以练习他们的抓握能力。”这种认识奠定了她教育理论中“发展智力需要通过双手操作”的基本理论。并且由这两年的体验,她得到了对低能儿童教育的看法:“要克服智能不足,主要还得靠教育的手段,不能只用医药去治疗。”一改传统仅以药物治疗低能儿的偏执做法。
       1898年,蒙台梭利在意大利都灵的教育会议上讲演,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儿童心理缺陷的精神病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教育训练比医疗更为有效。”此观点引起了医学界和教育界的强烈反响。教育部长不久任命她为国立特殊儿童学校的校长。任职期间,蒙台梭利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低能儿童的教育工作。后来她说:“在特殊儿童学校工作而得到的实践经验等于使我得到了第一个真正的教育学的学位。”
       在任期间,蒙台梭利把自己根据塞根的书籍和伊塔的实验所研究出的方法,实际地应用到这些可怜的孩子身上;同时也为学校的同事和罗马的教师们,预备了一套对低能儿童的“特殊观察法”,来了解各个孩子的需要,去帮助孩子智能的进步。
       不仅如此,她更针对这些孩子们的问题,用心研制了各式各样的教育工具,帮助他们“手脑并用”增进智能,每天从上午8点到下午7点她都亲自和儿童相处,观察他们,了解他们,并做笔记分析和比较,不断研究出更好的办法。结果,两年以后,儿童们学会了许多她认为不可能的事,他们不但会读会写,而且通过了当时罗马地区为正常儿童们举行的公共考试。
       蒙台梭利并未陶醉于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此时她开始考虑,假如缺陷儿童经过合适的教育可以达到正常儿童的标准,为什么正常儿童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她觉得既然教育上的努力对人类智慧具有改变的可能(当时的学者都认为智力决定于遗传),而且,由正常儿童在“公共考试”中所表现的成绩,并不比智障儿童优异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正常儿童的智力发展,不是被抑制或被不正当的教育法所贻误,便是开始得太晚,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蒙台梭利 (二)
       这是不能忽略的大事,她认为这是人们应该去寻找答案,要努力解决才能安心的大问题。因为,她觉得,人类未来的幸福和世界和平的希望,是寄望在大多数的正常儿童身上的,于是她毅然接受了新的挑战。
       为了证明这种方法应用于正常儿童的可能性,她决心重新研究“正常教育学”。
       1901年,她从驰誉全欧的校长高位上离开,回到罗马大学注册,重做学生,研究生物科学、实验心理学、正常教育学、教育人类学等有关学科,以便彻底探索人类成长的自然法则,找出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经过7年的潜心研究,她逐渐地找出了人类生命发展的规律,逐步地形成了她的初步思想和理论,这时,她所缺乏的就是验证的机会了。
       19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罗马优良建筑公会的支持下,为她带来了研究和验证提升世界正常儿童智力的机会:1907年1月6日,第一所“儿童之家”在罗马的贫民窟圣罗伦斯区正式成立,3个月后第二所蒙台梭利“儿童之家”相继成立。
       “儿童之家”指的是能供给孩子发展机会的“环境”,它是“公寓中的学校”,不仅具有家的内涵,如成员的彼此关爱、辅助,环境中的一切设备也都符合儿童的需要和尺寸,更是幼儿受教育的场所。“家”里的大人们必须经常致力于“学校”环境的改造,使它们适合于儿童的各项发展。
       在儿童之家,蒙台梭利研制了能够促进心智发展的种种教具,来提升人类的智慧,发掘无穷的潜能;也在这里的观察中体会出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产生了举世闻名的蒙台梭利教学法。
       在“儿童之家”里,蒙台梭利应用在60位3~5岁小孩身上的方法,得到了惊人的成果。加上欧洲各报章杂志、书籍对儿童之家生动的报道与描绘,使来自各国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乐口称道,誉为奇迹。于是伦敦、瑞士、荷兰等欧洲国家,纷纷仿效设立“儿童之家”,并邀请蒙台梭利前往开设师资训练课程。
       蒙台梭利于1912年和1915年两次访问美国,备受各界的欢迎。她的教育法在旧金山博览会中的展示得到了大会唯一的两面金牌奖。1913年美国蒙台梭利教育协会宣布成立。以蒙台梭利的名字命名,或采用了蒙台梭利方法的学校一度达200多所。
       1934年墨索里尼下令关闭意大利所有的蒙台梭利学校,查禁她的著作。她本人也被迫离开祖国,逃往西班牙。又因西班牙内战爆发前往英国,随后辗转反复,在世界各地游学演讲,在荷兰、印度等地到处留下了她的踪迹。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7年,意大利政府才请她回国重建蒙台梭利学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蒙台梭利虽已耄耋之年,仍不辞辛劳,到各国巡回演讲,指导教育工作,呼吁通过教育改造世界,促进世界和平。蒙台梭利在1952年5月6日逝世于荷兰的努特维克,享年82岁。她不仅是著名的科学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一生为了儿童,为了人类精神的复兴及人性的发展,奉献了她所有的智慧与生命。          
       蒙台梭利教学法
       蒙台梭利在教育实践的同时,还将最初使用于低能儿童和正常儿童的教育方法进行总结和整理,在师友们的鼓励与催促下,于1909年写了《适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又名《蒙台梭利教育法》 一书。这是蒙台梭利论述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第一部著作。是他在1907~1909年间在“儿童之家”的实验、观察和研究的总结概括。该书发表后,被译成20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地。
       受此书的影响,慕名前来参观儿童之家的国内外各方人士络绎不绝。为了满足各国的需要,1919年后,蒙台梭利在不少国家开设了每期半年、招收各国学员的国际训练课程班,亲自传播她的教育方法,受训人数有时高达四五千人。
       1912年,蒙台梭利发表《高级蒙台梭利方法》。1919年从意大利文译为英文在伦敦出版。此书是《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的续集,作者为扩充其理论与方法使之运用于7~11岁的学龄儿童而写此专著,共分两卷。第一卷《教育中的自发活动》,着重论述在教育中必须珍视和鼓励儿童的自发活动,引导儿童在适当安排的教育环境中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促进儿童思维、想像、情感、意志和道德的发展,培养儿童独立自主和主动精神。第二卷《蒙台梭利初等教具》阐述如何使用教具帮助儿童学习阅读、语法、算术、几何、音乐、诗歌、美术等方法,促进初等学校儿童的多方面和谐发展。
       1914年发表《蒙台梭利手册》。该书是应美国教师、家长和教育家的请求而写作的。它不仅是运用蒙台梭利的方法和教具的指南,而且是指导教师设计和制作教具的参考书。
       蒙台梭利的著述颇丰,除此之外,还著有《教育人类学》1908年、《高级蒙台梭利方法》(1912年)、《童年的秘密》1933年、《新世界的教育》1946年、《儿童的发现》1948 等。
       长久以来,还不曾有过一个教育家,能将儿童期当作一个独立的主体来研究,蒙台梭利以科学的精神发现的“童年之秘”,也就成为了幼儿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告诉我们的不仅是一些崭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态度”上的启示和方法上的导引,使“教育”幼儿成为真正的可能。以上著作是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结晶和集中体现,概括起来包括九大方面:
       1.“工作”是人性的表现,也是人性的特征,只有人类才具有这种能够“开创生命、发扬生命”的特性。
       2.孩子喜欢“工作”甚于游戏。
       3.“独立”是儿童成长的主要目的,也是成长的必要条件──孩子们渴望摆脱大人的摆布和干涉,而自己发展他的生命,成为一个未来的强人。
       4.孩子能够自由选择所能、所喜的事物来探索,才会有兴趣学习,也才能产生学习意愿。因为儿童们所选择的,一定代表着他们内在有某种特别的需要和兴趣。
       5.幼儿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在生命的开始就已经存在。在这伟大的规律中,幼儿个体为了成长,会不断地显露出“内在需要”来,驱使着幼儿主动地去接触环境,以满足成长的目的。
       6.“适应环境”是幼儿一切智能成长的原因。
       7.儿童在智力的发展上,有各种官能的“敏感期”出现,在特定的敏感显露期内,官能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就会快速的发展。当然这种敏感显露时间的长短和出现的迟早,是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的,也无法使之提前或延迟,因此也就成为幼儿教育所重视的“个别差异”理论的根据之一。
       8.说话和阅读都是自发性行为,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而且孩子书写行为的发展其实早于阅读。
       9.奖惩对幼儿的学习不能产生“诱因”,不但无效,而且有害。
       所有这些思想归结于一点,就是蒙台梭利所认为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孩子的行为和思想趋向正常,使教育呈现全面性的秩序化。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孩子的缺点:杂乱、不听话、自私、吵闹、心神不定、幻想、爱说话、撒娇、贪玩、模仿、好奇心等,转而成为一位具有自我统御能力、有自信心与安定感、诚实、慎重、不使自己犯错、品格优良、富于正义感、拥有自发性纪律、在自由中守规律、听话、懂礼貌、能够正确使用自由、守规矩的好孩子。
       这种思想构成了蒙台梭利的教学基础,并由此产生了举世闻名的蒙台梭利教学法。
      创建儿童之家
      可以说,蒙台梭利科学的幼儿教育法是在“发现”与“实验”交替研究的过程中,加上她的“慧眼”和“仁心”而得到的。蒙台梭利从36岁成立了儿童之家,到82岁去世为止,一直用科学的方法,一面研究儿童在成长和接受她的新教育法中(实验)所自然表露的情况(新发现);一方面根据新的发现,继续研究其中的道理,不断地找出新的、帮助孩子发展的有效方法。“儿童之家”就是这样一个让蒙台梭利有充分实验机会的舞台。
      “儿童之家”的诞生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当时在罗马的圣罗伦斯区内,有一条丈拉姆街,是有名的贫民街道,暗藏着贫穷、落后与犯罪。住在这里的人多半是失业者,或低薪劳工、乞丐、妓女,以及刚出狱的犯人等等。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或许该归咎于社会贫富畸形发展。不过,真正导致人们生活上发生困难的,却可能是建筑物本身的问题。
      罗马不动产协会为了挽救圣罗伦斯区日益贫民化的危机,拟定了房屋改建计划,试图将这个古老、落后、贫穷的区域,建造成合乎现代化、卫生与道德标准的新市区。
      不过,旧的问题解决后,新的问题又相继产生,孩子的教育问题便是其中最棘手的难题。由于住在这里的家庭父母通常都需外出工作,小孩子留在家里没有人照顾,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小野人”了。闲散的孩子到处乱画墙壁、弄坏东西,甚至还搞恶作剧。协会常常为了维护那些受损物,必须支付许多修理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该协会的负责人便希望请人来帮忙处理这个问题。由于他看过蒙台梭利的一篇论文,觉得她应该适合这项工作,便出面邀请蒙台梭利,并提供一间大房子作为这些儿童的教育场所,定名为“儿童之家”。
      对蒙台梭利来说,“儿童之家”的设立是具有相当特殊意义的。因为在这之前,她一直苦于无机会将自己的教育理论用到正常的儿童身上。当时意大利政府的规定是,年满6岁的小孩子都必须送往当地的公立学校就读,“儿童之家”的成立,才使她有机会从事正常儿童的教育实践。
      她自己也说过:“7年来,我一直有一种预感,那些成功运用在智障儿身上的教育方法,其原理必然也能适用于正常儿童,而且,效果一定更好。”“儿童之家”的成立,便可以验证她的这个预感。
      由于她的薪水及教育经费,主要是编列在建筑维护项目中,所以经费有限,无法像一般学校那样拥有齐全的设备,她遂以有限的经费订制了一些适合小孩子用的椅子。此外,蒙台梭利还亲自为这些正常儿童设计了一套与智障儿童不同的教材。等一切硬件设备大致就绪,1907年4月6日,第一所“儿童之家”在罗马的贫民窟圣罗伦斯区正式成立。
      “儿童之家”的成立,不仅是蒙台梭利从事正常儿童教育的开始,同时也具有其他社会方面的意义。
      毕竟“儿童之家”是住在这儿的家庭共同出资所维系的,资金的来源出自他们部分的房租。因此,无形中学校便成为了家庭的一部分,家庭与学校也有了共同的教育目标和理想,这一点,是和其他学校不同之处。当然也因为有共识,家庭与学校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家长也会采取合作的态度,与学校密切配合。这也是“儿童之家”兴办成功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儿童之家”的成立,解决了家庭社会化的问题。因为在经济发达、妇女外出工作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孩子无人看护,通常是家庭里最苦恼的事,而“儿童之家”的成立,正好解决了这个烦恼。
      关于“儿童之家”实施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做了以下说明:为了让孩子在身心方面都能获得均衡发展,除了注意孩子在生理上的发育外,另外也要从教育学的立场研究其个别差异,让他们接受语言练习,使其从事有助于感官训练与生活礼仪培养的一些基础工作。并且只有在家庭组织中,才能永远保证在教导的过程中,编制许多适合他们的教具,供其学习。
      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运用自己的教学方法,展现了相当惊人的成效,再加上欧洲各报章杂志对“儿童之家”的精彩报道,因而引起了旋风般的参观热潮,来自世界各国前来“儿童之家”参观的访客络绎不绝。
      在众多的访问者中,玛露葛莉达女王也在列,她一直推崇蒙台梭利的教育发现比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还要伟大。
      1918年,英国伦敦州立教育委员会在获得此项消息后,也派出代表前往考察。当时,受命前往的这位代表正是哈奇逊夫人LLC学校的校长,她为了深入了解蒙台梭利学说,以便回国后提出报告,还曾就读于蒙台梭利门下,向她学习这套教学法。
      虽然,她回国后所提出的报告并没有受到该会的重视,但是,由于她本人在“儿童之家”有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接触,所以能够深刻了解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奥妙。后来,她在自己的学校中,自费设立了一个蒙台梭利教学班,其成效也是相当卓著的。
       据说,还有一个叫做巴特拉姆佛加的英国人,在前往澳大利亚的途中经过罗马,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参观了“儿童之家”,他深受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吸引,一度想要放弃航海的志趣,投入到这个学习天地。后来,他在第二次造访时终于决定留下来。学成之后,他回到英国,在英国设立了“蒙台梭利会”,协助推广蒙台梭利教育法。据说英国民间的第一家蒙台梭利教学班,就是在他家中设立的。
      不仅在英国,在世界各地,所有实施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地方,也都得到了良好的成绩呼应。一对澳大利亚的姐妹,在阅读了蒙台梭利的新方法之后,甚至典卖了所有家当,凑足旅费,远渡重洋到罗马学习。澳洲新南威尔斯区也受到时代趋势的影响,将该区所有的幼稚园都改名为“蒙台梭利教学班”。甚至大文豪托尔斯泰的女儿也慕名前来研习。         
      0~3岁是教育的黄金时机
      大脑生理学家们说:人类的脑细胞数目大约有160亿个,这个数目在一出生时就已经固定,终其一生并不会再增加。
      这并不是说:人一生下来,聪愚就已经命定;或者如达尔文主义者所相信:人类胎儿的发展和其他生物相同,是遵循着某种进化的模式发展的,所以智力的高低也是“天生遗传”得来,后天的努力均难以影响。
      实际上,人自出生后,脑细胞的数目虽然不再增加,在出生后的头几年内,脑的重量、体积却会与支持它活动的血管及血液量一起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地加多;细胞与细胞之间也会因外界刺激的日渐增多而不断地生成、发展,分化出许多神经纤维通路,用以应付日后更复杂的吸收。
      达尔文主义者认为后天的影响毫无作用可言的看法,对于人类而言,其实并不适用。我们知道,愈低等的动物,他们的生活能力,在出生后的短时间内,就能发展完全,其过程短浅,所接收的刺激也就缺乏,因而就比较“头脑简单”。而身为高等动物的人,就不是这样子了!人类的初生儿是以未成熟的情况来到世间的,他的基本功能随着时间慢慢地才能成熟(例如先有大肌肉的发展才有小肌肉的进一步成熟),经过的时间越长,接受的刺激也越多,头脑的各种“网络”就更为复杂而精密,祖先遗传的潜在能力,也随着成长的时间较长,而得以更多的发挥。
      然而,脑的细胞功能并不会自己发酵。婴儿一生出来,脑部恰似一张白纸,要有外界足够的听、视、触觉等感官的刺激,各种功能才会渐渐发达,刺激得越多,发展得也越快。但是,这种快速发展的时间并不会持续一生,它只存在于出生后短短的几年内,其中又以0~3岁之间为黄金时机。
      据大脑生理学家们的研究报告指出:儿童的智力和性格,从出生到3岁,就已经完成了60%(每年成长约20%),而且这3年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到了6岁,脑细胞的组织完成了80%(每年约成长10%),在这一时期若能以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教导音乐、语言、文字或者绘画活动,才会有明显的进步。从6岁到8岁,这两年脑部的发育达到了90%(每年为全部成长的5%)。也就是说儿童要进小学一年级时,聪明与否,大致上就已经决定了。只要看看前面的统计数字,不难发现一个结论:0~3岁之间,实为形成期中最重要的时期,假如不能把握这个时期,年龄愈长,启发、培养的功夫就会愈费力,效果也就愈差了!
      蒙台梭利在20世纪初期就已经提出3岁前教育,甚至她也强调两岁以前更重要。因为,两岁是迈向3岁的前站,假如前站没有播下良好的种子,又怎能期待下一步开出灿烂的花朵呢?而且约50%的智力既是定于两岁,也可见从出生到两岁这短短的两年间,是何等的珍贵了!
      鉴于这个发现,蒙台梭利更追本溯源地往上寻根,她认为:“孩子从生命之初就不仅开始有了肉体,也同时有了精神,孩子是同时拥有精神生命与肉体生命的。”因而,她提出了在当时极为超前的想法:生命的开始既是始自受孕的那天,幼儿教育也该从那一天就开始(胎教)。
      既然人类的脑细胞数目一样,蕴含的潜能也就大致相同,那智愚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据Jencks的研究指出: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遗传大约占45%,环境(后天经验)占35%,遗传与环境交互联合作用占20%,所以除了遗传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外,后天环境的影响占着更为主要的地位,遗传的特质决定了人类的天赋资质(约占45%),而后天环境和后天的经验更有助于增进智慧潜能的推展,因为脑的极微细胞,不同于一般物质,它是越用越灵活的。不经磨练的大脑,只有反射运动及本能活动而已!
      所以,一个生下来就资质优异的儿童,假如缺乏后天良好的教养,他的成就也就“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发展非常有限了。
      人类运用潜能的比例,也可以看出智愚的分别程度。据精神科医师指出,普通人只使用了潜能总数的4%,高智慧所谓“天才”的人,却使用着更多的潜能比例,父母如果能够帮助孩子充分开发潜能,我们可以说就是“制造天才”了。
      由于蒙台梭利看到了这个现象,所以她主张以“提早教育”和“感官训练”,来开发潜能。也终其一生地设计出符合儿童不同阶段的各类教具,使儿童借着亲自操作的机会,提高基本智力,同时也达到开发潜能的目的。
      然而,为什么她会侧重感官训练呢?因为人类的学习始自感官(视、听、味、触、嗅等五觉)的直接接触(具体),例如一生出来就会吸吮,小孩子喜欢以手去摸东摸西(由具体到抽象),所以,增加智力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孩子感官机能的敏锐性。
      现代各派心理学共同断言,幼儿时期是身体变强期、心理奠定期、精神奠基期、人格形成期。大多数成人的基本情况、心理状态、行为趋向及其他问题,都始于幼儿期。蒙台梭利“吸收性心智”的有无把人生的幼儿期和其他时期划分开来。幼儿期工作的重要性超过其他时期的教育,在那里有着成人心理与行为方式的几乎一切秘密。虽说俗语有“3岁看大、7岁看老”的经验之说,但从文化与知识中证明它却是人们几千年文明史后的当代发现。因此,幼教工作者应当是最好的专家。但人们所做的正相反:对幼儿教育的力量投入最差。做幼教工作的人,又似乎总是逊于其他事业中的人,这就使人类自身的发展速度放缓。
      近20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脑生理学家的研究,证明了蒙台梭利所说“人到3岁时在智力和性格上已经定型了60%”的道理,也使我们知道了她说“两岁以前更重要”的原因。所以,我们在孩子的童年,假如不培养健全的人格,又怎能期待他长大后能够拥有健康成熟的处事态度呢?         
      孩子喜欢“工作”甚于游戏
      在蒙台梭利的词汇中,“工作”一词使用频率较高,这里所谓的“工作”Work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概念有所不同,她泛指的是一种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作业。有人认为,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可用“工作”两个字来综合。
      蒙台梭利认为,工作是人类的本能与人性的特征。她声称在“儿童之家”发现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实,即:儿童竟然“喜欢工作甚于游戏”。儿童喜欢操作教具,并从教具中得到满足与乐趣,毫无厌恶与疲倦的表情。她说:“儿童的‘工作欲’正象征着一种‘生命的本能’,在顺利的环境下,工作这种本能会自然地从内在冲动中流露出来。”她认为,儿童的工作与成人的工作性质并不相同,它有以下特征:
    ——遵循自然法则,服从内在的引导本能。
    ——无外在目标,以“建构为人”或称自我实现、自我完美为内在目标。
    ——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性与建构性的工作。
    ——须独立完成,无人可替代或帮助完成。
    ——以环境为媒介来改进自己,形成自己与塑造自己的人格。
    ——依自己的方式、速率进行,为自己的内在需求而重复。
      因此当孩子严肃地做面前那件工作时,你千万不能认为那是毫无意义的,甚至以为他是学着马戏团走钢丝的游戏。其实他是在做着一件神圣的事──学习成人的正确走路和沉静细心。
      就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来说,“工作”的目的是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做事聚精会神,而且能有秩序地完成一件工作的能力。同时也借着四肢的活动,使孩子的人格、智力与体能同时得到发展。
      孩子“工作”的目的是为完成自我。大人刚好相反,他们的工作是为满足“目前社会所有”、“目前生活所需的衣、食、利、欲”,是为了维持生命!
      所以,哪怕是孩子专心地在玩泥巴,你看到之后都应该高兴。虽然他手上、脸上、衣服上都脏,而且捏得也让你看不出什么“名堂”,但在他内心却是干净而高尚的,说不定是在建一条捷运铁路,或是修新的长城,甚或是学你做包子、面条。因为他在专心地用头脑想,用手、眼和着泥水而忙碌!这些活动、这些体验都是为着要成为一个未来世纪的新人。
      为什么孩子会高兴入神地玩泥巴?倒不是他对泥巴有什么样的渴求,而是他有股内心的“需要”,需要有东西,让他们的双手不断地活动,接触事物、体验感觉同时发展智能。
      或许刚开始,他想捏成一匹马,可是你怎么看也只像一团稀巴烂泥,那是因为他手脑并不能完全协调。经过一段时间,你可以发现,他已经会运用方法,东补一块、西捏一点,似乎已经有些马的雏形了,这表示他的手脑对于“捏握”这件事已经逐渐协调、逐渐配合了!
      或许3个月后,他突然对剪纸感兴趣,那就表示他的“内在需要”又导引他往另一个眼、脑和小肌肉协调的发展途径去了。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期的各种感觉练习及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等自发的活动,都是工作。工作可充当中介作用,将传统教育中根本对立的两个概念“自由”与“纪律”有机地联系与统一起来。换言之,工作可促进非压迫、非强制的纪律的形成。
      蒙台梭利还具体分析了工作之所以能促使纪律形成的原因。
      其一,从生理的角度讲,工作有助于儿童肌肉的协调和控制。她认为,儿童之所以能遵守纪律,实际上意味着他们具有正确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而幼儿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这种能力,通过各种工作可起到协调、控制肌肉的作用。
      其次,从心理的角度讲,工作有助于培养意志力。儿童服从纪律的先决条件是有一定意志力的,因此,意志和心灵的形成必须先于服从,而使儿童全神贯注于作业则是培养意志的一个途径。在工作过程中,对意志的激发和抑制的能力就可得到发展。
      第三、工作有助于培养独立性。蒙台梭利此处所谓独立性主要是个生物学的概念,即能自我支配,依靠自己的器官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她认为,如果使儿童沉浸于工作,使他们学会“依靠自己”,从工作中获得乐趣,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样,人人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儿童之间没有妒忌,没有争吵,良好的纪律就体现出来了。蒙台梭利还认为,只要儿童自发地工作,在工作中就会学会尊重他人的工作权力及懂得“善”和“良好的规范”。
      从蒙台梭利的上述分析来看,显然,工作之所以能促进纪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工作的性质、特点决定的。由于工作欲是儿童的一种内在冲动,工作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只要引导得法,就可导致非压迫的纪律的建立。蒙台梭利说:
      真正的纪律是通过工作第一次显现出来的。到了某一时刻,儿童对一项工作有了强烈的兴趣,我们从他脸上的表情和长时间全神贯注于一项活动就可以看出,这个儿童已走上了纪律之路。
      在形成纪律的过程中,蒙台梭利和卢梭一样,完全排斥了“说理”的作用。她认为,幼儿仍处于潜意识向有意识的过渡阶段,成人的说教不会奏效。此外,采取强制命令去束缚儿童将压抑儿童的个性,这是违反自由原则的。
      澳大利亚教育家康乃尔认为:自由、工作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建筑物的三根主要支柱。总的来说,蒙台梭利通过工作而统一起来的从自由经工作而到有秩序的纪律教育思想是富有创见的。
      编制适合孩子的教具 (一)
      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教具与玩具是不同的。“教具”带有“教育”的功能,所以它具有严肃的意义,不能随意地被安置在厨房或者客厅,也必须有专属的“活动室”与特定的使用规则,如此它的功能才能被尊重。再者,由于教具具有特定的教学作用,例如粉红塔,为了让孩子能以触觉与视觉来分辨大小,所以在颜色上也就设计成单一化,目的在于造成注意力的集中,而不会为其他因素所干扰。但是,在孩子能完全地熟悉这个基本功能后,它能被允许与其他教具变化地使用。
      在“儿童之家”里,蒙台梭利针对人的各种感官,专门设计了各种有独创性的教具。这些感官教具大致具有以下重要特点及使用要领。
      教具根据其用途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一类教具基本上都由若干部件组成。所有部件除了某一维度如大小、重量、频率高低等 有量的差异外,其余的性质相同。例如,训练感知重量的教具,所有的部件均同质、同形,只是每个部件之间存在量的差异,以便使儿童通过操作这套教具,训练对重量感觉的敏锐性。每种教具各训练一种特殊的感觉,蒙台梭利要求在训练时,应尽可能排除其他感官的干扰,以便使所要训练的感官得到的印象尽可能纯正和清晰。例如,为了训练触觉,要求儿童将眼睛蒙上,或者在暗室中操作触觉的教具,以便排除视觉的干扰。蒙台梭利强调:唯有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工作,这种工作或教育才具有最大的发展价值。
      教具具有教育孩子了解大小、轻重、高矮、乃至最大、次大至最小,让孩子能产生次序、顺位等等“秩序”感的教育特质。这种特质不只显现在教具的本身,也旁及到外围的一切行动。所以,使用者必须有秩序地取下教具,有次序地归位以及要尊重它、维护它的素养。在这样教养下的孩子,长大了就会尊重“长幼有序”和“先来后到”等社会伦理和社会秩序。
      至于玩具就不一样了!玩具的制造,虽然有些也带点教育意义,却不是十分明显,它的大部分目的只是想利用小孩子的好奇心,想赚妈妈荷包中的钱,而妈妈为了暂时免除孩子的纠缠,或是爸爸想同时满足孩子和太太的要求,也就不惜花费地买回家去。但孩子玩了不久,玩具就成了废物。仍旧满足不了孩子的好奇,而且引起一连串的后遗症。
      而在蒙台梭利教育法里,教具则取代玩具成为教育的最重要的辅助者了。
      蒙台梭利的教具究竟有多少种?依荷兰宁惠斯公司的记录,至今已有349种之多,但实际上哪些是蒙台梭利自己所创制的,却很少有人去研究,可见有一些必是经由后人自己发展出来的。其实这相当符合蒙台梭利的教育精神,因为她不曾认为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永恒的结论。她明白生命具有变动性,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发展必会有些因循,也有所创新。因此我们会说只要合乎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要求和作用,妈妈们也可以在家里替孩子做。但千万别去买那些复杂的,连自己都弄不清楚的电动“玩意儿”,惹得孩子和自己生气。
      对“教具”一词,蒙台梭利本人曾公开地表示,她不喜欢这个名词,正确的名称我们应该叫它“工作材料”。它的主要作用,是供给幼儿做成长“工作”时所用的“材料”,兼具增进智力和改善性格的作用,因此她不愿被世人称之为“教具”。然而这个用法,由来已久,我们为了方便沟通,也就习用下来了。只不过,在使用者的心中,必须非常明白:它不像老师手中的那根教棒,不是辅助老师教课的物品(“辅助老师授课”就成了以大人为中心),它是让孩子在其中“自我教育”、“自我启发”的媒介物,而非玩具。
      蒙台梭利教具不选用五彩杂陈的色泽,而是以朴实、干净的色调为主。因为它具有教育意义,所以通常用单色调,突显真正的教育目标,也就是具有孤立的特性。例如:粉红塔的10块木头全部都是粉红色。
      编制适合孩子的教具 (二)
      由于教具的最重要目标,是为符合儿童的内在需要,所以在大小、尺寸上,只以儿童的能力为考虑范围,例如:粉红塔最大的一块,孩子也可以搬得动。
      每项教具都有能够吸引小孩子的因素,例如粉红塔木头的重量、颜色,或者勺豆子时豆子沙沙的声音。教具的设计,以供给一个人操作为主要考虑目标。
      每项教具的单独和联合使用,都有其步骤和顺序才能完成。而且不管在设计上或者在使用方法上,都是由简单到复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了解步骤,重视秩序的重要性,并间接地培养其“内在纪律”。
      在设计上,具有控制错误的特性,可以使小朋友自行发现错误、而能自行改正,例如:粉红塔有10块,最小的1块是1公分的正立方块,最大的1块为10公分的正立方体,所以最大块与次大块刚好差1公分。在堆完塔后小朋友可以拿起最小的那块,量一量各块之间的差距,他会发现恰好都是1公分。
      依蒙台梭利自己为“儿童之家”写的手册上说明,教具有动手教育、感官教育、语言与知识、自由、书写、阅读、做算术、及品德教育等8项。后人为方便陈述,又将它们归纳成以下4项:
      ——日常生活教具
      “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苏格兰的男人穿裙子”,从这两个陈述中,我们即可引申出日常生活教具的特质:首先它依各种文化的不同,内容也就不会完全相同。其次,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动,大都可纳入这一项目中。基于以上的原因,蒙台梭利并未替这项训练列出教具的目录,而希望导师能协调“智能启发”与“文化常规”的双重要求,自己研制教具,整备环境。依照美国的分类,将日常生活这项练习分为4大类:
      1 动作:例如划直线走路等。
      2 照顾自己:例如穿脱鞋子、衣服等。
      3 照顾自己的环境:例如拔草、浇花。
      4 礼貌:例如打招呼等。
      日常生活教育的目的,最主要的是在于训练感官能力和肌肉活动两者之间的协调。因为对幼儿来说,动作的平衡会促进智能上的发育,而且手眼的协调也为他们将来的写字画图能力,作了“预备”的工作。比如说想要写字,就需要手部小肌肉发育起来,而在蒙台梭利的日常生活教育上,就包括了小肌肉的练习,时日一久,自然水到渠成,正可以发达到有握笔描画的力量,和越来越准确的“有模有样”的程度。
      ——感官教具
      这类教具的范围包括视、听、嗅、触、味、温、压、辨认立体以及色彩等各方面的感官训练,将颜色、气味等抽象的感觉带入具体实物,用以启发孩子认知的敏锐性,为进一步的教育目的立下根基。例如:“嗅觉瓶”练习辨别气味浓淡及各种气味间的感觉不同,让孩子经由亲自的体验而有清清楚楚的辨认能力。所以,这项教育的作用是:
      1 用合理的方法,直接帮助感官本身的发展。
      2 形成婴幼儿“自发性”的发展,也就是进一步让婴幼儿会自动地观察和思考。
      3 为使幼儿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社会,因而必须先奠定他们对环境卓越的观察力,养成从观察到试验的科学习性。
      这三种目标,都可在蒙台梭利教具的教育效果中产生出来。例如,导师在用教具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的同时,也必须让孩子从中辨别相似物和对比物,在心智上产生“推断”,而能做成“决定的思考”和行为。
      蒙台梭利教具操作,训练儿童的“工作历程”秩序观念和习性的培养 ,远比要求他的“工作结果”会做 更为重要。这点意义,希望母亲和一般教师一定要特别重视,才不至于“本末颠倒”。
      ——语文教具
      蒙台梭利教育法常常是运用间接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发展,在语文练习上更是如此。她先不直接教儿童拿笔写字,而是从日常生活练习开始,就已经开始预备了例如勺豆子时的肌肉控制、协调 。并且主张在孩子一出生,大人就应该提供一个充满语言与文字的环境,让他自然地由感觉到领悟周围的一切。例如,自小就不断地对他说话;大约在孩子会走路以后,就在孩子用的毛巾上写上他的名字等。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相当的时间,因而要逐步渐进地去培养,由大人的间接预备功夫,养成孩子具有直接的学习与领悟的能力。
      由于儿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就应该在他的生活环境中,为他预备一些以间接训练的道理所制作的,培养孩子书写能力的教具。例如常见的“砂纸字板”,是让孩子用手指去触摸砂纸中的字型不用细笔,用手指 ,利用这种预备写字的间接练习,养成他头脑对眼力和肌肉间“发号施令”的协调能力。
      另外大人也可在环境中,预备许多不同内容的书籍、图片,让孩子去接触、去翻阅,使他们的常识能逐渐丰富。
      ——数学教具
      蒙台梭利认为人类的学习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的。所以在面对“数学”这种纯抽象概念的知识时,唯一让孩子觉得容易学习的方法,也只有以具体、简单的实物为起始。让孩子们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先由对实物的多与少、大和小,求得了解,再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实象与抽象间的关系。
       以孩子为中心
       蒙台梭利教育的原则是以孩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的深入了解,尊重其人格尊严和成长过程。从促进儿童身心发育的角度去设计教学,为孩子一生奠定智慧与品格的良好基础,培养自主、持续的学习和工作习惯。
       爷爷不是一生下来,就白了胡子,孩子也不是一生下来就长得这么高,都必须经过由幼小到成年的连续过程,才有现在的自己。但是只要问:是什么力量让我们长大的?恐怕没有人能够说个所以然。其实,生命自然而然地发展,看上去很像极为随意,实际上,却充满着秩序和规律(一定由小到大,由简而繁),在一定的自然法则下,万物生生不息!
       蒙台梭利在观察中,就注意到了生命“自然发展”的事实,她发现人的“完成”,实际上是经由自己的不断活动来达成的。比如“母鸡孵蛋”,母鸡生下鸡蛋之后,它能做的,也只是供给蛋的温暖,至于蛋壳里的“胚胎”如何变成小鸡,就得靠蛋壳内的“生命”自己去一步步地完成了,老母鸡无论如何着急,也控制不了蛋壳里的小生命。
       蒙台梭利更追根究底地往上找寻生命体自我活动的根据,她发现,儿童在出生以前,就具有了发展的预定计划,由于这个计划从生命的一开始就已存在,正如鸡蛋会变成鸡,人的受精卵会成胎,变成人。所以她称未出生之前,便具有这种“开展功能”的儿童,为“精神和肉体胚体”。“胚体”在卵受精的那一时刻,就含有了“未来成为人”的这一大自然的“预定计划”,于是“预定计划”也按着大自然订下的步骤,产生了自我实现的活动,不断地自我活动,完成了伟大的生命。
       “计划”靠着“过程”来达成,那过程又靠着什么来推动?答案是“内在需要”。
       幼儿在心理与生理上的发展速度因人而异,所以儿童成长阶段的进程也会各自不同。然而相同的是:为了使身心成长,从胚胎个体开始,会有很多的内在而非外显的需要出现,“内在需要”会导致“个体”主动地去寻寻觅觅,找它要的“东西”,以满足迅速成长的目标(例如刚出生的婴儿肚子饿了,他会闭着眼睛找,用嗅觉找奶香,用嘴唇去找奶头,解决饿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大人注意不到这个事实,不能明白孩子会因“内在需求”而驱使他“主动活动”,反而认为孩子只是一个被动的空容器,需要大人填塞,就会出现养育上的“差错”了!孩子需要大人的“援手”,但不需要填塞;需要大人了解和尊重他们的“内在需求”,帮他好好地长大成人!
       所以就“教育”的立场来说,大人能做的,是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任由孩子在其中去自由地选择,不受干扰地满足他的内在需要,使生命能够自然地发展,一步一步建构成一个完美的大人。
       这些成果的获得,与教师在儿童学习发展过程中的适当介入有极大的关联。在“引导”孩童时,老师必须让他们不太感觉自己的存在,这样,若有需要,教师可以随时帮忙,而决不会成为儿童与经验间的阻隔物。
       一个教导一般用法的课程,会冷却孩子对知识的狂热,就如同它会冷却大人的狂热一般。保持这份狂热的活跃是真正的指导秘密,其实这不难,只要以一种尊重、镇定及等待的态度来看儿童的行为,只要儿童能在他的经验里及举止动作上无拘无束就行了。
       然后,我们将会注意到儿童都有他想要开展的性格:他有原创力,他选择自己的工作,依着内在需求而坚持或改变工作;他不怕付出,而是寻求机会付出,并且兴高采烈地尽力克服困难;他的合群是要与大家分享他的成功、发现他小小的胜利。因此,并无必要介入太多。“静观等待”是教育家最好的座右铭。
       让我们等待在旁,并随时准备与孩子分享及分摊愉快与困难的经验。他若需要我们同情,我们应该乐意并且全心地回应。让我们带着无比的耐心去对待他缓慢的进展,用热忱及高兴去迎接他的成就。
       我们都希望自己工作时不被干扰,努力时没有障碍,需要朋友时他们能及时伸出援手,看朋友与自己同甘共苦和他们同进退,信任他们——这是我们所需的好同伴。同样地,儿童也是人,也需要尊重,尤其他们“天真无邪”、前途无量,更该如此对待。我们所要求的,也就是他们要的。
       然而,一般来说,我们都不尊重我们的孩子。我们不考虑他们特别的需要,便强迫他们顺从。我们压抑着他们,更过分的是态度粗鲁,而我们还期望他们顺从及守规矩,我们明知他们模仿的本能有多么强,他们是多么崇拜我们。任何情况下,他们都会学我们的模样。因此,我们若希望他们的心能发展出这样多的仁慈,我们就使用那么多的慈爱去对待他们吧!所谓慈爱,不是指拥抱。难道我们不应该称那些第一次碰面就拥抱我们的人为粗鲁、无教养吗?慈爱是揣摩他人的希望,顺从他们,甚至必要时抑制自己的欲望。这就是我们必须对待儿童的慈爱方式。
       要了解孩子们所需,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他们,因为他们常不自觉自己的所需。这些是来自生命的呼唤,根据不可知的法则,期望能表露出来。至于表露的方式,我们所知有限。当然,孩子成长为大人是借助一种神圣的力量,就如同孩子的形成,也是借助此种力量从无到有一样。
       我们在这个奇妙的过程中,所做的干预必须是“间接的”,我们教师在提供了这个生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的“方法”之后,必须充满敬意地等待儿童成长。
       让我们“释放”这个生命去成长,只要是对他好,让我们当个安静的观察者。这就是我们全部的使命。也许当我们在观看时,随时提醒自己那句慈善耶稣所说的话:“小孩子受了多少苦,才到我的跟前来。”也就是说:“不要阻碍他们,只要他们是自由的、无阻碍的,他们自然会来找我。”          
       有准备的环境
       遗传无法完全决定人一生的智或愚,后天的环境对人出生后的智能发展有着大部分的影响。蒙台梭利说:“环境就像人类的头部,影响着孩子的整体的发展。”基本来说,蒙台梭利教学法包含了四大要素──环境、教具、教师和儿童。其实综合起来,它们应该是一个整体教育孩子的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生物的目的,即帮助个人的自然发展;另一个是社会的目的,即个人能适应并利用环境。而“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二者结合,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都能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何谓“有准备的环境”?其作用、特点是什么?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内在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她指出,旧的教育只包括教师和儿童两个因素,对于环境是不重视的。新的教育应当包括教师、环境和儿童三个因素,三者之间彼此都应发生作用。这个环境之所以必须是“有准备的环境”,是因为现代人们的生活环境极其复杂,许多地方对幼儿并不适宜。一个孩子出生后要适应这样的世界,取得经验,就需要成人的帮助。为此,必须在成人和儿童的世界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所谓“有准备的环境”就是要起这样一种桥梁作用,其目的是使成人的世界适合儿童的发展。
       如何为儿童预备环境呢?蒙台梭利认为,对于新生婴儿而言,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母亲必须喂养子女,当她出门时不应单独将他们留在家中。儿童需要营养与联结母子间的爱,因为它们可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
       她认为婴儿唯有与父母相处,仿效其言行,才能成长而适应世界。显然,蒙台梭利的上述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复了卢梭的主张,同时也是针对当时许多贫民家庭对子女照顾不周的问题而提出的。
       对于3岁以后的儿童,蒙台梭利则主张为其提供一个能激发其活动动机的预备环境。她所谓“有准备的环境”主要是针对3~6岁的幼儿而言的。根据自己开办“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实践经验,蒙台梭利对“有准备的环境”提出了以下标准和要求:
    ——必须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能提供美观、实用、对幼儿有吸引力的生活设备和用具。
    ——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
    ——能为幼儿提供感官训练的教材或教具,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可让儿童独立地活动,自然地表现,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
    ——能引导儿童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
       蒙台梭利在她的著作中曾描述了她所创办的“儿童之家”的情形,可作为所谓“有准备的环境”的一个范本。她说:“儿童之家”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形式,而是给儿童提供了活动和发展的一种环境。
       首先,蒙台梭利说:“所谓‘儿童之家’是指能够供给孩子发展机会的环境(注:不要误会为孤儿收容所),这种学校并没有一定的规格,可以按经济情况与客观环境而定。不过它必须像个家。”也就是说,不能光是一两间同样大小的教室,必须有几个房间,有庭院,院子里有遮风避雨的设备——孩子可以在户外活动,让他们放些自己喜爱、自己照顾的小花、小草、小动物、小摆设。
       比如说它附近有绿树成荫的花园,儿童们可以在树阴下游戏、工作和休息。它还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工作室和休息室。工作室是“儿童之家”的最重要场所,置有长玻璃柜和带有两三格小抽屉的柜。玻璃柜很矮,儿童可以轻松自如地到柜中取放各种器具。在抽屉柜里,每个儿童有他自己的一格抽屉,用以存放个人物品。墙的周围挂有黑板,儿童可以在上面绘画写字。还贴有儿童喜欢的各种图片,并经常调换内容。工作室的一个角落还铺上了地毯,儿童可以在地毯上活动。休息室则是儿童彼此交谈、游戏和奏乐的地方。此外,饭厅和更衣室都按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布置。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是主人,他们饶有兴趣地活动着。每天的活动时间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包括谈话、清洁、运动、用膳、午睡、手工、唱歌、照料动植物,以及各种感官和知识的训练、学习等。儿童的学习、工作可由自己安排掌握,不受规定时间的限制。
       由此可见,蒙台梭利所谓的“有准备的环境”就是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是一个供给儿童身心发展所需之活动、练习的环境,是一个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与便利的环境。          
       适应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本能
       1920年,在印度的东北部发现了两个女狼童,一个8岁,一个两岁,她们因为从小与狼一同生活,生活习性完全与狼一样,口不会吸吮,两手不会抓东西,甚至连声带也发生了变化;夜晚常常不睡觉,只是不断地吼叫;不会站着走路,只会爬行,耳朵亦如狼耳,常常会动(人的耳朵不会动),一切的生活方式均显示出不能适应的情况,其中活得较长的8岁女狼童,在17岁时去世,中间虽经过9年人类文明的教导,但仍旧无法成为真正的“人”。这个事例,使我们发现了两件事实:
       首先,虽然她们本质上是人类,但因为从小不在人的环境中长大,也就发展不出人类的特性。
       其次,人类有适应环境的本能,为求取生存,他能够因应不同的环境,而发展出适合该环境的特征来。
       蒙台梭利曾将“环境”比拟于人的头部,强调环境对小孩的重要性,因为人类的一切成长都与头部有关,它是发号施令者,控制着生理与心理上的发展成熟度。正如前一章所提过,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实际上远比遗传重要,它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智愚和成败!
       在教育上,后天良好环境的影响能够弥补个人先天的不足,诱发内在的潜能,使可凶、可善的人性导向正常化的发展。
       对个人成长而言,个人的成长一定要与环境相适应,如果不能相适应,人的基本能力便无从发展甚或消失,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不能生存,正如前面狼童的例子,她们不但失掉了人的本性,而且将她们带回“人”的世界后,由于年龄已大,已经无法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生命也就非常短暂。
       任何事物,包括万物之灵的人类,想要生存,就非得适应环境不可。反而言之,“适应环境”也是万物的一种本能。例如:长在沙漠上的骆驼,它们为了适应早晚温差大的气候,生理上就发展出了各种特殊的器官。而人类呢?我们以语言能力一例来说明本能的适应现象。例如母亲不希望孩子讲粗话,小孩子居然朗朗上口,完全是他自己从环境中学来的;一个生长在英语系国家的孩子,他家附近住了许多墨西哥人,孩子的父母对西班牙文是一窍不通,而他却能说得极为流利,实际上成人们谁也没有教他,那也完全是他自己从环境中自然学得的。
       蒙台梭利也曾以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关系:“例如有些小孩一生下来,母亲即撒手人寰,那么小孩所学会的东西很明显的不是经由母亲所教的。”这完全是人一生下来,就有适应环境的本能,帮助他生存,甚至驱使他去发展未来生存必备的生理或心理机能。也就是说,人类的各种智能与体能都是因为适应环境而增长的。
       智能的成长,除了因为先天年龄的限制,而呈一定的发展规则外,个体与环境相适应的好坏,亦是促使智能成长快速或者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蒙台梭利认为:“个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果,是和两者之间的内容(品质、频率和数量)以成正比的关系而发展的。”
       也就是说,假如能给儿童一个非常丰富,能提供学习刺激的“环境”,而儿童在这环境中也能勤勉,多方的去“适应”,那么智能成长的速度和品质必将是很好的!
       蒙台梭利科学的幼儿教育,推翻了以往以大人为中心点的教育观念,真正地实践了以孩子生命力为活动中心的教育目标,所以它是一种新的教育。蒙台梭利以她科学的客观观察,发现了儿童的独特的生长秘密(法则),也发现了“成长”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在“环境”、“教师”(大人)与孩子之间必定要有一个紧密性的联结,利用这三者间的不断相互作用,帮助孩子正常发展。
       于是这种“实事求是”的方法,不再有一成不变的刻板模式,它不断地从试验中求事实,再由事实中寻找方法的科学精神,这正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最大特色。
       蒙台梭利受卢梭、柏格森、麦独孤等人及宗教的影响,提出儿童不仅具有肌体,还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儿童的生命力“是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正像一个“生殖细胞”一样,确定着个体发展的准则。
       她说:“儿童的生长是由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的,儿童的生命就是根据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蒙台梭利还指出,人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他们没有意识到生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儿童具有一个积极的精神生命,”因而“有意无意地压制”儿童,在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错误措施。由于大力推崇内发论的缘故,因此她在谈到环境的作用时声称:“环境无疑在生命的现象中是第二位的因素,它能改变、包括助长和抑制,但它从来不能创造。”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长期的教育经验又使她坚信,环境对人的智力、心理的发展是举足轻重的,决不可忽视。因此有时又说:“把头等重要性归因于环境问题,这形成了我们教育方法的特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8#
发表于 2014-4-29 10:06:08 |只看该作者
      感官训练
       重视幼儿的感官或称感觉 训练和智力的培养,这是“儿童之家”的重要特色,也是蒙台梭利方法的一大特点。
      在《蒙台梭利方法》一书中,约四分之一的篇幅专门论述感官教育及与感官教育有密切联系的知识教育。蒙台梭利重视感官教育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儿童正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为了不失时机,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第二、感官是心灵的门户,感官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的重要性。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进入“儿童之家”以前,已在无指导的情况下吸收和积累了大量杂乱的印象,而正确的智力活动是建立在清晰的概念之上的,故整理印象应是智力发展的第一步,这也需要通过感官教育才能办到。
       第三、与蒙台梭利早期从事特殊教育时所形成的一个基本信念,即“智力低下与其说是医疗问题,不如说是教育问题”有关。她认为通过感官教育,可以对某些因感官存在缺陷而影响心智发展的儿童进行及时补救。只要这些感官缺陷在敏感期之前被发现,就有可能通过感官教育得到较大的改善。
       基于上述认识,蒙台梭利极为重视感官教育。她的感官教育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的训练,其中以触觉练习为主。她说:“幼儿常以触觉代替视觉或听觉,即常以触觉来认识周围事物,因此更应该重视触觉。”这一主张和卢梭相似。
    读、写、算的练习
     在是否让幼儿学习读、写、算的问题上,一般的心理学家认为,幼儿期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生活经验,及通过活动、游戏等形式去发展各种能力,不应过早学习文化知识。与此相反,蒙台梭利认为,3到6岁的儿童已具备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与具有吸收力的儿童心理特点一致的。教育者应当利用这种能力,为儿童准备适当的教材、教具,并提供正确的学习途径。下面主要以写字为例简介蒙台梭利教幼儿学习的有关方法。
    在“儿童之家”里,可谓异乎寻常的是,蒙台梭利打破常规,将写字的练习先于阅读的练习。她认为文字的书写关键在于握笔,即肌肉的控制能力,因此,主要通过触觉的训练就能循序渐进地过渡到书写练习。蒙台梭利识字法的渐进程序大致如下:
    第一阶段,练习执笔、用笔的机械动作,训练儿童的肌肉机制和握笔能力。属于手工作业的绘画练习可作为握笔能力训练的间接准备。
    第二阶段,掌握字母的形体,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
    (1)通过视、触、听觉相结合的练习,了解字母形体。可以从砂纸上剪下大型的手工体字母,贴在方形的硬纸板上,让儿童把视、摸、描和发音结合起来。
    (2)辨认字母的形体。即当儿童听到某个字母的发音时,能从教师所给出的一些字母中辨认出该字母的形状,并选出来交给教师。
    (3)记住字母的形体。教师可将字母放在桌上,几分钟后,再问儿童:“这是什么?”以使儿童巩固记忆。
    蒙台梭利认为,通过上述步骤,儿童可以掌握字母。当儿童熟悉字母后,就可以给儿童一支笔,临摹字母,开始练习写字。
    第三阶段,练习组字和词。由于意大利文的拼写和发音十分接近,因此这一点对儿童并不困难。蒙台梭利受德弗里“突变理论”的影响,认为儿童由于通过多次的触摸等活动,知道了字母的形状,很快就能“爆发”出写字的欲望和能力来。这时他们会连续地写,到处去写包括路上、门上、墙上乃至面包上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这种举动不是为了执行任务,而是服从内部的冲动。在“儿童之家”中,据说4岁的儿童毫不费劲地就学会了写字,这在当时曾被视作奇迹。
    掌握了文字书写的技能之后,儿童再转入阅读学习。阅读教学及算术教学也都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序,有时可采用生活中的实例,但主要的途径仍然是各种感官教具。
    蒙台梭利经过实验,证明所有儿童都具有学习读、写、算的能力,遗憾的是人们并未认识到6岁前的幼儿已进入学习的敏感期,并否认他们有学习读、写、算的可能,这就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发展。
    蒙台梭利的上述思想为儿童的早期文化教育提供了理论和范例,富于启迪和借鉴的意义。
    很多其他国外教学法都不在幼儿园阶段教孩子识字、做算术。但蒙台梭利教学法则不同,它使用多种作用于感官的教具循序渐进且科学地教孩子阅读,并在算术、自然知识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有能力的孩子还可以接触到很多颇为高深的内容,比如平方、立方的概念,太阳系九大行星等自然与物理知识。成年人往往觉得不可思议,学龄前幼儿怎么能理解这些复杂知识呢?但当你仔细研究蒙台梭利教学法后就会恍然大悟。
    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
    蒙台梭利把身心协调,手脑结合的活动或称“工作” 作为教育工作的关键和指南。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全部要点也在于联合手与脑的动作。她声称:“自由就是动作”、“动作是生活的基础”,动作练习具有发展智力的作用。她认为如果儿童在每个发展时期都能够从事适合其自然需要的,既动手又动脑的特殊工作,就可以造就和谐的个性。
    教导孩童“动”是很复杂的一件事,因为他们必须先具备各式协调的动作。如果没有适当教导,他的动作便会乱七八糟,而这类杂乱无章的动作正是儿童的特征。这“动”的现象便构成了儿童所谓的“不听话”、“顽皮”。
    通常大人对付这些举止是反复说着无用的话:“不要乱动。”然而,从这些动作里,儿童正试图将有益的动作组织融合起来。因此,我们必须停止那些把孩子搞成静止状态的无益言词或举动。
    蒙台梭利认为,应该对他们的动作下达命令,注入规则与秩序,促使他们早日学会真正想做的动作。这也是儿童在这个年龄该完成的教育目标——训练肌肉。一旦孩童有了方向,动作有了明确的目的,孩童便会安静下来且心满意足,成为一个热切积极的工作者。这种“动”的教育是促成“儿童之家”规律的主因之一。
    蒙台梭利的感觉训练,读、写、算的练习,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动作练习实现的。它们属于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发展的练习”。另一类练习则为实际生活训练,又称为“肌肉教育”或“动作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
    日常生活训练更重要的目的,是可以在人格形成上,培养出孩子的独立、专心、协调、秩序等习性,奠定良好发展的基础。
    而这些练习也可以培养社交能力,比如说:活动室里的蒙台梭利教具只有一套,所以当一个孩子在玩倒水的工作,另一个孩子也想玩时,她就必须“等待”。更如礼貌、问候等日常生活常规也包括在这项练习中,提供了孩子相互交流,彼此配合的机会,促使他们从中了解社会行为。
    日常生活教育,可以说是蒙台梭利教育的入手处,假如这个部分没有做好,就出现不了蒙台梭利现象(秩序→专心→反复练习→协调),而往后的感官、数学教具部分也就不能做得很好,无法达到最大的开发效果了。
    蒙台梭利认为,通过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可培养儿童自我料理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儿童独立性的形成;此外,她还认为这种练习是一种要求神经系统与肌肉高度协调的综合性运动,对儿童的发展也不无裨益。在“儿童之家”里,蒙台梭利设计了不少诸如练习走路、正确的呼吸、说话乃至开抽屉、开门锁、系鞋带、看书等一系列的练习和专门的教具。她要求儿童在练习时应掌握要领,力求将动作完成得准确、迅速。为此还可将较为复杂的动作如穿衣 进行合理的分解,指导儿童有分有合地进行练习。她要求儿童进行的每一种动作,不仅要达到动作的目的,还要注意达到目的的方式。
    蒙台梭利接受了卢梭的影响,主张儿童应多到大自然中从事自由活动。她认为儿童从事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园艺活动有很多益处:其一,可使儿童脱离人为生活的束缚。其二,符合儿童的兴趣,有益于儿童的健康。其三,能练习动作的协调。其四,可发展儿童的智力。主要表现为可训练儿童的感觉、观察力,识别事物的异同,激发他们探求事物发展内部原因的求知欲。其五,可以发展预见性。她认为幼儿所想的只是眼前的事物,而不考虑未来。但当他们通过园艺活动,知道动物需喂养,植物应浇水,否则就会饿死或枯萎时,他们就将过去与未来联系起来了。蒙台梭利认为这种情况并非成人提出要求的结果,而是自动发生的,也属于一种自动的教育。
    为了指导手工,蒙台梭利选择了捏陶土,自行制作小瓷砖、花瓶以及砖块。这些工作可以借助于简单的工具,譬如铸模。儿童的成品上釉,然后放入熔炉内烧烤。儿童自己学着将这些闪闪发光、绘有各色图案的白瓷砖或彩色瓷砖沿墙排列,或者用灰泥及铲子将小砖块铺满地板。儿童也可以挖地基,然后用砖块建造墙或是给小鸡盖个房子。
    蒙台梭利主张儿童在学习写字前,先要学习绘画,以作为基础,故她将绘画称为写字的“间接法”。具体做法是:首先准备各种立体的图形作为教具,让儿童用手触摸图形的轮廓,再将形体放在纸上,要儿童将轮廓勾画出来,最后用色笔涂满所绘轮廓。
    蒙台梭利认为3到6岁的幼儿正处于锻炼肌肉的重要时期。为帮助儿童的肌体得到正常发展,应为他们设计各种体操练习。她认为此时最主要的体操练习应是走步。走步首先要学习保持身体平衡,为此她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设计了一种“走线”包括直线、椭圆形线与8字形线 的平衡练习。
    这种“走线”的练习是在一空旷的地板上,用粉笔或油漆画一条线。也可不画一道直线,而画两个同心的椭圆形。教师教导儿童,像个走绳索的特技表演员般走在线上,将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前方。为了平衡,他们会像真正走绳索者一样使出全身力气,只不过他们不需担心有任何危险,因为线是画在地上的。教师要先示范,让儿童清楚怎样移动脚步,不用教师说一句话,儿童便能依样画葫芦了。一开始通常只有某些儿童跟着教师做,等到示范做完了,教师便退到一旁让事情自行发展。
    蒙台梭利利用节奏练习来促进儿童动作的协调,发展节奏感。练习的第一步是要儿童在音乐中走路、跑步和跳跃。第二步是使儿童按乐调做出不同的节奏动作。最后发展到由儿童自由表演各种优雅的动作。开始练习时儿童只是乱跑乱跳,经过多次练习后逐渐具有了强烈的节奏感,并可随着各种音乐翩翩起舞。
    蒙台梭利教育法更能弥补目前独生子女教育中的一些不足。她非常重视生活能力的培养和日常生活课程,如烹饪、园艺、清洁等,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掌握了一些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孩子发现成人能做的事自己也能做,从中发现了自身能力和潜力,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在日本,接受过蒙台梭利教育的两岁多的小姑娘就能用刀切黄瓜,用安全剪刀剪纸。四五岁更是飞针走线、挑花刺绣,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由众人服侍的“小皇帝”当然无法与之抗衡了。建议孩子在接受蒙台梭利教育时,家长也来“蒙台梭利”一下,这有助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帮助孩子独立的要诀
    蒙台梭利女士每次在演讲时,总会提出这么一句话:"Help me to do by myself"(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一般父母对子女呵护得很仔细,什么都帮他们做得好好的,看起来是父母的爱心,实际上却抹杀了许多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其实,孩子开始学习走路,就是尝试“独立”的开始。
    孩子一出生,生理的各项功能尚未健全,心智也还没有成长,当然无法独立生存,他必得靠着亲人的照料,提供给他生存的必需品,才能一天天长大,而他向哪个目标长大呢?他是自然而然地朝向“独立”,朝向成长前进发展的!他一步步地会爬、会走、会跳,渴望脱离大人的摆布,使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这世界,以自己的双脚走向自己想要去的地方。这不仅是孩子天天心里想把自己“变成”大人的一种向往,也是所有生物自然发展的内具力量。
    因此蒙台梭利的“独立成长论”,实际上包含着两层意义:
    首先,“独立”是成长的主要目标——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就具有发展生命的能力。
    其次,“独立”是成长的必备条件——代表各项生理心理功能上的成熟。例如:能自己走路,能自由呼吸……
    这一连串的过程,他人是无法替代经历的,正如母亲不能替至爱的孩子呼吸一样。成长的路相当地漫长,也并非一蹴可及,得靠不断地促使生理及心理功能独立(成熟),才能成为所谓“独立的人”,才有能力靠着自己的努力,完成生命发展中需要的各种活动。
    然而,生理、心理功能如何才能达到成熟(独立)?除了它们会随着年龄,逐序发展的自然因素外,父母帮助儿童学习,即是重要的辅助因素了!但得记住,帮助是适量的,比如说看孩子折手帕的动作很慢,母亲忍不住抢过来帮他折。这种行为其实很残忍,因为你不但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而且,也剥夺了他的自尊。所以在这里,“独立”也变成了一种大人对小孩的态度,即“放手”,请让孩子自己做!他所做的,虽然很慢很蠢,但那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他正在学习呢!
    帮助孩子独立的要诀,除“放手”之外,还应该有“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
    蒙台梭利坚信儿童期绝不是进入成年期之前的一个过渡阶段,他们不仅不是尚未完成的“小大人”,大人与小孩之间根本就是一个南极、一个北极。也就是说,虽为同一个人,存在形式与心智状态却完全不同。其间最明显的差别就在于大人已经发育完全,变动性已经非常微小,各种发展潜力已经固定,智力增长的速度也逐渐低落,真可用“夕阳无限好”来形容了!而孩子却处于旺盛的成长过程中,正继续不断地变化,迅速地增长,潜力无穷。
    正因为孩子还是一个充满着多变性的个体,自然的体型、行动、认知与精神发展上,都和已经定型的“大人”不同。既然二者无法站在同一的情况上,大人又怎能不经细察,就妄自以自己已经定型的标准与头脑,来否定孩子的奥秘,自作主张地判决孩子的想法和需要呢?
    再者,想要了解孩子,就必须以多观察来了解他成长的法则。我们当然无法以横切树木的方式剖析儿童,更不能将他像小老鼠一样关在实验室里做试验。但是可以经由多方的观察,发现孩子的生长法则,推敲出他们的真正需要,然后更进一步地针对发现的结果与孩子的需要,研讨出“对症下药”的教育方法,用最适当的安排,满足孩子内心的需要,自动地产生“去尝试”的喜悦,和大人所谓的“学习意愿”。
       吸收心智和敏感性的培养 (一)
       蒙台梭利认为,人和动物都是在适宜的环境中自然生长和发展的。但人并不能像动物那样一生下来就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本能,并做到动作协调。人的本能是在生活中逐渐显现出来的,是通过自己和环境交往的经验建立起来的“内部组织结构”。
       她认为人类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可称之为“生理的胚胎期”;另一个则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的或称精神的 胚胎期”,具体表现在从出生到3岁的婴幼儿阶段。她认为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的形成时期。儿童心理的发展经历着和生理胚胎期发展同样的路线,开始几乎是一无所有,受到一种内在生命力及创造能力的驱使而发展,经过吸取外界刺激和印象,积累材料,形成许多感受点和心理所需要的器官,然后才产生心理活动。
       刚出生的婴儿,生理与心理上的功能都还不成熟的,就像一张白纸,不能和小鸡一样刚刚出生就会啄食,婴儿的各种智能必须靠他日后自己的种种努力而慢慢地发展。
       人类是依据着上天的“预定计划”逐渐成熟的。然而,初生儿一离开温暖湿润的母体随即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面对这个突然而且复杂的环境,这项“预定计划”又是如何的展开,让孩子由小长大、由无知变有知的呢?
       婴儿一出生,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为了面对它,也为了适应它,求得生存发展,儿童会有一种蒙台梭利所说的特殊“力量”来帮助他。这种特殊力量会帮助他从复杂的环境中,自动地选择成长所需要的事物。并且会使孩子主动地尝试、摸索,快速地了解和学习这个“人”世界的光怪陆离。也使他不得不看,不得不听这些目不暇接的东西(当然也包括了和他心肉相连的你)。
       可是这种内在的敏感动力并不是永远的,到了6岁以后几乎就减弱了。这种看不见的生命力共有两项,其一是“吸收性心智”,其二是幼儿期间的“敏感力”。
       蒙台梭利主张儿童的成长受内部潜能的驱使,但又说这并不意味着儿童的发展能在脱离外界环境的情况下自动地实现。她认为婴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不自觉的感受能力与特殊的鉴别力,简称“吸收心理”,即能通过与周围环境人和事物 的密切接触和情感的联系,获得各种印象和文化,利用他周围的一切塑造了自己,从而形成心理、个性和一定的行为模式。蒙台梭利认为幼儿这种自然吸取和创造性的功能是成人所没有的,儿童在幼年期所获取的一切将保持下去,甚至影响一生。她要求教育者和教育机构必须为儿童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精神食粮,供儿童吸收,并且认为这种需要如同生理胚胎期的胎儿需要母腹这样一种特殊的营养和保护环境一样重要。
       大人在面对一项新的事物时,可以借用旧经验来学习。例如你初次到非洲去,听见那儿的人发出一些叽里呱啦的声音,就算你听不懂,你仍会判断那是“语言”。而孩子呢?从完全黑暗的母体,滑进这个全然不同的世界,没有任何经验,智力也还没有成熟,“吸收心智”这项内在的助力,就会驱使他“潜意识”地从环境中大量地、且全面地吸收,就像照相机的感光底片一样,将外界的印象全部摄入,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也就是从无到有的快速累积、储蓄底基。然而这种潜意识的摄取,大约到3岁以后,便会转变成有意识的吸收。也就是3岁前创造出功能(例如:孩子一出生,不会说话,他会从听、看的刺激中学到说话的能力),3岁后这些功能会开始快速发展(1岁半后,孩子的语言能力不仅进展快速,而且会得到字、语、句的全面发展)。
       吸收心智和敏感性的培养 (二)
       孩子在“吸收心智”驱动下的学习,不仅与大人不同,速度更是惊人,儿童就因为有这种能力,才会从“无”到“有”地奠定下智力的基础。
       在“吸收心智”的基础上,蒙台梭利受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的影响,认为生物界存在一个事实,即各类生物对于特殊的环境刺激都有一定的敏感时期,这种敏感期与生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生长阶段相适应。例如,毛虫在初生后第一阶段对光很敏感,为了得到强光,它爬上树梢。与此相关联的是树梢有最嫩的叶子,适于幼虫食用。当毛虫长为成虫后,可以吃较大的树叶,对光也就失去了敏锐的感受力。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与这一生物现象类似,也有各种敏感期,在发展过程中也经过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某种心理的倾向性和可能性显示出来,过了特定的时期,其敏感性则会消失。
       敏感力是表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会有某一段时间,只对环境中的特定事情,涌出如泉水般的最大兴趣和不断地主动触摸、模仿或学习的举动,而且成果惊人。例如:处于语言敏感力表露的时段(我们称之为语言敏感期),儿童会对语言产生最大的兴趣,他以模仿大人的用语来快速学习,在语言的字汇容量与表达力上,更是神速地增加。他不需要文法书,也不需要词类表,他自然而然就能经由环境,学习字正腔圆的各种语言。
       更例如:小婴儿出生到某一阶段,会自然地学爬,以至于学走路,那是因为到了这件事情的敏感期,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学了,而且也得到最大的效果。假如错过了该项智能发展的敏感期,以后再想学习,不仅会失掉学习兴趣,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也会加上数倍呢!
       在这些感官的敏感期内,大人应该提供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孩子充分学习。忽视孩子的敏感期,将延缓儿童发展的速度。
       蒙台梭利还试图对儿童的敏感期加以区分,提出儿童从初生到5岁是感觉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是从1岁多到4岁左右;语言的敏感期是在出生后两个月到8岁;动作的敏感期约从初生到6岁。
       儿童在每个特定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甚为敏感,对有关事物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她认为这种注意不是出于单纯的好奇,而是在一定的时期由于本能与特定的外部特征之间的密切联系而产生的一种兴趣,是从无意识深处产生出来的一种热情,又由于满足了需要而得到快乐,增强了自己的力量。通过各个敏感期及不同活动的交替进行,儿童在一种稳定的节奏中,在一个不停地燃烧着的火焰中进行着人的精神世界的创造工作,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
       环境对于敏感期有无作用呢?蒙台梭利认为,敏感期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出现的,环境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当环境与儿童的内部需要协调一致时,一切都会顺乎自然地实现。如果儿童不能在敏感期从事协调的活动,或者说如果缺乏适宜的环境,儿童就将失去并永远失去这个自然取胜的机会。正因为敏感期是有时间性的、会转移的,所以成人必须善于识别,并努力创造条件予以最大限度地利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9#
发表于 2014-4-29 10:25:42 |只看该作者
      自由必须以纪律为前提
      在谈到有关在“儿童之家”所使用的方法时,蒙台梭利说:“我的方法重要处不在它本身的组织,而是在孩子身上所产生的效果。孩子本身自然地表现出这个方法的价值,就好像显示人类内在发展的法则一样。”
      “自由”是蒙台梭利“科学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简单地说,蒙台梭利认为强制的教法,对儿童——特别是学龄前的儿童有害无益,必须把孩子的头脑解放出来,否则这些民族幼苗的发展不会健全,同时,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与生俱有的基本人权。
      在“儿童之家”,蒙台梭利用这种自由的教法对孩子进行训练,除去“不好”的混乱,但给予有秩序的及最大“好的”表现自由。所获得的结果是很令人惊喜的,因为孩子显然很爱做这些练习,从动作中所表现出的镇静、井然有序,更胜过要求他们尽善尽美,因为前者已使他们具有“优雅”的举止。这种出自内心的纪律感及整个班级所表现的守秩序,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最令人吃惊的结果。
      但是蒙台梭利的教育自由却不是放任。她是以孩子能“独立”为前提的重视“秩序”,她认为:“唯有在秩序中,才能顺利地进行一切的事务(包括教育在内)。如果人体内生理器官的活动相互矛盾的话,人就会生病,甚至于死亡。”
      所以“秩序”不但是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日常生活遵循的法则。
      该如何“自由”教育呢?蒙台梭利解释说:对孩子应该以教育他们能独立为前提,允许儿童依其“内在的需要”自由地去选择“工作材料”——教具,自由地进行“工作”(操作)。
      蒙台梭利对老师们说:“这并不难,你只要冷静地观望,保持一种尊重孩子的行为态度,使孩子在获取经验时,有完全的自由,在他们工作时不要干扰他。”
      蒙台梭利教育将秩序与自由完美结合,孩子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玩多久。可是,这种自由是有前提的,孩子必须遵循一定程序。比如,把一样东西收拾好,然后再玩下一样。有了秩序,才能保证自由活动有效进行,教室里不会乱作一团。而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自由空间,孩子的能量有了正当的去处,才不会处处与老师作对,成心破坏秩序了。
      根据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学说,儿童的生命潜力是通过自发的冲动表现出来的。这种冲动的外在表现就是儿童的自由活动。蒙台梭利对传统教育压抑儿童自发冲动的做法给予猛烈抨击,声称“在这样的学校里,儿童像被钉子固定的蝴蝶标本,每个人被束缚在课桌椅上”。她对于传统教育用惩罚或奖励来威逼或诱逼 儿童服从外加的、强迫的纪律这一作法也进行了批评,认为即使采用奖励这种似乎和惩罚不同的刺激,也只能产生非自然的或强加的力量。
      蒙台梭利提出,真正科学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是给学生以自由,即允许儿童按其本性个别地、自发地表现。对儿童的自由活动采取何种态度,是区分教育优劣的分水岭。她还指出:如果说新的科学的教育学是起于对个体的研究,则此研究必须专心于对自由儿童的观察。她还认为,如果要以最简略的言语来概括她的方法,即:它是建立于“有准备的环境中的自由”的教学法。
      为了有利于儿童的自由活动,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按照前述所谓有准备的环境,精心布置了一个给儿童以充分自由、便利的活动场所。在这种环境中,打破了成人强加给儿童的观念:动就是坏,不动就是好。蒙台梭利认为,允许儿童自由活动,这是实施新教育的第一步。在自由活动中,儿童体验到自己的力量,这正是激励他们发展的最大动力。
      那么,在“儿童之家”里要不要纪律?如果要纪律,自由和纪律是什么关系?二者能否协调?通过什么来协调?在有关问题上,蒙台梭利提出了一些独特而耐人寻味的思想。
      在要不要纪律的问题上,蒙台梭利肯定地回答:“儿童之家”是要纪律的,而且在“儿童之家”里,儿童也是守纪律的。但是这种纪律是怎样形成的呢?她指出:“纪律不可能通过命令、说教或任何一般的维持秩序的手段而获得。”一切想直接达到纪律的目的都是不能实现的,真正的纪律对于儿童来说必须是主动的,只能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因此她大声疾呼:“活动,活动,我请你把这个思想当作关键和指南。作为关键,它给你揭示了儿童发展的秘密;作为指南,它给你指出了应该遵循的道路。”         
      对教育者素质的要求 (一)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儿童为中心,迥异于传统幼儿教育的以老师为中心。所以蒙台梭利教学法的老师与传统教师最大的差别,在于蒙台梭利教学法的老师所扮演的角色不是在“教”学生,而是教具、儿童及学习意愿的协调者,不再是一个站在黑板前面大声呼叫、发号的权威角色了。她必须依孩子的需要而整备环境,并且观察孩子的需要和意愿,而提出适当的教具让孩子“工作”。她不会以“灌输”知识给孩子为教育目的,而是居于“帮助儿童生命成长”,设计、指导孩子自己学习的客观立场。以启发和诱导为手段,让孩子乐于自由、自动地去动脑筋,使智力和体能不断地增长。所以,蒙台梭利的“老师”在“实验儿童之家”称之为“导师”(在日本称之为“指导员”或“导员”)。
      蒙台梭利是一个实践家,因为她会将理想化为方法而付诸实践;同时又是教育家、科学家,因为她用观察的方法,发现了《童年之秘》(意指童年成长的奥秘。这是蒙台梭利理论的名著),替孩子找出了教育的根据点。
      蒙台梭利实践理想和方法的“教具”,是根据对《儿童的发现》(意指蒙台梭利对儿童的发现,亦为名著)而设计的,因此对导师的要求也很高,假如导师不明白这个道理,便会一成不变地、机械式地指导儿童,反而忽略了儿童内在的需要和因他们成长的法则和个别的差异,而造成不合理、无效果的干预行为,甚至对孩子造成伤害。
      懂得原理和方法的导师,在指导儿童的“工作”时,会深知“它”其中的目的、程序与启导之间的变化;她会懂得孩子内心的意识和学习的能力与自然的限制;以及什么年龄,什么心态应该给他什么东西,而予以正确地指导,才会有效地帮助他们的身心能够得到正常发展,并提高其智能潜力。
      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儿童借着教具获得智力与体能上的开发,而教具的介绍,必须靠导师适当地提示,所以导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人物。她不但能“简易”、“简洁”与“客观”地示范给孩子“教具”的使用方法,还要能随时了解孩子对此项教具的反应,以决定启发他继续操作还是诱导他暂时停止。
      她还要虚心认真地观察面前这个孩子内心的需要和限制(尤其心智和体能的)。同时也能真正地懂得什么是“以孩子为中心”!例如:不用强迫式的语气命令他这样、那样地去做;会蹲下来与孩子说话,不采取高姿态;示范时能轻声细语,动作轻慢而利落等等。这些细微的地方,导师也都必须注意,才能让孩子明明白白地领受,高高兴兴地“工作”(学习)。
      好的导师应该具有优秀的综合特质,她要很有耐心地观察孩子,关心他们的需要,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她能根据观察所得,设计出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是一个教材、教具和良好气氛的负责“准备人”;孩子无论如何和环境接触,她都能居中协调与引导;她更是一个孩子学习“灵感”的“启发者”与转变“头脑”的“诱导人”。她要能保证这个环境,维持环境的完整,让孩子的每一次接触,都是完整的学习。
      这些特点,是幼教导师都应具备的素质。此外,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导师本人须时常保有谦虚的心态。有许多大人常存着些老气横秋的态度,甚至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这在蒙台梭利教室里,是一个相当大的“障碍物”,因为它遮蔽了导师对儿童的认识,容易导向武断与强行方法上的错误。所以在蒙台梭利教育法里,“大人”也是受教的一环——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导师必须具有谦卑、仁爱之心,要能改变个人传统唯我独尊或视孩子无知无识的不良旧观念;重新认识儿童是潜力无穷、前途远大的未来才俊;并且要以儿童为师,才能当一个成功的新幼教导师。         
      对教育者素质的要求 (二)
      好的导师还应该具有成功的启发技巧。如何启发孩子,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经验的累积与专业性的训练,都是不可缺乏的。但假如您是一个新手,无法掌握其中的诀窍,只要心里摆着一个谱:“以孩子为中心,让他去动头脑。”
      好的导师应该具备爱心和耐心。虽然儿童在本能上与生俱来的“内在的动机”,会驱使他们自动地去接触环境、喜爱环境,以及各形各色的教具。但如果没有老师用她们的“爱”去关注和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便难以持久,而使得蒙台梭利的幼儿成长的“工作”,变成一般成人眼中所谓的游戏,意义和效果就完全变质了。所以有爱心、耐心、高度教育修养的导师,才能使孩子的智力与体能得到有秩序、有层次的发展。
      在蒙台梭利学校,主要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式是自由活动、自我教育。她认为,新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由原来的儿童被动和教师主动,变为儿童主动和教师更多地被动,或者说把教师中心变为儿童中心。蒙台梭利根据上述教育观对幼儿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
      ——具备观察的素质,了解儿童的特点。蒙台梭利认为,观察是一种科学方法,是了解儿童之路。教师只有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观察者,才能耐心地等待,不干涉儿童,尊重儿童的各种活动,使儿童自动地为他们显示其需求。如此教师才能真正地了解儿童的精神,并揭示其生命的法则和内在的秘密,而给予适时与适量的帮助。因此她认为:善于观察应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观察时等待”是教育者的座右铭。有时甚至说:观察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习和研究的唯一的一本书。
      ——善于指导或引导儿童。蒙台梭利认为,观察及了解儿童虽然重要,但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刺激生命——使儿童自由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工作除了消极的观察,还应进行指导、引导及示范。在这方面教师主要有四项职责:
      1 不是直接教儿童方法和观念,也不能采用奖罚等手段因为外部的评价,会剥夺儿童自己独立的能力 。教师的职责是给儿童提供活动的环境及进行作业的教具。教师应成为环境的“保护者”与“管理者”,使这个家舒适、和平、清洁、有秩序。
      2 应是儿童的示范者。即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仪容上要整洁,在风度上要自然、大方、文雅、端庄。因为儿童是吸收者与模仿者,任何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可能无意识地影响儿童人格的发展。
      3 根据儿童的成熟程度,引导儿童选择相应的作业,然后促使他们通过作业,达到自我发现和发展。为了使儿童选择适当的教具,教师先要对教具有充分的了解,对每套教具的难度和在使用中所产生的内在兴趣都要有亲身体验,由此可推断出儿童在每项教具上将花费多少精力和持续多少时间。
      4 指导的另一含义是维持良好的纪律和阻止不良行为。前面已提到,蒙台梭利主张通过“工作”来培养和维持纪律,但是教师必须在两个问题上约束学生:一是不允许冒犯和打扰他人,二是必须正确使用教具。
      ——成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络者与沟通者。蒙台梭利认为,教师必须时常与儿童的父母及生活的社区联系沟通。这是因为家庭与社区都是儿童的社会环境,并占据了儿童生活的大半。通过这种联系,有助于澄清家长与社会的旧教育观念,使学校与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从而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此外,“儿童之家”的特点及重要性即在于使学校与家庭合一,并作为一个过渡机构,使学校具备社会化的功能。
      赫伯特-斯宾塞
      斯宾塞是近代西方科学教育思想的倡导者,他的快乐教育理念来自对孩子天性的透彻分析和妥善驾驭。他提出了“逃走教育,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心理规律,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揭示了科学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对西方科学教育理论的开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19世纪后半期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实证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出生于英格兰德化郡的一个风景秀丽的乡村里,其父亲、叔父、祖父都是教师。
      斯宾塞少年时代在家庭接受父亲的教育,自幼对动植物感兴趣。13岁时被送到叔父家接受更严格的科学训练,经过三年的学习,他掌握了欧几里得几何学、三角学、拉丁文、希腊文、机械学、化学等课程的知识。
      斯宾塞特别喜欢数学和机械学,最感兴趣的是独立观察、分析、探讨问题。1837年,17岁的斯宾塞按照父亲希望的那样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到一所学校做代课教师,同年因其优异的数学成绩而被其父亲的好友邀去参加筑路工程。1837年~1846年间,斯宾塞一边担任筑路工程技术员,一边继续钻研力学、机械学、测量学、地质学以及有关的工程技术。1848年~1853年,斯宾塞担任了《经济学家》杂志编辑。1850年写出《社会青年力学》,1852年出版《进化的假说》。1855年他出版了《心理学原理》,1858年,开始撰写《综合巨著》,这部巨著共十卷,内容包括《第一原理》、《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社会学研究》、《伦理学原理》、《社会学原理》,1896年完成。在此巨著撰写和出版前后,斯宾塞还在杂志上发表了《智育》、《德育》、《体育》以及《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四篇教育论文,1861年将之汇集成册在美国出版,引起了欧美各国的普遍重视,该书先后被译成法、俄、德、拉丁、荷兰、丹麦等几十种文字,发印数百万册。凭着自己自学以及喜爱独立思考的个性,他写出的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著作,对后世的影响颇深。
      1903年12月,斯宾塞病逝,享年83岁。
      斯宾塞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他指出:“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把教育仅仅看作是在严肃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视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他的快乐教育理念来自对孩子天性的透彻分析和妥善驾驭。他提出了“逃走教育,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心理规律,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揭示了科学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成为现代教育史上的一座纪念碑。斯宾塞曾获英、美、法、丹麦等11个国家,32个学术团体学术荣誉称号,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
      这个被很多人称之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牛顿”的斯宾塞,一生都在倡导一种快乐的教育方法。在他的精心培养下,他的孩子小斯宾塞获得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他的教育方法已成为欧美大多数家庭培养社会英才的指南。一位叫艾利奥特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曾经这样评价斯宾塞:“很少有人像斯宾塞一样,对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人民有那样大的吸引力。他像闪电一样冲击着美国和英国的学校教育。在美国,他的思想统治着美国大学达30年之久。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先锋。”
      斯宾塞的教育著作自问世以来,成为西方家庭和学校的教科书,成功培养了无数卓越的孩子。
      斯宾塞的教育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倡科学教育,反对古典主义教育;
    ——提倡自主教育,反对灌输式教育;
    ——提倡快乐和兴趣教育,反对无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
      斯宾塞深切地了解孩子的天性,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他能够在妥善驾驭孩子天性的同时,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
      斯宾塞认为学习本身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很多因素的支持方可成就,比如毅力、定力、静心力、领悟力、努力和练习等等。所以学习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学习那么简单,它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情感、人品、智力、道德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孩子们综合素质提高的同时,其学习能力自然也会提高,学习上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用兴趣引导孩子快乐学习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对一些事物有浓厚的兴趣。一只蚂蚁、一只小鸟、一群蜜蜂或者是一条小鱼,会吸引孩子很长时间的注意力。要他们花20分钟去背诵一段名篇或一首小诗,常常是非常困难的。但他们会在没有任何督促和要求的情况下,花上一个下午去观察一群蚂蚁的活动。这几乎是每个父母都熟悉的情景,他们兴致勃勃,心无旁骛,即使太阳把背晒脱皮,或者汗水顺着脖子往下流也不在乎。这就是兴趣的力量。
      然而,很多家长理智地、毫不怀疑地认为,即使让孩子花上一两年时间去这样与蚂蚁玩,他也不能增长多少知识,这时的关键就在引导。引导他从中去获得新的知识、方法和对孩子有益的习惯。小斯宾塞正是从“蚂蚁的课堂”开始了对他一生都有影响的知识之旅的。
      当斯宾塞发现小斯宾塞开始在花园里对蚂蚁产生兴趣时,便也加入了他的“兴趣小组”。第一天,仅仅是看,是玩。看它们怎样把一粒面包屑搬回来,怎样跑回去报信,带来更多的蚂蚁……第二天,斯宾塞拟出了一份关于蚂蚁的“研究”计划:
    ——在“自然笔记”里开设蚂蚁的专页。
    ——从书本上更多地了解蚂蚁,并作上笔记。
    ——蚂蚁的生理特点:吃什么?用什么走路?用什么工作?
    ——蚂蚁群的生存特点:蚂蚁群有没有王?怎样分工?怎样培育小蚂蚁?
      有了目标,小斯宾塞的兴趣更浓了。如果说开始他只是觉得好玩,那么现在他还觉得有意义了。这项研究持续了几乎一个夏天。实际上,在这份计划里,已溶入了系统获取知识的方法,还能培养孩子专注达到目标的意志。
      类似这样的事一件又一件地“必然地”发生在小斯宾塞的身上。蚂蚁之后是鱼,鱼之后是鸟类,鸟类之后是蜜蜂。有趣的是,小斯宾塞不仅仅学习这些动物的一般知识,而且开始发现它们的一些“群类特点”。
      父母在这种事上“所表现出来”的兴趣会使孩子获得肯定,而有目的的引导不知不觉地让孩子学会了求知的方法。
      “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这句古老的谚语今天和以后都不会过时。这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它所包含的是人类知识的一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法则。同样,“引导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最好的方法”,这句话今天和以后也不会过时。
      兴趣是孩子对事物的主动选择,引导则是促使和加强孩子的这种主动性,使兴趣变得持久、有目的。
      遗憾的是,许多父母虽然对孩子有强烈的教育和培养的愿望,但常常会指责孩子的一些“没有用”的兴趣。父母们会按照社会或学校既定的模式去设计孩子的未来,并企图把孩子的兴趣与这些模式联系起来,企图把一些“有用”的兴趣保留,一些“没用”的则删除掉。而实际上,对于孩子的心智发展来说,很难用“有用”或“没用”去区别他们的兴趣。应该说,每一种兴趣对孩子的求知来说,都是有价值的,明智的父母总能利用这些兴趣把孩子引向各类知识的殿堂,并培养出孩子好的求知习惯。
      所有的父母都应当知道,每一个孩子都会对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兴趣,每一种兴趣都会引导孩子培养某种特长;所有的父母和老师也应该知道,世界上没有笨的孩子,只有方法不恰当的父母或老师。
      就利用孩子的兴趣,通过引导的方式来开启和培养孩子的智力,斯宾塞给家长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当孩子对某件事物表现出兴趣时,不能简单地因为自己认为“没用”而指责、否定他。
    ——利用这种兴趣可能给他带来的快乐专注,从而使他获得与这一兴趣相关的知识。
    ——引导孩子通过自己查阅和请教别人的方式来获得知识。
    ——记录是使知识存留下来,并训练使用文字、图画、书籍的好办法。
    ——对于还不具备文字记录能力的孩子,父母也要给他准备一个笔记本,把题目写下来,让他口述。
    ——尽量不使用“任务”、“作业”这类词,而代之以有趣的开头。          
      引导孩子的好胜心
      每个孩子都有或多或少的好胜心理,希望自己是优秀的。健康的“好胜”和“竞争”的心理可以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使孩子变得更优秀。
      小斯宾塞一直被铁匠的儿子强尼视为竞争对象,因为小斯宾塞的成绩都在班里遥遥领先。
      小斯宾塞对这件事向来都不在意。直到有一次他在体育课上长跑输给了强尼,并且被强尼和其他孩子奚落,小斯宾塞才愤怒了,冲上去扑打强尼,但是强尼个子比他高,力气也比较大,小斯宾塞反而被推倒在地。
      当斯宾塞了解了整件事后,说:“孩子,你输给强尼是很自然的,”他安慰孩子说,“但是这并不是你的错,而是我没有加强你平时的体育锻炼……现在弥补还来得及,你愿意吗?你还想赢他吗?”
      “想!”小斯宾塞擦干脸上的泪痕,精神马上就足了。
      于是,从第二天,小斯宾塞就开始锻炼——为了超越自己,在跑步上胜过强尼。
      在第二个学期的长跑比赛中,强尼和小斯宾塞并列第一。小斯宾塞对这个结果感到很满足。
      这就是好胜心带给孩子的动力。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适当地激发孩子的好胜心,可以增强孩子前进的动力,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
      但是,孩子的好胜心及参与竞争的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培养和锻炼获得的。父母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一些合理的竞争环境。如早上起床,可以让孩子与父母比一比,看谁能按时起床。平时,可以鼓励孩子和小伙伴一起游戏、学习,并有意识地运用比赛的形式让他们比高低、赛胜负。如比一比谁跑得快、谁跳得高、谁的积木搭得好等。在这些简单、轻松的小竞赛中逐渐激励孩子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
      6岁的小汤姆好胜心很强。平时让他练琴,他一点没兴趣。有一天,妈妈带他去亲戚家玩,无意间看到表妹照着那蝌蚪似的五线谱用电子琴弹出几支他所熟悉的歌曲时,小汤姆羡慕极了。回家后,他赶紧找出电子琴,擦干上面的浮尘,拿出来弹,还让妈妈教他弹。有一段时间,小汤姆一听到别人家的琴声,他就连忙拿出自己的电子琴来弹,连玩都不想出去了,好像在和表妹悄悄比赛似的。
      看到小汤姆这样,妈妈想,这正是利用他好胜心的好机会。于是就给孩子请来了音乐老师,并买了一些正规的音乐教材,让小汤姆好好练。
      小汤姆颇有音乐天赋,简谱掌握得很快,两只手弹起来也非常协调。仅仅半年的时间,小汤姆就熟练掌握了音乐的基础知识,并且在全美少年音乐大赛中还获得了个二等奖。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的好胜心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好胜的对象应该超越自我
      竞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实力,而要提高实力,关键是超越自己。当然,孩子要提高自己就得向别人学习,要进行横向的比较,以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但是无论怎样横向比较,最终还要改变自我,才能有成效。连自我都不能超越的人是无法超越别人的,超越自我是超越别人的前提,超越别人只不过是超越自我的一种自然结果。很多家长把超越自我和超越别人的关系颠倒了,他们总是搞横向比较,忽视了孩子自己跟自己比是否有进步。这样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形成眼睛盯着别人位置的不正常的“排队心理”,于是很自然就会滑向嫉妒的泥坑。
      ——好胜应该对事不对人
      所谓“胜”,只是说在某一件事情上比别人做得好,如此而已,并不是说整个人比别人高一等。语文不如你,但数学可能比你好;学习不如你,但体育可能比你强;绘画不如你,但音乐可能比你好。也就是说,所谓胜负,主要是对事而不对人的:人都是平等的,都是好孩子。这样的“好胜”和“竞争”就不容易造成某些孩子的妄自尊大和另一些孩子的自卑,就比较健康。如果对孩子某次考试成绩的高低和某次比赛的输赢太在意,老要分出个“好生”和“差生”,这种竞争的结果就会涉及到孩子整个的生活质量,于是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事情的比赛转移到人的位置上去了。
      ——敢于面对失败
      在竞争中,孩子难免会遭到失败,受到打击。这时,父母千万不能责备、讥笑孩子,这样会使他气馁,甚至失去信心,丧失竞争意识。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从竞争中发现自己的进步和长处,帮助孩子走出失败的阴影,使他懂得竞争既是展示自己的力量,也是检验自己的不足,其目的是求得进步。
      好奇心让孩子自愿学习
      很多孩子对学习是非常敌视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学习剥夺了他们玩耍的重要时间和吃零食的时间。他们宁愿在沙地上玩闹打滚,也不愿意静下心来坐在书桌前学习。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他们不明白学习的真正意义。
      小斯宾塞有一段时间只爱玩游戏,对书本不感兴趣。一天,老斯宾塞拿着个沙漏,告诉他说,这是古时候的钟表,里面的沙子全部漏下去时,整好是三分钟。小斯宾塞想玩玩这个沙漏。这时老斯宾塞说,以沙漏为计时器,和爸爸一起看故事书,每次以三分钟为限。小斯宾塞很高兴地答应了。小斯宾塞果然静静地坐下来听爸爸讲故事。但事实上他根本没有留意看书,而是一直看着那个沙漏,三分钟一到,便跑去玩了。
      老斯宾塞没有气馁,他决定多试几次。这样数次之后,小斯宾塞的视线渐渐由沙漏转移到故事书上了。虽说约定三分钟,但三分钟过后,因为故事情节吸引人,小斯宾塞听得特别入神,他要求延长时间,但老斯宾塞坚持“三分钟”约定,不肯继续讲下去。小斯宾塞为了早点知道故事情节,就自己主动阅读了。
      开始的时候,老斯宾塞在一旁陪伴孩子读书。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小斯宾塞也懂得询问了。
      不久,老斯宾塞教孩子学习查字典。他在以后的短短半年中,所学习的生字超过了很多大孩子。
      当然,故事书也远远不能满足他的阅读兴趣了,小斯宾塞开始广泛地阅读有用的书籍,大大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在人类社会里,对任何事物都保持一种强烈的好奇心的人,兴趣往往十分广泛,创造力也特别强。这种人对大家觉得平常的问题,依然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驱使着他不断学习、积极进取。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看到自己不了解的事物都想探个究竟,小的时候更是这样,孩子会对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感到惊奇,常常会向父母问这问那,久而久之即使最有耐心的父母也会感到麻烦、费劲,其实他们往往忽视重要的一点,好奇心是促使孩子学习、成长的良机。
      好奇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可以培养的,如果学习的内容就像一壶白开水,没有一点悬念,没有人会对此产生兴趣,真正的趣味学习在于制造悬念,由浅入深。
      有一对父母,他们不是把孩子看的书放在书桌上,而是把这些书籍藏起来,可爱的孩子觉得父母既然把它藏起来,肯定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书,便“偷”来仔细阅读。可见,只要掌握了孩子的好奇心,就别怕孩子没有学习的动力。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是父母成功引导孩子的关键所在。
      教育孩子读书也要勾起他们的好奇心,才会被认为有意思,有奔头。眼前的事物才会变得其乐无穷。家长完全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乖乖地学习,还以此为乐。         
      培养孩子的快乐性格
      斯宾塞认为要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就必须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这需要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平时注重孩子的爱好,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孩子必要的引导,孩子的爱好越广泛,自然就越容易拥有快乐的性格。
    ——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
      因为给孩子东西太多会使其产生“获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这样一种错觉,所以应结合事例教育他们,生活的快乐不能仅与物质财富的占有划等号。
    ——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在培养孩子快乐性格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与同龄人在一起玩耍,让他们学会愉快融洽的人际交往。
    ——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机会和权利
      快乐性格的养成与指导和控制孩子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
    ——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与和谐
      家庭和睦也是培养孩子快乐性格的一个主要因素。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后能幸福生活的比在不幸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要多得多。
    ——父母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
      首先应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乐,其秘诀在于有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能很快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在孩子受到某种挫折时,要让他知道前途总是光明的,并教孩子注重调整心理状态,使其恢复快乐的心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10#
发表于 2014-4-29 10:28:21 |只看该作者

斯宾塞:快乐教育法


       快乐教育的禁区 (一)
       斯宾塞认为要实现快乐教育,就必须避免走入下列教育的误区:
    ——粗暴尖刻的言语
       小斯宾塞有一个同学莎拉,他胆子很小,从小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爷爷奶奶对他精心呵护,日常生活几乎大包大揽地代办,慢慢地,莎拉养成了内向、胆怯的性格。
       后来,莎拉开始到父母身边生活,爸爸脾气比较暴躁,莎拉在他面前经常吓得什么都不敢说,不敢做。一天,家里来了客人,爸爸让莎拉给客人倒水,一不小心,茶杯摔在了地上,爸爸当着客人的面劈头盖脸地就骂道:“你真是个笨猪!”生性敏感的莎拉羞愧得无地自容。
       当天晚上,莎拉做了一个噩梦,看见爸爸恶狠狠地指着他的鼻子,用手指着他的脸。从今以后,莎拉看到爸爸就紧张,越紧张越是出错,每当这时,爸爸都毫不留情地加以训斥。莎拉最后患了恐惧症,每天晚上做噩梦,一点风吹草动都紧张得不行。
       莎拉的父母是爱他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由于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会以粗暴的打骂来发泄情绪。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常常不注意就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如:“你看看人家邻居的孩子,学习多好啊,你怎么就这么笨呢?”“你和你爸爸一样,都是没出息的东西。”“你真笨,连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这些语言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自信、自爱。最可怕的是它还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使他们长大了以后心里始终有缺陷。
       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只体现在身体上和智力上,而且还体现在心理上。一棵小树苗,只浇水施肥而不见阳光,就难以长成参天的大树。家庭尊重之于小孩,就好比阳光对于小树苗。要想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切忌在众人面前用命令和训斥的口吻和他们说话,对孩子采取冷漠和粗暴的方法都是非常不可取的。教育孩子时恶言相向是一种极不尊重孩子的表现。
    ——过分地批评孩子
       很多父母易犯这样的错误:孩子犯了小错误,父母跟孩子一样,不去注意,更不用说提醒孩子注意了;而当孩子犯了大错误,正在内疚、痛苦,需要安抚的时候,父母不但不去抚慰那颗脆弱的心,反而不等孩子从挫折感中恢复过来,就在现场大呼小叫,一遍遍捶胸顿足地数落孩子,甚至将孩子过去所犯的错误都翻出来数落一遍。
       事实上,只要孩子不是犯错过大,对一些不符合父母标准的小错误,父母可以加以提醒,不需要横加指责。过多地指责会使孩子常常处于无地自容的境地,尤其是在生人面前斥责孩子,对孩子的打击更大。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消极的思想“我不行”、“我干不了”等等,埋下了自卑的种子。
       对于小错误,父母应当保留孩子的面子,做出适当的提醒。对于大错误,父母同样应该注意孩子的心理承受力,防止批评过度。
    ——冷漠和麻木
       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引起别人的注意,孩子既愿意得到父母的表扬,也愿意忍受父母的批评,而最不希望自己被父母忽视。
       冷漠,对孩子来说是极具杀伤力的行为,冷漠留给孩子的心理阴影将会终身不散。在斯宾塞看来,冷漠地对待孩子比打骂孩子更加恐怖。在冷漠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很容易产生心理异常、心理变态。
      快乐教育的禁区 (二)
       六岁的小女孩泰瑞总是打她两岁的弟弟,她的父母也总是告诫她别碰弟弟或做点好事,如若不然,她就会受到惩罚。但泰瑞的坏行为却并未停止。因此,泰瑞常常是在挨骂之后再被送进她自己的房间。
       其实,泰瑞是因为感到自己的位置被小弟弟取代了,而她又太小,不知道怎样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于是,她才用打弟弟的方式来换取她所期望的父母的关注。
       用挨打来获得母亲的重视和赏识,可见孩子用心之良苦,可见获得重视的感觉对孩子有多么重要。
       但遗憾的是,父母常常因被繁忙的日常生活所累而忘记了去表扬孩子的优点,也忘记了在孩子困惑时帮孩子一把。相反,他们只有等到孩子犯错误之后才去关注他们。
       想要让孩子快乐地成长,父母一定要注意:
       经常抚摸、拥抱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被爱、被关怀;
       不要经常惩罚孩子,尤其不能重罚,更不要为一点小事就对孩子施以身体或心理上的惩罚;
       即使拒绝孩子的要求,也应该让孩子知道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对孩子下达命令;
       必须满足孩子合理的生理需求,不要用不准吃饭、不准上厕所、不准睡觉等手段来处罚孩子。
    ——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斯宾塞指出: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世界,是要靠自尊来支撑的。尊严可以带给人自信,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每个人都有自尊,尤其是还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往往因为年龄阅历的关系更为在意别人的话语,尤其是自己的父母。父母无意间说出的许多话,都可以潜入孩子意识当中,而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和成年生活中不断地支配他们的行为。
       孩子的自尊心像幼苗,一旦受到伤害,会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所以父母除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外,还应该注意培养孩子正常的自尊心。
    ——把自己的遗憾交给孩子完成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父母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弥补父母的遗憾。比如曾经希望当画家的父母,最后没有实现这个愿望,于是他们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就计划把孩子培养成画家来一偿夙愿。
       不加选择地为孩子的未来做很多规划,是很多父母的毛病。孩子们在父母准确给自己定位的人生道路上疲于奔命,更多的精力浪费在以后可能不会用到的知识的学习上,真正自己想学的知识的也可能因此而耽误。
       为人父母者应该知道,当孩子去努力地弥补你遗憾的时候,或许孩子正在制造他自己的遗憾。如果你不尊重孩子的选择,没有给他自由的权利,什么都想让他来完成,往往得不偿失。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很多优点和才能,这些优点便是他们成功的关键。作为父母要能清晰地看到孩子的特长,确信能在什么方面取得贡献,然后引导孩子朝这个方向努力,那样孩子才容易迈向成功。相反,如果父母看不出孩子的优点和才能,让孩子放弃自己的优势,来完成父母没有完成的遗憾,最后肯定无法如愿以偿。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帮孩子寻找并确立一个好的开始,努力之前,先弄清方向,远比一开始就把孩子固定在自己的角色上要来得有效率。
    ——要求孩子十全十美
       对孩子的行为过分挑剔是大多数家长常犯的错误。这些家长时时刻刻地盯着孩子,当他们有些事情做得不好或不对时,就急切地去纠正,直到他们完全无误才肯罢休。
       世界上没有完人,不要期望孩子成为十全十美的人,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宽容,斯宾塞这样真诚地告诫为人父母者。
       家长对孩子进行的严格要求和训练是想让孩子的行为和做事达到完美无缺。然而,只要每个人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家长们多关心孩子表现优秀的一面,并不断地给予鼓励,那么孩子犯错的次数一定会越来越少。相反,家长老是挑孩子的错,不仅会使孩子存在自己常犯错的印象,还会使其对犯错产生恐惧感,这种恐惧心理可导致孩子拒绝做任何事。恐惧的压力会使孩子变得无能,他们认为凡事难以做得完美是因为自己愚笨和无能。
       孩子只有在主动、积极、愉悦的心境下才能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父母的宽容常常会得到孩子的感激和加倍的补偿、回报,适当的激励也会使孩子产生不懈进取的动力。
     参与孩子的活动
     要想让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感到快乐,这需要家长的配合。父母鼓励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同时,父母也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活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和除家庭之外的社会活动。
     斯宾塞常常积极参与孩子的活动,比如音乐会、运动比赛、乐团等任何你算得出来的活动。即使孩子告诉你他不希望父亲去时,他也要去,因为斯宾塞知道,其实孩子希望他去。
     通过参与孩子的活动,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腾出一段特定时间与孩子一起从事爱好,是无比重要的。如果你希望孩子学会持之以恒的品质,掌握其他与工作相关的技能,你就要用你自己的兴趣、可依赖性及独特的指导,为孩子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才是明智的。
     比如,如果你正帮助年幼的孩子学习一项魔术戏法,你自己首先应该掌握,然后才能教会孩子,进而鼓励他练习戏法和表演。如果孩子年龄稍大一些,那么你就应该带他去图书馆,找本关于魔术和魔术家的书,看这方面的电影和录像,帮助他造一个表演台或者在电脑中找到这方面的内容。
     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赞扬和鼓励孩子,以增强他的耐心和耐力。在他厌烦或灰心丧气时这是肯定会发生的 ,你可以建议他休息5分钟,但其后要立即投入工作。不要因为自己不感兴趣或疲劳就泄孩子的气,要他们“今天就这样吧”,或者让他们干些别的有兴趣的事。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但请记住,孩子天性顽强,有弹性,在他们沮丧泄气之时,你纵容他们,就等于损害了这些天生的优点。你在定向及参与程度上要稍有变化,尤其在孩子具有注意力不持久,缺乏动力等问题时更应该如此。首先,要确保自己的爱好与孩子的水平相适应。如果太难,与学校作业十分相像,许多孩子会失去兴趣。如果太简单,没有一点挑战性,那么就不可能让孩子长久保持兴趣。
     即使孩子兴趣转移或者某些方面令人灰心丧气,也要鼓励孩子坚持下去,要想使某个爱好对培养情商技能有用,就必须坚持6个月的时间,最好更长些。请花些时间与孩子一起选择某个爱好,最好能找到某个让你们双方都很感兴趣的爱好,这样就能保证你自己也能坚持下去,从而教会孩子坚持不移的精神。
     鼓励孩子坚持某个爱好只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要想培养孩子勤奋工作、持之以恒的精神,你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维,在一个崇尚立刻满足和迅速完成的文化氛围中,这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工作,它颇费时间和精力。你必须让孩子明白彻底的重要含义清理过的房间与打扫得一尘不染的房间有本质的区别 。完成难度较高的任务时需要耐心如钢琴老师让孩子练习音阶20分钟后不要让他停下来 、耐力用体育锻炼来增强,这方面孩子们比较容易表现出来 和坚定性一旦目标确定下来,就要实现。
     参与孩子的一次活动,做一件你和孩子都想去做的事情,也尽力找到一件需要你们共同努力的工作,就是设计一个有挑战性的家庭合作计划。
     假使你能选出一件大家都感兴趣的工作而一直做下去,会令家人兴奋。不妨试行种植盆栽,或把那一大箱旧相片整理成为家庭照相簿,再或是学会怎样烤制面包。
     有位父亲记得和儿子共同制成一张餐桌时所共享的那份得意心情。他说:“6个月前我们拿着草图和木板动手开工。完工后我们互相对望,嚷道:‘哇!我们做好了!’”
     有位爸爸和儿子想将他们家老而旧的汽车改头换面,他们花了无数个小时一起工作,预想着一天儿子能把它作为自己的车去驾驶。
     家庭计划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开展家庭读书读报活动、学习写作计划,为报刊撰稿、参观博物馆或定期进行乡土旅游与异地旅游、开展家庭小收藏活动、建一座游戏室或屋外的储藏间等等。
     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如何将某一任务分成几个小任务,并按因果关系或优先原则而划分任务,接受指导以及正确衡量,制定并执行资金预算。从而开发孩子的想像力,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促进各种感官的协调配合等。
     通过参与孩子的活动,给孩子做出榜样并予以鼓励,来教会孩子某种本领与合作精神。家长表现出的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的能力,可以帮助孩子学习一些新技能。         
     与孩子共同游戏
     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是儿童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开端。通常游戏时,儿童的认知、记忆、思维、注意力等状况都远比在课堂中的效果好。这是因为儿童在松弛、欢快的游戏情景下,更容易激发出想像力和创造欲望。。可是很多的家长们常爱对孩子重复一句这样的话:都那么大了,还像个小孩子似的玩。
     这是对游戏的误解造成的。斯宾塞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重要的不是玩什么,而是怎样玩,玩的时候有些什么想法和感受。”
     玩布娃娃这样简单的游戏,可能玩得很巧妙;下象棋这种看似“高等”的游戏,却可能玩得很蠢,并且很孩子气。救火、打猎或者假扮印度人的游戏,玩起来都可能颇为有趣,且充满了生动的想像力;相反,读书有时却会毫无意义。
     孩子的游戏如果能够得到家长很好的鼓励和帮助,同样能得到许多有益的东西。从做父母的角度,通过游戏赏识和鼓励自己的孩子也不失为很好的途径。
     著名建筑师伯努瓦在他的回忆录曾写到:父亲曾送给他一大盒做工精致的玩具小兵,幼时的他常常几个小时地玩这些精巧的玩意。他总在和小兵的交战中战胜它们,然后“照料”伤员,把损坏的小兵粘起来,再重新上色。数年之后,这些儿时游戏里的想像跃然于他气势磅礴的剧院设计草图上。
     “彻底、真实而由衷的自由,这就是游戏。”这种对游戏的感受影响了这位建筑师的一生。童年时养成的扮演胜者角色的习惯,给了他自信和鼓舞,并把这种习惯作为一个起点,直至鬓发斑白。
     游戏或者运动本身固然对身心有益,但更重要的是,它使全家有机会一起开心地玩几小时。
     一位有三个子女的母亲说:“孩子们小的时候,我们周末常去野外露营。在下雨天我们就在带小帐篷的拖车上,找出那副商品期货纸牌游戏来,假装自己是谷类期货交易所的经纪人。我们会大声呼喝,弄得公园管理员误以为我们是在打架。”
     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营养催化剂”。一个感受不到父母关爱的孩子,其情感发展也不可能正常,而情感的发展对于孩子的整体发展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很多父母整日忙于工作,无形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少了一份情感交流与沟通,这是造成一些孩子冷漠、孤僻的最重要的原因。
     不少家长认为游戏和玩耍不是重要的事情,甚至是有害无利的,并把这种观点带到家庭教育中。因此,有的家长把家庭教育理解为对孩子进行早期知识技能的训练。
     其实,很多教育实践和研究已经证明,提前开始的知识技能的强化训练,并不能给孩子带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挑战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而其所造成的短期危害是使幼儿出现过度紧张、厌食、头晕及耳鸣等症状,长期危害是使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伤害。究其原因,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的心理生理发育和认知的规律。     
     许多研究证明,由婴幼儿自定前进步伐,自我控制的游戏是他们学习与发展的最佳途径;游戏是幼年时期重要的任务,缺少游戏的机会和经验,将影响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游戏还是婴幼儿理解世界、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游戏对于成人而言,是工作之余的消遣和娱乐,但游戏对于婴幼儿来说,却是他们的“工作”,是他们生活中的正经事。为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我们做家长的应该保障婴幼儿做游戏的权利。
     普通的机器越使用越受到磨损,性能越变得落后,这是毫无办法的。然而,人的头脑却完全相反,通过对大脑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可知,人的大脑越使用越几乎是可以无限制地延长使用。
     玩游戏是孩子锻炼大脑最好的方法之一。只要父母在孩子娱乐的时候,稍微动脑想办法,做一些努力,把理论基础知识融于娱乐之中,单纯的玩耍也会马上变成使大脑变聪明的工具。
     游戏可以促进孩子的身体生长发育,孩子在游戏中,身体的各器官和组织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各种不同的游戏,大小不同的运动量,活动着身体的不同部位,从而促进着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对孩子的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有利。孩子在进行游戏时,总是非常积极的、欢乐的,总是伴随着愉快的情绪。
     这种愉快的心,又保证着孩子身体的健康,保证着机体的正常发育。
     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孩子的知识,促进其智力和语言的发展。游戏是孩子对现实生活的特殊反映。在游戏中,孩子广泛使用着各种玩具,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运用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游戏的同时也是运用智慧的活动。在孩子玩各种游戏时,需要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注意力、思维力和想像力等六种智力要素的积极参与,并在游戏进行过程中不断地解决不同游戏情景中产生的不同问题,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孩子智力的发展。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游戏对孩子创造力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孩子的所有游戏都离不开想像,而想像和创造关系密切,不可分割。没有大胆的“异想天开”的想像,也就无所谓创造。
     仔细观察孩子的游戏,就会发现孩子在游戏中充满了奇特想像和不同凡响的创造与主动探索精神。         
     倾听孩子的心声
     小斯宾塞喜欢在吃晚饭时和爸爸说他们学校、同学以及周边发生的事情:哪个同学被老师表扬了,哪个同学被老师惩罚了;他在田野里发现的蝴蝶开始飞舞了;同桌的乔治在女同学的书桌里放蟾蜍……小斯宾塞总是滔滔不绝地说着,尽管斯宾塞有时候很忙需要静下心来想些事情,但对于孩子的话,他还是饶有兴致地倾听着。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餐桌上说话是不对的,但斯宾塞却不这样认为,他能够倾听孩子说话。你可以想一想,当孩子兴致勃勃说话的时候,父母不但不愿意听,而且还打断他说话,让他好好吃饭,那多让孩子扫兴啊!即使是大人,如果受到这样的对待,也会感到自己不受重视、没有分量。
     在家庭教育中,学会倾听孩子讲话是交流的基本要求。尊重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能够创造更多与孩子交流的机会。
     一位母亲在咽喉病被迫噤声后所发生的故事值得我们思考。
     一天,安放学回家,进门就嚷着:“我恨老师!我再也不到学校去了!”
     听到孩子这么说,在我声带没病时,我就要严厉地回敬他了。但是,那天我没那样做,我要看看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我那愤怒的孩子,蜷伏在我身边,把头搁在我的膝盖上,伤心地哭了,他说:“妈妈,今天老师叫我们写一篇作文,我拼错了一个字,老师指出了这个错字,引起哄堂大笑,我窘极了!”
     我用手搂着他,他沉默了几分钟,接着他挣脱了我,平静地说:“我要去公园会杰米了。谢谢妈妈!”
     我的沉默换来了迪安的信任和理解,使他能向我吐露他的内心痛苦,实际上,他不需要我的教训与忠告,他受到了伤害,他需要有人听他诉说内心的痛苦。
     要当一个好听众。很多人认为小孩子讲的话都是无稽之谈。然而我认为如果现在能听取孩子所关心的事,将来当他到十几岁后也能分担父母所操心的事。
     一个离家出走的十几岁姑娘的母亲深有感慨地说:“我不该去打断她的话头,不管她如何滔滔不绝。这样当她长成十几岁大姑娘时,有事就会和我商量了。”
     一个孩子说:“老师,请您耐心地听听我所提出的问题。只有您肯听我讲,我才能向您学习去听别人讲。”善解人意的人是能够听得出这番话是隐藏着委屈和挫折的。
     现在,耐心地听孩子讲话的父母似乎越来越少了。常常看到有的人在当小孩子靠近时不得不应酬一下,并说出“不善于与孩子打交道……”之类的话,说完就急忙躲开了。而作为孩的父母,不是面对孩子主动说话,而只顾看着报纸或电视随声附和地聊上几句,很少看到父母面对面地耐心地听孩子说话的情景。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常常听到父母叹息说:“孩子有什么话也不给我说,我说什么孩子也不入耳。”孩子也抱怨说:“父母什么事也不给我们讲明白。”“父母光说自己想说的话,可我想说的话,父母都不听。”这种令人担忧的状况在不断蔓延之中。
     我们都渴望有人听自己说话,精神病学家的诊所挤满了需要别人聆听的人。在大多数的情形下,人与人不能沟通,因为只有人说话而没有人听。一个挽回家庭关系成绩优良的调解人说:“我令一家人言归于好,真不费什么劲。我只是让每个人有发言的机会,别的人都在听——但不准插嘴。往往这是全家人多年来初次细心聆听彼此说话。”
     聆听是表示关怀的一种方式,可以使亲子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并建立友谊。
     学会倾听也是了解孩子最有效的途径,应该引起父母足够的重视。家长有必要定期抽出专门时间来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孩子对你的信任感会越来越深。他会向你袒露内心世界,让你知道他对事物的看法和感觉。
     学会倾听不光是听孩子讲话,而是一块儿“交心”,孩子和大人共创一个共享快乐的世界。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要听他说话,还要注意他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让他选择题目,表示谅解和同情,对于他的感受或意见不要作出轻率的结论。
     许多家长与孩子打交道感到苦恼是因为还没有与孩子真正交心的缘故。如果能够与孩子交心谈心,大人和孩子就处在没有“墙壁”、“互相理解”的安全感之中;如果孩子从幼小时期就有这种体验的话,那就决不会出现家长与孩子断绝关系的现象了。
     只有把耐心倾听孩子的话作为日常生活的行动,孩子的世界就能渐渐地看清楚了,做父母就会从中发现乐趣而不是苦恼。
     有经验的父母提出,通过听孩子说话来了解他们的感受,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方式。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都要尽可能找时间立即去倾听,而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空闲时间再说。与孩子谈话,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导孩子的机会。立即倾听孩子的谈话,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孩子才愿意把他所有的事都告诉我们。而对我们来说,了解孩子头脑里想的是什么,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此,当孩子与我们谈话时,我们要尽可能地立即与他交谈,这样孩子就不会失望了,他可以感受到他对于我们是多么的重要,他也就会更多地把心里话告诉我们。
     认真倾听,不能只是一种姿态。如果我们将这种态度当作一个技巧采用,只是用此来“骗取”孩子的信任,“套”出他们的真实思想,一边做出倾听的样子,一边想着驳回的理由和转变他的想法的途径,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新观点中可取之处,只要不符合自己的看法就一概否定,内心深处还是认为以孩子的经验与认识又能懂得多少,如此反复几次,孩子便有上当的感觉,不再会接受你的亲近了。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斯宾塞认为: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心智和才能的发挥至关重要。父母的教养态度如果比较热情、民主而非冷漠、独裁,孩子的智能就比较高。在温暖而充满爱的家庭中,父母能尊重和接纳孩子的问题,鼓励和赞美孩子的优良表现,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健全的人格,还能激发其创意而使其变得更聪明。
     那么如何营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呢?
     ——父母相爱
     父母应该真诚相爱,而且要公开地让孩子们看到这种爱情。父亲要很真实地让他们看到那些细微的关心:在饭桌边为她摆好椅子,逢年过节向他们的母亲赠送礼物,出门时给她写信……   
     如果一个孩子了解他的父母是相亲相爱的话,就无需更多地向他解释什么是友爱和美善了。爸爸妈妈的真实情感流入了孩子的心田,从而培养他能够在将来的各种关系中发现真挚的感情。当妈妈和爸爸手拉着手散步时,孩子也会和他们拉着手,但如果他们各行其道,孩子便很自然地跑到了一边。
     ——父母共同教育孩子
     大多情况下,在家务和养育孩子方面妻子要比丈夫付出的多,而一个良好的家庭里,父亲应该自觉地帮助妻子,这样不但会赢得孩子的尊敬,而且会使夫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抚养教育孩子,帮助妻子就是对孩子的爱。
     ——家长做出榜样
     父母需要主动地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会上成长。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样。当我们把脏东西放入垃圾箱里,孩子也会这样做而如果我们随处乱丢的话,孩子也会乱丢杂物。孩子在潜移默化地模仿着我们,因此我们需要使自己成为好的榜样。如果我们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助人为乐,处世豁达,我们的孩子也就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
     ——人格独立平等
     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和孩子的人格应保持平等,父母不应该因子女年纪小,而漠视他在家中的地位。平等是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的前提。父母、子女任何一方的优越感都会对其他家庭成员造成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隔阂。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家庭成员人格的平等使孩子乐于把家里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孩子也易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一个甜蜜的家庭,父母与子女间应该有最好的沟通而且彼此体谅与尊重。父母给孩子自由,同时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任,使子女能明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赏识     
     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和孩子之间应该相互欣赏对方的优点,容忍对方的缺陷。          
     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
     小斯宾塞最喜欢的故事就是《塞尔玛的转变》,尽管这个故事他已经听过很多次了,但还是喜欢听。
     有一位女士叫塞尔玛,她随丈夫去从军。没想到,部队驻扎的地方在沙漠地带,住的是铁皮房子,她与周围的印第安人、墨西哥人语言不通,当地气温很高,在仙人掌的阴影下都是华氏125度。更糟糕的是,后来她丈夫奉命远征,只留下她孤身一人。因此她整天愁眉不展,度日如年。没办法,她只好写信给父母。
     好不容易盼来了回信,急忙打开一看,塞尔玛大失所望。父母既没有安慰她,也没说叫她赶快回去,上面只有三行字:“两个人在监狱的铁窗往外看,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另一个看到的却是天上的星星。”塞尔玛反复看,反复琢磨,终于明白了父母的苦心,原来父母是希望她不要总是消极地看问题。
     于是,她开始主动和那些印第安人、墨西哥人交朋友,结果使她十分惊喜,因为她发现他们都十分好客、热情;她又开始研究沙漠里的仙人掌,并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这时她惊奇地发现那些仙人掌千姿百态,使人沉醉着迷;她欣赏沙漠的落日,感受沙漠里的海市蜃楼。经过这样的改变,塞尔玛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了,变得使她每天都仿佛沐浴在春光里。
     这是为什么呢?沙漠还是原来的沙漠,铁皮房还是那个铁皮房,印第安人、墨西哥人也都没有改变,因为她的内心发生了改变。过去她习惯选择消极的一面,现在她习惯选择积极的一面去看。后来,她还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一本书叫《快乐的城堡》,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积极的心态对每个孩子来说都非常重要。任何事物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问题就在于孩子用怎样的心态去选择、对待它们。如果孩子是积极的,他看到的就是乐观、进步、向上的一面,他的生活、学习、人际关系及周围的一切就都是成功向上的;如果孩子是消极的,他看到的就是悲观、失望、灰暗的一面,他的生活自然也就快乐不起来。
     我们从早到晚也都是在做着选择的事情,比如出门看见邻居,是微笑招呼还是形同陌路?清晨是立刻起床还是睡懒觉?无数人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积极的选择可以帮助人树立自信,克服自卑,还可以帮助人克服忧虑和烦恼、调整心态。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孩子克服困难,使人看到希望,保持进取的旺盛斗志。消极心态使孩子沮丧、失望,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了抱怨,自我封闭,限制和扼杀自己的潜能。
     积极的心态,就是心灵的健康和营养。而消极的心态,却是心灵的垃圾。一个积极心态的孩子并不否认消极因素的存在,他只是学会了不让自己沉溺其中。一个积极心态的孩子常能心存光明远景,即使身陷因境,也能以愉悦的态度走出困境,迎向光明。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却不看重积极的一面,专挑孩子的缺点,孩子考数学时如果20题里错了5题,他们便会责备孩子。他们只看到错了的5题,却没有看到算对了15题,这种态度只能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知道成绩不理想吗?他早知道了,老师已经在考卷上写上了,父母不要再给他增加压力,而应该鼓励。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获得的任何进步都要给他们鼓励,应该重视他们努力的过程,而不要单看成果。
     积极的心态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影响很大。一个自以为自己不如别人的孩子,总是倾向于向人们说自己不行,而父母把孩子的一次失败或一时的弱点作为能力缺陷讲给人家听时,孩子的自责就会得到强化,并逐渐地在心理上凝固成一种本非事实的事实,这是非常有害的。这样,会使孩子由一般的自责转变成自我失败主义心理,严重地压抑孩子的进取心和创造性。
     积极的心态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学到的,不论孩子以前是什么人,也不论你原来的处境、气质与智力怎样,凭着积极的思维,你都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积极的人。
     斯宾塞提供了以下方法来帮助父母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
    ——用美好的感觉、信心与目标去影响孩子。孩子很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如果他感受到了你的积极,他会慢慢获得一种美好的人生感觉,信心倍增,人生目标感也越来越强烈。孩子还会用这种积极的响应来发展积极的关系,同时帮助他人获得积极心态。
    ——在家里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
    ——寻找孩子身上最好的东西。最差劲的人身上也有优点,最完美的人身上也有缺点,你眼睛盯住什么,你肯定就能看到什么,寻找孩子身上最好的东西,这会使他们对自己有良好的感觉,能促使他们成长,努力做到最好,并且创造出一个积极的、卓有成效的环境。
    ——让孩子明白事物的面性,懂得任何事情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
    ——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赏识他们的长处,并告诉孩子积极看待他们的好处,让他们对积极的选择有切身体会。
    ——对孩子的缺点,要积极看待,帮助他改正,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
     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有一段时间,小斯宾塞成绩下滑得很厉害,虽然他平时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但还是感觉在某些方面似乎差人一等。因此,他感到很沮丧。
     小斯宾塞终于带着失望的心情来到父亲的卧室,难过地说:“爸爸,我想退学。”
     “为什么?”父亲奇怪地问。
     “我……我感觉比别人笨,有些课程越学越退步。”
     “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孩子!”父亲说。
     “在我的感觉中,这一个月来,你虽然比以前稍有退步,但在其他课程上进步明显,在我的心目中,你是个勤奋而又成功的孩子。”
     “真的是这样吗?”小斯宾塞略带惊喜地问。
     “真的是这样的!照这样发展,只要你能弥补那门课程的缺陷,你一定会重新取得优异的成绩的。”父亲继续说,“在我小时候,人们都认为我是个笨孩子,那时的我是多么的难过!后来,我摆脱了忧郁,同时也摆脱了‘笨’,你比我当年强多了!”
     经过这一段对话之后,小斯宾塞内心深处升起了希望。他的信心又回来了,凭着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孩子的自信心他自我激励外,也需要来自父母的赏识。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家长说他聪明,他就聪明。你要给孩子充足的自信,不断激励孩子,相信他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对他的前途充满希望。这样你才能更快地帮助他取得成功。
     家长要学会适时鼓励孩子,并不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每一个做家长的,都要仔细地研究与思考,如何去鼓励孩子,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
     鼓励听起来十分吸引人,但它的概念及如何实行却很不清楚。人们常常并不明白什么是鼓励,甚至以为鼓励就是说好听的,表扬一下。其实,鼓励是为孩子提供机会,培养一种信心对我感兴趣的事我有能力做出贡献我可以对周围的事物及我本人的生活产生影响我可以对我感兴趣的事做出积极主动的反应。鼓励是教育孩子生活的基本能力,孩子需要这种能力 而成为个人生活与社会交流中的成功者。
     鼓励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的,如赞扬孩子几句,给孩子一个拥抱,使他们感到一些安慰。偶尔为之并不困难,然而要成为父母的一种心态,并时时刻刻表现出来,着实有些困难。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随意性很强,心情好的时候一个劲地表扬和鼓励,心情不好则肆意责骂。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做父母应该认真审视他们身上的优势,采取引导和鼓励的方法,帮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建立自信。
     “你真棒!”“你能行!只要努力做,你一定会做得更好”这样的话语应该经常出现在与孩子的交谈中。渐渐地,孩子的积极性高了,学习的兴趣也就强了。
     有才能不一定能成功,但有自信却能创造成功的条件并最终获得成功。自信对于成功有决定意义,由于孩子弱小,往往看不到自己的潜能,因而常常表现为缺乏自信。因此,优秀父母的一大特色就是善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一般人都会有一种体会,如果自己的才能受到重视或褒奖,特别是受到自己尊重的人的重视,往往会发挥得更加充分。孩子更是这样,听到表扬的话,做事的意愿会大大提高,尤其是受到自己信赖的人,如父母、老师的表扬,会增添孩子的自信心,更加用功努力。但如果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成绩,而父母对此表示冷漠或不屑一顾,那么对儿童的心灵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在孩子的幼年时期,面对着大千世界,常常会感到束手无策。但是,他们仍然有勇气进行各种尝试,并学习各种方法,以便自己适应并融入到这个世界中。作为成年人,尤其是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给他们更多的信心,去迎接挑战,克服困难。
     然而许多父母却反其道而行之,对孩子的能力抱有怀疑的态度,在他们的偏见中,认为只有在某一个年龄阶段,才能做一种事情。比如一个两岁的孩子,如果帮助父母收拾桌子,当他手中拿到一个盘子的时候,妈妈会很快地说:“不要动它,你会打碎它的!”这样,你可以保存好那个盘子,但是你的举动在孩子的信心上却投下了阴影,而且推迟了他的某种能力的发展,或者说你阻止了一个小天才的产生。
     父母们常常漫不经心地向孩子们展示自己多么有能力、有魄力、有气力。他们的每一句话,比如:“你怎么把房间搞得这么乱”或“你怎么把衣服穿反了”,都会向孩子们显示他们是多么的无能,是多么的缺乏经验。其实,他们哪里想得到,他们这么做,就会使孩子慢慢地失去信心,失去了自己努力去探索、去追求、去锻炼的自觉性,忘记只有通过各种锻炼和闯荡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当孩子犯错误或试图做一件事情而没有成功时,父母应该避免用语言、行动向孩子来证明其失败;应该把事情和做事的人分开。在父母的脑子里,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只能说明孩子缺乏技巧,这种技巧有时是因为父母没有很认真地传授,而丝毫不该影响对孩子本身的价值的判断。
     父母应该培养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同时并不降低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意识。孩子和成人一样,有勇气去犯错误,去纠正和改正错误。敢于犯错误和改正错误是同样珍贵的。父母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要顾及到不要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同时还要知道,如何去鼓励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自信程度表现在他的行为中,如果孩子缺乏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对自己价值的信任,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缺乏效率,缺乏积极主动性,他们不会通过积极参与和贡献,来寻找自己的归属感。
     没有自信的孩子,会很轻易地放弃任何努力,表现出自己是无用的,而且有时还故意做出反其道而行之的事情,这样做的原因是他认为自己是无能的,不能做出任何有意义的贡献,是没有价值的,那么还不如做些恼人的具体事情,起码还能得到别人的注意。家长主观地不问青红皂白随便训斥或打骂孩子,是最容易挫伤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
     肯定孩子的成绩哪怕再小的成绩,让孩子知道父母看出了他们的进步,如果父母肯定孩子朝正确的方向迈出的每一步,就会使孩子感受到鼓舞,因而产生争取更大成绩的动力。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1-28 05:02 , Processed in 0.02253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