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2012vip4029 于 2017-4-5 20:20 编辑
观看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体会 金州区复州湾中心小学 以前只听过“孙子兵法”,还是第一次听说 “班主任兵法”。万老师将教育中的一件件典型案例娓娓道来,将自己作为一名当事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我们一起分担他的忧思与伤痛,分享他的智慧与喜悦,与此同时,也让我也是边听边回顾自己走过的教育之路,不断进行反思和小结。 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的影响。教育者如果缺乏有效的方法,如果不能站得比学生更高,甚至于被学生牵着鼻子走,那么教育者还凭什么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还如何施加积极的影响?我们班主任应该善于思考,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应该找到对各种特殊的学生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万老师的种种招数给我很多启发。 首先,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鼓励会使学生的心态更加积极,更加开放。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之下,更倾向于作积极的尝试,如果在尝试中体验到成功,便有可能进入开启状态。教师通过鼓励以及对学生努力之后所取得成绩的肯定,可以不断筑高学生的基点,学生就有了自己前进的动力,就好像一列小火车,通过教师的努力使得小火车启动之后,教师就不必再费力地推了,只需要偶尔适当地加一点油,以使学生这列已经发动的小火车跑得更快。 其次,教师要对学生不断地提要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要对学生提要求,而且要尽量多地提要求。教师对学生提要求实际上也是一种尊重学生的表现,是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对学生潜能的一种肯定。 再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目标。目标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成功的人通常都有很明确很远大的人生目标,很难想象一个有着坚定不移的人生方向的人,才有可能克服不断出现的困难和阻力,而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保护幼苗一样保护学生的上进心,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这应当成为学校和教师最核心的工作之一,在任何情况之下都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动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