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兵法36计,它使多少战争反败为胜,现有教育36计,它的威力将是无人能比。 听了万伟老师的“震撼教育36计”,我真的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视频中,有很多案例,有的是万玮老师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的是读报刊时积累下来的。有简单的总述,有精彩的案例,有精辟的分析,听起来不觉疲累,令人拍案叫绝。它们虽是可操作的策略,但最大的作用还在于传递理念,激发思想。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要学会因人而异,不断变换管理策略;要学会因材施教,不断更新教育手段;还要学会因时因事,不断创新沟通技巧。我体会到优秀的班主任是用爱心、热情和智慧把班主任工作做到了极致,他们懂得如何进行教育,摸清了教育的规律,掌握了教育的方法,也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得到了家长的感激,社会的认可。有付出就有回报,他们得到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幸福和快乐的。 万玮老师提出的震撼教育是四种策略共三十六计,分别是极致行为策略,相反预期预期策略,自然惩罚策略和高峰体验策略。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针对当代中国式的教育而设置的。与普通教育方式不同的是,它突出体现了“震撼”的作用,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它如醍醐灌顶,直指人心,它的教育效果是在一瞬间实现的。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中,父爱与母爱是不同的,母爱温和细腻,无条件的,父爱有期望的。 “严父慈母”是较为常见的中国家庭结构。大家想当然地认为教孩子是母亲的天职,便忽略了父亲在教育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学生缺乏惩戒,缺乏接受孩子震动的机会。万玮老师提出的震撼教育正是及时又一针见血的直入教育盲点。因此,在对待现今过度受“保护”的学生上,该是多给些震撼教育的时候了。他还提醒我们:兵法三十六计,不是固定不变的,即使背得滚瓜烂熟,也不一定能打胜仗。教育三十六计同样如此,别人的故事总是别人的精彩,自己的故事需要自己来书写。只有接受变化,主动变化,每一个人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三十六计。 我们要做到有爱心,耐心,细心,还要有良苦用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自古以来就强调身教胜于言传,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这正是36计中的“垂范员”,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的道理。教育就要有智慧,才能教得好。与生活细微处下手,贵在坚持。当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剩下的坚持就显得难能可贵,因而尤其让人感动。这就是“滴水穿石”的教育方法。我教了两个班级,里面都有特殊学生,但是我从没有放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暖,让其他孩子也看到老师的博爱。其实不管学生还是大人都本身有惰性的,我们只有用正确的方法持之以恒地去教育他,才能有成效,不能因一时的失败而否定他人或自己的做法。每天一篇工作日记,每天与学生谈心,相信习惯成就事业。 万伟老师的“震撼教育36计”让我对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工作不是简单的埋头苦干,不是简单一味的付出,我们要有智慧,要有计策,要讲究管理的方法,这样做来,教育工作将会轻松无比。做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还必须善于积累、善于凝练、善于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成为一个专家型的教师。
|