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的重要载体 ------对班级活动的认识 班级活动,顾名思义,是在班级内有组织地开展的各种活动。它包含课内和课外,这里说的是班级活动是班级内以“课外”时间为主有组织地开展的各种活动。 开展班级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育人。我们先做一假设:各个班级的学生在学校只学习规定的各门课程,听讲、完成作业、参加考试,任何其他活动也不组织,没有班会、校会,没有文体活动,没有社会实践,不听报告,不办板报,不庆祝任何节日……我们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和谐发展,有优良个性品质的“四有”新人吗当然不能。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按照教育方针,更好育人的需要,是育人的重要载体。 我们的教育事业,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大规模的系统化的社会活动。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一定条件下时间、场所等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教学活动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活动。班级活动,在全部活动中占最大的比例,因为班级是教育大系统里的最基本的单位,是学生进行各种活动的第一环境。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促使学生提高认识能力。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从不同方面打开了视野,获得了知识。许多知识是书本上没有的。在各种活动中,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感官去观察,去倾听,去感受,更要通过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因为每一项活动都是有明确的目的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分析、加工,就会得出新的认识。这正是活动内容“内化”了,学生的认识能力当然得到了提高;新的认识,成了学生知识结构的新的补充,增加了学生今后认识活动的基础。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促使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学生在参加活动时,不仅要看、要听、要想,而且要说、要做。社会调查、劳动、参观、访问、文艺、体育、科技等等活动,都需身体力行,即使是准备一次班会的发言,也必须收集材料,撰写发言稿。而且,由于学生的“成就动机”,他们总是想说要说得好,做要做得像样,他们肯于付出精力是不待言的。当他们说的和做的取得成果时,在获得愉快心理体验的同时,也获得了能力,这就是实践的能力。如果他们的结果不理想,他们将取得教训,作为以后实践的借鉴,这也有助于他们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 在实践中锻炼的能力,既有普通的能力,也包含有特殊的能力。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促使学生学会“做人”。许多项班级活动的内容都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即教他们如何“做人”的。即使不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的活动,也渗透着诸多的德育内容。尤其应该指出,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必然在活动中与人交往,参加的活动越多,交往的面越广,交往的频率就越高,这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做人”的极好机会。在交往中,他们会认识到互相协作、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重要,他们必须按应有的道德规范去处理好自己与他人,自己与集体的关系。他们以往的道德认识、道德判断得到实践,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又会获得新的道德认识、道德判断和道德情感。如果有谁在活动中品德表现不好,就将得到否定的评价,将会受到批评和谴责,他将会反省,努力改变自己。学生也会在活动中逐步提高思想品德水平。 班集体在班级活动中逐步形成。不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要建设成班集体永远是不可能的。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要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才能实现,每一个活动,都是达到目标的班集体建设计划的一个局部,顺利地完成一项活动,就向目标跨进了一步。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促使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集体中,才有利于培养良好个性。如果没有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就谈不上建设班集体,也就谈不上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了。学生的个性一说人格特征,在班级活动中反映出来,也在活动中得到巩固、发展和调整。班主任大多有这样的体会: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当他在多项活动中获得满意角色而高度参与并尽力发挥其特长和智慧之后,他变得比以前活泼、开朗了,也喜欢与人交往了。而一个性格外向、热情却不踏实的学生,当他在班级活动中多次承担较复杂、细致的任务后,他会变得冷静、实在些。正由于此,一些高水平的班主任,在了解、研究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把开展班级活动与发展学生良好个性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班主任,既注意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特长,也注意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角色变换”。 既然班级活动这么重要,是不是一窝蜂大搞特稿呢?我认为班级活动的开展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整体设计学段的系列活动,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国家德育要求,精心设计,整体规划,做到时间地点形式提前谋划,而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零散,忙乱。就失去了举办的目的,是为了举办而举办。其次班级活动的设计要有一根线贯穿其中,这根线既有国家教育的要求,又结合学校的实际。有些活动的举办要有地方特色,这样才不是高大尚,而是实实在在。最后每一次班级活动之后,要有个评价,包含整体评价和个体评价,为下一次的举办打下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