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找课堂教学的“高速公路”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6:21: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寻找课堂教学的“高速公路”

——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沈阳市沈北新区辉山学校    郭天笑

【摘要】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效课堂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为课堂教学寻找“高速公路”,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课改 高效课堂 策略

【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安丘四中的“信心培养”,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以及泗阳中学的“学习前置”等,无一不取丰硕的教育成果。所以,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下面就课堂教学改革谈谈我个人的做法和初步的认识。

【正文】

一、课堂座位的改变

传统的座位模式一直是按成绩排位的,在学生头脑中早已形成了思维定势:优生坐的都是好座位,差生、调皮生都得靠边坐、靠后坐。当然,这也是教师管理学生的措施之一。但是这种模式确实给一部分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有的学生就破罐子破摔,厌学、违纪行为屡禁不止。于是,我们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学习小组的建立,目的很清楚,好、中、差学生均匀分开,真正做到一带多,多带一的帮扶,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科学的分组是有效地实施绿色课堂的关键,而分组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公平,包括组员人数的公平和整组学习力的均衡。具体实施如下:

以一个班48人为例,可分6组,每组8人。

1、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考试,并综合排名。一般排在前6名的同学即被选作每组的“一号”,担任组长工作。第1名同学为一组1号,第2名同学为二组1号,以此类推,第6名同学为六组1号。

2、排在7——12名的学生为每组的“二号”,担任副组长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第7名与第6名同组,第8名与第5名同组,第9名与第4名同组,第10名与第3名同组,第11名与第2名同组,第12名与第1名同组。这样组合的目的就是尽量使每组的实力均等。

3、将排在13——18名的学生顺次排在一至六组为每组“三号”,将排在19——24名的学生反向排在六至一组为每组“四号”。依照以上办法,将剩下的所有学生排进组内。

学习小组建立好之后的下一步就是组内座次的安排。在座次安排上主要考虑的是组员协作能力的实现,即优带差的关系,达到一带多的效果,座次效果如下:

⑥         ③

                                                 ①         ⑧

                                             ⑦         ②

                                             ④         ⑤

这样“1号”的周围是“6、7、8号”,“2号”的周围是“5、7、8号”, “3号”的周围是“6、8号”, “4号”的周围是“5、7号”。每个学优生都能带动多个学困生,而每个学困生又有多个学优生来带动。学困生会受到多方位立体式的帮助,学优生也能充分地得到锻炼。

二、课堂环境的建设

一个新的班级模式的创建就必须有相应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它体现了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理念。我的做法是:激励斗志,树立信心,放开束缚,快乐学习,持之以恒,体验成功。

(一)软环境的建设

小组名的启用:我们班分6个学习小组。有的同学提出为自己的小组命名,我认为学生的提议不错,我同意孩子们的想法。课堂上老师就不用喊1、2、3组来进行提问,这样使课堂增加了不少趣味,但我又强调:各小组的组名起的要有意义,能够激励学习,激发斗志的。这样一来,同学们的士气一下子被激起来了,自豪感油然而生,大家都跃跃欲试。无形之中,同学之间也就展开了竞争。

(二) 班级的硬环境建设

所谓硬环境建设,就是“铁的管理、细化的措施”。也就是要为课任教师创造一个简便易行的课堂操作模式,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便于课任教师在教学中更好的实施教学,具体布置是:将前后两块黑板平分为六等份。前面黑板边缘的位置设置积分表格,方便各科老师在自己课上量化积分。通过一个学期的试行,效果很好!学生已经基本适应这样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式,大多数学生都赞成这样的教学模式。当然,还有许多细化的管理细则,我们都还在不断深入加强。另外,班主任的课后的“看”和“盯”也要跟踪到位。大家都知道五、六年级的孩子贪玩,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没有人盯着他们的时候,马上就会放松了学习。所以要想巩固改革成果,并使改革能不断深入下去,班主任的严格细化管理一定要跟上,充分协调好本班的各科教师间关系,多渠道及时掌握学生的各方面的动向,并采用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问题。这样,班级才能良性地运作下去。这就是所谓的班级硬环境建设。

三、课堂发言的培养

1、发言积极性的培养

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高,与周密、科学的课堂评价是分不开的。教师应设计小组发言统计评比机制。在一堂课上,学生只要发言就会为本组赢得1分,主动发言且正确的身为本组的几号就相应地得到几分。发言准确还会额外获得教师赠送的绿叶(额外加3分),发言特别优秀的还可能会额外获得教师赠送的红花(额外加5分),组长会将本组的个人得分详细地记录下来。教师再对这些分数进行每课一记录、每日一总结、每周一评比,对成绩高的小组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这无疑对学生是一种正向激励,他们当然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了。

2、发言准确性的培养

刚开始会觉得举步维艰,学生不会表达,甚至说不了完整话。此时不要急于求成。仔细想想,问题不在学生,学生从前没经历过,不明白怎样表达很正常。所以应该培养典型,以点带面逐一突破。

先培养几个组长,分给他们不同的任务,教师亲自示范,然后他们再在课堂上展示。与此同时,教师要对教学环节中的问题进行修改,降低问题的难度,降低学生的任务量,学生会逐渐找到感觉。之后再逐渐提升难度,加大任务量。

开始对学生的要求要简单,只要能够把他们想说的话完整地说出来就好,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语言。循序渐进地要求他们发言要有学科特点。数学课发言要有数学的特征,简洁而准确(如:“我来纠正”,“我来补充”等);语文课发言要有语文的味道,深刻而含情(如:“从这一段心理描写中我感受到了主人公……”,“这美妙的语言生动地诠释了作者对……的无限赞美之情”等)。

四、小组讨论的训练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要有组织者,通常为组内的“1号”成员,他负责维持讨论时的纪律,协调不同的观点,总结最后的结论,选择汇报时的发言人。

在讨论过程中尽量要求每位组员都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实在不能发言的学生要认真倾听做好记录。

五、教学环节的实施

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我把我的课堂教学分为五个环节:

一、旧知记得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本环节侧重培养学生的复习能力。所学知识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

每节课开始的1~3分钟都要让学生自由的交流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内容包括理论概念,重点题型,学习体会,甚至学生在课外收集到的相关资料。长期坚持会使学生养成每日复习的好习惯,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诊断的好机会。

二、新课早知道(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本环节侧重对学生的预习能力进行培养。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习是学生学习全过程中的第一环节,是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其最大的好处是能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弄懂新课的内容和概念,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为老师上课做好准备。

在复习环节结束后的1~2分钟要让学生主动的交流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学生把自己通过预习所掌握的比较浅显的知识拿出来,与同学们进行分享即可,不要求有多深入。但长期坚持会大大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完成的内容会越来越多。同时也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针对一些简单问题的讲解,有效地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大家来探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因此,在讲授新知的过程中我们尽量要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克服小组合作学习中流于形式或作用不大等弊端,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落到实处?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手段来解决。

四、共同来提高(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本环节侧重对学生进行课堂练习的训练。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的练习质量作基础。因此,课堂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必须精心设计。基本要求是题量充足,覆盖广;难度适宜,有梯度。

五、新知总结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本环节侧重对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进行培养。一节高效的小学数学课不仅要有有趣是开头,还要有完美的结尾,正如一个成语所说的:“善始善终”!良好的课堂开端能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作用,那么完整的课堂小结能达到 “课虽终,趣犹存”的境界。

一节课的最后3分钟,往往是学生大脑最疲劳、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如果指导学生稍作放松,谈一谈本节课自己的收获,不仅能巩固知识、强化兴趣,还能进一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在愉快的氛围中把一节课结束。

以上每个环节都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在每个环节的开始,师生口号式的对话阶段性地唤起孩子的注意力,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精神溜号,提高教学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寻找课堂教学的“高速公路”就是力求从“学生——教师——教学流程”三个维度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授课方式。达到学生爱学、会学、学得会,教师能教、爱教、教得好的目的。让学生得到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让教师能够轻松地创造性地工作。实现“小课堂大视野”的绿色课堂效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沙发
发表于 2014-11-16 15:28:34 |只看该作者
很有启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5-21 14:16 , Processed in 0.01656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