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面对一群天真活泼,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低年级孩子们又该怎样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呢? 一、班级文化“以人为本” 班级管理“以人为本”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班级文化设计应关注儿童的生活背景和生活需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第二是教师文化,要能引领学生感悟“教育人生”的意义。让班级成为学生的摇篮,教师成为优秀的摇篮人,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很好地发展和成长。 二、创建生命化环境氛围 历史上“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了在一种文化环境熏陶下对人才成长的作用。长期处在某一文化环境中的师生,在这独特的班级文化的熏陶下,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而作为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更要创设生命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环境富有生命力。这就需要讲求环境建设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规范性,烘托一种浓厚的育人氛围。 三、建立形式多样的班级文化栏目 1.荣誉栏 例如一年级的孩子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但行为习惯的养成都不能硬来。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我认为最好的行为训练方式是靠表扬和鼓励。于是我把班上教室最显眼、最大的一块墙壁设立了一棵大树上面写着“我的小树硕果累累”——我们的荣誉栏上面有37片绿叶,当他积攒20个小标时就会有一个小红苹果,看谁苹果最多。这样他们就产生了强烈的荣誉感。 2.信息栏 作为低年级的孩子已经有很强烈的愿望想多了解一些课外知识,同时也为了激发孩子们收集、分享资料的意识,这一栏目分别设立了图书角、美文欣赏、动动脑、知识窗这四个小栏目。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写的班级故事,欣赏美文,了解各科知识,同时探讨一些数学问题。 4.奋进栏 这一栏目的设计是专门为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以及好动、不遵守纪律的淘小子设计的,也是为了促进孩子们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每周小组长根据学生在学习、纪律、卫生等几个方面的点滴进步表现,加减分数,每周的前十名可以得到一个“你真棒”的小印章印记。集齐5个印记就可以换一张表扬信。而且这些学生的小照片都是要贴在“明星脸”上的,非常光荣,以此来激励孩子的上进心,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5.展示栏 孩子们的学习成果是需要展示的,“我的作品棒”就是给每一个孩子展示的机会。不过,每一个月展示的作品应有所不一样,可分为绘画、作业、日记、试卷等。充分让孩子们体验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