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48|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动介入 化解干戈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9 11:15: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SPW5706371 于 2016-7-29 11:22 编辑

                                                                          主动介入  化解干戈
                                                                                                                                        平阴县龙山小学  谢勇
      班有班规,家有家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可以说是矛盾和利益的共同体。学生之间经常发生些“官司”在所难免,乃是家常便饭。我认为,班级矛盾纠纷的调处有根有据、讲理有情有义、明辨是非有始有终,一个班集体才会营造出和谐的环境。
      对待班级成员校内外的矛盾纠纷,特别是发生在家长或学生间的矛盾纠纷,在恪守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在具体操作上兼顾“人性化”。发挥班主任的一线调解员的矛盾调处艺术,放大我们与人打交道的智慧闪光,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管理实效,并将家校合育提升到一个真诚沟通,换位思考,贴心理解,共勉共赢的良好境界。
      我不禁想到多年前的一次“学生官司”。这次风波差点升级为家长的矛盾纠纷。一个星期一,我刚进教室巡视一周,发现我们班有两个男生没来,我还没来得及问,学生们蜂拥而至,把我围住七嘴八舌地告诉我最新消息。我及时地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我们班同住一个村子的几个学生星期天常聚在一起玩,这天正当玩得起劲,由于对游戏规则的分歧,我们班一个高个男生和一个矮个男生大打出手。矮个男生鼻子被打破,高个男生被推倒,头磕了个很高的大包。听学生说,他们把高个男生送回家的时候,头上紫青的大包也没消下去。还听学生说,他妈妈扬言要去矮个男孩家找他家长理论,并要到校门口截住矮个男生揍他一顿。听到这里我不禁惊出一身冷汗。现在的家长哪个不拿孩子当宝贝疙瘩宠。虽说这事发生在星期天的校外,可如果两个家长理论起来发生口角,两个孩子的矛盾极易上升为两家家长的纠纷,这事不能束之高阁,静观其变,掉以轻心。接下来的两个电话更是证明了这一点。我正思考怎样处理,高个男生的母亲就来电话了。她说给儿子请天假,孩子的头被我们班的一个学生弄了个大疙瘩,疼了一个晚上,到现在还头晕着呢!还说一会就领着孩子去矮个家找他家长理论,并一直大骂把自己孩子打成这样连个道歉都不说,太没教养了! 欺人太甚了!听得出来,这位家长窝了一肚子的火,满腹的心疼、委屈和气愤一触即发。我不断给这位家长解释,孩子的冲突与我平日对孩子的德育不到位有关系,对校外打架负有教育管理不善的责任。不等我说完,高个的妈妈就打断了我的话,她依旧怒火中烧地说,谢老师,这件事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您甭管,俺绝对不是好欺负的,一定要让他们家给俺个说法,没招你惹你,把俺儿子打成这样,太没人性了!打发孩子睡了我就去找他们去!没等我说完她就把电话扣了。我想她现在正在气头上,什么也听不进去,冷冷再说吧。我随即给矮个家长通了电话,说他儿子淘气了,伤了同学,但不重。建议他,为了表示咱这方的歉意,主动跟对方家长沟通一下比较好。矮个家长竟然对两个孩子打架全然不知,说孩子一早就骑车子来上学了!我又是一身冷汗,看来孩子没敢给家长说,又怕对方家长真来揍他而不敢来上学。我抓紧把事情的原委给家长说了一遍。矮个家长一听孩子没来上学,急着要马上出去找孩子。我赶忙告诉他先别慌着出去,电话里说不清,我十分钟就赶过去,一定要等我过去再说。我决定主动介入调处这次纠纷。
      我骑着摩托就冲矮个男孩家去了。到了他家,两个家长正准备出去找孩子,我拦下他们说:“你们要相信我,这件事听我的,我来处理!行吗?”两位家长看到我眼神中的恳切,点了点头。我接着说:“不管怎么说,是咱孩子把人家推倒的,人家孩子头上现在还顶着个大包没消下去,这样,你们两个先到人家孩子家道个歉,看看孩子的伤势,领着孩子去看看,我去找找你们孩子有可能去的地方,看能不能找到,孩子在外边也不放心。”我嘱咐他爸买了点水果就奔高个男孩家去了,还嘱咐他道歉的时候真诚点,一定要心平气和的。让他妈在家等矮个男孩会不会回家。我骑上车就去找孩子了。我走到半路,我们班数学老师就打来电话说矮个男孩刚到学校。我调头冲回学校。回到学校,矮个男孩见到我就哭了,说高个男孩的家长要截住打他,不敢来上学。等到路上看不见人了,才一口气跑到学校。我扶住他的头说,那是大人随便说说的,以后改了还是好孩子。他哭得更厉害了,说一定改。我又说,你把人家头磕了个大包,他都没来上学,怎么办啊?他想了好一会说,要不我去看看他吧,给他说声对不起。我赶紧说,老师陪你去!我马上带着他,先到家里给他妈妈报了个平安,又提供了对方家长的电话,让他妈妈给对方的家长打电话询问了一下孩子的伤势。我和矮个男孩就一起去高个男孩家了。到了高个男孩家没人。我们俩就在门口等。后来才知道,是矮个男孩的爸爸领着高个男孩去药铺上消肿药去了。
      等到他们回来,我一看,两家家长有说有笑,气氛已经很缓和了。至此,我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矮个男孩走到高个男孩面前给他道歉,问他还疼吗?高个男孩说,早就不疼了,反过来问他的鼻子还疼不疼?我说,你们哥俩是不打不成交啊,以后可要好好珍惜这缘分啊!四位家长也都笑了。我和矮个的爸爸问孩子需要不需要到医院看看,拍拍片什么的?对方家长听我们这么诚恳,倒不好意思了,一个劲儿地说不用,根本用不着,倒劝我们放宽心没事的。我又表示了自己作为班主任教育不善的真诚歉意,双方家长都说这事多亏了老师才处理的又快又好呢。经过了这次风波,后来,不光两个孩子成了班里无话不谈的死党,听说连两个孩子的家长也成了经常在一起玩的大朋友了。这真可以算是我们班的一段佳话了!
      过了不久,又发生了另一件事,那个矮个孩子也被别的同学的钢笔误伤了,脸上划了一道痕。我提心吊胆地过去看了看,划得挺长,虽然不严重,我都挺心疼,更甭提家长了。我又自责地给双方家长都通了电话,亲自领孩子去抹了点紫药水,让有过错的一方道了谦。可我心里还是没底,家长那边会不会不依不饶呢?晚上,那个矮个孩子的家长给我打来了个电话,说:“谢老师,那个孩子的家长刚刚来电话了,我想起了儿子那次找事,想起了上次那位宽容的家长,同样事情,咱何必当回事呢?孩子的事,咱家长要少参与。”我说:“家长要都像您这样大度,都能像您这样将心比心就好了!我以后一定加强管理,严格带班,教育好孩子,重视育人。”他又说:“如果不是有上次那件事,别的家长让我们在先,这次我也许不会如此的宽宏大量,说起来,还是得感谢班主任的调解作用。你们班主任也不容易啊,得多费多少心啊!”听了这位家长的话,我感动得说不出半句话。挂掉电话,心里暖暖的。此刻好欣慰,特有成就感。
       这两次风波,我很难忘掉。
       也许你会觉得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一提,家校合育没有这么大的威力。我们不妨看看下面这个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
       2006年,西安电子一中一名初三男生与一名初二女生在买东西时发生口角推倒那女生,随后女生父母误以摸他女儿胸部为由追到学校拿起凳子砸他,殴打该男生。该男生最后在教室外的过道里被打倒在地,口吐白沫。随后,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其实小矛盾是蕴含着大危险的,并不是小题大做。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是我们一线班主任每日要面对的现实工作,要经历的真实生活。
      切身经历了这两件事,我深有感触:作为孩子,不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大部分时间与同学一起度过,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程度大小不一的矛盾纠纷,有时甚至是人身伤害事件,这时候,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的话,小矛盾就会变成大矛盾,学生间的矛盾极有可能迅速演变成两个家庭和双方家长之间的矛盾,大矛盾可能就变成上法院的官司了。消除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合理解决学生或家长之间的事端,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甚至让坏事变好事,借班主任的矛盾纠纷调处,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增强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相互沟通和交流,岂不是教育的成功?我觉得班主任的调解作用不可小视,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应该是一名优秀的调解员与和事佬。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溺爱。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像一二年级时,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或班级挨欺负,多向孩子灌输“不当小绵羊咱当大灰狼”的观点,常说“他打你你就打他”之类的话。这样,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在课余活动产生的摩擦时不时就发生,这种情况下,教师除了教导学生团结友爱外,还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谁家的孩子磕了碰了,谁都心疼,这是人之常情。但不能不依不饶,这时,班主任的作用就该发挥了,不偏不倚只论事情,调解双方的情绪,力促愉快和平解决。只要班主任平日办事公道,学生家长信任,出现矛盾纠纷时,学生和家长还是支持班主任调解处理的。出现学生纠纷时,班主任的调和作用很重要,同时,双方家长能够换位思考也很重要。只要家长能够放平心态,孩子间的小纠纷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通过合理解决孩子们的纠纷,还会让孩子们学会宽容、理解和忍让。
      但由于文化水平和认知水平的问题,有的家长对学校的教育不理解,不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出现不和谐的现象,如果不及时妥当地处理这些矛盾事件,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要掌握巧妙的说服能力。因为,人总是有思想的,而对于他人思想的理解和接受,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思想转变的过程,就需要诚恳的说服。作为班主任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千方百计化解矛盾,绝不能让矛盾继续激化。我首先想到的办法就是要以退求进,或先退后进,绝不能以硬碰硬,而要以软接硬。在控制了对方情绪的基础上,继续轻言细语地和家长一道辨明事理,分清是非。在家长心服口服的基础上,再晓之心理,予以适当的告诫。
       我校家长学生几千,各行各业,各类家庭,发生矛盾和纠纷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好比接球和珠算口诀一样。那方家长用力将球打过来,这方家长再更用力地踢回去,最终你来我往,两败俱伤。这时班主任勇敢地主动介入,并且有策略地在中间接一下,自然缓冲了球的火气,进而让这充满和气的球在三方手上传上几个回合,不就化干戈为玉帛了吗?珠算加法口诀中有九句“退几进一(十)”,讲的是先退后进,退的是几,可进的却上十!让家长借班主任悉心垒出的台阶和巧妙搭建的桥梁化矛盾为友谊,姑且不论工作的份内份外,难道这不是一件手留余香的善举吗?我觉得作为经常调处矛盾纠纷的班主任老师要学会接球和练珠算。所以,我更要不断学习,在实践中学会化解矛盾,处理纠纷,不断增长才干,提升自己的调处水平。在矛盾纠纷的调处中,既要有法的刚性,还要有操作的柔性。矛盾纠纷的调处的最佳结果,无疑是一石三鸟:既化解了家长及学生之间的矛盾;又维护了班级学生的各方利益,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营造出和谐包容的舆论氛围;还能换来家校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坚固友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沙发
发表于 2016-7-29 12:07:34 |只看该作者
主动介入,调节纠纷,当好调解员与和事佬的角色,营造更加和谐的家长关系与家校关系,是班主任的工作宝典。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板凳
发表于 2016-7-29 12:20:12 |只看该作者
谢老师的这篇文章提到了班级学生纠纷这个敏感的话题,两个学生的背后是两个家庭,作为班主任,谢老师机智巧妙地处理纠纷,化解冲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地板
发表于 2016-7-29 16:56:35 |只看该作者
在矛盾纠纷的调处中,既要有法的刚性,还要有操作的柔性。刚柔并济,有法可依!给谢老师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5#
发表于 2016-7-29 21:09:59 |只看该作者
谢老师德育为先,着眼学生良好品性的养成,并且调解家长之间的的矛盾,敢于承担责任,有胆识谋略,佩服佩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6#
发表于 2016-7-29 22:48:52 |只看该作者
向谢老师学习,巧化干戈为玉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7#
发表于 2016-7-30 09:28:15 |只看该作者
教育的关键在于落实协调,维护了班级学生的各方利益,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营造出和谐包容的舆论氛围;还能换来家校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坚固友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8#
发表于 2016-7-30 09:58:51 |只看该作者
走进谢老师的生活,体会别样的风景,学习原汁原味的教育经验,佩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9#
发表于 2016-7-30 10:11:09 |只看该作者
谢老师很有耐心,能有效灵活处理好各种情况,向您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10#
发表于 2016-7-30 15:41:40 |只看该作者
发挥班主任的一线调解员的矛盾调处艺术,放大我们与人打交道的智慧闪光,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管理实效。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5 14:08 , Processed in 0.12124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