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理健康与青春期教育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0 11:36: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心理健康与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是人生的必然过程,是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阶段,也是人类个体生命历程中最危险、最关键的阶段。而叛逆心理则是青春期的显著特征,如何科学应对青春期叛逆心理,对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老生常谈而又迫切的问题。它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息息相关,关涉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复杂的因素。

      青春期叛逆虽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对性格叛逆期的情绪处理不当,忽视心理健康的疏导和保健,会对整个人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学生变成“问题少年”,给社会带来负担。青春期发轫于13岁左右,意味着初中是青春期心理保健最重要的阶段。作为初中生的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青春期心理保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某种意义讲,这是现代教育成功与否的根本所在,也是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界定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种安宁平静的稳定状态。青春期心理健康同样适于这个范畴。要科学地认知青春期叛逆心理,必须正视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就是说,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处于生理急剧变化,生理上处于性机能发育成熟、身体外形急剧变化、体内机能迅速健全的阶段。性意识觉醒,尤其是第二性征的显现,对异性充满好奇,产生性幻想,容易衍生敏感、不安、紧张、恐惧、偏执、压抑、厌学、好动、无所适从、无意义、充满敌意等心理和情绪。这期间,孩子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开始觉醒,开始从依赖性向独立性、幼稚向成熟、朦胧向明晰、感性向理智过渡和转变。这期间的学生缺乏自主和自控能力,但却强烈渴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束缚,喜欢按照自己的意图独立行事,开始有意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看法,对一切充满怀疑,喜欢与人争论,固执己见。同时还充满了矛盾心理:渴望被等同于成人看待,却无法摆脱父母的依赖;心理封闭却渴望获得理解;性生理迅速发育成熟,但性心理发育相对滞后,性心理幼稚,如此等等。

      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现象和特征表明,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既是问题突出期,也是关键的人生转型期,更迫切需要科学的心理疏导和心理保健,来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但这是一个综合性问题,绝非单一的课堂教育所能解决的。换言之,心理保健工作或许不是教学的第一要务,但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确是毋庸置疑的。作为班主任,更应该视之为不可或缺的任务,及时发现问题,分清轻重缓急,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地应对和解决由青春期叛逆心理引起的问题。根据笔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在诸多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中,有两方面问题最突出、最棘手,也最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保健。

      一是放下架子,营造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我国的传统施教观念是尊卑有别,等级森严的,老师和家长习惯于高高在上的姿态。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学生(孩子)永远是懵懂无知且必须无条件听话的,甚至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无端的呵斥、批评甚至打骂的情况比比皆是,无视孩子的接受心理和渴望被尊重的诉求,不在乎孩子是否受到伤害。“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好人”的古训背后,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的功利思想。即使在不准体罚学生、减负(包括心理负担)的当代教育理念下,传统的教育思维依然形同痼疾,“冥顽不化”。具体到青春叛逆期的教学中,这种教育思想很容易激化学生的叛逆心理,滋生并加剧厌学、怨恨等心理健康问题。惟有放下架子,才能建立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也就是说,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应该调整对孩子的功利心态和高蹈姿态。必须基于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特征和状况来进行教育,把孩子视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尊重孩子的心理诉求,使之有尊严感,并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效的疏导,这是心理保健的要义。而非一味地苛求、责骂,增加心理负担的同时,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 当然,要做到真正的放下架子,我们必须理性地进行自我审视,甚至进行自我“充电”,时常换位思考,具备教育的智慧和素质。这取决于我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和知识的更新能力。尤其是在应试压力和生活压力下,我们更应该如此。反之则容易意气用事,随心所欲、心烦气躁地对待孩子。这就意味着,在教育面前,老师需要以身作则,遵循常识,主动学习身为人师的知识的。教育与学习是并非对立,而是互生、良性的。知识和观念的僵化、老化,往往也是成为教育失败的“帮凶”。一旦营造了互相尊重的氛围,易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也利于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矫正,并且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也大有裨益。唯有如此,才能让孩子拥有健康主动的学习精神。

      二是有的放矢,建立协调一致的互动机制。如果说与孩子营造相互尊重的平的关系是心理保健的基础的话,那么,与家长建立协调一致的互动教育机制,则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之一。尤其对那些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而言,则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初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的普遍问题之外,笔者在此着重针对有“问题少年”倾向和患亲缘性心理障碍的“特殊群体”。 众所周知,我们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转型期,旧的伦理价值体系土崩瓦解,新的伦理观亟待建立和完善。当下的社会充满物质主义诱惑,消费和娱乐成为主流。在这种时代语境下,很容易催生“问题少年”。即是说,青春期的学生很容易受到诱惑,丧失判断,随波逐流。而处于竞争激烈,生活不堪负重境遇中的家长们,也容易成为“问题家长”。某种意义讲,“问题少年”的诱因,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教育的失败和社会的诱惑有关。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中,这两类体现得比较突出:其一是性生理发育导致的困惑和失控,其次是患有亲缘性心理障碍。 前者源于某些生理发育急剧成熟的孩子,急于体现自己的“成人感”,并经不起性幻想和性冲动,在异性(多为社会不良青年)诱惑之下,容易失控,偷吃禁果,进而变为“问题少年”。后者则缘于于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家长失范的生活方式和家庭暴力。单亲家庭和失范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极易患亲缘性心理障碍,不及时有效地心理疏导,进行有效的心理保健,很容易走极端。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有亲缘性心理障碍的孩子,一旦处在青春叛逆期,情况更加复杂,心理保健的难度也更大。  

      总之,要让学生被视为独立的个体而受到尊重和鼓励,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具备自我接纳和自我控制能力。这样,不仅宜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完善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也不可或缺,尤显弥足珍贵。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1-1 19:23 , Processed in 0.01699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