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清认为: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视角、一种模式,它与情境教育、和谐教育、愉快教育一样,只是探索的视角不同,但追求的规律性是相同的,它和陶行知教育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赏识,是陶行知儿童观的真谛。与城市孩子比,农村孩子最易自卑,最缺的是自信心,最需要赏识。作为一位农村教师,对此我深有感触。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爱优秀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共性,爱后进学生则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技艺和耐心,不仅要懂得爱,更要会爱。要让每一位老师都拥有一个良好的“花苞心态”。要学会等待,因为迟开的花朵也许会更美丽,有了这样的心态,才能够去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潜力,理解学生的个性,包容学生的差异,激励学生的长处,提醒学生的缺点,让学生快乐中成长。 赏识是欣赏、拥抱与赞扬;赏识是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觉得“我能行”;赏识是关注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为孩子营造一个愉快、舒展的成长环境;赏识是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泄气,多赞扬,少斥责;赏识是优点的放大,缺点的缩小;赏识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赏识是爱,是尊重、理解、宽容前提下的爱,是包含信任和等待的爱,是和谐而平等的爱,是鼓励孩子追求成功的爱,更是陪伴孩子品尝失败的爱。 就从杨瑞清老师这里开始,从细节开始,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泄气,多赞扬,少斥责……相信总有一天孩子会明白,学会爱比分数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