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心感悟数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0 15:05: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用心感悟数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摘要】2010年我很荣幸的成为了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回想起第一次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感觉,那种幸福与胆怯并存的心情,至今记忆犹新。转眼间,我已经与这所小学共同度过了四个春夏秋冬。每天清晨都能看到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还有那银铃般动听的“老师好”,温暖着我的心房。我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感受数学带给我们的快乐。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在四年的教学中,我不断的去学习,汲取他人的长处,来充实自己的教学经验,慢慢的在数学中感悟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对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问题,成了我们数学教师共同探讨的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教学方法   主体  课堂氛围

一、做好课前准备,备教材、备学生

(1)备课是教学中的首要环节。备课时教师应该先分析这节课要学生掌握什么,理解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一般同一个课题我会从网上搜索几篇教案,然后看教学情境、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哪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课堂作业的巩固环节更有针对性等,就选择哪部分,从而组合成一篇比较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案。教案是不是完全自己设计不是那么重要,只要是有选择性地参考,再进行修改,让自己的教案更能服务与学生就可以了。

    (2)教师备课不仅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认真备好教案。先是个人备,再把自己掌握不准确的地方和同事进行交流,最后是半小时左右的个人课前心备,心备更详细具体。充分利用课堂生成,及时拓展提升,满足优等生的学习需要,同时,兼顾学困生的学习。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讲者

     1预习  学生预习之前,教师应提出具体的预习目标,针对所教知识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到课本中找答案,带着问题去思考去预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对于所提出的问题,在讲课中教师要一一提问,看一下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与掌握了。

    2新课教学

(1). 新课讲解时间安排

开门见山进行新课的教学。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有限,教师应注重课堂效率,一节课40分钟,5分钟复习导入,15分钟教师进行新课讲解,教师应做到精讲,少讲。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了,学生才会愿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新课讲解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营造一个幽默的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3)、把数学例题生活化

(1)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于例题的讲解,教师可以选择与课本例题类型相似的现实生活的例子讲解新知识,便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模式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把问题情境生活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因此,在课堂举例时多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4)、如何使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

教师可以在讲解新知识或者练习时,如果看到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首先可以叫这个学生重复你刚才所说的内容。其次,还可以把这个学生叫到讲台前,作为教师讲解新知识的一个例子。这是考验教师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在实践中寻找规律和学习的技巧

1、计算题(口算,估算,笔算,脱式计算)

(1)首先,可以对于不同的学生(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采取分类型出题,由易到难,再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确保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后进生吃少。

其次,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互帮互助,让学生自己去讲解不明白的地方,互相学习。再次,计算要多样化,教师可以采取一帮一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对于课堂的上学生出现的错题,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讲解。便于学生更深刻的记忆。最后,计算题的速度也由为重要,教师必须训练学生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远离计算器。

(2)不管是低段、中段还是高段数学,计算训练不能停顿。要使学生计算过关,靠突击不行,必须靠平时加强基本训练,持之以恒。每天在小黑板上留几道计算题,天天如此,及时批改,纠正错误。

2、应用题

(1)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对于应用题,教师可以叫学生去多读题,达到背过的程度,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完成应用题的解答。做应用题时,教师尽量做到少提示或者不提示,这样学生自己做出的题目,记忆才更深刻。

(2)每一种应用题都有自己的解答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学会熟记这些方法。把知识理论化。教师应该对应用题进行分类教学。

四、作业布置灵活,让学生在作业中找到成就感

(1)教师应该布置有弹性的作业,让更多的学生心灵得到满足,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2)布置作业不一定要多,而是要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让他们在作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骄傲和快乐。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在习惯中学习数学知识

(1)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复习或者做练习题时,通过这道题,让学生去想这道题与课本中学习的什么知识有关,既加深了知识的记忆,还完成了练习题。也可以通过看的错题本上的记录来复习,简单快捷,提高学习效率。

(3)无论是平时复习,还是终考前的复习,教师都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计划具体到每一天,每一课,每一题。复习的每道题目都要精心挑选,有了计划,就要严格按计划行事。复习时要因材施教,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像一些拓展题就可以允许不完成,换给他们做一些基础的知识练习,比如计算题,书上的练习题,他们可以反复练习,达到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而其他同学,可以跟教师练习一些有难度的题,这样可以有助于优生思维的拓展。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仅仅要教好数学,还要和学生做朋友,多和学生谈心,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走进学生的心里,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的学习中找到“像花儿一样竞相开放,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

2、《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

3、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沙发
发表于 2015-6-10 15:42:26 |只看该作者
用心做事,因材施教。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7-18 05:57 , Processed in 0.03123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